一夜之間,互聯網社區團購火了,
這場火不是小火,也不是中火,而是爆火,一邊是互聯網巨頭紛紛拿出真金白銀布局投入,搶奪線下市場、刷屏各個電梯;一邊是人民日報發文評論,“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但站在市場觀察者的角度來看,社區團購買菜是高頻消費場景,也是剛需,是比打車、網購更加廣闊和穩定的市場,搶占了這個場景入口之后,更利于互聯網巨頭們將其他業務融合進來,做大自身的生態盤。
而從外部大環境來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新的消費習慣,隨著“宅”經濟的興起和普及,大陸生鮮電商行業迎來較好發展機遇,據易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生鮮電商的活躍用戶相較同期更是增加了65.7%,活躍用戶人數達4746.1萬人,生鮮電商已經成為移動購物領域最具增長潛力的垂直行業,
面對這樣的一塊肥肉,哪個巨頭能不眼饞?必須搶先布局,拿下市場。但互聯網買菜這場戰爭,注定是漫長角力的馬拉松,也是風云詭譎的春秋戰國。想要從社區團購大戰中殺出,可不僅僅是有資金,拉攏社區團長那么簡單。
【洗牌之后戰火再起,巨頭們重倉社區團購】
坦率說,大陸的生鮮電商自誕生之日就是個飽經風霜、不缺話題的行業,面對萬億級品類的大市場,很多人垂涎于此,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究其原因,生鮮電商所做的產品鏈較長,連接上游的供應商,中游物流、終端的消費者以及營銷端的布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導致全盤失敗。
2017年,生鮮電商借助“新零售”的東風再次被點燃,行業開始出現崛起之勢。但經過漫長的試錯和洗牌,死得死傷得傷,發展至今,生鮮電商乃至零售市場呈現出兩種現象:傳統零售實體拼命喊出輕資產,向線上進軍,而具有互聯網思維的生鮮電商則拼命地想做重。重者,即做得很重,在線下鋪設大量的產品業務。而這也符合我在重創新一書中提到的:需要與線下真實的供應鏈和實體深度結合,做重者贏,
然而,2020年的covid19疫情又將這個市場催熟,無論是滴滴、美團,亦或是阿里、京東、拼多多,都紛紛下海一線,一時間繁花似錦好不熱鬧,來看一段網路公開的時間線:
2020年6月中旬,滴滴上線橙心優選,正式殺入社區團購賽道;7月,美團對外發布組織調整公告,成立優選事業部,在3個月內加速擴容團隊;8月底,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11月,阿里旗下盒馬在武漢上線盒馬優選;隨后,京東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甚至東哥親自帶隊布局社區團購;阿里則開啟了內部賽馬,盒馬、菜鳥、餓了么和零售通都在探索社區團購,
在11月30日美團第三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上,王興在被問及社區團購相關問題時表示:“美團在7月初開始這個業務。我們也很難相信,僅僅一個季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這個市場。”
當然,社區團購買菜模式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隨著巨頭的不斷深入,相應的門檻越來越高,學費越來越貴,沒有線下深厚的積累,沒有對供應鏈的掌控,不會積極布局和營銷,簡直就是去“送人頭”,那么,從目前市場上來看,究竟誰的實力更勝一籌?
【不吹不黑,究竟哪家更勝一籌?】
篇幅有限,鑒于市場上有諸多案例,我這里就只選取十薈團、橙心優選和美團優選做深度剖析。
先樹立場,這里的分析,僅僅是從第三方觀察者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個玩家,與被分析者不摻雜其他因素。
來看品牌方面。十薈團成立時間較早,由阿里所投資,屬于是巨頭光環下的玩家;橙心優選是滴滴旗下,屬于是第一個入局的互聯網巨頭社區團購;美團優選則是美團主打的社區團購品牌,有本地生活服務的Buff加成,
在供應鏈方面,十薈團是在核心城市設一個總倉,向周邊200-400公里以內的縣級城市進行輻射;橙心優選是產地直采模式,為的就是打通整個物流的平臺,去除中間流轉環節;美團優選是大倉—網格站—自提點的模式,這樣對比,三位玩家在供應鏈的差別并不是很大。
在營銷方面,十薈團更偏向于線下的團長搶奪;橙心優選和美團優選都選擇了各個城市的電梯媒體進行投放,要知道,選擇這種貼合大眾生活場景的電梯電視媒體作為營銷渠道,投放生活化的內容,加上生活化的場景,聯動效應疊加,加深用戶對社區團購的品牌印象,
但總體來看,社區團購的市場這么大,而玩家這么多,經過殘酷的市場競爭和營銷競爭后,行業集中度勢必會快速上升,頭部玩家也將瘋狂攫取市場存量,對于目前尚在場上的玩家來說,接下來將是最好的跑馬場,拼的也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
【千億市場之下,巨頭們拼到最后究竟拼什么?】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大陸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在千億級的市場規模下,試問哪家巨頭愿放下這塊肥肉?
不過要我看,社區團購買菜除了比拼供應鏈,一個好的營銷也必不可少。品牌開拓最重要的檢驗標準就是,是否建立了深刻的品牌認知。有了認知才有選擇,所以對社區團購買菜來說,做好營銷宣傳,對其市場開拓具有深遠的戰略影響,
我在暢銷書《超級帶貨》中就說過,“營”是為了“銷”,否則就成了只會賺吆喝的傻子了,當然,互聯網巨頭們都不傻,能夠從近十年來的爭奪戰中屹立不倒,背后都有著自己的玩法和布局,
而某社區團購CEO也說:“其實大家的業務都差不多,僅僅補貼那一套玩法顯然不夠,除了我們在上游供應鏈把關外,在下游做營銷也必不可少,我們通過在線上導流線下分眾的組合,多層級覆蓋城市的主流人群,打造品牌的認知力,加深消費者對于我們的品牌信知,這對我們在與友商共搶市場時,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的確如此。如果一個細分品類的品牌無法進入核心人群的心智,即使它擁有更大的存量,仍然面臨品牌老化和邊緣化問題,細分行業爆發的窗口期,也就3個月、6個月,最多不超過一年時間,所以任何一個細分品類都有無數種替代選擇,要想在眾多品牌大戰中存活下來,線上內容種草做口碑,線下電梯媒體做引爆,快速建立品牌認知優勢,正是窗口期要做的事情,滴滴橙心優選已經打響了第一槍,在行業格局未定的初期,跑得快,叫得響,無疑給行業競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市場營銷越來越難,品牌開拓也極具考驗。對于社區團購買菜的玩家來說,如何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基礎上,擁有更為清晰明確的營銷方法,必經同質化的情況下,品牌力才是未來的取勝之道,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大陸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部落格、媒體社群、短視訊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大陸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