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死,百年之后才出現的嫌疑人



2018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發表了封面報道:《光緒之死》。文章上線之后,迅速獲得十幾萬點擊量,并且引發了巨量討論。慈禧,一位大陸家喻戶曉的當權女性;光緒,試圖改革卻無能為力的清末皇帝,而翁同龢、榮祿這些被歷史中半真半假的資訊所籠罩的名字,也組成了這個故事的一部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們發現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之外,清末的光緒之死,是一出裹挾著人性最陰暗、復雜面的悲劇。一位記者決定把一位皇帝的悲劇人生寫出來,在這個故事里,古與今奇妙地交錯,我們和這位記者一起,去看一看現代的科技,如何還原一出劇變前夜的悲劇,

作者| 徐琳玲

✎摘編 | 程遲

歷史屏風上的一抹身影在我很小的時候,曾從家中的18英寸彩電上看過一部老電影,片名叫《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海報。
片中,慈禧太后由非常有個性的女演員劉曉慶扮演,演咸豐帝的則是香港老牌演員梁家輝。再后來,我還看過一部由大陸第五代導演田壯壯拍的電影《大太監李蓮英》,其中慈禧依舊是劉曉慶扮演,而演李蓮英的則是姜文。


慈禧太后
我肯定沒記錯,就是那個我們印象中又痞又蠻、渾身上下散發雄性荷爾蒙氣息的姜文,片中,他用一種特別尖細而怪異的聲調念著臺詞,整個紫禁城籠罩在一股病態、壓抑的氣氛里。對一個小孩子來說,那很像一部恐怖片!再到后來,每次打開家中電視,必有“阿哥”“阿瑪”“格格”“萬歲爺”在鬧騰著,但我那時的興趣已經轉移到電影、美劇、英劇上去了,


姜文
從學校畢業后,我進了南方一家報業集團,在一份以人物報道見長的知名雜志工作至今。“百年家族”和“百年人物”是這份雜志經營多年的產品。作為文化線的記者,我是該系列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我因此在幾年里陸陸續續關注了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盛宣懷、楊度、蔡元培、陳獨秀等一大批從晚清至民國的歷史人物。通過閱讀史料、相關研究專著,以及采訪專家學者、名人之后,開始一點一滴重新構建起對晚清七十年和民國初年的粗略認識,


重構歷史

所謂“重新構建”,當然是指區別于過往從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學到的那一些東西,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庚子國難到東南互保……
當目光追隨近代史上的那些重大事件,那些影響歷史走向的重要人物時,我總會碰到兩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一位是在近半個世紀里掌控大清帝國最高權力的女性——葉赫那拉氏,另一位則是清王朝第11位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


清王朝第11位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

這一對位于大清權力之巔的養母子,仿佛是歷史舞臺劇背景屏風上的人兒,相比葉赫那拉氏的濃烈刺目,清史上這位命運最悲情的皇帝更像是一抹淡漠、憂傷的影兒,2018年是“戊戌變法”一百二十周年,我們商量著該做些什么來紀念大陸近代史上這次最具悲情的維新變法運動。一位同事建議:怎么我們就從來沒有關注過光緒帝呢?還真是呢。


京師大學部堂,是北京大學部和北京師范大學部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舊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
我們關注過過康有為、梁啟超,還有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卻一直把光緒帝當作一個臺詞和戲份很少的“小配角”,從來沒有真正留意過這位大陸近代命運最富悲劇色彩的“囚徒天子”,

事實上,他才是百年前那次轟轟烈烈又底氣不足的大事件的主持人,又是其失敗后果的首要承受者,此后淪為“階下囚”,被軟禁十年。當把視線聚焦于背景屏風上這一抹淡漠的身影,我被這個清秀、羸弱的年輕人所吸引,腦海中關于他的細節慢慢變得豐富而具體起來……
《光緒之死》的報道推出后,得到了出乎預料的反響。閱讀點擊量在數日內便達到十幾萬,尤其令我們吃驚的,是讀者們留下的幾百條大段大段的留言。
它的意外受歡迎讓我逐漸意識到——大陸的文化大眾正在越來越成熟,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對自己所生活的時代和過去充滿好奇,渴望能讀到、也有足夠的耐心和能力接受更有深度和厚度的文字。而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新史料的發現和新研究范式引入,學術界在近現代史領域其實已經有了許多重大的、改寫過往認知的突破性進展。然而在與大眾之間,卻存在著一條巨大的斷裂帶。


從爆款文章到暢銷書
在西方,面向大眾的學術暢銷書早已成為一個非常成熟的門類。我曾采訪過《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英國歷史學家西蒙·蒙蒂菲奧里,他極擅長講故事,是營造懸念的高手。


《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著
張倩紅/馬丹靜 譯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5-1
蒙蒂菲奧里擁有牛津大學部歷史學博士學位,受過嚴格的學術訓練。為了親歷歷史,他在蘇聯解體后奔赴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做過多年獨立撰稿的戰地記者,和形形色色的政客、獨裁者、軍閥、戰爭販子打過交道,


西蒙•蒙蒂菲奧里
我還有幸采訪過被譽為“當代講述戰術、殺戮、戰爭心理最杰出的作家”、瑞典歷史學家皮特·恩格倫,他是瑞典學院院士,是一個更典型的學院派學者,為了觸摸到當下真實歷史,他曾在冷戰期間“投筆從戎”,中東戰爭期間又以特派記者身份在巴爾干地區、阿富汗、伊朗做戰爭報道。他曾和我回憶起自己在戰場上經歷過的內心的塌陷和向內緊縮感,


《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瑞典] 皮特·恩格倫 著
陳信宏 譯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
2017-11

所以,他對“歷史合力”中非理性的部分——個體與群體的情感和心理暗流有著深刻的洞察和體悟。他們都是擁有學者、作家、記者等多重身份的人——作為學院派歷史學家,他們要求自己抵達當下重大事件的現場;作為記者,他們則要訓練自己具有更長時段的思考分析能力;此外,他們對寫作和敘事有著極高的要求,很幸運,我也可以在這方面做一點小小的嘗試。
《光緒之死》發表后,岳麓書社的李鄭龍先生聯系到我,提出能否把這篇歷史人物長稿充實成為一本小書。可以不受困于版面、放開手寫,是每一個記者的夢想。我終于可以把那些因篇幅而不得不刪去的“寶貝”又撿回來了。此外,我又對史料做了進一步充實,并對史實做了更多查證、核實,對一些重要的晚清史料,從之前的“檢索式閱讀”切換到“整體閱讀”,

譬如,我把《翁同龢日記》的六卷本來來回回閱讀了好多遍——那里有對光緒帝從幼年、少年到成年的第一手記錄,以及對晚清諸多重大歷史事件“正在發生時的記錄”,這里特別要感謝茅海建、湯志鈞、黃彰健等幾位近代史學者對戊戌變法史實的考辨和“歷史重建”。尤其是茅先生的研究,我很仔細地研讀了他的考辨過程,佩服他從各種第一手資料,從摻雜了許多“水分”的材料里交叉、對比求證,以此逼近歷史真相的功力。
另外,我也參考了其他多位晚清史學者的研究,以及他們之間為還原真相進行的學術爭論。當還原那一段被當事人有意遮蓋和歪曲的歷史,使用經茅先生等學者考辨過的史實時,我心里很有一份踏實感。


歷史不是權力斗爭史
以帝王、高層政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敘事,很容易“淪為”一部高層權力斗爭史,但我意不在此,吸引我的,永遠是歷史中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內心的熱望和恐懼、情感和疼痛、快樂與悲傷,以及他們的行動和選擇,
當近距離打量這些處在歷史洪流中的人物時,我發現很難用帝黨/后黨、保守派/維新派、進步/反動這一類簡單的標簽來概括、定義這些具體而鮮活的人。他們各有自己珍視和認為要持守的東西,這種立場和價值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會隨著局勢的變遷、自我的認知、所處群體的利益和情感等發生改變。
書中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人物,大概就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也是她的著名“緋聞對象”——榮祿,在很多小說、影視劇里,榮祿都被刻畫成“大反派”,一個居心叵測的陰謀家。


榮祿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耐人尋味的人。當和筆下的這些人物在一起時,我的心臟會跳動得很快,和他們一起悲一起喜,會為小載湉在書房讀書時搗蛋、鬧小性子的事會心一笑,會為恭親王奕䜣暮年空洞漠然的眼神而痛心,也會對葉赫那拉氏這位復雜的權力女性不能不心生某種敬意和同情。人性中復雜、高貴又渺小的部分,讓我既嘆息又著迷。這大概就是歷史學者經常提到的“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
有時,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和他/她保持一點距離,以免受情感牽引而失去判斷力,就像我去采訪報道某個當下的新聞人物一樣。非常感謝那些為后人留下一份私人記錄的人。一個合格的非虛構作者會非常清楚一點——訪談、口述和私人筆記等資訊并不完全可靠,常常讓人有“歷史羅生門”之感,但在這些口述和筆記里,透露著歷史親歷者、旁觀者們最真實的愛憎與性情,
隔著時空,我感覺他們接受了我的采訪,至于那些沒法當面追問的內容,我會從字里行間去解讀、辨析和體會。同樣,我要對悠長、厚重的大陸歷史書寫傳統表達一份深深的敬意,
如我這般非歷史專業科班出身的寫作者,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大概很少有機會去啃讀正史(《史記》《漢書》除外)、歷代“實錄”,這一回,我卻發現自己從《清史稿》和《清實錄》中學到很多,并羞愧于過往對“正史”“官修史”有太多不明就里的偏見與傲慢,
在電腦前敲完書稿最后一個句號,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2020年春節,同事和新聞同行們連續不斷地在一線發來各種令人心碎的現場報道,微信上傳播著各種真假難辨的資訊,真讓人感慨萬千。
在未來的歷史學家筆下,今天所發生的一切,又會如何被敘述和解讀呢?雖然我還不清楚,但有一點我是確信的:我的同行們所記錄下的,會成為極有價值和分量的史料,
本文節選自《光緒之死》,岳麓書社2020年11月出版,作者徐琳玲,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