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窮”,其實也得相對來看。
比如,按GDP的多寡來比較的話,多年來,佛蒙特因為地方小、人口少,總是最墊底的那個,而盛產“窮困群體”的密西西比也長期位居倒數,另外,靠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州數值也不高。相反的是,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則年年位列NO.1.
(2017年,美國各州GDP分布。顏色越深,總量越大)
只是,換個角度,從州財政情況方面分析,根據2017年數據,阿拉斯加州的負債率僅為13.5%, 凈值680億,高踞全美絕對數值第三;而GDP最高的加州,負債2797.5億,負債率112.2%,屬于全美債務最深的幾個州之一。
很顯然,負債率越低的州意味著政府能調用的資源相對多,遇事有錢可花;而像加州這樣負債率超過了100%的地區,則說明政府已經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局面,抗風險能力差。
在美國,各州、縣市基本都是自負盈虧的,即,“自己賺錢自己花”,負債率高的州、縣市一旦遭遇大事,甚至有可能會直接破產。
此外,還得考慮各州公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這方面,跟當地稅率和工資、物價水平、失業率、教育醫療成本息息相關。
被稱作“萬稅之國”的美利堅,稅務分為聯邦稅和州稅、縣市稅,分開交、分開算。
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聯邦稅的稅率全國統一,但州稅和縣市稅則視本地的政策而定。因此,各州的法律政策的不同,也導致了稅率的明顯差別。
比如下圖,是全美各州消費稅的對比。顏色越深的,稅率越高,灰色是免征區。
還有個人所得稅。
很明顯,以加州為代表的相對發達的美國東西兩岸,它們各項稅率,跟中部、南部地區比,要高的多。
而阿拉斯加州雖然經濟總量不高,氣候惡劣,工作機會也相對較為局限(石油、漁業、林業),但因為稅率低(上面兩圖都是淺色或者灰色區域),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較為可觀的,日子過得并不差。
那么,綜合考慮生活成本和生存、發展狀態的話,目前全美范圍內,貧困線以下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應屬密西西比州。
要說這個州有多窮,別的不多舉例,就看平均壽命——根據2016年的數據,全美的平均壽命是78歲,其中,男性75.15 歲, 女性: 80.97 歲。而密西西比州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67.9歲,全美最低。新生兒死亡率卻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三倍。
作為美國最早經營的南方地區,密西西比州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也便利,怎么看,照說隨便經營一下,也不會過的太差。
然而….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南北戰爭前,密西西比州就已經處處比其他地區的發展慢半拍了。
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環境下,這里主打的就是棉花、甘蔗等種植園經濟,幾乎沒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工業產業。除了少數莊園主和外貿從業者,跟其他州比,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都不夠體面,不是貧苦白人,就是黑人奴隸,居民的整體受教育水平也明顯偏低。
當年就有人戲稱,要想在密西西的大街上比找一家書店,比碰到上帝的可能性都低。
除了較高比例的有色人種外,密西西比州和相鄰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大量中下層白人,跟北方各州比,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當代,差異也都十分鮮明。
作為清教徒聚集區,最早在美國東北部定居的白人,即使大多數出身也不算高,但至少是受到過一定教育,有教養的市民階層,他們幾乎都是拖家帶口的移民,清教徒那種勤儉奮斗的精神被看作為社會的主流,總體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相對緩和。
相反,在南方密西西比等地,社會呈現兩級分化——除了少數大農場主和黑人奴隸外,另一個非常大的白人群體就是英國政府的“流放犯”和大量的白人“賣身奴”。尤其是那些“白人奴隸”,他們屬于真正的“赤貧階級”,連來新大陸的船票都出不起,只能把自己的個人自由出賣若干年,讓主人出旅費來實現移民。
這些人就是當今美國“紅脖子”們的祖先。而“紅脖子,則被認作一個帶有明顯歧視色彩的詞匯,屬于美國東西兩岸大都市圈里的白人精英們對南部“沒文化的白人鄉巴佬”的一種“蔑稱”。
南北戰爭后,密西西比州又損失了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種植園化為灰燼。好不容易恢復經營后,失去了廉價黑人奴隸的莊園主們,在國際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也不復存在。
這導致,從那以后,密西西比就沒完全緩過氣來,貧窮似乎成了密西西比州抹不掉的標簽。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所經歷的大規模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仿佛跟密西西比沒什么關系。
1964年《民權法案》實施前,美國南方各州中,密西西比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的種族隔離制度最為苛刻,為地方經濟發展嚴重拖了后腿。
1960年代的密西西比,幾乎沒有任何重工業,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只有一些小型的輕工業部門,比如棉花加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就業面相對狹窄。
再加上農業機械化導致的種植園和農莊的大裁員,讓密西西比的失業率曾經猛增至25%以上,幾乎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沒有工作。
平權運動后,密西西比州的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勞動力就業和流動不再受到膚色的限制,隨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掀起了一陣城市化的小高峰。
此時,針對當地勞動力廉價的特點,美政府曾下了不少功夫,在密西西比州布局了眾多工業產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鋼鐵、汽車和軍火制造業。
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靠著制造業的發展,密西西比州度過了最為紅火的時期。
然而,進入本世紀,隨著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大量工業企業把生產線都轉移到了勞動力更為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在一輪又一輪的失業朝中,一些密西西比產業工人和其后代們,成了無業游民,或者直接走上了犯罪道路;另一些人則又活回了阿公那輩的狀態,頭頂蒼天,腳踩大地去務農了。
(美國窮人的一大標志就是——胖)
在高失業率、高貧困率,服務業萎縮,缺少像樣的工業產業的情形下,密西西比州政府每年財政收入極為有限,欠了一屁股債,更沒錢去改善基礎設施和發展公立教育。
當今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一些城市有色人種比例相當高,能占到人口總量的60%—80%,而一些公立學校的非洲裔學生甚至能占比多達99%,因為捉襟見肘的政府撥款,各種教學環節只能瞎湊合。在這種大環境下,教育作為擺脫貧困的最有效途徑,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坑坑洼洼的路面、老舊的市政水電管路,破敗不堪的成片民居旁不時有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在街邊游逛,再加上日益惡化的治安環境,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公民素質,確實很難吸引外來投資。
進而,整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就陷入的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人文環境,就沒有外資注入,沒有資金改善發展現狀,經濟社會環境和基礎設施只能越來越差…….
總之,治理貧困是一項耗時長的系統工程,需要教育、投資、觀念的到位,更離不開政府的長期切實關注,并非只是被用作拉選票、“畫大餅”、發表一些感天動地的漂亮話的“作秀”議題。
顯然,對于密西西比州來說,除了大選年,這個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的南方貧困州,總是很難提起任何政客的興趣,長期以來,幾乎已經被驢、象兩黨同時遺忘掉了。
難道不應該看人均GDP么
眾多出名的恐怖片發生地點就是密西西比州
一百多年前有幾千大陸人在那里生活,現在還有華人聚居的小鎮。我經過這個州幾次。
蒙大拿州吧
發展水果蔬菜種植業吧!
以前一直覺得美國密西西比州應該像大陸的東南沿海,屬于比較富裕的州。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該州的情況。謝謝作者!
阿拉巴馬州。
窮為什么會胖
川普的鐵粉州!
文章寫的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