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博
對于上海來說,一場重大變革來了!
上海這個“單一中心”的城市,將變身為1個中心城區和5個“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推動“1+5”結構落地,是上海十四五期間的工作重點之一, 據新民晚報報道,2020年12月31日舉行的市委常委會,聽取了《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編制情況匯報。《綱要》提出,今后五年,上海要加快構建“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打造成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上圖:在上海2035年版“總規”里,把城市分為1個中心城區、4個主城片區(虹橋、寶山、川沙、閔行)5個新城。
1月23日,上海政協與市民在網上舉行了一場交流會,市政協主席以及市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等高層官員,透露了關于這一戰略的更多資訊。
1、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南匯等五大新城的定位是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而不是城市副中心,也不是衛星城或郊區新城。其目的是要建成現代化的大城市、長三角的增長極,從根本上改變郊區發展洼地的狀況,
2、“五大新城”的重點不是承接中心城區人口疏散、功能疏散,而是大做增量的文章,增強新城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脫穎而出,
3、從原有規劃和現有實際來看,按照大城市100萬以上人口規模,五個新城都有很大的導入空間。而新的人口布局,不只是規模擴張,更是結構優化——重在年齡結構、人才結構……
那么問題來了:上海為什么要提出“1+5”的城市發展新戰略,它將給上海帶來什么?
如果你足夠敏感,就會發現上海的“1+5”的城市發展戰略,跟天津剛剛提出的“津城+濱城”的雙城戰略,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都是不把自己的城市當作“一個城市”,而是2個城市或者6個城市。
為什么兩大直轄市,都有這樣一個新變化?究其原因,是因為總書記在2020年11月1日在求是雜志上撰文——“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提出要“完善城市化戰略”。
文章里有這樣一段話,直接提到了上海:
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是客觀經濟規律,但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目前,大陸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人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上) 人口密度總體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區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萬人以上,東京和紐約只有1.3萬人左右,
長期來看,全國城市都要根據實際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標準。要建設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推動多中心、郊區化發展,有序推動數字城市建設,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決中心城區人口和功能過密問題。
文章還提出,東部的城市“要優化城市群內部空間結構”,“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路型城市群結構”,
無論是天津之變,還是上海之變,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大陸城市競爭正呈現新格局,深圳、杭州、重慶等一批新興城市正在快速崛起,對原有的“北上廣”格局產生了顛覆性沖擊。
比如上面這個表格,是內地城市上市公司總市值排名,很直觀地表現了主要城市在資本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產業的綜合實力。上海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早已經不是那個“穩坐全國第一”的時代,
上海為什么受到挑戰?跟兩個因素密切相關:
第一,每個城市都有“路徑依賴”,上海100多年前就成為大陸的經濟中心,產業結構偏老。此外,作為當年計劃經濟時代的大本營,上海市場機制沒有深圳、浙江等地完備、靈活,
第二,上海一度跟著北京限制人口規模,最近幾年人口增量非常有限,上海戶籍人口生育率明顯偏低,連死亡率都趕不上,老齡化嚴重,
如果改變這些不利因素,上海的發展前景堪憂,被深圳全面超過不是不可能的,
而這次“1+5”戰略的提出,展示了上海的雄心,有利于補齊上述兩大短板, 按照上海此前公布的2035年版總規,5大新城的人口規模不算高:
5大新城在此前的規劃里,總人口上限是385萬人。
上海官方最新的說法是——“按照大城市100萬以上人口規模,五個新城都有很大的導入空間”。也就是說,總人口將從385萬增長到500萬以上,
當然,上海是搶人才,重在年齡結構、人才結構,而不是像其他城市簡單地搶人口,撿到籃子里都是菜,
或許有人會問:這5個新城的定位,發生了很大變嗎?
是的。
如果它們僅僅是衛星城,或者郊區新城,或者城市副中心,那么城市功能不會非常完備,之所以強調他們是“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其著重點不僅僅是“獨立”還有“綜合性”,
上圖:上海、深圳同比例尺下的熱力圖對比,深圳多中心化顯然比上海做得好,建成區面積也不比上海小。
也就是說,之前的定位都會調整,將全面增加綜合性的功能,而且這5個節點城市跟主城區之間應該會有比較寬的綠化帶隔開,避免攤大餅,
更重要的,5大新城還有這個定位:建成現代化的大城市、長三角的增長極,從根本上改變郊區發展洼地的狀況,
這對于5大新城是重大利好,意味著它們的功能全面提升了,地位全面提升了,人口上限全面提升了,
5大新城在上海都市圈里的地位,也將全面躍升,要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反過來這對于嘉善、昆山、太倉、吳江等周邊區縣,則構成利空。
此前,上海在2035年版總規里提出,到 203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 2500 萬左右,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 3200 平方公里。
5大新城“新定位”的提出,是否意味著上述“天花板”可以突破?官方對此尚未有權威的解釋。
我的看法是:突破是必須的!
2035年版總規,是2017年通過的。如今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啟動雙循環戰略,連北京都開始建設自貿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的功能,上海當然也要有新突破,
5個新城的重新定位,意味著上海在城市空間結構和人口、人才政策上出現了重大轉折,對于上海未來的發展是大利好,尤其是對于5個新城的發展,對于郊區的發展,是大利好。
上海郊區的不動產,將有一次價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