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太宰治的代表作,1996年的偶像劇《透明人間》也直接照辦漢字翻譯成了“透明人間”。不會日語的人看來,很可能會認為是關注弱勢群體的電視劇呢。其實就是個青春冒險奇幻劇。
事實上,這種照搬漢字的現象反映的是兩個問題。其一,現在的譯者變懶了。零翻譯不用多說,首先的原因肯定是懶。人間失格這個其實是有一點投機取巧的。恰好漢語又有愛雙數不愛單數的習慣,照搬一下貌似叫得還挺順口的。但順口并不能讓本身很惡心的照搬有本質上的好轉。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坂上之云”“流轉的王妃”。前者根本不是漢語,后者是根本不理解流転的意思。
最夸張的當屬世にも奇妙な物語。這個不但刪除假名,還活脫脫歪了一個詞。原本的“無所不在的世間也十分怪奇的故事”怎么就變成了世界奇妙物語?乍看還以為是什么自然紀錄片呢。你翻成奇世怪談也行啊。
不過還好,這種零翻譯目前主要在動畫片字幕組里比較常見,文學書籍,電影的名字都還有更有意思的翻譯方法。比如渡邊淳一的遺作いつまでも男と女,就有“男歡女愛”和“男女有別”兩種比較有趣的翻譯。(都出自時衛國先生,但大陸出版商采用的是男女有別。當時他給我們上課時讓我們試著翻,我給出的是“兩性話題,永恒的話題”)
其二是現在年輕人對于日式的表達越來越習慣。前幾天玩一個大陸的游戲,居然出現了敵機發現,作戰空域突入這種幾乎就是拿簡體字寫一遍日文的“中文”。一時嚇得我說不出話來。不過語言演變誰也攔不住,只得順其自然。
附錄:我記得在選修翻譯理論的時候,有人說翻譯是原作者的奴隸,也有人說翻譯是讀者的仆人。然而這種抄漢字的方式,還選了一個在中日兩種語言里意思不同而字面完全一樣的詞來抄,這個仆人,恐怕是把作者和不懂外語的讀者用鐐銬拴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