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不回」和「無人點贊」真的讓我很焦慮 | 線上社交焦慮

上至80歲村口老大爺,下至紙尿褲王者小baby,網路社交正以勢不可擋之勢淹沒、沖刷和改變著我們這代人的方方面面,很多時候我們寧愿在線上和人敲兩個字,也不愿意開口說兩句話 —— 前者感覺總是輕松得多。


這種體驗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比起面對面形式的現實社交,我們在網路世界發表言論與人交流時確實更不焦慮[1],這是因為網路社交具有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

首先,網路社交的匿名性可使個體自我意識減弱,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平常在網路上發表沙雕言論時并不會像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那么謹慎和小心,因為網路這層面具讓我們十分清楚“對方打不到我”也并不真正知道“我是誰”,“網路我”并不完全代表“現實我”,如果說錯了話,也不會對我個人的聲譽造成太大影響。


其次,網路社交的失同步性給個體更充足的時間修飾自我表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想會兒、歇會兒”地組織自己的語言,一句“Hello”可以在打字框里刪刪改改半小時,只要還沒點下發送鍵,就還能不斷地自我修正,

第三,便捷性則有利于雙方保持高密度的自我表露[2],在網路世界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和任何人敞開心扉侃大山,從外賣被偷到線性代數,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半夜三點半,漆黑的夜晚配上你過度曝光的臉,行動電話另一端的網友,就是最了解你的那個人。


被微信拯救的社恐患者

普通人享受著網路社交所帶來的無窮便利,對于一群不那么普通的人而言,線上社交更是他們的福音和救濟 —— 他們就是“社恐患者”。


現實中的你:瑟瑟發抖、見人繞路走、我不是我沒有


網路上的你:吐槽天才、水群達人、社交一枝花

每個人都會有“社交焦慮”這種十分常見的負性心理體驗[3],幾乎所有人在公眾面前做演講或與德高望重的重要他人交流時都會感到社交焦慮,但有些人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的過分擔心、緊張和害怕,與他人目光對視都會感到緊張,后者我們稱之為高社交焦慮者

根據社會補償理論,高社交焦慮者由于在現實中的社交需求未得到滿足,因此會更傾向于到網路社交中尋求補償[4],他們會比普通人更容易依賴和沉溺于網路社交所帶給他們的“安全感”,并借此回避帶有他人負性評價的面對面社交場合。

還記得我們先前說的嗎?匿名,便利,有充足的時間來調整發言,這些優點讓社交網路成為了高社交焦慮者的避風港,但隨著線上和線下交往的界限趨于模糊,研究者發現,在一些特殊的社交情境中,這些優點反而成了缺點,催生了全新的“線上焦慮”,

比如說 —— 無人點贊,已讀不回 (ಥ_ಥ)


網路社交的“新型”社交焦慮

你發了一條朋友圈,過去了半小時,盡管你每隔2分鐘打開一次,新提醒依然是0,你不斷回看自己的文案和每一張配圖,琢磨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逐漸變得焦躁不安…

最終,你實在忍受不了了,不得不一鍵刪除了這條你選圖、P圖,想文案加起來一共花了大半個鐘頭才編輯好的朋友圈。


或者是,你在打字框中敲敲打打,把敬稱,事務,語氣,乃至標點符號都修飾了四五遍后,終于鼓起勇氣給老師發了你近期的工作進展,

不久后,你看到老師在師門群里發布了通知,卻一直沒有回復你的私信···


這些情境令人如此窒息,是因為線上溝通帶來高效和便捷的同時,也讓我們對秒回資訊獲得關注認同感有了更高的期待,但這種期待沒有辦法總是等到滿足。

在期待落空時,往往會伴隨著對自我的否定與焦慮 — 是不是我的朋友圈沒意思,所以沒人點贊?是不是我老板看我做的太差了,所以不想回?

這種線上社交焦慮和線下社交焦慮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即對他人評價的過度在意,無人點贊和已讀不回都是他人對我們負面評價的誘發線索。


都有哪些線上焦慮

除了無人點贊和已讀不回,心理學家還總結了線上新型社交焦慮的種種表現形式,比如:

NO.1

建立關系的焦慮

網路社交焦慮可能會使個體因害怕負面評論而頻繁刪除特定的內容及激活屏蔽功能,如設置“僅展現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和頻繁的“重新編輯”和“刪帖”行為,


因此,高網路社交焦慮的用戶更可能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潛水”,即盡量不進行自我表露和主動交流來避免人際緊張[6],

他們往往會注視著群聊里大家的一舉一動,但從來不發言,或者在打字框刪刪改改最終依然作罷,他們往往喜歡在老板發布公告后,在一群人的“收到”中找到一個最佳的中間位置,希望誰也不要注意到自己,

即使第一個看到也斷然不敢當第一個回復的人,只敢默默祈禱其他勇士們能快速出現在自己前面沖鋒陷陣;若自己成了最后一個看到消息通知的人,更是會邊尷尬得腳趾抓地地想著怎么措辭,邊責問自己為什么錯過最佳回復時期而氣得砸墻,

所以“潛水怪”往往并不是真的想潛水,無情的“收到”跟風機也不是真·無情 —— 他們大部分時候,只是社交焦慮而已。


NO.2

維持關系的焦慮

社交媒體隨時可見性的特點不僅會加劇已有的線下人際沖突,還可能成為新沖突的來源,如有的用戶表示一些瑣碎的矛盾會在 Facebook 上漸漸放大,造成難以挽回的人際沖突。而需要對好友動態即時反饋的社交壓力也會讓個體感到十分不適,

例如,連續N天的加班加點讓你根本無暇拿起行動電話刷動態,忙完后的你終于拿起行動電話,偶然發現老李又秀了恩愛,小美又發了九宮格自拍,點贊區百花齊放的頭像,評論區百轉千回的調侃逗趣,卻獨獨缺少了自己的影子,無形而巨大的焦慮感頓時襲來……


NO.3

對交往結果的過度關注

2013年,柏林大學部的心理學研究者進行了一項探索人腦內伏隔核與Facebook使用之間的聯系的研究。研究結果的其中一項證實,人們在使用Facebook的過程中獲得的社會認同會對中腦基底核中的伏隔核產生作用,獲得暫時的、難以名狀的快感[7],

另一方面,人也需要別人的認可來強化自身的自我認識,換句話說,自我認同感低的個體往往依賴于他人對自己源源不斷的正反饋才能認可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獲得這種滿足感便會陷入自我懷疑,即利用他人認同來產生自我認同[1]。

即便他人點贊、秒回所帶來的積極情緒是短暫且不真實的,但這依然無法阻止我們對獲得他人認可的渴望,這種渴望,不可避免地給我們帶來了焦慮。

與網路社交焦慮相關的社交負載(一種過度維護人際關系的現象) 和適應不良的社交互動模式等心理壓力源可能會產生社交媒體倦態,并進一步降低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1],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受到網路社交焦慮后,就會越來越不樂意社交,從而傾向于封閉自己,

學著走出去——在現實中建立自我認同吧

有時候,社交焦慮是我們用來自我保護的盔甲;有時候,它也會成為我們不可言說也無能為力的傷口。那些躍躍欲試卻從未說出口的“你好”,那些別人從未在意卻在我們心里來回碾壓千百遍的“誤會”,那些字字斟酌卻依然不小心說錯話后的萬般自責與懊悔……皆不能成為我們逃避現實的理由。

看上去,似乎這個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避風港”——網路社交。但在它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也暗藏著無盡的槍箭利刃。


人是“社會”人,現實中的我們沒辦法做到隱居世外、與世隔絕,我們也不可控地會在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也許我們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害怕無人在乎的尷尬,害怕與人產生聯結的過程中受到傷害……但,也許正是經歷這些,我們才會明白,建立“無堅不摧”的自我認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畢生任務,

所以,試試吧!試著走出去和這大千世界里可愛的人們談笑風生,試著安裝一顆強心臟面對社交中的風風雨雨,試著從自我處獲得自我認同,試著接納自己,贊美自己,欣賞自己,惱人的社交焦慮,也許就在這之間,悄悄地溜走嘍!


作者:蘭童鞋

編輯:木舟

參考文獻:

[1]賀金波,陳昌潤,賀司琪,周宗奎.網路社交存在較低的社交焦慮水平嗎?(2014).心理科學進展, 22(02),288-294.

[2] Bane, C. M. H., Cornish, M., Erspamer, N., & Kampman, L. (2010). Self-disclosure through weblogs and perceptions of online and “real-life” friendships among female blogge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3(2), 131-139.

[3] Morrison,A.S.,& Heimberg, R. G.(2013).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9,249-274.

[4] Weidman, A. C., Fernandez, K. C., Levinson, C. A., Augustine, A. A., Larsen, R. J., & Rodebaugh, T. L.(2012). 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 among individuals

higher in social anxie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3), 191–195.

[5] Davidson,T.,& Farquhar,L.K.(2014). Correlates of social anxiety,religion,and Facebook.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13(4),208-225.

[6]陳必忠,張綺琳,張瑞敏,鄭雪.線上社交焦慮:社交媒體中的人際負性體驗.(2020).應用心理學, 26(02),180-192.

[7]Meshi, D., Morawetz, C., and Heekeren, H.R. (2013). Nucleus accumbens response to gains in reputation for the self relative to gains for others predicts social media us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4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