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瓜亂墜的1月已進入尾聲。
前有鄭爽代孕棄養,后有華晨宇未婚生子,
這兩天又殺出一個魔性小游戲,「合成大西瓜」。
與此同時,最讓人擔憂的情況出現了,
萬瓜齊發,蓋過了更值得關注的社會新聞——
#敦煌萬畝沙漠防護林遭剃光頭式砍伐#
超8億閱讀量,46萬次討論,卻屈居熱搜第25位,
很多網友都在密切關注、發聲。
然而,這一話題也只是短暫地上了一次熱搜,
到今天,終于有了后續:
敦煌陽關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
但確實有一些違規的情況,相關涉案人員會嚴肅處理,
官方雖然列出了一些專業數據,但這屆網友很較真。
希望能拿出更多有力的證據,證明濫砍濫伐現象是不存在的。
其實也不怪大家神經敏感,早在2006年就有類似的報道。
「大規模的砍林從1996年開始。那一年,林場將750畝的林子賣給了三危鄉某建筑老板,不計株數,不丈量方寸。」
不管怎么樣,人不能欺負樹不會說話。
敦煌這件事兒,讓香玉想起一部大陸紀錄片——
《探索·發現:最后的胡楊林》
大家都知道造林人不易。
其實, 樹更難 ,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大陸最大的沙漠,
這里生長著世界上最后一片 胡楊林 。
傳說 胡楊 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但事實是,胡楊活到100歲就會出現頂部枯死。
在水分條件好的地方,它可以存活100-400年,
而今,它的種族延續已經岌岌可危。
在大陸,年降雨量小于100毫米屬于干旱地區,小于50毫米是極度干旱。
而塔里木盆地只有30-40毫米,但蒸發量卻是降雨量的100倍,
被稱為: 世界干極 ,
你或許以為,這片沙漠已經存在了很久,但其實,它的形成只花了3000年,
在巖層中,專家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經過碳14測定,在2800萬年前,這里曾是地中海的海灘。
千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綠洲 ,有河流穿行而過,有人類繁衍,有文明傳承。
胡楊本是 適應溫暖濕潤氣候的物種 。
但隨著自然環境的逐步惡化,它把自己硬生生逼成了一個 奇行種 。
冬天剛過,雌樹就要抓緊開花。
當風再次降臨時,雄樹會播撒花粉,兩者重新結合。
150天后,新的種子會掛滿枝頭。
在所有楊樹中,胡楊的花期是最長的,
它必須等待洪水的到來,這樣種子才能逐水而居。
一顆雌樹會結出上億顆種子。
胡楊的種子很小,只有萬分之一克的重量,
它的周身長滿了白色絨毛,不僅為了方便飛行,也為了能更好地抓住濕潤土壤。
胡楊的基因會指引它來到祖先安居過的河床,但那里早已干涸,
種子必須盡快找到落腳的地方。
假如超過一個月,它存活的概率只有 1% 。
到了7月中旬,洪水依然沒有來,
有一些茁壯的種子,僥幸發了芽,但是再沒有水源的滋潤,它們必將消亡,
隨著氣溫的升高,雪山終于融化。
曾經的塔里木河能夠橫掃整片沙漠,被稱為「脫韁的野馬」 ,
而今,水源只夠勉強盈滿河床。
但胡楊的種子能在6秒內吸飽水分,然后在水里發芽。
嬰兒時期的胡楊,已經進化出了 水生物種 的特征,
在沒有找到陸地前,它們可以一直在水中生活。
但什么時候靠岸,完全看運氣,
落潮后,總有一些幸運兒能夠停靠在沙灘上,
在所有的種子中,胡楊苗是最小的,
但它們不能停下來喘息,必須拼命扎根。
不然一切的努力都會化為烏有,
經過測算,河水流量必須超過每秒819立方,才可能長出胡楊幼苗。
如果沒有河漫灘的形成,即使發了芽,胡楊也會因斷水而夭折,
但它們的生命歷程已經算長了,
更多的種子在沙漠上漫無目的地漂泊,或者徒勞地劃著同心圓。
但沒有人告訴它們停下來,
因為它們早已失去了成為樹的可能,
即使僥幸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也并不能減輕胡楊的痛苦 ,
夏天時,塔里木盆地的氣溫高達攝氏43度,而地面氣溫接近攝氏80度。
為了不被高溫傷害,胡楊會加快 蒸騰,
這樣雖然能降低體溫,卻會損失更多的水分。
別的動物可以躲在它的陰影下乘涼,它卻只能直面太陽的摧殘。
太陽下山后,胡楊依舊不能休息,
由于晝夜溫差大,沙子中會有一些冷凝水,胡楊必須用自己的樹根盡力收集,
胡楊的樹根不是向下垂直延伸,而是往水平方向攤開。
在這些水平根上,專家居然發現了萌芽,
這說明胡楊已經進化出了 無性繁殖 的能力。
但是這樣生長的幼苗非常脆弱,
只能依靠樹根存活,而沒有自己的根系, 長此以往,會發生物種退化,
為了蓄水,胡楊變成了空心樹,內部被浸泡地近乎腐爛。
這種病害叫: 心腐病 。
當水分不夠時,胡楊會放棄一部分 身體,
如果主干被沙丘掩埋,它就會選擇另一處枝干重新發芽,形成新的軀體。
這種 自我修復 的能力,讓人禁不住淚目,
胡楊,真是植物界的「美強慘」啊,
即使胡楊已經這么努力了,但它還是阻擋不了水資源的流逝,
20世紀70年代,羅布泊干涸后,塔里木河已經縮短了三分之一,
如今,包括它在內的四大湖中,只剩下博斯騰湖還有水源。
它也是整個中亞地區, 唯一的淡水資源 。
由于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的增加,胡楊在加速死亡。
專家悲觀的表示,大概再過30-40年,由于氣候變暖,天山融水將消失。
這里會變成又一處無人區。
都說人類活得艱難,再艱難也艱難不過一棵胡楊,
作為沙漠中心唯一挺立的植物, 一棵胡楊就是一座諾亞方舟。
所有生命都必須尋求它的庇護。
但卻很少有人庇護它,
胡楊見證了億萬年間的海洋變遷,又度過了冰川時代。
但卻熬不過人類幾十年的砍伐。
胡楊林的未來,就是這片土地的未來,
胡楊在維吾爾語中被稱為柴火。
因為它是塔里木盆地唯一生長的喬木,
千百年來,人們的房屋、器具都取材于此,
直到30多年前,這里還有很多粗壯的參天大樹,但都接二連三的倒在了屠刀下。
在被劃為保護區前,這里僅存的林地面積只有1958年的 38% 。
護林人
后來經過多方呼吁,國家已經投入 107億元 ,恢復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態。
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該地區50年來,發展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總和。
林地面積雖然有所恢復,但大量的胡楊已經無法成材。
它們矮小、病弱、扭曲,時刻處于衰敗邊緣。
伐木帶來的破壞性是不可逆的,
當地居民不再使用胡楊木,
但與此相關的傳統工藝卻瀕臨失傳。
原來我們砍的每一棵樹,都是在為自己挖坑,
其實,大陸古人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提出要禁山澤。
南宋魏峴所著的《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則系統闡述了森林的作用。
到了清末,梅曾亮在《書棚民事》中詳細描述了山地開荒之害。
華夏民族一直都很重視天人合一,順應自然。
歷史早已告訴我們:
只有敬畏自然,人類文明才能夠延續下去,
回到最初的話題。
陽關林場之所以會引發這么高的討論度,要歸功于國民環保意識的提高,
2019年,NASA公布了研究數據:
地球比20年前更綠了,新增植被面積 (約5.18億公頃) 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亞馬遜雨林,
這主要是大陸和印度的功勞,
每年3月12日,大陸的植樹節都會狂刷一波存在感,
相信大家都有在學校、社區參與種樹的經歷。
隨著科技的發展,種樹也能在網上實現了。
包括香玉在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線上種樹當成了日常習慣。
起初確實是一時興起,但漸漸產生了責任感,
數據顯示,目前大陸至少有 5.5億 人在網上植樹造林,
種下了 1.22億 棵真樹,
幾十年前,還有人對濫砍濫伐充耳不聞,如今,這類新聞總能引起廣大網友義憤填膺。
國人的環保意識真的突飛猛進。
回想三北防護林還未建成時,北方的沙塵暴會從西伯利亞席卷全國,甚至一直吹到隔海相望的日本。
甚至一些 日本人也會選擇自掏腰包來大陸植樹,比如遠山正瑛和大龍隆司,
遠山正瑛
而三北防護林建成后,這道綠色長城不僅困住了風沙的腳步 。
更讓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大名鼎鼎的國際旅游指南《孤獨星球》,就曾將 敦煌防護林排在亞洲十大最佳旅游地榜首 。
防護林不僅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成果,更代表著一代又一代環保人士不容踐踏的信仰。
最近《山海情》大火,其中凌教授的原型是 林占熺 教授,
他扎根貧困地區30年,為了推廣菌草,摔斷過兩根肋骨。
他的六弟林占華,當年剛研究所畢業就為菌草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曾有美國人想用比他當時高1000多倍的工資吸引他去美國墾荒。
但他擔心這樣做會對國家不利,于是放棄了優渥的生活條件,
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女兒,仍在為環境保護殫精竭慮。
有人愿意拼盡全力,為子孫后代多留一片綠色。
有人卻濫砍濫伐,想趕在沙漠化之前撈上最后一筆大錢,
區別就在于,他們是否把腳下這片土地當成永久的故鄉。
陽關林場事件,還遠遠沒有畫上句號,
大家的憤怒、質疑,都是在為大自然發聲,
敦煌或許遙遠。
但那片樹林,關乎我們共同的未來。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
這一陣在熱搜都掛了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