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這篇國小課文——《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講述了童第周先生在國外留學的故事,小時候讀這篇課文一笑而過,如今再讀卻發現自己當年是多么的年少無知,
不久之前隨著克隆貓的誕生,克隆動物也開始逐漸放開管理限制。世人皆知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大陸誕生的第一只克隆動物的面世遠比“多莉”早了十五年!而這位一直字背后默默奉獻的科學家,便是童第周。
童第周畢業于復旦大學部,是大陸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大陸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他通過對兩棲類生物及魚類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胚胎發育的極性現象,在1936年時他成功完成了魚類的核移植實驗,為大陸的克隆實驗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朝末年童第周出生于浙江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里,年幼的他又活潑好動、極富靈氣,經常會對自然萬物提出一些奇思妙想,有一天他發現屋檐下的青石板上有不少或深或淺的小石坑,面對兒子的不停追問,作為村里教書先生的父親只淡淡回了一句,“長年累月,水滴石穿”。這句話對童第周的一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與踏實勤奮,童第周考入寧波一所中學成了三年級的插班生,但他的成績卻在班里位列倒數第一。不服輸的他堅守著父親的教誨,日日都苦讀到深夜才回宿舍,成為教學樓昏黃的燈光下最后一個晃動的小小身影。他說,“沒有天生的天才,天才的稱號不過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換來的”,
正是這份勤勉讓他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成功由學渣逆襲成為學霸,讓自己成為了班里師生人人稱贊的那個進步最快的學生,不是天生的天才,只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的他兩次落榜才考入復旦大學部,在老師的指點之下,童第周進入自己感興趣的胚胎學系進修,
求學期間,曾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蛙卵膜剝除手術。蛙卵又圓又滑,難以固定又十分脆弱,這個實驗多年以來都沒有人可以完成,就連他的導師都束手無策。然而當導師邀請平時沉默寡言的童第周前來一試時,沒想到他卻順利地完成了這個實驗,他方法巧妙、動作精確地輕松跨過了這個科研障礙,這一成功轟動了整個歐洲,
作為大陸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顆閃閃發光的啟明星,童第周與其妻子之間的愛情故事也同樣令人感動,他的妻子葉淑芬與他是同鄉,原是筆友的兩個人見面后互生情愫,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之下,她突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縛考入大學部,而在他抓住機會出國深造的時候,她毅然選擇支持愛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之后,兩個人便開始了苦澀的異地之戀。
生活同樣艱苦的兩個人相互鼓勵,硬是抗下了生活帶給他們的所有壓力,動亂時期夫婦二人也曾被批判,被捕之時他們勸她拋下丈夫先保住自己,而她卻說“我了解他,所以我信任他”,二人舉案齊眉,共同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
“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遠在比利時留學的他難掩滿腔的愛國之情。他組織留學生到日本大使館前進行抗議,卻被有關當局以擾亂治安的理由讓他吃了兩個月的牢飯。冰冷的牢獄卻無法澆滅他的愛國熱忱,此后的他越發刻苦,發誓要努力為國爭光。畢業之后的他回到動蕩之中的大陸就職,也一直堅守著對科研的那一份熱情。
在大陸相關科研事業還一片空白的時候,很多儀器設備都很缺乏,童第周卻硬是憑著自己的一雙手開創了大陸的克隆事業。有人問他在顯微鏡前坐這么久,難道不會因為手抖失去精確性嗎?他淡然回答道,我這一生都是這么重復的,1979年3月6日,這位偉人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享年77歲。
童第周鞠躬盡瘁,將自己的一生都無私奉獻給了大陸的生物科學與海洋事業,一直從事著發育生物學的研究。他以非凡的努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知名科學家,自己也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線,因為他,38年前大陸克隆就是世界第一!我們領先英國整整15年的科技,數次攻破世界級的難題,世界欠他一句謝謝,首次涉足克隆領域的他,被稱為是“大陸克隆之父”,與夫人也一起被譽為是“大陸的居里夫婦”。
參考文獻:
1. 《克隆先驅:童第周傳》俞為潔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發育生物學引論:兼憶童第周先生》王秋、呂連升、姚紀花 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