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次集中出土船棺葬,巴人為何以船為棺?

近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日前完成了對冬筍壩遺址的階段性考古發掘,發現了較為集中的墓葬分布區,清理了一批代表性墓葬,其中,船棺葬是1957年以來重慶地區首次集中出土,


冬筍壩遺址是大陸最早確認的巴文化遺址,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驛鎮冬筍壩,地處長江左岸的三級階地上,分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
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研究員、現場考古負責人代玉彪介紹:
船棺葬是巴文化比較典型的一種葬具,這些船棺葬頭朝長江,墓葬的陪葬品中有柳葉劍,是巴文化比較典型的兵器,船棺葬在重慶地區僅在冬筍壩有批量出土,
在發掘區內,共發現墓葬28座、磚窯1座,主體遺存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巴文化墓葬。截至目前,已經清理船棺葬4座、長方形土坑墓11座、方形土坑墓1座、磚室墓1座,時代涵蓋了戰國晚期、秦、西漢早期、新莽時期等幾個階段,出土銅器、陶器、琉璃器、鐵器等各類文物200余件(套)。


雖然船體已經在數千年的埋藏歲月里被腐蝕,但是正是這些還殘留在泥土中的印記,讓船棺的大體形狀得以清晰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這些船棺,并不是專門為墓主人訂制而成,它們應該都是墓主人生前捕魚所使用過的船只,
這些船只都是用整木制成,而所用的木料,正是當時長江兩岸非常常見的楠木,巴人先民們用火燒的方式,在楠木巨大的木身上燒制出了棺體,
2000年前,巴人們就駕駛著這樣的船只,游弋在江水之中,捕撈供自己食用的魚類。
而在他們死后,這些生前駕駛過的木船,就變成了墓主人安息的棺材,帶著他們生前所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和武器,永埋泥土之中。


那么這些被用作棺材的木船究竟有多大呢?
據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代玉彪介紹,這些船棺,最短的都長達4.7米,長的更是超過了5.5米,
隨著船棺葬一起出土的,還包括各式各樣的隨葬品,這些隨葬品分為了生活用具和武器兩大類。但是,和往常的巴人墓葬里大多隨葬的是陶制炊具不同,這片墓葬的墓主人們,大多隨葬的都是青銅制成的炊具。
考古人員在這些炊具的底部發現了煙熏過的痕跡,也就是說,這些隨葬的炊具和船棺一樣,都是墓主人生前所使用過的用具,


除了各式各樣的青銅炊具外,在船棺里,照理隨葬著以尚武而出名的巴人的全套兵器。
在墓主人的頭部附近,是青銅矛,在墓主人的腰部,放置著他們生前所使用的青銅劍,有些還隨葬有青銅鉞,在部分墓葬內還發現了類似“小李飛刀”一般的青銅擲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