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抗疫志愿者口述:拎起蔬菜包就拼命爬樓,我們都在努力地“自救”

小鎮詩人

水皮雜談 一家之言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

一場猝不及防的covid19反彈疫情,讓吉林省通化市這座人口不足40萬的山城,被投入到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之中,

據通化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消息,2021年1月28日0時——24時,全市新增covid19病毒感染者9例,其中確診病例2例,無癥狀感染者7例,截至2021年1月28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covid19病毒感染者301例,其中確診病例222例,無癥狀感染者79例。


此前,從1月20日起,通化市東昌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封城、封小區、封居民樓,隨之而來的,還有隔離居民反映的家里生活物資短缺問題,尤其是“蔬菜危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極大關注。

在經歷了副市長道歉、14名干部問責、被人民日報“四問”物質配送、白巖松“三問”市長之后,1月24日以來,通化市被隔離居民家里陸續收到了蔬菜包,同時之前線上訂購的生活用品也開始配送。

家住東昌區的自媒體人孫家大剩(筆名)就是參與蔬菜包分揀配送的志愿者之一,“工作到凌晨、負重爬樓,每個志愿者都面臨著極大的體能考驗,但是沒有人因此退縮。”1月28日,孫家大剩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想讓外界了解到通化防疫工作的真實情況,


受訪者供圖

以下為孫家大剩口述,《華夏時報》記者整理,略有刪減。

志愿者承受著極大的體能考驗

我是一個編外的志愿者,由于通化地區疫情嚴重,對于志愿者的選拔十分嚴格,所以大部分時間是不會征用我們的,截止到目前,我一共參與了三次活動,一次分揀蔬菜,一次上樓配送蔬菜,一次是參與防疫物資裝運工作。

1月24日晚,我們第一次接到志愿者任務,到通化當地的蔬菜市場去分揀蔬菜,晚上8點多接到通知,9點多,我們志愿者集合領取防護物資,10點左右到達現場開始工作,

工作人員把蔬菜分批量運到我們工作的現場,我們負責卸貨和分揀,主要是把不同種類的蔬菜分裝到同一個蔬菜包里,每個蔬菜包的重量至少在20斤以上,我們一隊13個人從晚上10點開始一直分揀到凌晨3點,再裝車,累積完成了接近2000份蔬菜包,整個過程我們都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結束的時候大家渾身都跟蒸了桑拿一樣。后來我才知道,在我參與蔬菜包分揀的當天晚上,有接近300個民警在另外一塊場地也進行著蔬菜包分揀工作,

在分揀蔬菜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兩個很大的困難,不同蔬菜在每個蔬菜包需要的數量不同,因此消耗量也就不同,所以經常一種蔬菜裝著裝著就沒有了,沒辦法我們只能用現有的蔬菜去充數,因此就導致很多蔬菜包內的蔬菜種類出現了差異,這可能也給一些收到蔬菜包的居民造成了一些誤會,

另外就是東北的冬天實在太冷了,尤其是后半夜,氣溫達到零下二十多度,而因為穿防護服的緣故,我們又不能在里面穿特別厚的棉襖,這就導致防護服里面汗流浹背,防護服外面冰冷刺骨,內外溫度反差非常大,再加上過了凌晨之后,大家的身體都已經很疲憊,又干了兩三個小時后,包括年輕小伙子在內的所有志愿者的身體都吃不消了。


受訪者供圖

第二天我們依然堅持參與了蔬菜包配送的工作,把分揀好的蔬菜包配送到每一戶隔離居民的門前。由于疫情的傳播性,我們選擇不見面配送,把蔬菜包放到居民的家門口后再敲門,隔門告知對方蔬菜包已送達,然后再快速離開,避免和取菜的居民見面接觸,我們送到了頂樓之后,要等單元里所有的居民取完蔬菜包之后,我們才能下樓,


受訪者供圖

在蔬菜包配送過程中也存在著困難,首先就是志愿者體能問題,由于頭一天我們剛剛經歷了連夜分揀工作,體力都已經透支嚴重,而一些需要配送的居民樓并沒有電梯,我們每人需要拎上兩包至少單重20斤以上的蔬菜包爬樓梯,這對體能是極大的考驗,

然而這個過程中還有少數居民的不理解,比如不滿蔬菜的質量,不理解蔬菜種類和其他社區不同等等,而且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的配合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陽光億城小區,我們的配送工作就因為配合失誤而導致停滯了1個多小時,

當天晚上,我們完成了兩個社區的蔬菜包配送,數量應該是在1000戶以上。過程中雖然有一些不愉快,但最終也都克服了,

說實話,我們很累,但比我們更累的志愿者還有很多,我們幾個志愿者都是大男人,皮糙肉厚,可還有很多20多歲的女志愿者,她們在家都沒干過累活,而防疫工作是高強度的工作,有的人甚至累癱、累昏厥了,這樣的畫面有的被拍下來發在一些媒體平臺上,很多人為她們點贊,但更多的人根本不被人所知,在防護服后面,沒有人知道她們是誰,長什么樣子,她們只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大白”。

通化人都在努力地“自救”

我一個志愿者朋友跟我說,這幾天為防疫工作用掉的油錢比平時上班多多了,而這還是在我們沒有“正規編制”的情況下,我們不隸屬于任何一個組織,我們無名無分,就拿那天參與蔬菜裝卸的工作來說,甚至都沒有準備我們的盒飯,最后是工作人員讓出了他們的盒飯。

可對此我們沒有怨言,我們只是想幫助家鄉度過難關,至于之后有沒有人記得我們,我們不在乎,像我們這樣的人在如今的通化太多了。

但是,這次疫情是如此突然,我們這座小城市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因此防疫前期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嚴重的就是居民生活物資保障問題。除此之外,各部門配合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導致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一線的防疫工作人員都很努力,但很多地方都不夠有效率。

在參加完蔬菜包分揀配送后,我根據自己的經歷在公號“龍興胡同329號”寫了一篇文章,其中言辭激烈地批評了通化在防疫工作上的不足,沒想到這篇文章一夜之間點擊超過20萬,在當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我始終認為那些始終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拋家舍業的志愿者才是英雄。


受訪者供圖

很多網友通過公眾號找到了我,給我發來了一些防疫工作中的問題和看法,我寫那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反駁外界對通化人“自私”的評價,二是希望把問題提出來引起高層領導的重視。

由于這篇文章火了,我的確也得到了區政府的重視,區里領導告訴我,政府需要我們這些社會媒體人士的監督和批評,他們對我們是持開放態度的,并給了我特權,讓我可以參與區內任意部門的防疫工作。

我覺得外界對通化存在一種誤解,尤其是通化人民把我們的物資保障問題推上熱搜之后,有的人說我們通化人沒有奉獻精神,說我們自私,我想告訴這些人,整個疫情期間我們通化人都在努力地“自救”。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