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于公眾號:叁里河
作者:卡羅
“目前給我家孩子報了四個培訓班,學而思數學、新東方英語、編程和足球,既有學科輔導也有素質類興趣班,班里其他同學報的班也差不多”,9 歲學生球球媽媽靠在肯德基窗口邊點餐邊等孩子下課。
獨自一人的球球媽媽和這個滿是拉著孩子、背著書包父母的肯德基畫風有點不一致,
每到雙休日,平時不算忙碌的杭州濱江某小型肯德基門店一位難求,因為附近各類數學、英語、舞蹈、編程等教育機構林立,肯德基就成了父母快速解決午餐的實用選項。
球球性格活潑,在班里成績中等,現在已經到了比較關鍵的三年級。“可能是學習那根筋沒有打通,也只能讓他慢慢積累”,球球媽媽雖然無奈,但也不想給他太大壓力,畢竟他能跟上數學輔導課,也按時完成作業,“已經強過班上其他不做作業的同學了”,
以前周六早上球球還要上學而思閱讀,每次課兩個半小時,但因升三年級后學校課業壓力增加,周五晚上補數學、周六一天補語文和英語,學校作業就只能擠在周日一天完成。球球媽媽很心疼,覺得孩子的弦繃太緊了,容易厭學,就干脆把閱讀退了。
“這樣至少周六早上能做學校作業,像今天天氣好上完英語課也能帶他在外面走走,多少能放松一下,不然就算周六上完課能休息,孩子心里也會惦記著作業,根本沒法放松,”球球媽媽說,
因為機構比較分散,平時自己接送孩子的球球媽媽需要花更多時間在路上。“每次下班都只能早點走,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球球媽媽說著低下了頭。
但她很快又抬起眼睛,“就像現在,孩子上課我也得等著,根本干不了其他事。家庭和工作其實不能平衡,我只能為自家孩子考慮更多,”
兩門學科輔導加兩門興趣班,這個配置算是三年級非全職媽媽目前能提供的最優解決方案,而且已經是孩子和家長雙方時間精力平衡的共同結果。
但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平衡。
01
“得學點什么”
外企工作的溜溜媽媽去年送 3 歲的兒子去了人生中第一個培訓班——感統課。聽起來很深奧,簡單講就是通過各種游戲例如懸吊、獨木橋、前后滾翻等培養孩子的觸覺、聽覺、平衡感等感覺,
上了幾個月之后,溜溜媽媽說感統課宣傳的各種感覺還沒多大體會,不過明顯發覺兒子變得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溜溜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不喜歡和鄰居家小朋友一起玩。剛報班時,他明顯不太愿意去上課,玩游戲也是一臉嚴肅。
感統課課前都有熱場活動,班里 6-8 個小朋友轉圈做游戲,溜溜每次都要等其他小朋友輪完了再加入,如果后面還有其他人他肯定就會縮回來,
過了大概一個月,溜溜媽媽發現他玩游戲時會笑了,還會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也算是慢慢適應群體生活的表現,溜溜媽媽感嘆,“至少這個一萬多塊錢不算白花,當初我給兒子報名時他爸爸還有點心疼”。她接著吐槽,爸爸只會買繪本,但買了又不教,好像兒子自然就學會了。
除了社交,她其實還擔心,因為孩子在家主要是外婆帶,所以孩子很黏外婆,上幼稚園后可能沒法一下子適應,所以打算等年后天氣轉暖帶他去上個半年早教課,免得到時分離焦慮手忙腳亂。
現在她還沒有特意去教溜溜認字,講故事也是斷斷續續,“因為要看他心情,心情好才愿意聽”,她邊說邊嘆氣,英語也只是自己簡單教些單詞,平時也會讓他和自己的外國同事打招呼,
提到最近突然發現兒子連顏色都沒認全時,溜溜媽媽顯得很慌張,音調都提高了許多,“真的是趕緊去下載了個跟顏色有關的動畫片讓他學。”
比起溜溜媽媽,4 歲女孩媽媽莉婭狀態既清晰又迷茫,她說上幼稚園前沒給孩子報過早教,主要是自己在家帶孩子讀中英文繪本教她認字,女兒也養成了看書的習慣,每天都會閱讀 1 小時。
在她看來,3 至 6 歲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性格,家長要立規矩、學會說不,絕不能滿足孩子所有要求。而且這個階段應該注重體育鍛煉,“這樣孩子長大了才能不怕吃苦”,
于是,莉婭前段時間讓孩子每天跑步半小時到一個小時,還打算夏天送她去學游泳,
雖然覺得現階段提高身體素質、培養性格更重要,但她同樣糾結該讓孩子學點什么,尤其是現在女兒班里忙著參加英語、繪畫、小主持人培訓的同學越來越多,
“上國小之前的培訓班,你們有什么建議嗎?”在采訪中,莉婭忍不住問,
02
“瘋狂試探”
對這個問題,外貿從業者小曹積累了豐富經驗,甚至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課程”。
小曹家的小伙子 5 歲了,現在報了籃球和輪滑兩門線下課,之所以選擇兩項運動,不僅因為孩子性格活潑喜歡運動,更重要的是他覺得運動能培養孩子專注力。另外,受疫情影響,他把孩子原來的英語和繪畫課都改到了線上,還增加了邏輯編程課,
小曹說起教育來一套一套。
他把培訓班上課內容比作武俠小說里的武林秘籍,“但單給一本秘籍沒用,還需每天實戰”。在兒子英語啟蒙后,他就在家每天和兒子用英語對話,
在他看來,興趣班只是錦上添花,最根本的在于孩子自身學習和父母指導,單純指望老師或機構沒用,“沒有任何人比父母自身更應該對自家孩子的學習負責,”
小曹其實頗有點虎爸的意思,為了以身作則,小曹夫婦在家基本不開電視,也不讓兒子養成玩行動電話游戲的習慣,而是用其他活動去替代看電視、玩行動電話,
不像其他家長買了繪本、教具放在家里堆灰,小曹擁有極強的計劃性和執行力,他給孩子排了個一周課程表,每天和太太花兩個小時陪孩子一起完成課表里的每項內容,
他將兒子每日活動分成“動”、“靜”、“靜游戲”、“兒歌”和“動手”五大部分,每部分又有好幾項內容。比如周一,“動”需要兒子躲避小木棍,“靜”讓他找不同、畫線,“靜游戲”有拼圖,之后還有英語啟蒙兒歌和手工,
不過,雖然給孩子報了那么多培訓班、排了滿滿的課表,虎爸小曹仍然覺得現階段主要是培養興趣愛好,讓孩子不停嘗試,“暫時不會給學習方面的壓力”。
這也是另一位 5 歲男孩餅干媽媽的想法,她的要求也是,國小前目標主要是語言培養、藝術啟蒙外加鍛煉身體。
為了讓他提前學點什么,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餅干媽媽早早開始給兒子做早教。因為自己不知道怎么教,她干脆買了市面上已有早教課程,涵蓋英語、藝術和思維啟蒙三塊內容。
起初餅干媽媽報的是線上早教,主要是視訊課外加寄到家里的教具包,里面有積木、卡片、雪花片、繩子、繪本等教具,她就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
但是早教游戲聽起來簡單,也要花時間提前做功課,后來工作越來越忙不能堅持自己參與,只好送去線下早教中心讓老師帶。
“現在想想覺得好可惜,因為孩子成長的時間就這么多”,餅干媽媽聲音中透著遺憾,親子時間是她非常看重的點,而且她覺得有意識地引導總比什么都不教來得好。
現在上中班的餅干每周都去機構上英語和美術課,尤其喜歡畫畫做手工,夏天還學過輪滑,因為看到別人在滑,他覺得很酷,
此外,餅干的程式員爸爸也開始給他做編程啟蒙,為此爸爸特地買了線上課,父子倆一起看視訊搭積木。媽媽說,雖然現在小朋友其實還不太跟得上,但也算是啟蒙,而且是兒子跟爸爸的親子時間,
她還透露,未來可能再給他報跆拳道、籃球或其他球類,“反正看他興趣讓他自己嘗試”。
區別于新手家長,類似小曹和餅干媽媽這樣的家長已經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報班經驗也不斷累積,并在報班過程中對孩子興趣進行“瘋狂試探”,
03
“更全面的素質”
“興趣”一詞幾乎所有家長在講述里,最好從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來報班,也是孩子已經升入國小的“過來人”家長城堡媽媽和亞丁爸爸給新手爸媽的建議,他們都已經“試探”出了自家孩子興趣所在。
7 歲的一年級學生城堡現在報了電子琴、籃球、象棋和圍棋四個班,全部是他自己感興趣的,其中電子琴學習時間最久,已經上了一年半時間,
目前兒子在校學習情況還可以,因此城堡媽媽開心表態,“興趣班只要他還喜歡就繼續讓他學”。
以前城堡曾短暫地上過美術課。媽媽說,當時給他報美術課的初衷是想培養他的繪畫能力、提高審美水平,雖然他上課認真、畫的畫也不錯,但因為他自己不喜歡畫畫,所以上得很痛苦。
8 歲的亞丁目前在上國學和作文、英語、鋼琴、橄欖球和書法五門課,雖然數量不少,但語文、英語和橄欖球他都喜歡,特別是橄欖球,亞丁一改以前對籃球課的不喜,天再冷也堅持去打橄欖球,
亞丁爸爸用“內驅力”來形容孩子對培訓班的堅持程度。如果沒有孩子興趣做內驅力,學習不能長久,自然更談不上效果。
在他看來,自家報班走過的彎路,最主要就是在嘗試孩子對哪些內容感興趣上。兒子以前也上過課程火爆難搶的學而思數學思維啟蒙,但內容比較套路化,偏應試更多,再加上課程時間太長,所以上了幾次課就停了。
城堡和亞丁只差了一年級,但兩人報班差別也挺明顯,城堡媽媽暫時沒給孩子報學科輔導,因為她覺得“輔導肯定要有效,不然就是在浪費時間”,因此她的計劃是,將來根據孩子各科成績、學習主動性等情況,哪里弱了就補哪里,“不會一股腦兒全都補”,
對于課程是否有效,除了觀察孩子上課開不開心,家長也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餅干媽媽就覺得,雖然已經上了一年英語課,但他現在還是以蹦單詞居多,整句輸出比較困難,想看動畫片也要強調“想看中文動畫片”。中文母語仍然更強勢,對于這個學習進度,媽媽自然沒那么滿意,但因為孩子越早學外語越好,媽媽肯定會堅持。
上了一年多電子琴后,城堡媽媽覺得兒子以前不擅長的音準有提高,現在會聽音了,唱音也很準了。而且彈琴要使用左右手,也鍛煉了孩子原來較弱的手指力量,提高雙手協調能力。
亞丁上了兩年英語課后基本能和別人用英語獨立交流,語文課也讓他的文學積累、用詞比沒上的小朋友犀利和準確,更讓爸爸欣喜的是,“練了橄欖球身體素質也有提高,基本不用上醫院了,我家這個以前可是病秧子。”
04
“不能掉隊”
家長給孩子報班其實就是個試錯過程,孩子興趣和課程效果都是增減培訓班的重要誘因,與此過程相應的,還有家長的教育理念。
城堡媽媽坦誠,“在孩子不同年齡段的時候,我的心態確實有變化,”
原本她覺得孩子開心快樂才最重要,特別是 4 歲前,她和孩子爸爸都覺得應該以玩為主,“在家玩比放到教室去讓老師陪著玩肯定要更好”,也沒必要逼孩子太緊、逼孩子什么都學。
但隨著兒子年齡增長,她就沒那么淡定了。特別是中班后同學媽媽們給孩子報了各種樂器、舞蹈、運動、英語培訓班甚至學而思語文數學課,她也開始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在空余時間學點東西。
所以她特意給兒子報了鍛煉手指力量的小顆粒搭建編程,又在公園里被發了傳單,抱著讓孩子有個音樂特長陶冶情操也不錯的心態報了電子琴,
對于心態變化的原因,城堡媽媽分析起來條理分明:一是孩子長大,自己能教給他的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他的需求,二是越接近大班焦慮感越大,總覺得要提前學點什么,不然總擔心上國小了孩子會掉隊,三是大家都在學,環境情緒難免會傳遞給你,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共同狀態,
6 歲的小韓媽媽之前也很佛系,只在女兒小班暑假時帶她去上了舞蹈體驗課。體驗課后女兒說拉筋太痛,就沒再給她報班,也沒上其他課,但現在女兒即將升國小,女兒同班好友每天放學也忙著趕往各個培訓機構,導致她壓力飆升,拼音、識字、英語、鋼琴、畫畫……恨不得全給孩子報上,
雖然給孩子報了四個班,但也沒到壓力教育的地步。城堡媽媽冷靜表示,給孩子報班并不是要求他考級、比賽、拿證,而且課后自己也會陪孩子練習鞏固,確保孩子這段學習時間是愉悅且有效的。像自家兒子,就很喜歡在彈琴時讓自己陪著他。
雖然家長傾向于尊重孩子興趣報課,也愿意花時間讓孩子嘗試體驗,但到了升學關鍵階段,更多現實問題會出現,孩子自己的心態也可能產生變化。特別是上了國小后,原本父母和孩子共同精心挑選的培訓班,最終可能也逃不過被拋棄的命運,
就像小曹說的不會給孩子學習方面的壓力僅限于“暫時”,相對佛系的莉婭也想過,是否要在女兒上國小前給她報個幼小銜接班,而小韓媽媽,已經在一股腦兒給女兒報課的路上。
6 歲的小熊,去年下半年也報了學而思數學課和閱讀課,小熊媽媽說,自己并沒有特意為孩子上國小做準備,是當時路過學而思孩子自己說要讀。為此她還特意隔幾天反復確認,小熊都說要去。
開明如城堡媽媽,也表示到了三年級左右可能會考慮把現在報的素質類興趣班“收口”。綜合兒子自己意愿和學業成績,“可能會保留兩個左右興趣班,也可能一個都不留了。”
亞丁爸爸還有增加學科輔導班的考慮,因為公辦學校三年級才上英語課,所以國學和英語會繼續上,可能會增加一門數學輔導,
當素質類興趣班一點點因學業被拋棄,父母當初給孩子報班時的糾結、嘗試甚至興奮就顯得很多余,當初花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隨著美好教育理想一同幻滅。
“這是當代城市教育的悲哀,”即便同情孩子們,打算讓孩子走傳統聯考路線的亞丁爸爸也不可能放松孩子教育。
他說,兒子和一幫小朋友都很珍惜周末橄欖球課放飛自我的時光,因為在壓力教育下,他們得自己尋找快樂,釋放壓力,
還有家長在論壇上說自己給孩子退掉了所有課外培訓班。不過這也并不是想給孩子減負,而是因跟不上學校教學,家長不得不專注給孩子輔導課本內容而已,
在采訪最后,溜溜媽媽還感慨了自家侄子的國小生活。小朋友現在才上三年級,學校課業已經繁重,還在課外教育機構學數學、英語、籃球和武術,差不多要到 12 點才睡覺,
“希望我們家溜溜以后不要這樣”,溜溜媽媽由衷感嘆,也希望她在幾年后給孩子報班時還記得,
(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 THE END –
來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