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817-地名背后是家鄉
作者:那日蘇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帥帥
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寄托著父母對于子女的期待一樣,地名也代表了一方水土的底蘊,
比如甘肅的幾個城市:漢朝為了實現通使西域、抗擊匈奴的愿望,漢武帝時期以“以泉代酒”、“張國臂掖”、“武功軍威”和“盛大輝煌”為名,設立了酒泉、張掖、武威和敦煌四郡,歷經2000余年,至今仍為大家所熟知。
一個地方因一種文化寄托被命名,隨后又因不斷被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而留名萬世
(圖:kh / 圖蟲創意)▼
大陸人在人際交往的時候都會問一句對方是哪里人,一是試探是否同鄉,二則是因為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方便投其所好,歷史上,地名還常常與人名聯動,如杜甫又叫杜少陵,柳宗元可稱呼為柳柳州。地域會給人打上深深的烙印,一個人生活過的地方總會對他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或多或少地產生影響,所以地名不是一個冰冷生澀的符號代稱,而是一群人的集體記憶和濃厚鄉情,
地名背后的知識
由于大陸悠久的歷史,幾乎每一個地名都已經至少沿用了幾百年,從地名的變遷中既可以看出當地的地形地貌,也能追溯歷史的脈絡,有些還帶有神話色彩。
更有“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
(圖:topsail / 圖蟲創意)▼
地名是歷史的產物,位于黃河流域中心地帶的河南省,其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從地名當中也可見一斑。
洛陽意為洛河之陽,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所以洛陽的意思就是在洛水北邊的城市。今天的平輿縣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平是地形平坦的意思,而輿則是帶輪子的車,這是地名對地形地貌的反映。偃師市,取武王伐紂在此停戰休整“息偃戎師”的意思,這是地名對歷史事件的反映,鶴壁市,相傳在這里的鶴山曾有鶴棲息,該地以此得名,這是地名與民間傳說的關聯,
洛陽稱“洛”是因洛水
(圖:劉小瘋 / 圖蟲創意)▼
地名知識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那既然是知識,每個人的儲備就有高有低,央視熱播的綜藝——《大陸地名大會》就是基于這個差異,打造出的以知識競賽為形式,地名文化為內核的高人氣節目。
這個節目處處體現其匠心獨運,主持人一出場就稱自己為“阿拉善魯健”,每個人也都將自己的籍貫或工作生活的地方綴于姓名之前,這種略顯復古的稱呼體現了滿滿的文化自信,選手們代表自己成長起來的家鄉,向全國觀眾展示自己的文化內涵,
為自己的城市代言▼
以地名文化這座豐富礦藏為基底,《大陸地名大會》一經播出就收視飄紅,受到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第一季節目全國累計有4億人次觀看。如果說這個節目有什么缺陷的話,那就是只有短短12期,讓人大呼不過癮。
好消息是,2021年全新的《大陸地名大會》(第二季)在一片期待中再一次的出現在了熒幕上。新一季的節目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創新,除了具備豐富知識的素人選手們,每期節目都有兩位地理,歷史,文學等領域的專家,為大家揭示地名背后的歷史和文化,
近期播出的第二季第二期里,請來的兩位專家分別是北京大學部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韓茂莉教授和南京大學部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胡阿祥。在節目中,每當主持人揭曉題目答案后,兩位專家都及時細致地對題目進行解讀。
第一題是關于大陸的食醋文化,醋是大陸廚房最常見的調味料之一,我們每個人都嘗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不同地方的醋也有不同的風味。胡阿祥教授解釋道,南方的鎮江香醋口味偏甜,而山西著名的老陳醋則至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潛移默化中我們都適應了家鄉的口味,
你更好哪一口呢?▼
隨后的題目是關于一座年輕的城市,有些選手的眼神里閃爍出了茫然。位于東北邊陲的丹東市歷史并不算久遠,但是新大陸建立以來它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其中原委兩位教授娓娓道來:丹東原名安東,位于中朝邊境,抗美援朝期間,這里的兩座鴨綠江大橋成為大陸供給北韓戰場的生命線。1965年經國務院批準,丹東市正式得名,意為“紅色東方”。
對于茶馬古道的解釋更能體現出韓茂莉老師深厚的知識儲備,作為大陸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西部國際貿易古通道,四川盆地的蜀錦、茶葉等能從這里踏雪山而行進入青藏高原,
同場競技
如果說把這個節目比作一輛跑車,那么知識性就是這輛車的燃油,而競賽環節則是它的發動機。
在第二期節目的一開始,主持人在臺上不疾不徐地介紹著節目規則。臺下,5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地名文化愛好者摩拳擦掌,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大多數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因為對自己地名文化知識儲備的自信而來到這個舞臺。
盡管這50個人已經是全國范圍內比較優秀的知識達人,但如今在這樣的高手過招中,每半場也只有最后1個人能在突圍賽環節脫穎而出,成為挑戰5名守擂者的挑戰者。
當突圍賽的勝者走上擂臺的時候,場上的氣氛升至頂點:守擂者要守住他們的驕傲,而挑戰者將目光放在了守擂者身后的位置。挑戰者和守擂者之間的兩兩對決,不僅是比拼知識儲備,也是對心理素質、臨場反應的綜合考驗。
被挑戰者選中的守擂者必須應戰,雙方在較量前相互吐露狠話,既是展現自己的實力,也是為了試探對方的虛實,在這緊張刺激的一刻,所有圍觀的人都屏氣凝神,仿佛身處沒有硝煙的戰場,不見刀劍的廝殺。
人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文亦能分出上下,便是這種知識競技類節目的魅力所在,
文脈圖卷
《大陸地名大會》第二季的觀賞性不僅在于選手之間的高手過招,還在于節目在細節之處下的功夫。
給選手們出的每一道題目,都是向觀眾傳遞一個地方特色文化的機會,在挑戰者和守擂者對抗賽當中,一道地方展演題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立體地帶到了觀眾的眼前。
擁有140多年歷史的恩施揚琴悅耳動聽,由利川燈歌《種瓜調》改編而成的《龍船調》體現了民歌風韻,土家族特色舞蹈“肉連響”讓人仿佛置身傳統村落,在與當地居民一起慶祝豐收,這些都是從恩施州走出的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恩施州領導做推薦官,將這些瑰寶帶出群山,帶到熒屏之上。
來自成都的雄俊杰是一位行走“絲綢之路”的網紅達人,他用自己對大陸西部大地的了解給選手們設置了題目。題目視訊中展示了巴山山水、西府老街、嘉峪關雄風等等……大多數觀眾雖然身不能至,但是思緒還是跟著雄仔一起飛到了西北絲綢之路的一個個節點,追溯著2000多年前打通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這條紐帶,
在所有題目當中,地名天梯賽是涵蓋地域最廣、文化要素最多的環節。
你知道鴨血粉絲湯是哪里的美食嗎?安順地戲又是哪里的地方曲種呢?這些小知識雖然只是在天梯賽中一閃而過,但也許會喚醒出一些觀眾熟悉的記憶,只要有人愿意去增補相關的知識,愿意去了解這些地名文化背后的內涵,愿意去接觸這些未知的領域,那這個節目的初心也就達成了。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現場緊張的氣氛▼
一期節目短短90分鐘,涉及的內容囊括了人文歷史地理等方方面面,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了解大陸大好河山的一個契機,《羅馬假日》里有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大陸地名大會》就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機會,可以足不出戶看到大陸各地豐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節目中有一個小插曲尤其觸動人心,在選手兩兩對決當中,一道關于湖北利川的題難住了兩位知識淵博的選手,而此時,臺下一位沒能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站了出來,他說自己就是利川人,愿意為大家科普他的家鄉文化。
此時,他的表情是驕傲的,并不因為競賽失利而難過,更多的是為自己家鄉有著優秀的文化而驕傲,
大陸的地名既是我們文化中一個不可磨滅的符號,也是很多人的情感牽掛,
也許關于那個地方的記憶已經慢慢模糊,也許已經漂泊異鄉數年無法回去,但是只要聽到那個熟悉的地名,我們依然愿意分享關于她的故事。這時候我們才會猛然意識到,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那些民風民俗、方言腔調,都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源攝影 / 圖蟲創意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