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5萬年里,北冰洋曾被900米厚的冰蓋覆蓋,并且至少兩次充滿淡水,這一驚人結論來自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和海洋環境研究中心(MARUM)科學家合作開展的一項長期研究,相關論文于當地時間2月3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中。
大約6萬到7萬年前,在末次冰川期的最冷時段,北歐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冰蓋覆蓋,冰磧石等陸地沉積物便是陸地冰蓋曾經存在的最佳證據,與之相反,大型冰蓋在北冰洋留下的痕跡相對稀少。此次,通過對海洋沉積物的詳細分析,科學家們證實:(至少)在兩個冰川期內,北冰洋及北歐海洋曾不含海鹽,兩次淡水注入事件分別發生在大約7萬到6萬年前,以及15萬到13萬年前。
研究人員對采自北冰洋、弗拉姆海峽和北歐海洋不同地區的10個沉積物巖心進行了地質分析。他們發現一個重要的指標——釷-230在兩個同樣時期的樣本中反復缺失,釷-230來自含鹽海水中天然鈾的衰變,會被海床沉積物吸收,由于半衰期長達75000年,它經常被視作天然的鹽度指示計,“據我們所知,對釷-230缺失的唯一合理解釋是,北冰洋曾兩次完全由淡水組成。”論文作者之一、微藻類學家Jutta Wollenburg博士說,
當時,北冰洋盆地與太平洋之間的聯系被完全切斷,在北歐海域,延伸到海底的大型冰山或冰蓋限制了水體交換。冰川的流動、夏季融化的冰水和流入的河流不斷向北冰洋系統輸入大量的淡水,其水量至少達到每年1200立方千米。其中一部分淡水被北歐海洋的冰蓋阻礙,被迫通過狹窄的格陵蘭-蘇格蘭海脊進入北大西洋,同時也讓來自北方的鹽水無法流入。上述因素導致了北冰洋的淡水化,“一旦這道‘冰墻’失效,鹽水將再次充滿北冰洋,”論文作者之一Walter Geibert說,“我們相信,這些鹽水會快速替換掉較輕的淡水。”
這一猜想不僅有助于理解過去一系列氣候波動之間的聯系,還能解釋以不同方式評估歷史海平面時出現的明顯差異,Walter Geibert解釋道:“珊瑚礁的殘骸表明,在某些寒冷時期,海平面要比我們利用南極冰芯或小型海洋生物鈣質外殼推測得到的結果高一些。如果淡水也能‘存儲’于海洋中,不同的海平面重建結果便能更吻合,”
此外,北冰洋的淡水釋放也可用于解釋末次冰期時的氣候突變,在該事件的影響下,格陵蘭的氣溫會在幾年內上升8-10攝氏度,直到數百或數千年后才能恢復最初的低溫,
原創編譯:橘子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鏈接:https:http://phys.org/news/2021-02-arctic-ocean-shelf-ice-freshwater.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注明來源。
這水發現的太及時了,有水就可以再把島無限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