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821-再嗦一碗
作者:尼瑪察行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滿福
在湖南,如果你對一個湖南妹子說:“走,嗦粉克!”,她拒絕了你,那么只能說明你們沒有緣分,畢竟對于湖南妹子來說,拒絕嗦粉需要很大勇氣,
在一碗鮮香滑彈、熱氣騰騰的湖南米粉面前
弗蘭人很難說“不”
(圖: 圖蟲創意)▼
湖南的米粉,在整個南方有著獨特的江湖地位,早上嗦一口滑溜溜的粉,神仙都站不穩。當然這里我們說的米粉絕對不是米線或者粿條,如果你在湖南當地問這個問題,一句“莫逗霸啦,招呼老子發寶氣。”肯定是對你最“禮貌”的回應,
江湖之大容得下各路來者
前提是得認清門派
(圖:圖蟲創意)▼
吃貨界的泰斗、《舌尖上的大陸》的導演陳曉卿老師就說過“粉的形狀對湖南人來說是關乎尊嚴的問題。”
那么湖南的米粉到底是怎么來的?湖南各地的米粉又有什么區別呢?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來一探究竟。
米粉原來是這么來的
北方的面,南方的粉,滾燙的湯,吃得一身熱血!關于米粉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秦朝。根據民間傳說,當時秦始皇為了統一六國,需要派兵遠征南方,秦軍大多為陜西人,習慣了面食,而南方只產稻,不產麥,
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比較差,運輸困難,秦軍大部分人也不習慣吃白飯,戰斗力大打折扣。將領們讓伙夫設法解決,于是伙夫模仿制面過程,將大米舂成米粉,炊蒸后搓成條,成為大陸歷史上最早的米粉,
米粉作為南北文化碰撞的產物
成功打破地域飲食的封鎖而被多數人喜愛
(圖:圖蟲創意)▼
除此之外,關于米粉的來歷還很多傳說。
相傳宋神宗繼承帝業后,喜歡由鯉魚須炒制而成的菜肴,但一盤鯉魚須至少要百條成年鯉魚才可,然而此時王安石為相,政風嚴謹,故而只能忍耐。
神宗皇帝身邊長隨得知后,便想要一解皇帝苦悶。長隨妻子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得知夫家所慮之事后,便以米磨粉制成條,并佐以鄉間野味炒制,成品外觀與鯉魚須無異。皇帝品嘗后拍案叫絕,之后長隨與其妻子也皆受封賞。
新鮮的手工米粉色如白玉
呈現出一種瑩潤的光澤
(圖:大師的菜 / YouTube)▼
也有傳說是宋朝某位讀書人,途經魚市時發現一條金色鯉魚被商販懸于鐵鉤之上,金鯉目中含淚。書生動了惻隱之心,便以高價購買,之后在湖中將其放生了,沒想書生所救的金鯉竟然是龍王之女,龍女在得知書生的母親在家病重后,便獻出了自己的龍須,書生回家后按照龍女所教的方法進行烹制調配,其母食用后不但身體康復,往日舊疾也一并去除了,
傳說中的龍須,現實卻是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承載著人生的一段記憶
(圖:吃貨請閉眼 / YouTube)▼
此事一時成為美談,而書生的母親也未藏私,將龍女所傳授的烹制方法教與大家,只不過龍須換成了如今的米粉,一直流傳至今,
但傳說畢竟只是傳說。米粉真正在史料上有記載,是在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知名的飲食刊物《食次》中就提到了“粲”和“亂積”:將糯米碾粉,調以蜂蜜和水,用底部鉆有小孔的勺子漏入鍋中,配以膏油煮熟。這應該就是最早的關于米粉的記載。
手工米粉的制作耗時耗力
直到入鍋的的那一刻是粗圓條狀的樣子
(圖:夏媽廚房 / YouTube)▼
古時稱上等的精米為“粲”,亦有精餐美味之意;加之當時米粉的加工工藝可謂頗具匠心,故將米粉稱之為“粲”。同時由于米粉入鍋后呈現亂麻般交織堆積之狀,因而又稱“亂積”,
清光緒年間的權威工具書《辭源》也有著相關的記載,該書“米纜”辭目記曰:米纜,俗稱米線、米粉。大米制成之細條食品,大陸南方多食之,
擁有“搜索詞條”的米粉
散發的香氣更濃郁
(圖:楊玉誠 / 圖蟲創意)▼
湖南人嗦粉,可是拼了命的
湖南地處大陸中南部,與江西、重慶、貴州、廣西等省相鄰,由于臨近省份都酷愛吃米粉,施以影響,加上地形地貌的區別,從而使湖南內部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米粉系統,
在湖南,“嗦粉”是一件很隨意的事,不論是早餐、中餐還是晚餐,餓還是不餓,都可以來一碗粉,因為它除了填補空虛的胃,還有“消遣”作用,
街道邊的老店里,穿著汗衫的老板從蓋著濕紗布的塑膠筐里,抓出一把米粉,抖落一下,正好二兩,下入滾開的湯鍋里,數十秒后迅速撈起,陳曉卿形容這米粉“冰清玉潔”,在湯里的姿勢可謂“玉體橫陳”,
湯清粉白,蔥翠肉紅,色香味俱全
(圖:大師的菜 / YouTube)▼
一碗湖南米粉的加料,也可謂是“花哨”十足,可做炒粉、湯粉和干扣;放在米粉上面的配菜叫碼子,有的事先做好,也有臨時現炒;還有“免青”、“免色”、“帶迅干”這類行話,欺負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不懂行,所以這里順便科普一下:“免色”就是不放蔥的意思,“免青”則是不放蔥蒜,“帶迅干”意思是粉面熟而不爛,油稍多,不要湯,
想要吃到對嘴對味的米粉
行話先得搞清楚咯
(圖:李咸良 / 圖蟲創意)▼
百花齊放的湖南米粉
“嗦粉”在湖南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招牌米粉。
長沙米粉以切粉為主,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淡,湯以大骨熬成,原汁原味,香甜可口,一小坨豬油安靜沉在碗底,佐以鹽、醬油、麻油和少許蔥花,滾燙的高湯澆下,豬油化作泳圈,蔥花招搖著上浮,現做的新鮮米粉在開水稍微燙過,倒進湯里,澆上蓋碼,再煎個荷包蛋,嗦一口,好不快活,
相比而言,扁粉更易入味
搭配清淡骨湯
才能提煉出長沙米粉的個中滋味
(圖:Hui生活 / 圖蟲創意)▼
至于蓋碼那可是五花八門,只要你想得到的都有,最低標準是大蒜和剁椒,其他比較常見的有辣蘿卜丁、酸豆角、油辣椒、酸腌菜、鹽辣椒和油渣,當然也有豬肉,三鮮和牛肉,甚至豬肝,牛雜,雞雜,肚絲,紅燒肉等。
蓋碼也有現炒和炒好之分
一般現炒碼子更香更入味
要是早上著急上班,炒好的碼子也不輸幾分
(圖:栗子三千歲 / 圖蟲創意)▼
“常德津市牛肉粉”則是湖南米粉界里的金字招牌,不同于長沙米粉的清爽,常德米粉辛辣、重油、少汁,加一大勺牛肉碼,再淋上鹵水,亮蹭蹭的一碗,口水直流。
嘴張好了!
(圖:大師的菜 / YouTube)▼
常德米粉講究水質,有這么一個說法,“用澧水河的水磨出來的米粉,筋道純正,久煮不爛。”
而其精細的制作工藝—“三漂三熟”也算是幫了大忙,
即大米要浸漂,磨漿攪拌成砣后要蒸熟;榨粉機榨出的粉條要清漂,還要及時在鐵鍋中煮熟;食前下鍋要洗漂,并用漏勺在滾開的沸水里燙熟—不知經受了多少痛苦的煎熬!
柔韌是常德米粉最大的特點
“三漂三熟”后,這碗常德米粉才算合格
(圖:李咸良 / 圖蟲創意)▼
而這碗米粉也是頗有來歷,清代雍正時期,朝廷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原籍北直順天府通州的回民楊源(也有說是新疆維吾爾族人的一支),受封后來到常德津市地區,也把回民吃牛肉的習慣帶來了常德。
而1874年云南回民馬如龍調湖南提督,駐守常德,把云南過橋米線的制作技藝一同帶了進來,常德的米粉才越做越細,成了人們常說的“圓粉”。
邵陽米粉用純米制作,不加任何其他材料,一根米粉有時候比筷子還粗,可謂是粗獷之極,新米陳米的卓越配比讓做出來的米粉彈性十足,雪白順滑容易夾斷,一口嗦下去嘴唇沾上油湯,嚼起來滿口米香味,嚼勁十足。
粗獷的粉就要大口的嗦
(圖:胖妹陀in長沙 / bilibili)▼
作為“重口味”米粉的代表,邵陽米粉不可或缺的就是那一勺紅油:紅椒在油鍋里被擠榨出鮮辣的紅油,肉和骨加入了這場時間的熬煮,青綠的香蔥在旁作為點綴,相得益彰。
沒有碼子,大而無當,只有碼子,主從不分,所以邵陽米粉的碼子非常特別——木耳、豆腐、牛肉,金黃酥脆的豆腐,浸入湯中后,一咬便爆出一口濃烈的湯汁來,
芫荽、油炸花生或蒜末、蔥花、辣椒等配料收尾,如果再加上一點點醋,味道的豐富的程度和一位老水手的一生相差無幾。
邵陽米粉雖是重口
各種調味混合卻不顯雜亂,層次感也十足
(圖:攝影師159895239014548 / 圖蟲創意)▼
雖說重口,那是越吃越有味道,年紀越長越喜歡,就像少時讀紅樓夢一般,不知愁滋味,只是看個新奇和熱鬧,等到年歲稍長,才知別有一番風味。
“走千里路、萬里路,舍不得棲鳳渡!”這句流傳千百年的古話說的不僅是棲鳳渡的地方好,更是夸她的獨樹一幟的傳統小吃棲鳳渡魚粉。
名聲大,招牌也大
(圖:Chenjyya / 圖蟲創意)▼
傳說棲鳳渡魚粉與三國名士龐統還有一段淵源,龐統起初并不被劉備重用,只得個便縣縣令的小職,一次,他投宿棲河古渡小鎮,因心事重重,食欲不振,一夜輾轉難眠,第二天起床已是響午時分,頓覺饑腸肚餓,而店家早已賣完了吃食。
恰巧一名漁翁打魚回來經過此店,店家便急中生智,買了一條河漣魚,立刻殺了熬成魚湯,調入當地特產豆膏、茶油等佐料,用家里過節備用的干切粉做成一碗魚粉,龐統食后汗流滿面、胃口大開、酣暢淋漓,頓時覺得精神抖擻,大聲贊道:“此鄉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到了耒陽,他勵精圖治,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棲鳳渡魚粉少不了茶油的添彩
當地也有依靠生產茶油的脫貧村
龐統也沒想到錯過飯點還成就了“一番事業”
(圖:于山榕 / 圖蟲創意)▼
因龐統號鳳雛,為紀念他,后人把龐統夜宿的古渡稱為棲鳳渡,而那碗激勵其心志的魚粉稱為“棲鳳渡魚粉”,這便是棲鳳渡魚粉的由來。
魚粉的制作,選用現宰的河鰱魚,大火將油燒開,把魚炒出香味,加入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調入當地特產豆膏、茶油等佐料,同時下粉,等粉出鍋后,魚湯也基本上大功告成,將一鍋濃白鮮香的魚湯跟粉倒在一起,碼湯同時到位,直接入口,冬天能吃出一身汗來,
挑起一筷子魚粉
光是紅彤彤的湯就讓人感受到熱辣
(圖:惟楚有菜 / bilibili)▼
湖南人的一日三餐,就離不開這些各式各樣的米粉。一碗小小的米粉,也能做出萬般花樣來,這也跟湖南人的性格有關:“恰得苦、耐得煩、霸得蠻,”找三兩好友一起,哈拉喝酒,一人一碗很是暢快,
沒有什么事是嗦一碗米粉解決不了的
畢竟離不開嗦粉的,不只是弗蘭人
還有他們天南海北的朋友
(圖:吃貨請閉眼 / YouTube)▼
重要的是,盡管吃遍山川百味,對于湖南人來說,一碗湖南米粉,始終不可替代,
參考文獻:
《舌尖上的大陸》,陳曉卿
《湖南人愛嗦粉》,新華網
《米粉的發展和歷史》,糧食科技與經濟
趙玉崟; 賴昌勇; 陳亮; 張濤:《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大陸市場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食攝小圈圖蟲創意
有幸吃過 念念不忘
到飯點了,圖片的米粉讓人很有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