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為什么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舉個例子,你是村里的巨富,家財萬貫,金玉滿堂,村北邊有一伙強盜,總看著你們家流哈喇子,為了保護家財,你修了一座大院,把強盜隔在北墻外。


沒想到后輩不肖,倆兒子爭斗,其中一個敗家子開門揖盜,打開北門,把強盜引進自家院子,將北院墻內側的保安崗亭,送給強盜做山寨,

燕山、太行山就相當于北宋的院墻,幽云十六州就是北院墻內側的保安崗亭,原來住的是你們家保安,現在住的是強盜,那個不肖子孫就是后晉太祖石敬瑭,強盜就是契丹人,你就是北宋趙家財主。

從疆域圖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北宋的尷尬,它的西北面是打不死的小強西夏,北面就是強大的契丹,而幽云十六州就夾在北宋與契丹之間。


燕云十六州古今名稱對照如下:

幽州(北京市)、順州(北京順義區)、儒州(北京延慶區)、檀州(北京密云區)、薊州(天津薊州區)、涿州(河北涿州)、瀛州(河北河間)、鄚州(河北任丘)、新州(河北涿鹿)、媯州(河北懷來)、武州(河北張家口宣化區)、蔚州(河北蔚縣)、應州(山西應縣)、寰州(山西朔州市東)、朔州(山西朔州)、云州(山西大同云州區),

你可能說,幽云十六州不大嘛,東西長度600公里,南北寬度200公里,面積12萬平方公里,大多還是沿著山洼子而建的城池,山多地少,打不了幾斗糧,除了宣示主權,實在看不出多大的“實用價值”,


其實幽云十六州的價值,就在于它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它是阻礙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漢地的天然屏障,

幽云十六州的北面,是綿延的燕山余脈,再向北就是北方少數民族牧場,自古這里就是漢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燕云十六州,就是護衛這道防線的軍事重鎮。

一,幽云十六州是戍邊大軍的大本營

北邊的防線(比如長城)大多修建在地勢險要的山峰上,那里雖然有哨所,但它只能作為前沿陣地,將士們長期駐扎,總不能讓他們天天住帳篷,頓頓燒烤吧?在防線的身后,必須有大本營,供將士們輪換修整、作戰訓練,乃至有家屬們的生產、生活區。


大本營的存在,才能保證前沿陣地駐守的長期性,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崛起,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他們逐漸地由單純的軍事重鎮,演化為政治重鎮,各地將領們甚至演化為藩鎮的軍閥,

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六鎮軍閥,演化為關隴集團,唐朝的邊鎮節度使,演變成了摧毀大唐的藩鎮割據。

因此,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基于軍事卻遠超于軍事層面,沒有它們的存在,就沒有北部防線,管理不當,就會引發政治危機,

二,幽云十六州為戍邊大軍提供后勤保障


軍事重鎮為何對政治影響那么大?這跟幽云十六州的地理條件有關,它們遠離朝廷,交通條件差,后勤補給困難,為了彌補缺陷,提高前線應急速度,朝廷往往讓十六州的軍事長官,直接兼任地方行政長官,有權代表朝廷征收稅負,用于本地駐軍。

所以,幽云十六州基本上是軍政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其功能從單純的大本營,演變成“縮微版”的朝廷,為戍邊大軍的服務也更全面,比如當地的生產組織管理、稅負征收、征兵征徭役、戰備物資的籌備等。

可以這么做一個比喻,幽云十六州已經進化為能脫離母體,靠獨立微循環生存的“小朝廷”。我們且不論這種結構對中央政權的傷害,僅就對邊防來說,它們的保障性作用是奠基性的,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當初漢武帝打匈奴,為何差點把自己搞破產,因為那時候的邊鎮,還不具備造血功能,沒法靠自身力量保證邊防,只能靠中央輸血,

三,幽云十六州還是阻擋契丹人南侵的第二道防線

幽云十六州基本分布在太行山北脈和燕山南麓,這里山勢險要,溝壑交錯,桑干河和拒馬河穿梭其間,是天然的戰略防守要地。

從地圖上不難得知,假如北部防線失守,契丹人從北向南行軍,沿途要挨個州一一拔除,想跳過都沒門,這個難度太大了,很容易被多個防守點配合圍殲了。


可是如果幽云十六州丟了呢?那就太可怕了!

西路,契丹人可以從新州(張家口),一路挺進云州、應州、寰州、朔州,直插河東地區入關中,大宋西邊半壁江山就沒了。當初楊繼業殉國的地點,就在應州附近的谷口,契丹人就是從新州而來,

東路,出了幽州就是一馬平川的河北大平原,正適合契丹人的騎兵作戰,唯一的阻擋就是黃河,過了黃河就是大宋首都開封,這就是為何北宋屢屢遭受遼國人訛詐的原因,河北大地無險可守,根本抵擋不住,人家轉瞬就大兵壓境,


所以,沒有幽云十六州就沒有“北院墻”,沒有幽云十六州,就失去了“保安亭”第二道方向。失去這兩道防線,趙財主家客廳就是強盜隨時光臨的游樂場,趙宋的孱弱,跟這個先天不良有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