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陜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一座唐墓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尊唐三彩,這尊唐三彩非常別致,在一頭駱駝上坐著一個樂隊,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通高56.2厘米,長41厘米,駱駝高48.5厘米
這件駱駝載樂俑表現了一個以駝代步、歌唱而來的巡回樂團,有主唱、有伴奏。駱駝四足挺立在長方形踏板上,引頸張口作嘶鳴狀,駝身為赫黃色,駝背上墊有綠色橢圓形毯,邊緣呈藍色。
駝峰上架平臺,平臺上鋪有色彩斑斕的長毯,平臺上有7個男樂伎俑,頭戴軟巾,身穿圓領窄袖長衣,皆盤腿坐于駱背的毯上,分別執笙、簫、琵琶、箜篌、笛、拍板、排簫等樂器做奏樂狀。
在男伎樂俑中間站立一女樂伎俑,頭微微上仰,面龐豐潤,梳烏蠻髻,身著白底藍花的長裙,右手舉到胸前、左臂下垂,作歌舞狀,
從作品上看,樂俑所用的樂器基本上都是胡樂,而舞樂者均是穿著漢人衣冠,自從張騫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后,大陸內地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交流就以此為動脈流動不絕,三彩駱駝載樂俑所示七種樂器中的琵琶、箜篌等都由西域傳來,成為西域音樂東漸的有力證明。
考古學家根據這些特點,指出這組舞樂俑的形象有別于胡舞,應是盛行于開元、天寶時的“胡部新聲”,
胡部新聲有別于純粹的胡舞,傳自河西少數民族地區。在唐代,西域的西涼、高昌、龜茲、疏勒等地民族音樂已十分成熟,經改造傳入長安后,立即受到人們喜愛。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胡部于堂上”,后又專門下詔,令“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胡部新聲在長安風靡一時,
另外, 唐三彩俑的創作上也體現了其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尤其是南亞的印度文化。唐代佛教文化盛行,因此隨著佛像造像藝術在大陸的普及,佛教的石窟藝術對三彩俑的人物造型有著深刻影響,并為三彩俑人的造型提供了最直接、最豐富的模式,這點從三彩駱駝載樂俑的端莊秀美的人物外貌上可以看出。
2013年8月,唐三彩駱駝載樂俑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