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醫學發展的歷史也是驚人的相似,每個時代都會有新的疾病和醫學難題被發現,很多疾病在剛剛出現時我們都不知所措,為了揭開其神秘面紗,醫生科學家們都在不停做著各種研究來攻克醫學難題,
16世紀曾在全世界流行的烈性傳染病天花對人類危害極大,讓歐洲上億人失去生命,為了攻克天花全世界想盡辦法,隨著對天花特性的認識和不斷探索,終于發現了攻克天花的牛痘接種法,讓天花從此消失在了人類的視野中。
本世紀也有很多新的疾病走入我們的視野,比如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covid19肺炎,當然今天我們更想說的是讓我們都聞之色變的磨玻璃結節,
近些年低劑量CT的普及讓很多人在體檢當中發現了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似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因此成為當下一種“網紅疾病”、大伙兒心中揮之不去的“磨人小妖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的“知名度”真不亞于covid19肺炎。
磨玻璃結節是什么東東?看看有關它“前世今生”的研究
肺結節按影像學表現可分為: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混合密度結節。實性結節大約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對實性結節的診治一直以來已經有了很多認識,而磨玻璃結節的研究比起來相差甚遠了,因為這個家伙進入我們的視野總共也就30多年,況且在沒有普及先進的低劑量CT之前,還真沒發現過這么多磨玻璃結節,所以醫學界做的研究也就沒那么多,
對磨玻璃結節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都是日韓學者完成的,80年代隨著CT的普及技術進步,國外的學者Gamsu首次發現并報道了“磨玻璃結節”現象,他們在高分辨率CT下看見了磨玻璃結節樣密度增高影,當時認為這是活動性肺炎的標志,
1996年,韓國科學家Jang首次報道了磨玻璃結節和肺癌的關系,發現磨玻璃結節還可以是肺癌。日本的學者隨后又發現:磨玻璃結節在亞裔人群中更多見,在白種人里很少見,
現在隨著低劑量CT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磨玻璃結節被發現,查出磨玻璃結節到門診就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了。那這磨玻璃結節到底咋回事?它“前世”的那些研究對于我們認識和診治磨玻璃結節已遠遠不夠,
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對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目前都缺乏診治共識,因為我們還不夠了解磨玻璃結節這個敵人,這就需要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它,對它進行更多的探索。
對磨玻璃結節的“今生”有一位醫生做了很多的探索,他就是復旦大學部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的陳海泉教授。在磨玻璃結節方面他帶領團隊做了大量又系統的研究,這一研究起來就是十年有余,本世紀有關磨玻璃結節的很多研究很多都出自他和他的團隊。
十年來對于GGO型肺癌的診治他提出一系列新的診治策略,系統性地定義了GGO型肺癌是一類特殊的臨床亞型,和過去見到的肺癌類型是不一樣的,提出了肺癌微創手術3.0,冰凍病理指導的亞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的選擇性清掃和不清掃等,做到了真正的全面微創,減少了創傷,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相關研究成果在JCO、JTO、Nat Commun、Ann Surg、JTCVS、ATS等專業領域權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9篇,其中影響因子高于10分文章5篇,上述期刊配發社評12篇,獲得了大陸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在世界醫學界不斷譜寫著對磨玻璃結節再度探索的續集篇章,解決了很多問題,給醫學界帶來了很多新思路新指導,解開了很多有關磨玻璃結節未知的謎團,
陳海泉和他有關磨玻璃結節的系列研究
這些研究在與病友們分享的同時,也與我們肺癌領域的醫生進行分享:
1.揭示肺癌疾病譜的變化
傳統觀念認為肺癌好發于老年、男性、吸煙人群。通過分析2012-2018年大陸不同地區(上海、山東、江蘇、廣東)6家醫院8392名職工低劑量CT體檢結果以及上海市疾控中心的數據發現,年輕、女性、不吸煙人群也是大陸肺癌的“高危人群”。這一人群的肺癌,絕大多數在影像上表現為GGO。
這一研究成果受邀在2018年LANCET-CAMS峰會上發言展示,全文發表于JTCVS雜志。JTCVS雜志罕見同期配發4篇來自東西方頂級學者的述評,對該研究給予高度評價,
2.闡明GGO型肺癌的病理特征
關于GGO型肺癌的病理特征,既往的研究認為病理上的貼壁成分與影像上的GGO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然而研究表明根據新版的肺腺癌分類方法,在病理上,純GGO除了可能是貼壁為主型腺癌,也可能是腺泡為主型、乳頭為主型或其它類型腺癌,因此病理上的貼壁成分并非一定對應著影像上的GGO成分,
進一步研究發現,影像上GGO成分的比例與病理上腫瘤的浸潤程度有關,而純GGO影像上的CT值與病理上腫瘤的浸潤程度不存在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于ATS和JTCVS雜志。
3.精簡GGO型肺癌的術前檢查
根據NCCN指南,肺癌患者應該接受氣管鏡、PET-CT/骨掃描、腦磁共振等術前檢查。陳教授團隊發現,GGO型肺癌患者術前做氣管鏡、骨掃描、腦磁共振沒有獲益,因此不必做這些術前檢查,
進一步開展的前瞻性臨床試驗,驗證GGO型肺癌患者術前無需進行氣管鏡和骨掃描檢查,目前研究已完成。這些研究成果有效精簡了術前檢查,減少了對于患者的創傷,避免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4.制定GGO型肺癌的最佳手術方式
許多人簡單地認為腔鏡手術就等同于微創手術,可是事實并非如此,陳海泉教授團隊創新性地提出切口微創、器官微創(盡可能多地保留正常肺組織和淋巴結)和系統微創(減少系統損傷)的“肺癌全面微創治療3.0”的理念,全面平衡這三個因素,目標是使患者“活得更長、活得更好”,該創新理論于2018年發表于Annals of Surgery,是外科學界的重大理論突破,
目前指南推薦的早期肺癌標準手術方式是肺葉切除+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但這一手術方式對于很多GGO型肺癌患者是“過度治療”。在臨床工作中陳教授團隊發現,術后病理為浸潤前肺腺癌(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的患者不存在縱隔淋巴結轉移,且沒有復發。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術中冰凍病理與術后石蠟病理在區分浸潤前腺癌和浸潤性腺癌上的診斷一致率高達96%。
根據術中冰凍病理,浸潤前腺癌患者可以接受亞肺葉切除,且不清掃縱隔淋巴結,其5年無復發生存率達到100%,陳教授團隊由此創新性地提出根據術中精準冰凍病理診斷指導個體化手術方式的治療策略,該研究發表于國際腫瘤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JCO雜志同期配發述評,稱該項研究使早期肺癌外科個體化治療“邁進了重要的一步”。研究成果于2017被ESMO肺癌診治指南引用,安特衛普大學部Paul Van Schil教授在F1000Prime上重點推薦該項研究。
縱隔淋巴結清掃是肺癌根治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于沒有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縱隔淋巴結清掃并不能提高生存,反而會增加手術并發癥,準確找到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從而少清或不清淋巴結也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從病理類型的角度陳教授團隊發現,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和貼壁為主型肺腺癌均不會發生縱隔淋巴結轉移。
從影像學角度他們發現,影像上以GGO成分為主的肺腺癌均沒有縱隔淋巴結轉移。綜上所述,陳教授團隊制定了基于患者影像和病理特征的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策略,并正在開展前瞻性臨床試驗進行驗證。
5.提出多發GGO的診療策略
多發GGO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關于多發GGO的診斷和處理,目前仍缺乏相關的共識。鑒別多發肺結節是肺內轉移還是多原發一直是肺癌領域的難點之一,陳教授團隊研究了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且接受化療的GGO型肺癌患者,發現GGO型肺癌對于化療藥物沒有治療反應,所以不能采用化療來治療多發GGO病變。
6.確定GGO的預后作用
陳教授團隊研究結果表明,GGO成分是臨床IA期和浸潤性病理I期肺癌患者的重要預后因素,接受根治性手術的純GGO患者術后5年的無復發生存率是100%,混合GGO患者的預后次之,實性結節患者的預后最差。進一步研究發現,與實性結節型肺癌相比,混合GGO型肺癌具有不同的預后因素,胸膜浸潤與否不是混合GGO型肺癌患者的預后因素,
這說明GGO型肺癌是一類特殊的臨床病理亞型,需要被區別對待。研究成果兩度刊登于國際肺癌分期官方雜志JTO上,兩篇文章均是當期雜志重點推薦的第一篇文章。
關于驅動基因突變和GGO型肺癌患者預后的關系陳教授團隊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GGO型肺癌患者中,相比于沒有KRAS突變的患者,有KRAS突變的患者預后更差,而是否有EGFR突變與患者的預后沒有關系,相關研究成果兩度發表于JTCVS,雜志同期共配發5篇社論,
7.發現GGO型肺癌進展過程中的關鍵分子事件
總體而言GGO型肺癌是相對“惰性”的腫瘤。但是在臨床上,陳教授團隊觀察到有的GGO型肺癌進展很快,有的則隨訪很長時間也沒有變化。在影像上,GGO型肺癌的進展表現為結節變大、實性成分增多,與之對應的病理上的進展則是從原位腺癌到微浸潤腺癌再到浸潤性肺腺癌。
通過對24例原位腺癌、74例微浸潤腺癌和99例浸潤性腺癌的腫瘤樣本和配對正常肺組織進行全外顯子測序(WES)和 RNA 測序(RNA-seq),發現TP53基因突變、染色體臂水平的拷貝數變化和HLA基因的雜合性缺失等是肺腺癌進展過程中的關鍵分子事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
關于磨玻璃結節的研究,他向世界發出了大陸聲音
國外雖然沒有普及低劑量CT,但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人有磨玻璃結節,他們的磨玻璃結節通常是人們去查其它疾病時做了個CT無意中發現的,因此磨玻璃結節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學界的熱點,外國學者也開始關心磨玻璃結節診治的話題。
鑒于在GGO型肺癌領域做的諸多研究和貢獻,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STS)的官方雜志胸外科年鑒(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ATS)主編Alexander Patterson教授邀請陳海泉教授撰寫專家綜述(Invited Expert Review),探討GGO型肺癌的診治策略,這是該雜志關于GGO的首篇應邀專家綜述,也是有關GGO肺癌處理國際上第一篇Invited expertise review,由咱大陸醫生完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021年陳海泉有關GGO型肺癌的診治經驗再獲國際關注,在2021年1月剛剛落幕的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STS)年會上,陳海泉又受邀作為亞洲代表之一貢獻GGO型肺癌的亞洲經驗和大陸智慧,受到國際學者的高度贊揚。
陳海泉有關GGO型肺癌診治的系列研究意義深遠,不僅是上海經驗、大陸經驗,更是國際領域磨玻璃結節的診治經驗。
他對磨玻璃結節的研究未完待續
關于磨玻璃結節還有很多謎題尚未解開,是一個有待探索的未知領域,陳海泉帶領團隊對磨玻璃結節的研究日復一日,每天不斷學習、更新著對磨玻璃結節的認識,他往返于各大醫學院和各類講座的課件每天都在不斷更新著,
為什么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和其它類型肺癌不一樣?肺結節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如何更好的去避免?磨玻璃結節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已經得出結論的繼續深入研究、尚未得出結論的繼續探索。
相信在不久之后,磨玻璃結節的真面目會隨著以陳海泉教授為代表的執著醫者的不斷研究被逐漸揭開,磨玻璃結節的診治終將不再是難題!
【法律聲明】本欄目為TopMD原創,版權歸出品方所有,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剪輯及修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期節目為醫學科普目的,不可代替醫生面診。相關診治資訊和建議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供您參考,必要時應進一步到醫院咨詢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