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往往來自被我們忽略的方向。
希克蘇魯伯隕坑(示意圖)。
6600萬年前一塊墜落在墨西哥灣的巨大隕石永遠地改變了地球的歷史。隕石在地球表面制造出了一個直徑150千米、深19千米的隕坑。撞擊事件不但導致當時地球的霸主——恐龍迅速滅絕,還消滅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
這是大部分科學家所認同的一種觀點。雖然對隕石來自何處看法不一,但是大多數人認為它來自小行星帶。然而最近哈佛大學部的一項研究表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統計學分析和引力模擬結果顯示,6600萬年前那次浩劫的肇事者可能并非小行星,而是一位來自遙遠深空的不速之客,一顆來自奧爾特云,卻又被太陽撕碎了的彗星,
奧爾特云是一個位于太陽系外圍,包裹著整個太陽系的球狀區域。那里散布著大量冰雪小天體,在大行星引力的擾動下,這些小天體中有相當一部分能夠進入內太陽系,并在太陽熱量的烘烤下變成彗星,而在這類彗星中,又有大約20%會變成所謂的掠日彗星,會從距離太陽很近的地方通過。由于距離太陽太近,這些彗星中有一些會墜入太陽,灰飛煙滅;而有一些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解體,四分五裂,變成許多碎塊。
彗星的碎塊,在返回外太陽系的過程中,會有更大的概率和地球相撞,哈佛大學部科學家的計算結果表明,長周期彗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在其解體后會上升至原來的大約10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基于統計學的計算結果和希克蘇魯伯隕坑——也就是被認為是那次事件留下的隕坑的年齡有內在一致性。希克蘇魯伯隕坑樣本的分析結果也表明,當時撞擊地球的小天體主要由碳質球粒隕石組成。碳質球粒隕石在主帶小行星中很少見,卻在長周期彗星中廣為分布,
與此同時,科學家還發現,制造了其他類似隕坑的隕石也有相似的成分構成,比如20億年前制造了南非弗里德堡隕坑的隕石,以及百萬年前制造了哈薩克斯坦扎曼欽隕坑的隕石等。這些隕坑的形成時間,也都符合科學家對希克蘇魯伯級彗星碎片撞擊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
該研究的意義不僅在于探索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還有助于我們了解相似事件日后是否還會發生,一直以來人們對掠日彗星碎片動向的關注其實并不多,而真實的危險,卻往往來自被我們忽略的地方。
6600萬年前的一次天體撞擊,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滅絕,
參考
Breakup of a long-period comet as the origin of the dinosaur extinction
http: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82320-2
一切都是推測,沒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