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酒被提名院士!而她是頂級科學家,卻四次被拒!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后臺授權

熱搜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前幾天貴州茅臺發布消息稱,

集團一名總工程師,

入圍大陸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



工程院回應稱非有效增選人,

這并不意味著一定會當選院士,

但消息還是引起諸多輿論。

眾所周知,院士稱號,

是大陸給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若能成為中科院、工程院中一員,

意味著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被認可。


這邊茅臺總工被熱議,

而另一邊,

大陸一位半導體領域女科學家,

她曾帶著大陸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

從無到有走向亞洲第一,

可她先后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

卻都遭到落選,

能力不夠?成就不夠?

幾經波折,如今的她,

竟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

成為大陸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

而她說的一句話,讓無數人動容…….

她,就是李愛珍,


1936年5月出生于福建的李愛珍,

父母都是歸國華僑。

18歲那年,

李愛珍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大學部,

畢業后被分配到上海冶金所,

那時的大陸,經濟、科技,

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我們想發展新的科技產業,

想要購買新的技術,

面臨的卻是西方國家的拒絕,

尤其是半導體材料領域,

西方一丁點技術都不愿意給大陸,

那樣的條件下,

我們要想發展,難如登天,

大陸人只能靠自己!

在這艱難的時刻,

一批年輕的熱血科研人挺身而出,

高喊著自立自強的口號,

成為科技領域的跋涉者、開拓者,

22歲的李愛珍,就是其中的一員,

此后,

她將自己全部的青春、熱血,

全都澆灌在半導體研究這片熱土!


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

李愛珍這人有一股執拗勁,

無論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

在實驗室,她每天最早來最晚走,

大陸半導體事業的艱難起步階段,

李愛珍從一個助理科研員,

做到研究員,再到大專家,

從研究稀有金屬化學、

到化合物半導體、

再到半導體外延薄膜材料,

她化身為鋪路的石頭,

一點點鋪就大陸半導體領域的大道,

幾十年的付出,

她也換來耀眼的成就:

在男性科學家為主導的材料學領域,

很難想象,她一女兒身,

以不輸于男性的毅力和努力,

成為大陸半導體方面的領頭人!

1970年左右,

國外研究出了分子束外延設備,

在半導體領域、芯片制造方面,

這是一項十分尖端的技術設備系統。

這項技術革新,

可以說是行業的一場科技革命,

直接影響國防、醫療等重要領域,

單看其構造和零件,

就知道制造的復雜和精細程度。


分子束外延設備

這樣先進的設備,

對當時的我們來說迫切需要,

卻苦于無法生產,

再加上國外技術封鎖的十分嚴密,

我們花再多錢也是求而不得,

為了能學到這門技術,

1980年李愛珍作為代表,

公派留美學習進修,

但很多人對此是極力反對。

因為此前,

大陸不少科研領域的人去到國外,

就不回來了,

畢竟無論科研水平還是物質待遇,

美國都比大陸好得太多,

再加上李愛珍是華僑的身份,

十年運動期間又曾被“折磨”,

誰能保證她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誘惑?

還有的人說,

她年紀也不小了,已經44歲,

誰又能保證她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

能和年輕人一樣敏捷?

萬一學成不歸…….

又或者學都學不會……..

非議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好在,李愛珍曾經的導師力排眾議,

導師相信,自己的學生,

永遠是當年那個,

干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得意門生,

她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會讓國家失望!


就這樣,年近半百的李愛珍,

來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部做訪問學者,

開始了分子束外延技術的研究。

剛到美國,在一幫年輕英才中,

因為年紀較大她不怎么受重視。

但她拿出了“拼命三娘”的架勢,

工作起來完全是不分晝夜,

設備要求超高真空工作條件達不到,

她一個人埋頭實驗室足足3個月,

憑一己之力終于找到問題所在!

這位中年婦女如此執著的科研毅力,

讓美國人刮目相看,

在李愛珍進修結束后,

他們也曾重金挽留。

然而,此前,

他們低估了這位大陸女性的能力,

之后,

他們低估了她的愛國情懷!

進修完成,李愛珍立即回國!

為了打破西方對大陸設備禁運,

李愛珍決定,

造出屬于我們大陸自己的,

分子束外延設備,

她說:

“我們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

一定要有一批為了國家,

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科學家為之努力。”

在她和團隊沒日沒夜的努力下,

1989年,

屬于大陸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設備,

終于研制成功!

是她,

帶領團隊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

讓大陸,

成為第一個掌握此技術的亞洲國家!


但是,李愛珍人生中,

最突出的成果卻并沒有止步于此,

她在邁入暮年,

還為大陸創造了又一次科研輝煌!

1995年,當她聽說美國貝爾實驗室,

在世界上率先成功發明量子級聯激光器,

頓時心急如焚,

這一成就,意味著半導體激光領域,

取得又一次革命性進展,

也意味著,我們大陸,

又不知不覺中落后了一大截!

不行,一定要追上去!

時不我待的使命,

推動著李愛珍以60歲的年紀,

再次投入到研發奮斗中去。

5年后,

她交出了一份震動世界的答卷:

成功研制出,

5至8微米波段半導體量子級聯激光器,

實現了亞洲此類激光器“零的突破”,

大陸,

由此進入掌握該先進技術的國家之列!


這項工作,被學界認為是,

李愛珍最為突出的科研成果,

世界“六冠院士”卓以和教授這樣評價:

“世界上沒有幾個實驗室可以做到,

而且這些實驗室的人員,

大多有過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經歷。

李愛珍能夠獨立地做出來,

對大陸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功勞。”

而在國外,

這樣的消息無異于平地起驚雷,

這可是一位65歲老太太的研究成果!

她為大陸奉獻畢生,

不光是豐碩的科研成果,

還有留給后代的座座“寶庫”:

是她創建了,

上海冶金研究所

分子束外延半導體微結構材料實驗室;

創建了固態源分子束外延實驗室、

氣態源分子束外延實驗室;

參與創建大陸科學院

資訊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立了,

世界銀行貸款資訊功能

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也是她,促使國際頂尖級的,

“中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

第一次在大陸上海召開,

此前,這一國際會議一直在歐美“轉悠”,

哪個國家能舉辦,

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研究,

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重視和認可,


當這些成績被一一擺出來的時候,

人們才意識到,

李愛珍這一路付出了多少,

她也早已憑此蜚聲國際,

2003年,

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

2004年,

她又被第三世界科學院,

授予工程科學獎

這是大陸科學家,

第一次獲得該獎!

但是,

李愛珍在大陸競選院士的經歷,

卻不太順利。

1999年,

李愛珍被推薦參評大陸科學院院士,

參評院士有個條件,

60歲以下的需要2個需要推薦人,

60歲以上的需要6個,

而李愛珍已經63歲了,

最后因為推薦人不夠落選,

之后她又參評了2001年、

2003年、2005年的院士評選,

但最后還是因為年齡等各種原因,

沒有通過初選。

四次落選院士,

很多人為李愛珍感到惋惜、遺憾。

而她本人早就看淡了名利,

她說,

為國家做貢獻是最根本的初心所在,

不需要這些所謂的光環加持。

沒想到的是,在2007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選舉外籍院士時,

已經71歲的李愛珍當選了,

在此之前,

大陸僅有10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而李愛珍是大陸第一位,

入選該院院士的女科學家!


大家知道這個消息都挺震驚的,

畢竟李愛珍還未當選本國院士,

她一下進入公眾視野,

媒體稱其為:

一位長時間在大陸默默無聞的“老太太”。

有不少人為她沒能當選本國院士抱不平,

還有的人說,

美國拋來了這樣的橄欖枝,

李愛珍一定會選擇到美國發展的。

然而在這種時刻,

李愛珍說的話讓人十分動容:

“我能夠當上外籍院士,

依仗的是大陸提供的平臺、

項目研究經費、科研環境等的支持。”

“雖然我屢次落選,但我認為,

不能用我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來作為引證自己,

應該當選中科院院士的理由。”

她更拒絕離開大陸到國外發展,

她說:

“我是華僑家庭出來的,

華僑最曉得大陸兩個字意味著什么,

這兩個字一直在心窩,”

“做學問要先把人做好,

人做歪了,再大的學問,

也不可能得到人家的尊重,”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名利不過過眼浮云,

老太太更看重的,

是大陸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國人感嘆:

“一生所為,一心許國,無怨無悔,”


之后,退休的李愛珍一直留在大陸,

爭分奪秒從事科研,

為大陸的發展傾盡全力。

老同事們感慨地說:

“人家是勤奮,她是拼命。”

有老友大年初一給她打電話拜年,

結果家里沒人,

最后打到實驗室才找到她,

她視科研如生命。

2020年大陸科學院官網顯示,

李愛珍的研究成就:

先后獲國家發明獎1項,

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獎16項,

而每每談起自己的成就,

這位已經84歲的老人家,

總是要感謝他人給予的幫助,

“沒有科研平臺和團隊,沒有科研經費,

根本無法做出這些工作。”

“沒有實在的工作,

哪里還能有什么榮譽呢?”


點滴匯就卓越,努力成就不凡,

不管是科研還是為人,

李愛珍這一生無愧于心,無愧于人。

她的一生,

把科研當作生命,始終如一,

在她這樣的年紀,這樣的成就面前,

最關心的莫過于大陸的發展,

那些所謂的頭銜、名利,

在這樣的胸懷與情操對比之下,

已然顯得微不足道,

淡泊名利、默默無聞,

這樣的一位偉大科學家,

才是今天,

真正值得我們仰望和敬重的人!

— END —

圖片來源于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華人星光原創

轉載請聯系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認命吧!別人需要人推薦時一人批十箱茅臺,大把人搶著推薦。可是李院士呢?

  2. 強烈要求這群評委自裁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