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鮑勃·本尼特、麥克·羅伯茨
譯者:張曉媛
在希臘化世界的戰爭中,象軍絕對是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是當時戰場迥異于30年前的一大顯著特點。象軍在希臘化世界有史可循的第一次亮相,應該是在高加米拉,在那場戰役中,大流士派出15頭大象,但是,這并沒有對馬其頓征服者的軍事思想產生真正影響。直到在印度的時候,一位與亞歷山大結下友誼的王子送給他一些大象,馬其頓軍隊才第一次擁有象軍,然而,亞歷山大并沒有在戰斗中使用這些巨獸的興趣。馬其頓人第一次在戰場上與這些巨獸親密接觸,是西元前326年的希達斯皮斯河戰役。當時,他們被敵軍象陣圍困,遭受了巨大的傷亡,軍心被動搖,恐懼在蔓延。不過,最終的勝利還是屬于馬其頓,
人們由此認為,亞歷山大本人大概沒怎么與這些野獸相處,而且對它們的安全性深感懷疑。但也許是出于王室威儀的考慮,在亞歷山大生命的最后幾年里,他還是在軍中保留了幾百頭大象。而且,在他的靈車上,大象的圖案裝飾占據了其中一面(另三面分別是騎兵、步兵和艦隊)。不過,亞歷山大這種不愿在前線使用大象的作風,沒有被繼業者沿襲,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無論是波利伯孔、卡山德、奧林匹亞絲、歐邁尼斯、安提柯還是德米特里烏斯,都為馴養這些巨獸投入頗多,而且還在戰斗中頻繁使用它們。
狄奧多羅斯在描寫亞歷山大的靈車時,清楚地說明各兵種的裝備細節,“印度馭象手坐在大象的脖子處,背上是全副武裝的馬其頓方陣兵。”由于身下是龐大的巨獸,他們在戰場上的位置高于其他戰士。即便如此,這些動物可能也只是偶爾進行攻擊。因為對于還不習慣騎大象的士兵來說,在象背上作戰實在太困難。無論如何,大象本身就是強大的武器。我們還不清楚,在這個時期,大象是否會馱著投射部隊作戰。
在加邦戰役中,歐邁尼斯的象軍遭到安提柯的伏擊,而象軍無法對敵軍投射部隊進行反擊,這大概能佐證當時使用象軍的普遍情況,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他們未做好戰斗準備,象背上沒有足夠的戰斗人員,印度人會在大象上設置弓箭兵和投槍兵,他們的學生馬其頓人也有可能效仿這一做法,普魯塔克認為,在帕萊塔西奈戰役中,大象背上安裝了象塔,“人們能看到在大象背上的塔和紫色飾物”。不過,直到皮洛士在義大利征戰時,這種裝置的存在才有確鑿證據,西元前273年,安條克一世用一場“大象的勝利”擊敗小亞細亞的高盧人,當時塞琉古王國的這些巨獸一定身負象塔裝置,
在阿斯克列皮奧多圖斯的描述中,象軍也使用方陣戰術,一個象陣(elephantarchy)由16頭大象組成,在最理想的條件下,象陣呈方形,然而,在我們能看到的所有戰事中,象軍幾乎都只以單列作戰。整個象軍可能有一位指揮官,這一職位并非戰斗中的臨時崗位,而是常設官職,歐邁尼斯麾下的歐德摩斯(Eudamus)似乎正扮演這樣一個角色,安條克大帝手下則有一位名為菲利普的軍官,他在西元前217年的拉菲亞戰役和27年后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擔任這一職務,創立這一軍職相當明智,因為整個希臘化世界的軍事配置都大同小異,而唯一充滿各國地域特色的部隊正是象軍。不過,軍事安排是一回事,實際戰斗則又是另一回事。這些巨獸通常沿陣線排列,由50人組成的輕裝步兵衛隊護送進入戰場,每頭大象之間都會穿插部署步兵,
象軍在大多數戰役中所起的作用都模糊不清,只有在伊普蘇斯戰役中,我們知道它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不過,即使不在最前線拼殺,大象也可以通過氣味和聲音嚇唬敵軍戰馬,因而也算是一種很有威懾力的武器,毫無疑問,那些后來成為國王的繼業者,都還記得亞歷山大軍隊在印度集體拒絕繼續前進時的場景,對那時的馬其頓軍隊來說,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們聽聞敵軍擁有4000頭大象。面對這樣的敵人,即使是跟隨亞歷山大久經沙場的老兵,心中也會產生恐懼之感。這一記憶影響了繼業者,他們組建起自己的象軍部隊,把命運押在這些巨獸身上,無論這意味著多么大的風險和成本,
有一些大象闖出了名聲,官兵都知道它們的名字,就像在后來,人們會給大炮取名為“大貝莎”一樣,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提到一頭名叫蘇魯斯(Surus)的大象,可能是漢尼拔私人所有,在布匿戰爭中,蘇魯斯英勇作戰,為此失去一根象牙,普林尼還記載,在安條克(沒有說明是哪個安條克)的軍隊中,有兩頭大象分別以特洛伊戰爭英雄埃阿斯(Ajax)和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命名。可以肯定,大象們在戰斗中的表現優劣不盡相同,在加邦戰役中,當歐邁尼斯在左翼部署60頭大象時,他特意揀選象群中最優秀的一批。同樣,作為群居動物,象軍的領頭象類似于一名深受官兵愛戴的將軍,在戰場上十分重要。歐邁尼斯在自己的最后一場戰斗中正是因此遭難。當歐邁尼斯與人數遠超己方的敵人作戰時,他的領頭象被擊倒,整個隊伍因此分崩離析。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關注的這個時代,大象主要是作為一種威懾性力量,用以對抗敵人的騎兵,這種威懾十分有用,在伊普蘇斯戰役中尤為突出,對方騎兵甚至無法靠近象陣,戰局結果由此分曉。這與后來大象在戰場上的作用形成鮮明對比,在繼業者戰爭或布匿戰爭中,這些巨獸往往由重裝步兵操控,作用十分顯著。也許,這種戰術上的變化可以用這樣一個事實來解釋:經歷了亞歷山大統治時期,繼業者的步兵往往已經習慣這種動物,因而他們不會像第一次見到大象的羅馬人那樣感到畏懼。不過,羅馬人最終還是習慣這些出現在戰場上的巨獸,逐漸了解它們的特點,并最終找到對付它們的方法,例如,在西元前202年的扎馬(Zama)會戰中,西庇阿為受驚的敵軍大象預留小道,使這些巨獸逃離戰場,
本文摘自《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兩卷)》
西元前323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去世,這位世界征服者的驟然離世,使亞歐大陸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亞歷山大生前并未指定繼承人,其麾下部將開始為王座的歸屬展開殊死搏斗,曇花一現的龐大帝國很快分裂,這些曾跟隨亞歷山大南征北戰的驍勇戰將,用波瀾壯闊的四十年拉開了“希臘化時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