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與現生動植物一樣,恐龍的“正式學名”是拉丁文,無論中文、英文還是其他什么語言的名字都不算足夠“正式”……不過按大陸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可以定一個“中文正式名”。如果是大陸發現的新種,發表時會同時起一個拉丁文學名和一個中文正式名,兩者通常完全對應。
恐龍的拉丁文學名分為屬名、種名兩部分,比如君王暴龍(Tyrannosaurusrex,歐美簡稱T-rex,就是霸王龍)、恐怖三角龍(Triceratopshorridus,感謝,應為褶皺三角龍)、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spinorhinus),其中屬名大多帶有“-saurus”(意為“蜥蜴”)詞根,日文將其譯為“竜”,中文則譯為“龍”。拉丁文學名是屬名在前、種名在后,而中文正式名由于中文的偏正結構,是種名在前、屬名在后。
畢竟恐龍只有化石并且離我們太遠,因此在許多科普中,往往只用屬名來稱呼各種恐龍,比如“三角龍”“青島龍”等。值得一提的是“暴龍”與“霸王龍”的混亂譯法,Tyrannosaurusrex的直譯是“暴君蜥蜴(屬名)·王(種名)”,如果按屬名稱呼應該是“暴龍”正確。“霸王龍”是屬名 種名混在一起的譯法,不夠正規,只是因為暴龍屬目前能確定的只有T-rex這一個物種,所以叫霸王龍一般也不會混淆。
(實際上除了T-rex這種非正式縮寫,絕大部分恐龍根本就沒有“英文名字”,歐美有關恐龍的圖書、紀錄片和自然博物館里都是直接用長長的拉丁文學名。所以歐美小朋友記恐龍名字要比天朝小朋友難多了,一堆亂七八糟的“-saurus”就連很多家長都不會念……)
===========================
簡單說了命名規則,下面來說說恐龍的命名依據。如題主所講,大部分的恐龍命名,都包含有化石產地、要致敬的科學家或金主、以及化石本身的特征,其中的一類或幾類資訊。既然沒有人見過活恐龍,相貌、習性什么的都只能根據化石推測,所以恐龍的名字不像現生動物那樣經常有“紅嘴XX”“綠翅XX”“虎斑XX”這種帶著色彩花紋的資訊。
如果是以化石特征命名的恐龍,拉丁文學名也不一定是“-saurus”結尾,也可能是“-don”(詞根意為“牙齒”,如Iguanodon)、“-mimus”(詞根意為“模仿者”,如Sachomimus)等等。這時候中文的優越性又體現出來了,對這些仍一律譯為“XX龍”,如Iguanodon譯為“禽龍”,Sachomimus譯為“似鱷龍”。
在19世紀恐龍研究的早期階段,主要是歐美國家在自家地盤上鼓搗恐龍發掘,以化石特征命名恐龍的方式比較普遍。諸如禽龍(Iguanodon“鬣蜥牙齒”)、劍龍(Stegosaurus“屋頂蜥蜴”)、梁龍(Diplodocus“雙重橫梁”,指其尾椎上的雙叉人字骨)等。而一些種名則獻給了同行或金主,比如最典型的一種梁龍全名卡內基梁龍(Diplodocuscarnegii),種名就是給資助發掘的鋼鐵大亨卡內基拍馬屁的。
不過到了20世紀初,以發現產地命名的恐龍開始多了起來,比如加拿大的艾伯塔龍、埃德蒙頓龍等。大陸境內發現并命名的第一種恐龍——鴨嘴龍類的阿穆爾滿洲龍(Mandschurosaurusamurensis),也是1930年由俄國人根據發現地點而命名的。1938年,“大陸恐龍研究之父”楊鐘健先生在云南祿豐發掘出了一具恐龍化石,命名為“許氏祿豐龍”,更是奠定了大陸恐龍以發現地點命名的傳統。
新大陸建立之后,特別是1990年代之后的大陸恐龍研究熱潮中,各地政府普遍以本地命名恐龍為榮,甚至有些領導會勸說古生物學家以當地命名恐龍。所以近年來媒體常見的“諸城龍”“蘭州龍”“北票龍”等等也就不足為怪了。當然也有不少以化石特征命名的新屬種,比如二連巨盜龍(Gigantoraptorerliansis)就是“低調”地只把發現地點用于種名,而華麗羽王龍、董氏尾羽龍等干脆不在乎地名這回事。
值得一提的是當今命名恐龍種類最多的學者——中科院古脊所的徐星研究員,做了好幾個別有風味的命名:奇異帝龍(Dilongparadoxus)、五彩冠龍(Guanlongwucaii)、寐龍(Meilong)、當氏隱龍(Yinlongdownsi)……雖然無法把漢字寫進拉丁文學名里,但用純漢語拼音當拉丁學名,也算是為大陸的恐龍研究結結實實留下了印記。畢竟大陸這些年的恐龍研究在世界上早已是第一梯隊,老徐更是國際知名的業界大牛,任性一把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