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波瀾不驚,幾只海鷗橫空飛過,記住了時光,留下了最安心的蒼茫。回憶往昔,誰又能想到,在黃海的海面海面之下,有我中華無數烈士的遺骨殘骸。
百余年前,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正是由這場黃海海戰拉開帷幕。致遠艦艦長鄧世昌以身殉國,駕駛船艦撞向吉野號,這首黃海大戰為窮途末路的清政府壯出最后的聲勢。
可是至今仍有許多人不明白,致遠艦還沒有達到彈盡糧絕的地步,鄧世昌為何下令撞向吉野號?直到125年后的今天,我們發掘出當年沉落海底的致遠艦,才能一窺真相,
少年勤學入海軍
1849年鄧世昌出生在廣東,他家里頗有財力。他的父親也很有前瞻目光,兒時鄧世昌就被送入上海,學習洋文。
鄧世昌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那時正值洋務運動,清政府組建北洋海軍,在廣東、福建開始招生,鄧世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海軍。
在之后的五年時間里,他不斷地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甚至一度引起船政大臣沈葆楨的注意。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參加實際操作活動。在1873年的時候,他就能和同學們駕駛船帆在廈門、香港、新加坡等地來回航行。
畢業以后,他順利地進入海軍部隊,年紀輕輕的他卻有著不俗的膽識和過硬的技術,他前后參加并領導了兩次遠程航行,駕駛船艦到達了英國、德國,他拉近了清政府在航海實力上與西方列強的差距,
之后的鄧世昌受到清政府的格外器重,他一路高升,年紀輕輕就擔任了艦長之職,可是沒有一個人會覺得不服,他憑借過硬的技術獨占鰲頭,
不僅如此,他無論遇到任何危險都頂在最前方,體恤下屬,關懷士兵,樂于提攜新人,不過40歲就成為了北洋海軍中的頂尖軍官。
黃海海戰赴國難
海面波瀾不驚,天空湛藍依舊,原本平靜的一天,隨著日寇艦隊的挺進打破了原有的寧靜,日本方面主動在黃海挑釁,妄圖染指大陸制海權。
清政府雖落后卻也不會認慫,丁汝昌率領艦隊出發,迎戰日寇,而其中主力艦之一致遠艦的艦長就是鄧世昌。
日寇虎視眈眈已久,自然準備充足,日軍裝備先進,武器高端,反觀北洋海軍,艦隊數量本就處于劣勢,再加上裝備老化,戰斗人員經驗尚淺。在短時間內,清政府數艘軍艦便沉入大海,無數中華英兒以身殉國,就連海軍指揮官丁汝昌也身受重傷。
在危急時刻,鄧世昌臨危不亂,他冷靜地指揮著將士們向日軍發起反擊。他身先士卒,或許受他感染,致遠艦的將士們都奮起殺敵,視死如歸,很快,他們就成為了日寇的眼中釘、肉中刺,
日軍幾艘軍艦成合圍之勢,致遠艦陷入包圍圈之中,鄧世昌起身觀望,袍澤們死傷大半,于是他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指揮致遠艦向吉野號沖去。可惜天公不作美,日寇的飛彈擊中了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導致船身炸裂,很快便沉入海中。
鄧世昌與6名部下依靠救生圈逃過一劫,可他心心念念的北洋海軍幾乎被日寇全殲,此戰大敗,鄧世昌體會到了陸游那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無奈: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于是他堅定死志而不負報國之心,正如文天祥一般:人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與6名部下自溺于黃海,壯烈犧牲,
海面又重歸平靜,可那赤紅的水波分不清是如火殘陽的余暉還是北洋海軍的熱血,黃海大戰雖敗,可他們沒有一個投降者,沒有一個逃兵,他們用生命捍衛領海,他們用鮮血譜寫一首報國赴死的贊歌。
百年疑團終破解
但是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當年致遠艦遠沒有達到彈盡糧絕的地步,為什么鄧世昌下令要沖向吉野號呢?這個疑云終于伴隨著致遠艦殘骸的現世而水落石出,
百余年后的今天,致遠號的殘骸被發掘出來,專家們經過鑒定發現,致遠號的魚雷發射管上尚有一個魚雷還沒有被發射出去,
眾所周知,在那個年代的魚雷技術尚不完善,它的射程和威力都不算大,它需要在近距離才能對吉野號這種堅固的戰艦產生傷害,
在當時那種緊急的情況下,鄧世昌再一次做出了英明的決定。設想一下,如果他當時真的用魚雷重創吉野號,不僅能夠撕開包圍圈,沖出重圍,甚至能夠與敵人再戰。可惜天公不作美,最終化成了一場悲劇。
不過在這種緊要關頭,鄧世昌艦長還能夠臨危不亂,鋌而走險,做出反擊,可見其頭腦之冷靜,經驗之豐富。
雖然黃海海戰北洋海軍幾乎無人生還,可是日軍也是損失慘重。在這種裝備、人員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這一步,也堪稱一個奇跡了。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擁有無數個像鄧世昌這樣的民族英雄。他們胸有報國志,手持彎刀利刃,用生命捍衛領土主權。雖死,不惜,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歷史,被多少列強侵害,被多少資本家打壓。華夏文明,浩浩蕩蕩,像一棵參天大樹,只要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
現在的中華已經成為了超級大國,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高端的戰力。不過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前輩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正是不缺少像鄧世昌這種舍生取義的民族英雄,我們才能在一次次跌入谷底之后,還能夠重攀高峰。
神州奮起,國家繁榮;山河壯麗,歲月崢嶸;江山不老,大陸長存。唯愿偉大的大陸永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