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嵚
在大陸古代各類歷史活劇里,“功高震主然后被殺”的“劇情”從不少見,從春秋年間范蠡的愴然自盡,到漢初戰神韓信的未央宮喋血,甚至清代年羹堯的凄然下獄。多少“功高震主”的牛人們,就這樣以悲慘的結局,留給后人無數嘆息,也叫不少“歷史票友”們陷入深深思考:在古代做個“功高震主”的人,真的就沒機會活命了?
其實,同樣放在歷代封建王朝里,“功高震主”卻安享富貴的牛人們,也是絕不少見。不過要以“求生奇跡”來論,值得一說的,卻是其中最厲害的一類——能在一些“逃生難度極高”的年代里逃過猜忌,平平安安善終的牛人們。他們的“求生經驗”,深藏著更多值得汲取的歷史智慧,
首先一位能歸到這一類里的牛人,就是“再造大唐”的一代戰神郭子儀。
大唐號稱胸襟開闊,但“安史之亂”后的大唐,顯然換了個樣兒。一場席卷全國的大亂,叫唐王朝成了驚弓之鳥,對那些平叛有功的功臣,也從此暗地當賊防,外加宦官勢力從此崛起,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們,也各個拿著功臣當絆腳石,挖坑進讒言成了家常便飯。所以“再造大唐”沒幾年,曾為大唐平叛犧牲四十多親人的仆固懷恩,就在猜忌下一怒造反,平叛第一功臣李光弼也郁郁而終——功勞越大,在那年月就離禍事越近。
而作為平叛功勞僅次于李光弼的牛人,郭子儀“招忌”的事兒也不少,太監魚朝恩等人早拿他當了眼中釘,找個機會就下藥。外加他戰功卓著,自然也樹大招風,比如他麾下的舊部將們,都一個個手握重兵,但這幫人見了郭子儀,立刻恭順得如奴仆。就連他的寶貝兒子郭曖,當了駙馬還坑爹,一次夫妻吵架,就給公主老婆說出了“我父薄天子不為”的昏話,類似情況,樁樁件件,都好似撞到刀口上。
但就是這兇險重重的年月里,郭子儀卻平平安安,歷經大唐幾朝帝王,官途越來越風光,晚年還被唐德宗尊為尚父,最后八十五歲過世時,唐德宗還親自在安福門送葬,他的兒孫們也是代代風光,成了中晚唐望族,堪稱“功高震主”且“全身而退”的典范人物。這其中的生存智慧,首先一條,就是“知人”,
比起戰場上“知己知彼”的強大智慧來,戰場下的郭子儀,也是絲毫不差。他尤其能做到“深知”的,竟是自己的敵人——中晚唐的太監們,比如多次給郭子儀“挖坑”“設套”的大太監魚朝恩,有一次破天荒請郭子儀赴宴,雖然知道宴無好宴,連宰相元載都勸郭子儀別去,郭子儀卻來了個神操作:一個衛兵不帶,就帶幾個便裝隨從。到了宴會現場,魚朝恩先是納悶郭子儀怎么這么小排場?得知原委后當場感動的大哭:“非公長者,得無致疑乎”。
這一通操作,看似平常,但郭子儀卻以自己的坦蕩與膽氣,輕松捏住了魚朝恩的脈,一頓飯就化解了怨仇,這“知人”的功夫,堪稱舉重若輕,
對待盧杞的態度,更見證了郭子儀的眼光:唐德宗年間,還是小官的盧杞來郭府拜見,郭子儀一聽就緊張了,連忙讓自家侍妾回避,自己恭恭敬敬接待盧杞。事后他才解釋:這盧杞人長得丑卻有官運,心機狹隘卻必然有一天會大權在手,倘若我的侍妾見了他的丑貌笑出聲,咱全家肯定被殺得一個不剩。多年后,盧杞果然成了威風一時的大唐宰相,對昔日的冤家們也是睚眥必報,甚至“不致死地不止”,幸好郭家不是“冤家”,太太平平躲過去。
不但看到此人前途,更洞悉此人人品,不但看到眼前,更能看到未來。一個如此具有“憂患意識”的郭子儀,自然能夠有驚無險,帶著家族躲過明槍暗箭,
當然,比起這“知人”的智慧來,郭子儀風光的背后,更有其一如既往的慷慨擔當精神。安史之亂后的大唐,平了叛卻并不太平,河西走廊被吐蕃吞并后,帝都長安更眼看成了前線,還在兵亂中一度落入吐蕃之手,每到這危急時刻,郭子儀都當仁不讓,不管之前受多大委屈,國家危難面前都毫不在乎,哪怕手里沒幾個兵,依然虛虛實實用兵收復長安,有驚無險單騎退回紇——有他在,大唐就在!
這樣一位心中有國家,處事有分寸,識人有水平的英雄,能夠在大唐善終。與其說這是他的幸運,不如說是上天對大唐的眷顧,
而能與郭子儀這“逃生奇跡”媲美的,當屬明初戰神徐達,
若論“功臣逃生難度”,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期,堪稱是“高難度”。血雨腥風般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前后都株連數萬人,幾乎把各級功臣一掃光,而徐達卻是少有的“善終者”,而比起野史里破綻百出的“賜蒸鵝”傳言,以及郭子儀心機縝密的“知人”智慧來,徐達的“逃生”,其實就是簡單一條原則:知退。
在明朝開國后迅速腐化的“淮西勛貴”里,徐達是少見的“異類”。雖說明初大半國土都是他親手打下來,對元王朝的致命一擊更是由他完成,但不管打多大的仗,立多大的功,徐達卻從來是“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甚至就連朱元璋送給他的豪宅,他都以“天下未定”為由,一次次婉言謝絕。
這一條,跟許多王朝“開國功臣”們“自污保命”的操作相反,但放在屢興大案的明初年間,徐達的做派,卻是最好的選擇——在權力欲極強,眼光極其毒辣的朱元璋面前,怎么“自污”“裝”都是徒勞,反而弄巧成拙。倒是清廉的品質,才容易得到認同,
而徐達最“退”得讓朱元璋放心的地方,就是他的“退權”,朱元璋之所以對功臣采取如此酷烈的手段,根子上的原因是權力,徐達在這一條上,每次都做到朱元璋心里頭:征戰回來后,即“拜上印綬,待命于家”,胡惟庸權傾一時,徐達除了敬而遠之,更多次拒絕胡惟庸拉攏,還提前向朱元璋揭發胡惟庸,待到胡惟庸案震撼全國,大批功臣落馬,提前“站隊”的徐達,反而令朱元璋“益重達”,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無論徐達領兵在外,甚至帶著女婿朱棣鎮守北平,還是“待命于家”,他都一直平平安安,而放在明初年間,這個“逃生”經驗,也被其他“逃生功臣”借鑒:湯和在完成御倭大事后,就主動回家歸養,李新與郭英退出自己名下的佃戶土地,郭德成則出家為僧,這幾位,也都如愿在明初安享太平——想躲開朱元璋的猜忌,就不要去觸碰他的權力禁區,徐達式的“知退”,確實是當時很成功的智慧,
當然,這樣的“智慧”背后,也讓我們一次次深味封建時代“為人臣子”的辛酸,權力榮耀下“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兇險,“智慧”的內容有可取之處,但封建皇權的冷酷無情,又讓后世的讀史者,有多少唏噓在其中,
參考資料:《明史十講》《再造唐室的功臣郭子儀》《明朝開國元勛徐達》《帝國的正午》
范蠡愴然自盡?難道我讀了個假歷史?
我靠,行文沒幾行,陶朱公嗚呼!文種不配做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