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土?作為北京孩子,想說兩句。。。

曾有不少朋友曾問過我這個問題,也曾經在網上看到過:“北京人穿的土”“北京人說話土”,。。,,

但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到了國小和中學,他也來了這么一句:“知道這個的可真土”啊?

這怎么講?“得,還不是因為我們都是土著唄”,

其實,仔細想想,咱北京的“土味兒”不少


從地名上的“土味兒”就不老少!

為什么呢?

當年北京,遼被滅后成為金國首都,到明朝之前為蒙古族統治,當時的蒙古族對漢語了解并不那么透徹,因此在取名的時候都比較直接,比較接地氣兒。


產奶的地方就叫做奶子房

鑿冰用的就叫冰窖口

有兵營的地方就以屯、營為名,

比如三里屯,就因為距離東直門三里而得名。


而十里堡則因為距離朝陽門十里而得名。

之后呢認為有些名字不夠文雅,

但是又怕改了名字大家又不認識了,

于是就通過諧音改了一些地名。

如:狗尾巴胡同改為高義伯胡同

驢市路更名為禮士路,大啞巴胡同、

小啞巴胡同更名為大雅寶胡同

小雅寶胡同等等十分有趣。


《北京的胡同》一書作者翁立認為,

“胡同名兒之所以如此通俗化和世俗化,

一是因為“北京人直爽實在”

所以起名也實實在在,直截了當;

二是因為一個地名只有通俗、上口、好記,

讓人一聽就明白,才叫得響、傳得開。”


還有那些耳熟能詳的胡同

易中天曾在《平民與市民》中記錄過

“咱北京的地名大多非常生活化,

比如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

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兒胡同,

連起來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又比方說,拐彎多的街巷,就叫它八道灣九道灣

或者駱駝脖兒胡同、轆轤把兒胡同

圓圈形的,叫羅圈胡同、磨盤院胡同

口小肚兒大的,叫門葫蘆罐兒、

驢蹄胡同、茄子胡同

扁長條的,叫扁擔胡同;細長條的,叫筆管胡同

箭桿胡同、豆芽菜胡同、狗尾巴胡同;

彎曲狀的,叫月牙兒胡同、藕芽兒胡同

一頭細長一頭寬的,叫耳挖勺胡同、小喇叭胡同

如果胡同較短,就干脆叫一溜兒胡同或一尺大街,”


這些名字聽著就親切,

再加上這些胡同的老北京人情味兒,

“土”的那么親切,

咱北京人從吃喝上也是那么“平民”

山珍海味抵不過一碗炸醬面

給一碗芝麻醬能拌出一個“天下”

更別說那些“窮吃食”

什么炸油渣兒、糊塌子、

菜團子、水疙瘩炒黃豆、


讓北京人能念起的那些吃食

絕不是滿漢全席,山珍野味,

心里總惦的是那些

一到飯點兒就在胡同里飄香的“家里味兒”


尤其是到了外面吃飯,喝酒

就愛二鍋頭和瓶啤兒

到了單位,沏茶,您瞅吧北京同事

就愛茉莉花,還就愛高碎,。,。

喝完開聊,。。


老北京人的土話您“聽”一段?

甲:大兄弟,剛回來啊?低頭琢磨(昨摩)什么哪?

乙:吆喝!大哥啊,凈想事了!沒䁖見您,賠個不是,晚上你逮個工夫,上我那兒坐坐,剛發餉了,喝口,

甲:看來你們那兒買賣還不賴?

乙:哪啊!還不是哥幾個跟頭(兒)那兒白唬一陣,頭(兒)也認頭了,先關倆子,

甲:大兄弟,謝謝了,今晚上我去不了,有點事,一擔挑捎話了,東家要辭他,

乙:怎么弄的到這份上?


甲:別提了,我那兄弟不是練家,繞世界生事,整天界打游飛,擺忙、不著家,小姨子拿他也沒轍,掙這倆錢都打水漂了。這不,前兩天跟人家掉腰子,頭(兒)本來就不待見他,節骨眼上又來一行家,把他梃了。回頭,我一是說情,二是得給他找條道啊!


乙:這兄弟,怎么混的,這年頭,人得明戲,胳膊肘能擰過大腿,那還不邪性了?本來他手藝上就二把刀,裉節上,您再拿糖,撂挑子,擱車,還不讓人給開了。您替我帶個話,人在世界上得鬼點,迷瞪不行,玩票就得有玩票的本事,想跟人逗咳嗽、叫板,也得不禁不悠的,真翻了車,末拉了,還是自己吃虧,

甲:可不是嗎?謝謝您啦!

看看這北京土話有多少呢?

昨摩為算計,國語為琢磨。

為全。䁖為看。逮為得。

發餉也叫關餉,為今日發工資。

頭兒為領導。認頭為同意,

白唬為漫無邊際的空談。

一擔挑為連襟,

練家為此行出色的人,

繞世界為到處,處處,

生事為惹事,

打油飛為到處閑逛,

擺忙為不必要的忙碌,

沒轍為沒辦法。

掉腰子為使花招,對立。

不待見為不喜歡。梃為頂,代替。

明戲為知道情況。

邪性為古怪、蹊蹺。

二把刀指對某種知識不精通或對某種技能不純熟。

裉節為關鍵或重要環節。

擱車為中途暫停進行。

拿糖為假意推托、進行刁難。

撂挑子為突然停止,

為開除、除名。帶為捎,

為機靈、聰明,

迷瞪為神質不清的樣子。

不禁不悠的為差不多,有分寸。

逗咳嗽為開玩笑,叫板為爭勝,鬧別扭,

翻車為改變原來的許諾或大肆爭吵。

玩票原為業余演戲,對話中為戲弄,不重視。

末拉了為最后,

最后說到穿著

有些人也會認為北京人的打扮沒有南方人顯得精致,

老北京人就尤其如此,

他們的生活大多十分簡樸,

甚至可以說是簡陋的,

但是!說一句話就懂了,

“體面一詞兒放他們身上,

不是靠外表,而是靠規矩!”


看人也是,越是樸素的,

越來慢慢接觸,細細的品

外表讓人眼前的一亮的,

反而耐心少了。,。。

到今天,北京好多的90后,也追趕潮流,

但是呢,還是有好多人手里盤著串兒,

揣著核桃,真不在少數,

沒辦法,一代傳承一代,

那份心境和情趣,


可不是眼么前一件光鮮亮麗的衣服

您說是不?

易中天曾在《平民與市民》說過,

北京人總是最尋常處往往也就是最不尋常處,

而要在最尋常處看出不尋常來,是要有文化教養的,

這種文化教養當然并非只是北京人才有,

但似乎只有北京人(當然是老北京人),

才會表現得那么大方和自然。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路,侵刪!

轉載請注明!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老北京代表著落后的生產關系,沒辦法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 除了上海廣州深圳誰還敢笑話你們北京人土?你們不笑話俺們外地人土 就已經很不錯了,你下篇文章是不是該說下北京人是怎么笑話外地人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