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之久自不比多說。在漫長的歲月里也發生了數次天災,給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要說最大的一次天災還要說是明清時期的一次天災,也被后人稱之為“明清小冰期”,
據古書記載,1550年的時候,也就是明代嘉靖年間,從這個時候開始,地球進入了一個特別寒冷的時期,先后持續了300年。不單單北方寒冷,就連現如今的福建,廣東一帶都出現了極其冷冷的惡劣天氣,
我們都知道廣東屬于亞熱帶沿海地區,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于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為主,
但當時這里卻出現了極其惡劣的天氣,河流凍結,寒冷就是干旱,降水少的天氣讓當時農民的農作物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促使當時的農民數年來顆粒無收,饑寒交迫的情況下,死傷無數,饑荒引起的農民起義社會現象接踵而起,影響很大,這些事件在史書上亦有記載,
惡劣的天氣也間接成為明清更替的元兇!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禎皇帝在位的17年中,更是遇到了千年一遇的大旱,還有瘟疫同行。明朝廷自顧不暇,內憂外亂,饑餓的農民見生存無望,紛紛揭竿起義,在多重天災人禍的打擊下,明代滅亡。
據史書記載,15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之間死掉的大陸高達數億。所以新大陸成立后人口的數量其實并不多,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