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用了三個月墨水屏行動電話,我想說說……

這篇文章不是萬字長文,而是三萬字長文,建議先收藏轉發,再細細品讀;如果有條件,可以在電子紙設備上閱讀,


前言

閱讀是最便宜的旅行。最近幾年,我的業余時間里投入最多的就是看書,大部分是閱讀的電子書,對我來說,閱讀不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時候純粹只是一種習慣和消遣,就像很多人喜歡玩游戲一樣。

看電子書的時候,有人喜歡在電腦上邊看邊整理筆記;有人喜歡在 iPad 上寫寫畫畫;而更多的人是選擇在行動電話上看電子書,行動電話是肢體的延伸,

電子屏幕看久了之后,很容易視覺疲勞,眼睛會疼,頭會暈,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于是,在看電子書的時候,如何做到「既保護眼睛 ,又保證閱讀體驗」,成了所有人的難題,

幾個月前,我得知有一款主打閱讀功能的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海信 A5 Pro」上市,評價還不錯。于是,我在 11 月 1 號,趁著雙十一的優惠價,毫無猶豫地下了單。

將這款行動電話重度使用了三個多月之后,我特地來談一談使用感受,

也有人說:看紙質書最享受、最舒服。其實,不看書才最舒服,看書是反人性的。紙質書和電子書的閱讀方式,各有千秋,本文就不做重點討論了,

只講行動電話測評遠遠不夠,故事才剛剛開始,電子紙未來將會成為革命性的產品。


墨水屏的介紹 墨水屏的技術原理

液晶顯示屏 :目前常見的行動電話屏幕、電腦屏幕采用的是 液晶顯示方式 ,通過電壓改變有機化合物分子的排列結構,使背光源(發光二極管)發光,并通過 RGB(三原色)濾光片,組合產生不同色彩,這樣人們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不同顏色的資訊。類似于三棱鏡實驗:一束白色的光透過三棱鏡之后,就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光。

墨水屏 :墨水屏的顯示材料是電子墨水 ,這些電子墨水呈膠囊結構,不同顏色的墨水附著在正、負電荷上,通電后,通過正負電壓使帶著不同顏色墨水的電荷相互吸引或排斥,改變電荷的排列,顯示出文字和圖片,


如上圖所示,關于電子墨水屏的原理,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電子墨水是由一顆顆微小的膠囊組成,膠囊的大小約等同于人類頭發的直徑。每顆膠囊里裝有黑白混合的多個液體粒子,白色粒子帶負電荷,黑色粒子帶正電荷。根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只要在膠囊的兩側按需加上正負電荷,就能使黑白粒子按照一定的規則游動,從而顯示白或者黑,組成各種文字和圖案。

由于電子墨水是一種液態材料,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電子墨「水」。

最重要的是:墨水屏是將周圍的光(比如燈光或自然光)照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對人眼的傷害很小;而且,屏幕看上去可以接近紙張的效果。

每個膠囊中有很多個粒子,如果再混合加入青色(C)、洋紅(M)、黃色(Y)等顏色的粒子,就可以實現全色域的顯示效果,也就是彩色墨水屏


電子紙、電子墨水屏的區別

我們知道,墨水的英文翻譯是 ink;于是,電子墨水 的英文翻譯是 Electronic Ink,簡稱是 E Ink、EInk、E-Ink,小寫是 eink(這四種簡稱都可以,官方寫法是第一種),電子墨水屏也稱之為 E-ink 屏,

為了方便普通讀者辨識大小寫,本文采用 E-ink 作為簡稱(不屬于以上四種簡稱的任何一種)。你看,現在連電子墨水的簡稱都沒統一起來,可見這項技術是多么不成熟。

這里不得不提到的另外一個詞是「電子紙」。很多人誤以為「電子紙」等于「電子墨水屏」,其實它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電子紙技術 :是具有類似紙張印刷顯示效果的新型顯示技術,是一類技術的的統稱,對應的屏幕叫電子紙,

  • 電子墨水技術 :是屬于電子紙技術的一種,但也是目前唯一投入商用的電子紙技術。對應的屏幕叫電子墨水屏。電子墨水技術和電子墨水屏是臺灣的 元太科技公司獨有的技術和產品。

我再詳細闡述一下,

電子紙 :采用電子紙技術的顯示屏(顯示器)則稱之為「電子紙」或者「電子紙屏幕」,英文全稱是 Electronic Paper,簡稱 E-Paper。特點是靠反射發光、像紙一樣閱讀舒適、超薄輕便、超低耗電、甚至可彎曲。

電子紙技術 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方案:

  • 電泳顯示技術(EPD)

  • 膽固醇液晶顯示技術(Ch-LCD)

  • 雙穩態向列項液晶技術(Bi-TNLCD)

  • 電潤濕顯示技術(EWD)

  • 電流體顯示技術(EFD)

  • 干涉調制技術(iMod)

其中,電泳顯示技術最具代表性,已量產多年,是類紙式顯示器較早發展的顯示技術,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電場控制液體內部的帶電粒子的運動,當粒子運動到某一位置時,呈現不同顏色的顯示效果。

電子墨水(E-ink)技術底層采用的就是電泳顯示技術。到這里,我們完全可以說:

電子墨水(E-ink)技術是電子紙技術的一種。電子墨水屏(eink 屏)是電子紙的一種。

在電子書閱讀器領域,亞馬遜可謂是一騎絕塵;而在電子書閱讀器的上游——電子紙屏幕領域,E-ink 是處于壟斷地位,現在的絕大部分電子紙屏幕,都是臺灣的元太科技公司出品和生產的 E-ink 屏幕,

總結一句:

電子紙技術是某一類技術的統稱,電子紙是某一類顯示屏的統稱,而電子墨水技術(E-ink 技術)和電子墨水屏(E-ink 屏)是臺灣 元太科技 公司獨有的技術和產品,具備獨有的專利和商標,這家公司幾乎壟斷了現在的電子紙市場,其他公司幾乎繞不開 E-ink 技術的專利,

當然,E-ink 技術如今也有一些潛在的競爭對手,比如 CLEARink 就是被很多人認為可以威脅到 E-Ink 的技術;其他的競品還有 Rdot、Plastic Logic 等。

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會問:「元太科技公司這么厲害的嗎?想不到,臺灣也有這么牛逼的企業,」

非也!

其實,E-ink 技術是 E-ink 公司 發明的,該公司成立于 1997 年,隸屬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后來,E-ink 公司在 2009 年被臺灣廠商 元太科技 公司收購了,后者曾經是 E Ink 面板的生產商。

電泳顯示技術并不是 E-ink 公司的首創,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電子紙的發展歷史,就能一目了然,

電子紙的發展歷史

1975 年,美國 施樂公司 的 PARC 研究員 Nick Sheridon 率先提出電子紙和電子墨的 概念 。就是那個發明了滑鼠、計算機圖形界面、影印機、激光列印機、傳真機、以太網和一些重要計算機語言的施樂公司,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日本松下公司首先發表了電泳顯示 技術 ,

與此同時,在 20 世紀 70 年代,施樂公司當時也在研究電泳顯示技術,然而最初研究出的普通電泳由于存在顯示壽命短、不穩定、彩色化困難、造價高等諸多缺點,松下公司和施樂公司的實驗曾一度中斷,擱置了 20 年。到目前為止,電子紙技術的研究只停留在實驗室里,停留在理論階段。

20 世紀 90 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重啟對于電子紙的研究,并在 1996 年 4 月,利用電泳顯示技術 開發了一種新的電子紙技術: 電子墨水顯示技術 ,成功制造出電子紙的原型,到這里,電子紙的研究,終于看到了工程實踐的成果,從此打下后來的電子墨水技術的基礎。

1997 年 4 月,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研究取代紙張的電子顯示技術的雅各布森和魯斯•威爾科克斯(Russ Wilcox)等人共同創立 E-ink 公司,并全力研究電子紙的商業化。1999 年 5 月,E-ink 公司推出名為 Immedia 的用于戶外廣告的電子紙,雅各布森們期望自己研發出的電子墨水(electronic ink)能進入大眾視野, 改變人們獲取和閱讀資訊的方式,這個技術和思科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一起,在 1998 年被《財富》雜志評為「有潛力改變世界的獨家技術」,

2000 年 11 月,E-Ink 公司和朗訊科技公司正式宣布已開發成功第一張可卷曲的電子紙和電子墨。

2002 年 3 月召開的東京的國際書展上,出現了第一張彩色電子紙,

2004 年,新力發布第一臺電子墨水屏閱讀器:Sony Librie EBR 1000,

2007 年,亞馬遜發布第一代 Kindle 閱讀器,引爆電子書市場,因為 Kindle 的熱賣,「電子墨水屏」這個詞,終于被大眾熟知。到 2009 年,元太科技已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紙生產商。但更上游的技術掌握在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技術和量產能力的 E-ink 公司手中,

E-ink 公司在 1997 年就發明了 E-ink 技術,等到它最終被市場認可,等了整整十年。在這十年里,E-ink 公司一直都處于虧損狀態。

2008 年遇到金融危機之后,E-ink 公司承受不住巨大的虧損,于是在 2009 年,E-ink 公司被自己曾經授權的制造商臺灣 元太科技 公司收購,數值達 2.15 億美元,

2007 年的第一代 Kindle,售價 399 美元:



電子紙發展史中的趣事

根據上面的歷史,我們還可以發掘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1. 2007 年的 11 月,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Apple的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有過一次短暫的會面,貝佐斯請喬布斯試用亞馬遜的新產品——一塊白色的板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按鍵。亞馬遜打算賣這種東西,Kindle。喬布斯試著使用了一會兒,然后把它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很明顯他對這種產品不看好,「太難看,還沒有觸摸功能,」喬布斯說,「全鍵盤讓機器的體積增大了 20%,能替換電池的設計也太蠢,而且,現在還有誰看書?去年 40% 的美國人只看了不到一本書。」

喬布斯說的不無道理,而且這種情況正愈演愈烈,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的出版業越來越步履維艱。

盡管如此,當年的貝佐斯還是不愿意放棄 Kindle,他對喬布斯說:「 你瞄準的是 5% 的個人電腦用戶,而我瞄準的是 5% 愿意閱讀的用戶,」

2. E-ink 技術是 E-ink 公司的注冊商標和專利,后來 E-ink 公司因虧損嚴重,被臺灣的元太科技公司收購,E-ink 技術的底層 技術原理 是 電泳顯示技術 ,

電泳顯示并不是 E-ink 的首創技術。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施樂公司著名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員尼古拉斯·K·謝爾敦(Nicholas K.Sheridon)就提出了這一設想,他設計了一種叫做「Gyricon」的顯示設備:將大量小球塞進兩層薄板中間,薄板之間的間隙充滿比重與小球一樣的油。每個小球的兩個半球都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而且根據顏色的不同,一半帶正電,另一半帶負電,這樣,當給薄板某個區域加電時,相應區域的小球將會旋轉,排列出圖像或者文字,就像是馬賽克拼出圖形一樣,

施樂公司的這項發明申請了專利,但是被施樂公司的高層取消了。這項短視的決策讓電子紙的誕生晚了 25 年,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才真正面世,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媒體實驗室開發出新型 電子墨水顯示技術 ,這項技術的顯示原理和 Gyricon 一脈相承,但是又克服了 Gyricon 的一些缺陷:它使用微型的、充滿油的透明膠囊取代 Gyricon 的小球,同樣把小球夾在兩層薄板之間。小球里裝了一些更細小的帶電微粒,其中一些是黑色,另一些是白色,兩種微粒所帶的電荷不同,當給背部的薄板加電時,面板上就可以看到相應的圖形,這項技術當然也被申請了專利,這就是 E-ink,

E Ink 可以顯示多級灰度,可以制造成任何尺寸的面板,這些都是 Gyricon 所不能做到的,而 Gyricon 的優點,例如斷電后依然可以保持圖案不會消失、省電、可視范圍廣、對比度高等,都被 E Ink 完美地繼承了下來。在 E Ink 公司的不懈推廣下,使用 E Ink 技術的顯示裝置,終于出現在市場上,

但是,要想讓 E Ink 降價是很困難的。作為擁有這項專利的唯一企業,E Ink 公司 2009 年已經被臺灣的元太科技收購,后者曾經是 E Ink 面板的生產商,現在全球大多數生產電子書閱讀器的廠商都在依賴元太科技:它的客戶名單上除了亞馬遜之外,還包括飛利浦、新力、翰林、漢王、福昕等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子書閱讀器企業。

3. 世界上第一款電子墨水屏閱讀器不是亞馬遜公司的 Kindle,而是新力公司的 Sony Librie EBR 1000,



電子紙的優點

電子紙的優點很多,大致列舉如下:

  • 護眼;

  • 閱讀舒適:接近紙張印刷的顯示效果;

  • 省電節能、超低耗電;

  • 超薄輕便;

  • 由于電子墨水里的膠囊顆粒是液態,所以未來更容易做成可折疊、可彎曲的電子屏幕,

電子紙最大的優點就是護眼 ,第二個優點是閱讀舒適,接近紙張。

有人問:「護眼有什么了不起的嗎?光靠護眼,就能讓電子紙成為偉大的發明?」

我很明確地告訴你,能做到護眼,還真就是很了不起。

首先,行動電話和電腦的液晶顯示屏,其面板后的光源是「穿」過屏幕直射到人的眼睛,且強度較大。看久了之后,很容易會對眼睛造成刺激和傷害。而電子紙則是將周圍的光(比如燈光或自然光)照到屏幕上,再反射進人的眼睛中,對人眼的刺激較小

墨水屏設備(比如 Kindle)大多自帶了「背光燈」功能。周圍光線強的時候,你可以關掉背光燈;周圍光線很暗的時候,你可以打開「背光燈」,調到合適的亮度就能看見。

第二,行動電話和電腦的液晶顯示屏,都會發出藍光 ,其中波長為 400nm-450nm 的短波藍光會對人眼產生傷害,這種短波藍光穿透性比較強,可以穿透人眼的正常組織到達視網膜,造成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和感光細胞的損傷。但在看閱讀墨水屏設備時,進入人眼的短波藍光成分很少,相對來說對眼睛傷害很小,

為了保護眼睛,行動電話廠商們想盡了各種辦法,現在幾乎所有的智能行動電話都自帶了「護眼模式」和「深色模式(夜間模式)」:


行動電話上的護眼模式,建議每個人都開啟。至于電腦上,我建議安裝第三方的護眼軟體「f.lux」,這款軟體可以降低屏幕色溫,減弱藍光,軟體網址是:justgetflux.com

當你坐在電腦面前幾個小時的時候,很容易頭暈眼花。裝上「f.lux」軟體之后,用上一整天的電腦,眼睛也不會太花,親測有效。程式員寫代碼的界面,基本都是設置的黑色主題,也是在保護眼睛,程式員在 996 加班的節奏下,不是腦子受不了,而是眼睛受不了。

說到「深色模式」,其實比較影響視覺體驗,而且對比度不夠明顯,阮一峰之前就說過:

暗模式(dark mode)現在很流行,但是它會導致不易閱讀的問題,文字亮度的提高,使得老年人和眼睛散光的人,覺得文字周圍有光暈。

所以,暗模式不適合文字閱讀。紙張是白的,墨水是黑的,因為這樣的搭配最容易閱讀,


這一點我贊同。我認為:選擇深色模式的時候,用戶是把護眼放在更高的優先級,而非閱讀體驗,此時犧牲一部分閱讀體驗無可厚非。

第三,行動電話和電腦的大多數液晶顯示屏,會反光,即「鏡面反射」,很多人會拿電腦屏幕或者行動電話屏幕照鏡子,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在一個頭頂上環繞著各種燈光的屋子里用電腦,電腦屏幕里會反射出刺眼的燈光,這是很不友好的。而電子紙的反射是屬于「漫反射」,不會反射出刺眼的燈光。

綜合上面這三點,能做出護眼的顯示屏,就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靠自身發光的顯示屏,很難做到護眼。目前為止能做到真正護眼的顯示技術,只有電子墨水技術 ,而電子墨水屏的顯示效果恰好很接近紙張印刷的效果,正好迎合了閱讀者的喜好,

當然,這里我得強調一點:不管是用液晶屏還是電子紙,都要尊重眼睛本身的生理特點,不能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否則容易導致近視。預防近視最有效的方法是 戶外光照,其次的方法是盡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果你經常去戶外走動,這兩個預防的方法都能達到,

這一段中,我們重點說明的是: 同樣是在近距離用眼的情況下,墨水屏比液晶顯示屏對眼睛的刺激和傷害要小很多很多,甚至對身體的傷害也要小很多,對于很多 996 的打工人來說、對于無數個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人來說,對于那些想去戶外卻不得不在教室里繼續奮戰的學生們來說,對于大部分自制力不強、明知道出去走走有好處卻仍舊做個宅男腐女的人來說,墨水屏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墨水屏真的是一項神奇的發明,

上面這句話中,我提到墨水屏對身體的傷害會變小,你可能會感到驚訝,且聽我娓娓道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眼睛盯著行動電話屏幕持續兩個小時之后,不僅眼睛難受,頭也會有點暈。如果你擲地有聲的告訴我說你不暈,恭喜你,說明你還年輕,底子好,等到了一定的年紀,你也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一天不用行動電話、不用電腦,你肯定會神清氣爽一整天,

用電腦的時候并不暈,暈的是起身的時候。為啥呢?因為電腦是生產力工具,主要用它來工作或者處理耗時的任務,人在用電腦的時候是比較專注的,不容易被其他的因素影響,起身的時候,就是放松的時刻。就類似于:牙疼的人,工作的時候不疼,吃飯前會疼,

這個時候,杠精可能會說:「只要是在辦公室坐久了,對身體都不好,手、心臟、血壓、體重等方面都會有影響,不管看什么屏幕,都會傷眼睛,多出去走走吧,看看外面的風景。」這話當然沒錯,但是年輕人要講武德,我這篇文章是在做對照組試驗,你的意思是讓我直接離開實驗室?我說的對照組實驗指的是:同樣是坐著做事,面對電子設備的屏幕做事,對人眼甚至身體的傷害會大很多,同樣是在看屏幕的情況下,電子紙比一般屏幕對眼睛的傷害更小,

基于此討論,我們才能確保在一個頻道上。

如果你在圖書館坐一天看一天書呢?估計不會感到不適吧?甚至認為是在放松。我以前考研的時候,每天在自習室里學習 10 個小時以上,每周只放半天假,備戰了半年,從未感受到眼睛或者身體的不適。

說完電子紙的優點,那電子紙的缺點有沒有呢?由于目前的電子紙技術只有電子墨水技術這一種得到了應用,我們接下來就通過各種電子墨水屏設備,來看看它的缺點有哪些,

市面上有哪些墨水屏設備 Kindle

2007 年,亞馬遜發布第一代 Kindle ,電紙書大受追捧。我相信,每一位第一眼見到 Kindle 的人,都曾經感嘆:Kindle 簡直稱得上尤物。因為它讓我們在看電子書的時候,幾乎能達到紙質書的閱讀效果,而且不傷眼,此外,Kindle 的存儲空間很大,既可以看亞馬遜官網的正版電子書,也可以將第三方的電子書拷貝到 Kindle 進行閱讀。充一次電,能用兩周以上。

如果你熱愛閱讀或者想培養閱讀的興趣,真的應該買一款 Kindle 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電子書閱讀器,買來之后,即便你將它束之高閣,也值得作為收藏品,作為日常談資,




現在市場上售賣的 Kindle 有三款:Kindle 青春版、Kindle paperwhite、Kindle Oasis。如下:


我不推薦你買青春版,因為分辨率太低,如果看中性價比,我推薦買 paperwhite 款,8G 內存足夠用;如果你比較土豪,買 Oasis 也是不錯的選擇。曾經有一款 Kindle voyage,手感很好,但現在已經不售賣了,

Kindle paperwhite 的技術參數如下:



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Kindle 的 6 英寸,指的是墨水屏的 屏幕尺寸 ,不包括四周的外殼尺寸,加上外殼差不多得有 8 英寸,iPhone 12 的屏幕也是 6 英寸,可以對比參照一下。

Kindle 買來之后,確實可以做到很安靜地看書了,因為它只能用來看書,也可以導入離線電子書,其他的啥也做不了,雖然它也有內置的瀏覽器,連接 wifi 后就能上網,但這個功能基本等于殘廢。另外,Kindle 無法安裝第三方軟體,

我們可以在 amazon 官網購買正版電子書,購買之后,電子書會自動下載到 Kindle 閱讀器上(前提是 Kindle 要連上 wifi);你還可以通過發送郵件的方式將 mobi 格式的電子書發到 Kindle 閱讀器上(具體過程很簡單,可自行網上查找),也可以把 azw3 格式的電子書通過 usb 傳輸的方式拷貝到 Kindle 閱讀器,

我們知道,普通的電腦顯示器分辨率是 72ppi;當你把一本實體書的封面擺在眼前的時候,它的分辨率是 300ppi 左右。超過 300ppi 的圖像,人眼已經看不出顆粒感了;分辨率再往上提升,人眼也不會感受到明顯的區別。

而 Kindle paperwhite 的技術參數里顯示它的分辨率是 300ppi,這是什么概念呢?Kindle 的 300ppi 連電腦顯示器分辨率的 72ppi 都比不上,顆粒感很強,所以千萬不要把兩種屏幕的分辨率放在一起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

我們再來看看刷新率。目前,市場主流行動電話和電腦屏幕的刷新率基本都是 60Hz,即每秒顯示 60 幀畫面,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使用行動電話的時候,本質上是行動電話在連續播放一張張靜態圖片,每秒播放 60 張,讓肉眼誤認為眼前的畫面在動。


溫馨提醒一下,不要把「刷新率」和「幀率」弄混了。「刷新率」是屏幕的參數,「幀率」是圖像、視訊等內容的參數,

那 Kindle 的刷新率是多少呢?搜遍全網你都找不到這個參數值。真實的答案是:Kindle 根本就沒有刷新率的概念,Kindle 只有在翻頁的時候才會刷新,其他時候是靜止的;而且每次翻頁的時候屏幕就會全黑地閃一下(或者全白地閃一下)。

除此之外,Kindle 屏幕在刷新的時候,有時還會有「重影」,即部分電子墨水膠囊未刷新留下的圖像殘留。

看到這里,你很失望吧?

既然看動態的內容這么卡,那看看靜態的圖片,效果應該不會太差吧?首先,目前為止所有的 Kindle 都是黑白屏,這一點,你要有心理預期。其次,屏幕的色彩是 16 級灰度。你在行動電話或者電腦屏幕上看的圖片,都是 256 級灰度,二者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用 Kindle 看看漫畫還行,要是看別的圖片,毫無欲望,

如果你只是看文字, 那也足夠了,時間長了之后,都能接受,人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

總而言之,到現在為止,墨水屏的顯示技術,很不盡人意,Kindle 已經是采用了最好的墨水屏。很多人買了 Kindle 之后,因為受不了它的卡頓,覺得翻頁太慢,最后還是回到了行動電話上看電子書,或者干脆不看書,總而言之就是將 Kindle 束之高閣,或者蓋泡面,

連 Kindle 屏幕的體驗都這么差,其他的墨水屏設備體驗,也基本好不到哪里去。

雖然 Kindle 閱讀器的市場最大,亞馬遜官網的電子書最全,但總不能讓它一家獨大,必然會出現很多競爭者。我們來看看,市面上主流的墨水屏設備,都有哪些。

文石閱讀器


「文石」這個品牌的英文是「BOOX」,這家總部在廣州的公司于 2008 年成立,專門做電子書閱讀器。


2013 年,文石發布第一款 Android 系統的 BOOX 產品;2017 年,文石發布全球首款雙模式電子墨水屏閱讀器 Max2。

由于文石只做閱讀器本身,不做書城,所以文石的優勢在于:它是開放的 Android 系統,可以安裝第三方 App 軟體。文石閱讀器內置的書城是「京東書城」,

文石閱讀器的顏值是值得稱贊的,厚度也很薄,最薄的可以達到 5.8mm,






注意,上面這張圖顯示,文石閱讀器有四種刷新模式:普通刷新、快速刷新、極速刷新、X 刷新。級別越到后面,雖然翻頁速度越快,但內容的顯示效果會越差(殘影嚴重)。所以,大家在使用文石閱讀器看書的時候,建議選擇「普通刷新」或者「快速刷新」模式。

下面這張照片,是來自好友 @ 直樹桑(公眾號「拾書小記」的主創):


掌閱的 iReader 閱讀器



掌閱科技在 2008 年就開始做數字閱讀,iReader 軟體是它的主打產品,2020 年 11 月,字節跳動以 11 億元入股掌閱,成為掌閱的第三大股東,2015 年 8 月,掌閱的 iReader 電子書閱讀器首發上市,

iReader 閱讀器是封閉系統,不支持安裝第三方軟體。

準確來說,iReader 閱讀器基于 Android 系統定制的,是適配墨水屏的深度定制的封閉系統,不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沒有內置瀏覽器,不支持瀏覽網頁;不支持插卡、不支持 U 盤、不支持擴展內存,可以通過 wifi 或者 USB 的方式傳輸電子書,

iReader 閱讀器內置了這些軟體:掌閱書城、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百度網盤;但不支持安裝其他的 App,

目前為止,所有的 iReader 閱讀器都是如此,

Kindle 好歹有個內置瀏覽器勉強能用,iReader 連瀏覽器都沒有,

小米多看閱讀器


多看科技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2 月,2012 年被小米公司全資收購,成為小米旗下成員企業;多年來,多看一直在做電子書閱讀軟體和電子書市場,口碑挺好,

2019 年 11 月,小米終于發布了第一款閱讀器,即「小米多看閱讀器」;2020 年 12 月,推出「小米多看閱讀器 Pro」,

小米多看閱讀器支持開放的安卓系統(可安裝第三方 App 軟體),內置了「多看閱讀」、「當當閱讀」和「微信讀書墨水屏版」這三大書庫;同時內置了多看網盤、百度網盤軟體。

我個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款閱讀器的顏值不夠,而且外觀沒有辨識度,

墨案(moaan)閱讀器

墨案是小米生態鏈旗下的公司,專注做數字閱讀。墨案有很多種閱讀器,比較特別的是下面這款 inkPalm 5:



從外觀上看,墨案的 inkPalm 5 閱讀器很像行動電話,注意,它不是行動電話,只是閱讀器,它比行動電話輕很多,只有 115g。

得到閱讀器


2019 年 11 月,得到閱讀器發布,是由「得到 App」所在的公司出品的,得到在大陸的知識付費領域做得風生水起,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 》中講過。

得到閱讀器既有自己的書城(與得到 App 里的內容資源相同,目前主要是專欄、聽書、電子書),也支持開放的操作系統,可以安裝第三方的 App 軟體,

得到閱讀器的墨水屏,是由「文石」公司提供的技術方案。




好友 @饒全成同學使用了得到閱讀器描述:「得到閱讀器的屏幕,摸起來有點像磨砂的感覺;相比之下,我更喜歡 Kindle 的光滑屏幕,手感更好」,當然,怎么選,看你個人喜好,

微信讀書閱讀器

微信讀書閱讀器于 2021 年 2 月 1 號上市,限量 500 臺:


微信讀書閱讀器的機身的材質和大小都與 文石的 BOOX Poke 3 保持一致,正面采用的純平玻璃面板,屏幕尺寸為 6 英寸,1072 X 1448 的分辨率,達到 300 ppi,不支持安裝其他 App,重量約為 150g,售價 1499 元,性價比不高。要知道,文石的 Poke3 售價也才 1180 元,你愿意交智商稅嗎?


「微信讀書閱讀器」和「得到閱讀器」屬于同類型的產品,既做書城,也做閱讀器,在電子書閱讀領域,除了 Kindle 之外,微信讀書 App 應該是大陸的使用人群最多的軟體了,


reMarkable(墨水屏平板)

reMarkable 墨水屏平板主打的是手寫功能,是國外的產品,我們來看看幾張宣傳照:





看了上面的照片之后,是不是覺得 reMarkable 很唯美?我一點都不看好它。

用戶拿到 reMarkable 之后,首先關心的是云服務和文件傳輸功能,要怎么把外部的 epub、pdf 等電子書傳進去?

reMarkable 有自己的云服務,官網也提供了 PC 端軟體和移動端 App。理論上,只要在任何一個終端上傳文件,就會自動在 reMarkable 閱讀器上出現這個文件。然而, reMarkable 在大陸的云服務很不穩定,形同虛設。導入電子書最穩妥的方式是連接 USB,通過網址 10.11.99.1 在瀏覽器里進行文件導入,簡直太麻煩了,reMarkable 默認不支持中文語言,對中文文檔的文件名,支持效果也不太友好;也沒有背光功能。

reMarkable 配備了手寫筆,在上面寫寫畫畫豈不是很開心?非也。在 reMarkable 繪畫的流暢度肯定是大打折扣的;還有,誰會在一張只有黑白顏料的粗糙平板上畫畫呢?基本沒有。繪畫首先看中的是色彩和流暢,相信我,按目前的墨水屏技術水準,就算你買了 reMarkable ,也忍受不了多久,最后還是發現紙和筆來得快,以及,iPad 你值得擁有,

售價 2500 人民幣的 reMarkable 第二代,注定是個小而美的產品:


新力電子紙


新力早在 2004 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款電子墨水屏閱讀器。14 年后,新力在 2018 年 6 月推出了全新的大屏電子紙,上方截圖中的這款,是新力在 2020 年 8 月推出的,型號為「新力電子紙 DPT-RP1 黑色款」,厚度僅 5.9mm,屏幕尺寸 13.3 英寸,和 A4 紙尺寸相當,可謂名副其實的電子紙。

新力的這款電子紙,支持開放的 Android 系統(不可安裝第三方 App 軟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屏幕夠大,看文檔資料很舒適,試想一下,假如你有 500 頁的 pdf 文檔,電腦上看眼睛受不了,行動電話上看屏幕太小,在新力電子紙上看就正好合適;相比其他墨水屏設備,它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新力電子紙與 Kindle Paperwhite:



各種閱讀器小結

市面上的還有很多其他品牌的墨水屏閱讀器,比如:漢王、博閱、科大訊飛等,我就不專門介紹了。

按照我的購買建議以及市場推廣能力來看,我把市面上主流的墨水屏設備,綜合打分如下:

  • 四星:Kindle 閱讀器(擁有強大的電子書資源)、文石閱讀器(不做書城,專注做好閱讀器)

  • 三星:掌閱的 iReader 閱讀器、小米多看閱讀器,以及其他廠商的閱讀器。

  • 兩星:微信讀書閱讀器、得到閱讀器,既做電子書閱讀平臺(書城)、也做閱讀器,

  • 一星:新力電子紙(側重于大屏看文檔資料)、reMarkable 墨水屏平板(側重于手寫),

如果你是某個電子書閱讀平臺(比如 Kindle、微信讀書、得到等閱讀平臺的其中之一)的重度用戶,可以買對應的閱讀器;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開放系統的閱讀器,方便安裝各大書城的電子書軟體,那么,文石閱讀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多看、掌閱等平臺有很多小說、武俠、漫畫等領域的電子書,是其他平臺所沒有的,看個人需要,

新力電子紙很適合大屏看資料,這個出發點很好,但價格昂貴,很難推廣;reMarkable 墨水屏平板的亮點是手寫,但墨水屏本身的手寫體驗目前比較糟糕。

如果你覺得閱讀器的屏幕太大,不方便攜帶,想買個小屏的墨水屏設備,且希望在沒有 wifi 的情況下也能連網,那么, 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 就是首選,我給它打 四星半 ,我們繼續往下看,

第一款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

一家名叫 Yota Devices 的俄羅斯公司于 2007 年成立,這家公司在 2013 年 12 月發布了世界上的第一款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 YotaPhone,而且是雙面屏(液晶屏 + 墨水屏);在 2014 年發布了第二代產品 YotaPhone2,在當年的北京 APEC 會議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國禮的形式將 YotaPhone2 贈給了主席大大;在 2017 年 10 月,發布了第三代產品,YotaPhone3。

最終,這家公司因產能太低于于 2019 年 4 月宣告破產,





海信墨水屏行動電話

大陸做墨水屏行動電話的廠商也有一些,但整體都比較小眾。我大致介紹一下:

2014 年,文石發布大陸第一款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 BOOX E43,一直沒有興起波瀾。



現在大陸做墨水屏行動電話最知名的品牌是海信 :

  • 海信在 2017 年推出第一款雙面屏行動電話海信 A2 pro;

  • 2018 年 11 月,發布雙面屏行動電話——海信 A6;

  • 2019 年 10 月 23 日,發布墨水屏行動電話——海信 A5,以及雙面屏行動電話——海信 A6L。

  • 2020 年 6 月 1 日,發布墨水屏行動電話—— 海信 A5 Pro,以及墨水屏行動電話的 彩色版 —— 海信 A5 Pro CC。

  • 2020 年 12 月 11 日,發布 5G 墨水屏行動電話—— 海信 A7,以及彩色版的 A7 CC,

備注:這里的雙面屏行動電話是液晶屏 + 墨水屏,墨水屏行動電話則只有墨水屏。另外,A6 的發布時間竟然比 A5 要早,不知道海信怎么起名字的,


截至當前時間(2021 年 1 月),海信現有的幾款墨水屏產品里(如上圖所示),如果你打算買,我推薦你買 海信 A5 Pro 或者 海信 A7,這兩款都可以。最好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對屏幕尺寸的需求,按需購買。

A5 Pro 的價格是 1599 元,屏幕尺寸是 5.84 英寸,黑白屏。不建議購買彩色款的 A5 Pro CC,因為不如黑白屏的流暢,

A7 的價格是 1999 元,屏幕尺寸是 6.7 英寸,黑白屏,有 5G 網路。雖然 5G 網路在墨水屏設備上是噱頭,但是 A7 的墨水屏體驗和流暢度比 A5 Pro 好一些,

另外,彩色款的 A7 CC,流暢度和體驗如何我還沒試過,歡迎用過的讀者留言反饋,

將來,海信會推出更多款型的墨水屏行動電話,其他行動電話廠商也會加入競爭,可以持續關注,

關于我購買的這款 A5 Pro 墨水屏行動電話的詳細測評,我會放在下一段,


為什么不買雙面屏行動電話?把行動電話翻來翻去的動作,你不覺得奇怪么?不明真相的群眾還以為你是在用手指摩擦行動電話,

為什么不買 A5 Pro CC?因為彩色的墨水屏技術還不太行,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很差,再等等看,



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彩墨屏在看文字的時候,清晰度要差很多。就算你彩墨屏看圖片或照片,這種感覺就像是在看失真的漫畫,估計看完之后,還是會忍不住回到行動電話上看看這張照片到底長什么樣子。

另外再提示一點:海信 A5 Pro 墨水屏行動電話的屏幕分辨率是 720*1440;而彩色版的海信 A5 pro CC 的分辨率是沒有具體數據的,估計是官方不愿意透露?

5G 版的海信 A7 如何?屏幕的使用體驗流暢度要好比 A5 Pro 好一些,但如果是因為它的 5G 而付費并不值得,你只是看個文字和圖片而已,需要這么快的網速么?5G 功能在墨水屏上完全就是噱頭,華而不實。

此外,掌閱和騰訊閱文集團的口袋閱,也推出了墨水屏行動電話,但都過于小眾,忽略不計。補充說明:口袋閱只支持安裝自家應用商城里的 App,不支持安裝其他未收入的第三方 App,

墨水屏顯示器

北京的大上科技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3 月,并在 2014 年 12 月發布了全球首款電子墨水顯示器——Paperlike,尺寸是 13.3 英寸,無人問津,



2020 年 12 月 25 日,大上科技發布 25.3 英寸大屏的電子墨水顯示器,吸引了一部分人(包括我)的注意,由于無法量產,只能先預約再購買,


第一看到這款墨水屏顯示器的宣傳圖,感覺是個稀有物種,真的是「萬眾期待」嗎?一點也不。值得買嗎?肯定不值得,一萬多塊錢,干啥不好?

電腦作為生產力工具,如果配上如今的墨水屏顯示器,基本沒有什么應用場景,

另外,上面的宣傳圖里說「 大上科技 是 E-ink 墨水屏顯示器的 發明者 」,這句話很容易讓人們誤以為「大上科技是 E-ink 墨水屏的發明者」,其實它主要是做工業設計。實際上,E-ink 技術和 E-ink 墨水屏是臺灣 元太科技 公司獨有的技術和產品。臺灣元太科技公司提供了 E-ink 墨水屏之后,其他的硬件廠商可以根據需要,定制不同的硬件設備(閱讀器、行動電話、平板、顯示器、甚至未來的電腦等一切需要屏幕的設備),

與其期待墨水屏顯示器的到來,倒不如先期待 E-ink 技術能夠有新的突破。至少要等彩色版的墨水屏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之后,墨水屏顯示器才會有應用市場,

當然,大上科技作為全球首家發布墨水屏 顯示器 的公司,這種勇于嘗試的探索行為,精神可嘉,值得點贊,

電子墨水屏價簽

1993 年,第一個電子價簽在歐洲誕生,但由于生產成本高昂無法被大量商用。

電子價簽(電子貨架標簽)代替紙質標簽后,可以遠程實時更新商品的價格、折扣、屬性等資訊,并將數據同步給后臺,

倉儲自動化管理的重點是操作自動化、數據準確率、流程效率化,電子價簽在數據這部分就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給電子價簽配上溯源碼,可以將商品進行溯源,配合打通供應鏈。

很多電子價簽,是 LCD 液晶屏為主,但液晶顯示屏雖然外觀華麗,顯示色彩豐富,屏幕反光卻極為嚴重,容易造成消費者視覺不適,所以點陣式的電子墨水屏價簽 廣受青睞,

比如部分盒馬鮮生的門店里就有電子墨水屏價簽,并帶了溯源碼:(這張照片由好友 @Felix 提供)


由于墨水屏本身就很貴,再額外加上藍牙傳輸、耐低溫、防水等特性,使得墨水屏的電子價簽成本很高:(大概 70 元左右一個)


海信墨水屏行動電話的使用測評 初體驗

2020 年 6 月 1 日,海信發布電子墨水屏行動電話—— 海信 A5 Pro,當時的原價是 1799 元,我在 11 月 1 號,趁著雙十一的優惠價 1499 元,毫無猶豫地下了單。現在去 JD 上看,需要 1599 元。


美圖欣賞 1:


美圖欣賞 2:


美圖欣賞 3:


這款行動電話拿到手之后,外觀是這樣的:



海信 A5 的整體顏值還是不錯的,外殼是塑膠材質,白色款行動電話的前置面板是黑色,后置面板是白色,重量是 164g,屏幕尺寸是 5.84 英寸。這種外觀和材質,讓我想到了我曾經使用過的小米行動電話 2S、小米行動電話 4C,

上面的圖里所顯示的畫面,就是行動電話息屏時的狀態。屏幕在不切換畫面的時候,是處于靜止狀態,基本不耗電,

即友 @麥克猹拍的實物圖也不錯,如下:


屏幕的顯示效果如何?

當我們拿到一款墨水屏設備時,除了看外觀、屏幕尺寸、重量、系統是否開放之外,如果想要看它的屏幕顯示效果,應該重點看這幾個指標:

  1. 黑白對比:底色(背景色)夠不夠白,文字夠不夠黑,

  2. 文字、圖片等內容的顯示效果是否清晰,是否有顆粒感、鋸齒感。

  3. 切換畫面(翻頁、滑動頁面、打字等)的時候,是否流暢(有沒有出現卡頓、高延遲、閃屏、殘影等),

帶著這三個指標,我們看看海信 A5 Pro(以下簡稱 A5)的顯示效果到底如何:(對標 Kindle)

  • 缺點:底色偏灰、偏暗,Kindle 的底色很白,

  • 缺點:無論是底色還是內容,都帶有比較明顯的顆粒感,比 Kindle 差很多。

  • 缺點:文字不夠黑,且有顆粒感,比 Kindle 差很多。

  • 缺點:圖片完全沒法兒看,一片漆黑,看視訊就更別想了。

  • 優點:翻頁的時候,沒有出現明顯的卡頓、延遲,雖然會有略微的殘影,但 不會閃屏,相比之下, Kindle 在翻頁的時候,會很明顯地閃屏,這一點,A5 比 Kindle 強很多。

  • 優點:打字方便。因為打字可以單手操作,且可以安裝第三方輸入法。

A5 給我整體的感覺是:墨水屏的質量很一般,比 Kindle 差很多。如果說拿著 Kindle 是在看正版書,那么,拿著 A5,像是在看盜版書,紙張比較劣質,文字有明顯顆粒感。畢竟 A5 行動電話才一千多塊錢,包括了墨水屏,以及行動電話該有的其他零件(攝像頭、雙卡雙待等)。其他的電子書閱讀器,大多也是 1000~2000 元不等。A5 的這個價位已經很低了,還能要求什么呢?

一圖勝過千言萬語,來看看 A5 的顯示效果。

文字的顯示效果:(近距離看)


文字的顯示效果:(從左到右依次是:紙質書、海信 A5 Pro、小米行動電話、Kindle)


查看圖片的顯示效果:


上圖中可以看到,A5 墨水屏顯示的圖片,一片漆黑,基本殘廢;Kindle 顯示的圖片,勉強能看,

溫馨提示一下,根據我的實際使用體驗,建議使用海信 A5 行動電話的同學將顯示模式設置為均衡模式,體驗最佳:


灰階測試

我們知道,目前,墨水屏的色彩基本都是 16 級灰度,你在行動電話或者電腦屏幕上看的圖片,可以呈現 256 級灰度。


上面這張圖,就是 256 級灰度,從黑到白的漸變,我們來看看它在各種設備上的顯示效果:


上圖中,從左到右依次是:海信 A5 Pro、Kindle、小米行動電話,可見,同樣是 16 級灰度,海信比 Kindle 的顯示效果要差很多,海信的實測效果,只有 8 級灰度左右,

我每天的閱讀時長

按照往常的生活習慣,我平均每天使用行動電話的時長是 4 個小時或者 5 個小時,這還是在我 996 加班的情況下,


使用了墨水屏行動電話之后,我每天使用墨水屏的閱讀時長為 3 個小時左右,使用普通智能行動電話的時長為 1.5 個小時。



使用墨水屏行動電話后,極大地減少了智能行動電話的使用時間。相當于是把我在 iPhone 上的 3 小時閱讀時間,轉移到了墨水屏行動電話上,同時達到了我想要的護眼效果。

有人問:「在持續加班的情況下,每天三小時的閱讀時間,怎么做到的呢?」我自己的閱讀節奏是:

  • 早上七點到八點,閱讀一小時。

  • 如果下班早(晚上九點前下班的話),晚上睡前閱讀半個多小時;如果加班太晚,就不閱讀,

  • 吃飯排隊 & 捷運上閱讀半個小時。

  • 周末休息的時候,會看上幾個小時,有時候可能會閱讀一整天。

并不是每天都如此,但大部分時候是如此,不玩游戲、不刷抖音的日子,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我的好友 @Rene 告訴我,她每天使用行動電話的時長經常達到十個小時左右(而且是在需要上班、偶爾加班的情況下):


耗電量如何?

說到耗電量,我們先拿其他設備做個對比,

我手上的 iPhone SE 第二代,電池容量是 1821mAh,屏幕尺寸是 4.7 英寸,充一次電可以連續使用大概 4 個小時。如果每天使用 1.5 個小時,剛好可以用兩天(此處可以理解為:使用時間是 3 個小時,待機兩天的耗電量相當于使用 1 個小時,加起來剛好 4 個小時)。

Kindle Paperwhite 4 的電池容量是 1500mAh,主屏幕尺寸 6 英寸,充一次電之后,大概可以使用 20 個小時,假設每天閱讀三小時,充一次電可以使用一周。Kindle 的功能單一,基本只有自帶的書城服務,使用的過程中不是很耗電。

海信 A5 Pro 的電池容量 4000mAh,屏幕尺寸 5.84 英寸,它耗電量如何?我測試了很多次,答案是:在關閉背光燈的情況下,充一次電可以使用 9 個小時,假設每天閱讀三小時,可以使用三天(待機的耗電量可以忽略不計)。在打開背光燈的情況下,續航時間會縮短一兩個小時,

另外,這個行動電話有個很高級的功能叫「超級省電模式」,你可以選 6 個你想用的 App,除此之外其他的 App 一概不能用。

廣告上說,A5 Pro 的使用時長可以達到 32 個小時:


這就是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區別。廣告打的震天響,用的時候一坨翔,

肯定有人會站出來說:「測試續航時間,肯定要區分關不關 WiFi、開不開背光燈、看不看視訊呀?」真實的場景里,誰會刻意這么做?都是順氣自然的。我所描述的續航時間,是日常情況下的平均續航時間,是本著對普通人負責任的原則。

可以作為備用機,不能作為主力機

A5 支持雙卡雙待,且可以安裝第三方 App 軟體,墨水屏行動電話作為備用機還是挺方便的。我簡單列舉幾個備用機的使用場景

  1. 開通一個行動電話號的小號,專門用于和陌生人聯系,比如:收發快遞、注冊網路賬號等。小號建議錯開運營商,假如你的大號是大陸移動,那么,小號建議開通大陸電信或者大陸聯通,當你抵達一個信號不好的無人之境,發現大陸移動沒信號,然后掏出備用機,說不定電信 / 聯通就有信號,按照我自己的經歷,很多地方的信號強弱依次是:移動 > 電信 > 聯通,但這個排序不絕對,跟地區有關,跟行動電話硬件也有關。

  2. 注冊微信小號、QQ 小號,安裝在備用機上。這年頭,大多數(成年)人的社交賬號,都有小號,至于用途是什么,你懂得:電腦 A 給電腦 B 傳文件、聯系網友、做副業、搞微商、發廣告、自己跟自己哈拉等等,

  3. 看到有個公眾號,寫了篇萬字長文,于是轉發到微信小號,在墨水屏上閱讀。

  4. 周末出去放松,不打算帶行動電話,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備用機帶上,應急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移動支付、發微信、掃碼乘車等,

  5. 出門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帶充電寶,而我選擇帶兩個行動電話,

  6. 參加一個飯局,跟桌上的很多人都不熟,大家都各自低頭玩行動電話,緩解尷尬。而我則拿起墨水屏行動電話看書,毫無違和感,我要是拿個 Kindle 在飯桌上,豈不成了異類?

A5 墨水屏行動電話 可以作為備用機,但不能作為主力機 ,比如說:

  1. 看圖片的時候,基本是黑的。看視訊就更別想了,卡得不行。雖然有攝像頭、有拍照功能,但形同虛設,屏幕里的畫面一片漆黑。

  2. 回復領導消息的時候,蝸牛般的打字速度,你會急死,

  3. 因為 A5 行動電話是黑白屏,所以在疫情期間,你無法出示綠碼,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別輕視。

有人好奇 A5 墨水屏行動電話的微信哈拉體驗如何,我截幾張圖你們對比下:


我所理解的「測評」

我在此前從未寫過測評,但我認為:有一種好的測評,是讀者需要的、關心的、想要了解的內容,而不是作者羅列一大堆參數、美圖、科普,顯得自己很專業,是資深玩家。

使用體驗就是一種很好的測評,比如說,你重度使用了一款產品之后,你的同學問你這個好不好用?值不值得買?你會怎么回答他?肯定是他需要的、關心的東西。這就是使用體驗。

比較經典的反面案例就是:各種測評大佬給行動電話跑分。但是,跑分高不能說明啥,用了一年還是卡。咦?竟然有點押韻 …

最近,我打算買一款數位產品,看了無數的測評之后發現,還是咨詢客服來的快,

我推薦購買哪些墨水屏閱讀設備

市面上的電子墨水屏設備五花八門,如果讓我推薦 閱讀相關 的閱讀器,我會推薦下面這幾款:

  1. 入門的閱讀器:Kindle,屬于封閉系統,但可以導入離線電子書,Kindle 最大的作用不是蓋泡面,而是墨水屏的啟蒙,很多人購買的第一臺墨水屏設備就是 Kindle。

  2. 小屏的閱讀設備: 海信 的墨水屏行動電話,堪稱國貨之光。支持開放的 Android 系統,可自由安裝第三方 App。將來也許會有其他行動電話廠商做墨水屏行動電話,大家可以持續關注。

  3. 大屏的閱讀設備: 文石 的閱讀器,支持開放的 Android 系統,可自由安裝第三方 App,具體選哪個型號,需要看你的預算和對屏幕大小的需求。比如說,如果你經常看 A4 大小的 PDF 文檔,文石的 BOOX Max 系列就是不錯的選擇(價格感人,5800 元),將來也許會有其他品牌的墨水屏平板,可以持續關注。

以上推薦只是我的個人喜好,無任何利益相關,如果你想要的閱讀器側重于彩色版、手寫等特別的功能,可以自行了解,

我在使用哪些電子書閱讀平臺和軟體

我平時閱讀時是以電子書為主,如果這本書沒有電子版,我就會去買紙質版。

我在閱讀電子書時,使用了這些軟體:

  • 電子書閱讀平臺(會員制):得到 App、微信讀書、Kindle Unlimited。

  • 電子書閱讀平臺(買斷制):Kindle。

  • 看書評、打分:豆瓣、Goodreads,

  • 閱讀 ePub 格式電子書:iBooks(Mac 和 iOS 平臺)、微信讀書(全平臺)、calibre(Windows 和 Mac 平臺)、Neat Reader(全平臺)、多看閱讀(Android 和 iOS 平臺)、iReader 掌閱(Android 和 iOS 平臺)

  • 閱讀 mobi、azw3 格式的電子書:Kindle 閱讀器

  • 閱讀 PDF 格式的電子書:MarginNote、福昕閱讀器、Adobe Acrobat Reader DC、瀏覽器,

  • 電子書格式轉換:calibre

  • 手動制作電子書:calibre + GitBook

  • 書單管理:曬書房

  • 紙質書拍照整理成電子檔書摘(OCR):閱讀記錄 App、 白描 、iText

  • 讀書筆記整理:notion、flomo

上面的軟體中,冒號前面的是功能,冒號后面的是軟體名稱,凡是普通 Android 行動電話能安裝的軟體,墨水屏行動電話都能安裝,

在此我只是簡單列舉出我所使用的軟體清單,后續的文章中,我會專門介紹我如何利用這些軟體構建閱讀體系,

為什么 Kindle 的宿命是蓋泡面?

為什么 Kindle 的宿命是蓋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買 Kindle 的人多,用 Kindle 的人少。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Kindle 作為消費品,買了不一定要用。《讀庫》的主編老六在一次 訪談 中說道:

書的打開率其實很低。有的人覺得自己買了這么多書,打開率這么低,太不值當,就不買了,這是可以的,有的人繼續買書裝點門面,同樣可以,有的書買來如饑如渴地讀完,也挺好,有時候讀到一半就不想再讀了,并不需要覺得欠誰的,書就是消費品,生活中大部分消費品的價格和效應不是對等的,并非花了多少錢就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價值。

書是一種消費品,并非花了多少錢就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價值。買了書不一定會看書,想看和在看是兩回事,就像買了 Kindle,不一定會拿起它,很多人在討論墨水屏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我也有一個 Kindle」,享受了內心片刻的滿足感,緊接著后半句是「我很少用」,

其次,Kindle 是以看正版電子書為主(雖然也可以在電腦上通過郵件或者 USB 傳輸的方式拷貝離線的電子書到 Kindle 上,但還是有點太麻煩),有一點你可能還不知道:在電子書閱讀市場,看書的人只是占了很少的比例。更多的人看的是 網路小說、都市言情、宮斗權謀、武俠、玄幻、漫畫、小黃文等沒有版權的內容;這類內容老少皆宜、男女通吃,這類內容的市場和渠道遠比你想象中的大和豐富,那就更沒有 Kindle 什么事了,

再次,涉及到「專注」的問題。有人說:「閱讀器可以讓我們在看書的時候更專注」,如果仔細想想會發現:「閱讀器讓我們更專注」其實是個偽命題,

對于專注的人來說,在任何設備上看書都能看得下去,否則,行動電話上的微信讀書 App 也不會這么火(目前是月活 500W)。對于不專注的人來說,他會左手拿著 Kindle,右手拿著行動電話。

看紙質書同樣有干擾,你讀到某個段落時,可能會若有所思地抬頭看看窗外的人們嬉笑打鬧,可能直接攤在沙發上做葛優躺,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攜和在線,才是未來,阿里云的創始人王堅在他的《在線》一書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天,市場上已經幾乎沒有膠相機了,就算有愛好者在收藏傳統膠卷相機,那也是將其當成藝術品,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消費,數位相機通過數字化,將傳統行業做了一次徹底的革命,

1975 年,柯達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臺數位相機;1975 年 12 月,柯達公司的電子工程師史蒂文·賽尚(Steven Sansson)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拿著數位相機,拍下第一張照片的人,

柯達曾在它的數位相機上配置 Wi-Fi 功能,算是進一步的改進,但是這種做法沒有用,添加 Wi-Fi 的作用,僅僅是讓照片更容易下載到電腦而已,這個東西一定不會有生命力,

而真正帶來革命意義的,是行動電話上的數位攝像頭,它隨時連接著互聯網。一個在線的相機,徹底改變了拍照的形態,現在在外面吃飯時,無論是剛上國小的孩子,還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都習慣于一上飯桌立馬拿行動電話拍照,然后傳到社交網站上。在線相機激發了普通人的創造欲望和分享欲望,所以才有 Instagram 這類照片分享軟體,并在全球掀起浪潮。

2012 年 1 月,擁有 131 年歷史的柯達申請破產,從第一張數位照片到破產申請,只有不到 40 年的時間。今天,史蒂文的夢想實現了,但柯達卻不見了,這也體現了柯達和 Instagram 的差別。

音樂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歷程。從磁帶到 CD(激光唱片),從 CD 到 MP3(一種音頻壓縮技術),我們獲取音樂的方式越來越便利,這也遵循了從原子到比特,最后到在線的過程,世界上的很多技術,都是出現沒多久,甚至還沒和你真正匹配到最佳狀態,就已經消失了。比如隨身聽,這個風靡一時的磁帶播放器,還沒進化完,就被淘汰了。

在線的前提是便攜。閱讀器的尺寸大小,接近紙質書的大小,確實可以滿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但做不到真正的便攜,廣告里都說閱讀器可以很方便地裝在口袋里,那得是穿著大衣才行,牛仔褲里是放不下的,

如果做不到真正的便攜,意味著使用頻次較低,上學、去圖書館、上班或者出差的路上也許會背包,但是排隊吃飯、公園散步、臨時開會的時候,就很少背包。我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女生會喜歡隨身帶著小包,小到只能裝下一個行動電話,你會隨身帶著行動電話,但不會隨身帶著一塊磚頭,

關于便攜的應用場景,一個最經典的案例是就是 iPad,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是行動電話,其次是電腦;iPad 只是偶爾用用。iPad 的應用場景填補了行動電話和電腦的空窗期,當你想要在大屏上做「以閱讀、觀看、寫寫畫畫為主」的事情時,iPad 就很適用,

有人說:「閱讀器之所以受歡迎,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器的屏幕比較大,像一本書的大小」,可是,微信讀書閱讀器的屏幕才 6 英寸,只是比大多數智能行動電話的屏幕大一點點,也沒見用戶吐槽,

一款設備的屏幕尺寸大小,既不是優點,也不是缺點,只是「特點」。小屏或者大屏,都有各自的應用場景,對比下 iPhone、iPad、Mac 的使用場景便明了,單從使用頻率來看,行動電話一定是完勝任何大屏設備的,

以上,我并沒有否認平板設備的市場價值,我只是從便攜和使用頻率的角度做探討,

便攜只是一小步,在線才是一大步,

柯達做到了將照片從原子到數字化,卻沒有做到從數字化到在線化,同樣, Kindle 做到了將書籍從原子到數字化,卻沒有做到從數字化到在線化

閱讀并非獨自享用,閱讀是一種社交活動。在書中看到一段好的段落之后,立馬復制、截圖、制作成分享圖,發到微信群、曬曬朋友圈、分享到社區網站、去豆瓣上看看評分和書評、去筆記軟體上整理閱讀筆記、去搜索引擎里查相關資料、成為寫作素材,以及快速打字并搜索電子書全文,甚至直接把離線的電子書發給朋友,所有的這些操作,Kindle 都做不到,而行動電話和電腦都能做,

當然,你可能會說:「我端著 Kindle 當紙質書看,總行吧?」 你這不是浪費了電子書的天然優勢么?

還有人會說:「術業有專攻,我覺得看電子書就應該用專門的閱讀器看」,這樣做當然有好處,可以專心只做閱讀這一件事;另外一方面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想放下手中的閱讀器,然后拿起行動電話做別的事,你會覺得這種切換操作特別麻煩。

更有人說:「我拿起行動電話就想玩,在行動電話上看書我沒法兒專注」,行動電話是現代人肢體的延伸,你應該學會如何與行動電話相處,而不是避開它,當你左手端著 Kindle,右手拿著行動電話哈拉的時候,這種感覺如此奇妙。

1984 年 1 月,Apple發布了第一款成功的面向大眾市場的個人電腦,它擁有圖形用戶界面、內置屏幕和滑鼠,到現在剛好 37 年過去了,我們早已學會如何跟電腦相處。2007 年 6 月,喬布斯發布了第一款 iPhone 智能行動電話,它徹底顛覆了移動市場,到現在還不到 14 年,它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環境,2010 年之后出生的小朋友,他們從小就接觸了行動電話,也許,等他們長大后會發現:「沉迷行動電話」這幾個字,只是在兒時常聽長輩念叨,他們自己從未有過這樣的困惑。

一臺能連 Wifi 的設備,算在線么?還不夠,一定要同時擁有 4G/5G 上網和 Wi-Fi 上網這兩個功能,兩者的區別在哪里?難道是 Wi-Fi 上網速度更快、資費更便宜?真正的重點在于是 3G/4G 而不是 Wi-Fi 直接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

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4G/5G 上網只需要一張 SIM 卡(電話卡),你所有的認證在這一張卡上就能全部實現,這就是好的用戶體驗,你通過 4G/5G 上網時,不需要一個顯性的裝置,也不需要一個連接到網路上的顯性動作;而當你通過 Wi-Fi 上網時,你肯定需要做出輸入密碼這樣的顯性動作,在互聯網行業,流行這么一個說法:每多一個步驟,就要多損失一半的用戶,也就是說,哪怕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布滿了 Wi-Fi 熱點,只要你還是需要輸入一堆密碼才能通過 Wi-Fi 上網,那么就會失去一大批用戶,無法真正普及聯網。

以前,諾基亞行動電話和塞班系統還流行的時候,人們會買 MP3 設備聽歌、買 MP4 設備看視訊、買收音機聽廣播、買隨身聽和磁帶聽專輯,后來 iPhone 等智能行動電話出現之后,這些設備都消失了。

你完全可以設想一下,原來不在線的東西,只要在線了,會帶來什么樣的創新,而這種創新會給所在的行業帶來什么樣的革命,

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許多東西都在進化,能夠留下來的東西很少,這體現了適者生存的原則。有的東西比如眼鏡、項鏈、手表、行動電話,一直沒被淘汰,它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進化,去適應環境,


當你在拿 Kindle 蓋泡面的時候,我想到了《動物精神》這本書里的一段話:

資本主義的物產豐富至少有一個缺陷——它并不是自動地生產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是生產人們認為有需要且愿意為此付錢的東西,如果人們愿意為藥品付錢,資本主義就生產藥品;而如果人們還愿意為「包治百病」的假藥付錢,資本主義就會生產假藥。

用戶到底想要一款怎樣的屏幕?

電子紙最大的優點就是護眼,第二大優點是能達到紙質印刷的效果,

這一段,我想說的是:第二個優點在第一個優點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其他的優點,更是無足輕重。

當初提出電子紙設計理念的人,希望的是「改變人們閱讀資訊的方式」,而不是想要讓這塊屏幕看起來多像紙張,大部分資訊不是在紙上,也不需要在紙上。護眼才能真正改變人們閱讀資訊的方式,

雖然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我更傾向于相信:采用墨水屏技術,讓墨水屏看起來像紙張,只是技術實現上的一種意外的結果,讓剛好熱愛閱讀的人收獲了一份意外的驚喜。至于其他的優點:因為墨水屏是靠反射光讓人眼可見,所以自然很省電;因為電子墨水是一種液態材料,所以更輕薄,未來更容易做成可折疊、可彎曲的屏幕, 這些優點都是選擇電子紙技術的結果,而非原因,

沒錯,護眼就是電子紙最大的發明,我有很多理由來說明這一點,

現在我們用的 Kindle 是反光模式,且有紙質印刷的效果,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 Kindle 和行動電話一樣是發光模式,而不是反光模式,那么,即便 Kindle 屏幕看起來再像紙質書,也不會有人買單,因為太刺眼了,還不如直接在行動電話上看電子書呢,況且,行動電話屏幕也可以再發明出一種「仿紙張印刷效果」的顯示模式,這不是什么難事,此時完全就沒 Kindle 什么事了。

我們再設想一下,假如 Kindle 保持反光模式不變,但是屏幕看起來沒有紙張印刷模式,這樣的 Kindle 會有人買單嗎?當然會,因為行動電話和電腦屏幕做不到反光模式。

有人可能會說:「我在用 Kindle 的時候,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一直都是打開背光燈的,」你要知道,電子紙的背光燈,是經過柔性處理的,他的光線要比行動電話屏幕要暗得多,

電子紙技術直到現在為止一直都很落后,從墨水屏在 1997 年首次推出,到后來的十年,一直都無人問津,

為什么第一塊電子紙的大規模應用場景是 Kindle 電子書市場呢?不是因為墨水屏看起來像紙張,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是因為文字顯示對色彩的要求是不高的,只要底部是白的,文字是黑的就行。這種潛在的市場機會, 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去激發,于是半路沖出來一個亞馬遜,亞馬遜在 2007 年推出第一款 Kindle 的時候,之所以能火爆,靠的是亞馬遜商城有海量的電子書資源,內容資源 + 墨水屏,雙劍合璧,創造了電子紙得天獨厚的應用場景,相比之下,世界上的第一款墨水屏電子書閱讀器,不是 2007 年的 Kindle,而是 2004 年新力公司推出的,但是新力沒有電子書資源,所以這款閱讀器接下來的命運注定走向末路。

電子書市場只是電子紙的一個很小的應用領域,電子紙的仿印刷效果,只適用于原本將紙張作為載體的內容;更多的內容載體,并不是紙張。我們的視覺可以再開闊一些,將來,人們希望通過電子紙看行動電話屏幕、看電腦屏幕、看廣告牌,看幾乎所有被制造出來的、呈現在眼前的東西,到那時,電子紙領域會涌現出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由于「電子紙」這個詞已經被廣泛傳播,即便將來它的顯示效果看起來不像紙張,人們也會親切地將其稱之為「電子紙」,

假設不考慮技術因素,單從使用的角度講,既然周圍的太陽光和燈光可以給屏幕提供光照,已經足夠,屏幕本身為何還需要發光呢?這本身就是在浪費能源。

歸根結底,用戶到底想要一塊怎樣的屏幕?用戶想要的是一塊反射式屏幕,說得再通俗一點:用戶想要的是一塊不發光也能看見內容的屏幕

電子紙的發展現狀和預測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知道,電子紙的技術很落后;電子墨水屏(E-ink)技術是目前唯一投入商用的電子紙技術。

墨水屏的刷新很慢,色彩顯示很差勁,有鋸齒感,翻頁有閃屏、殘影。看文字足夠,看圖片勉強,看視訊殘廢,這就是電子紙目前的使用體驗,

電子紙未來的發展會這樣?市場上會出現怎樣的競爭格局?這一段,我來做個大膽的預測。

這篇文章的發布時間是 2021 年 2 月初,做預測時,我大致會以未來三年(2023 年)、未來五年(2025 年)、未來十年(2030 年)作為時間節點,

需要聲明的是:

  1. 以下預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技術支撐、統計數據,純粹只是我的個人暢想,如果你覺得不切實際,就當是在看科幻片吧,

  2. 我的預測有一種悖論:如果我不公開預測,市場可能真的會命中我的預測,但是大家不知道我的預測;如果我公開預測,市場可能會因為看到我的預測而提前采取行動,導致我的預測不準,

未來兩年:閱讀器之爭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閱讀器市場分為三層:

第一層 :由臺灣的元太科技公司提供 E-ink 屏幕。

第二層 :比如文石這樣的公司,專注做閱讀器。主要做兩件事:一是根據 E-ink 屏幕做工業設計,做閱讀器硬件(硬件層面);二是做操作系統(軟體層面)。閱讀器的操作系統是基于 Android 系統定制的,既要做系統裁剪,又要適配 E-ink 屏的使用體驗,有一定的工作量。由于文石沒有自己的書城服務,所以文石閱讀器必須要做開放的 Android 系統,必須要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

第三層 :比如微信讀書、得到、多看、掌閱這樣的公司,主要提供數字閱讀服務,順帶做閱讀器,比如微信讀書的閱讀器由第二層的廠商提供硬件的貼牌代工 。通俗來說就是:微信讀書團隊想要做一款量身定制的閱讀器,于是找文石公司代工。文石公司按照需求改改屏幕尺寸、定制一款開屏軟體、加上微信讀書的 logo,就成了微信讀書閱讀器,

另外,Kindle 閱讀器其實是把第二層、第三層的事情都做了(只不過,Kindle 是屬于封閉的系統)。

第一層顯然已經被元太科技公司壟斷了,因為 E-ink 是元太獨有的技術,這沒什么好說的,

第二層提供的閱讀器,是比較適合普通用戶的。因為,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裝不同的閱讀類 App,

第三層提供的閱讀器,主要是給特定的用戶群體。比如說,你是微信讀書的重度用戶,購買它的閱讀器是無可厚非的。你可以把「微信讀書閱讀器」理解為「硬件形式的微信讀書 App」,它主要是給微信讀書的深度用戶定制的,不太適合其他的用戶人群,第三層,比拼的不是誰的閱讀器做得好,而是誰的電子書資源更豐富,

假如說,你是各種閱讀 App 都在用的人,那么,第三層的閱讀器顯然不適合你。使用微信讀書 App,然后買個微信讀書閱讀器?使用得到 App,然后買個得到閱讀器?這太扯了。建議直接買第二層的閱讀器。

當然,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微信讀書閱讀器雖然不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但是得到閱讀器支持呀,我買個得到閱讀器,是不是相當于買了文石閱讀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我們在評價一個閱讀器是否值得買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這款閱讀器是否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 不一定是優點,

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微信讀書、iReader 這樣的閱讀器,他們要禁用「安裝第三方 APP」這個功能?是為了做一個封閉系統然后形成閉環嗎?這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安裝在閱讀器上的 APP 應該是寧缺勿濫的,閱讀器不是不想給用戶提供這一功能,而是對目前墨水屏上 APP 的顯示效果不滿意,絕大部分 App 在墨水屏上是沒有做適配的,

微信圖書團隊主要做電子書閱讀服務,在閱讀器操作系統層面的優化上,無能為力。如果用戶安裝了各種奇奇怪怪的 App 之后,引發吐槽,微信圖書背不起這個鍋,也不想惹這樣的麻煩,

假如說所有的閱讀 App 都做了墨水屏的適配的情況下,微信讀書閱讀器如果還是封閉的系統, 那它就不是形成閉環,而是閉門造車,

得到閱讀器支持安裝第三方 App,這就作何解釋呢?相信我,在得到閱讀器上使用非得到系的 App,它的使用體驗肯定要比文石閱讀器差一些,得到閱讀器的目標用戶群體,一定是得到 App 的重度用戶,得到公司重點維護的是這群得到用戶,而不是閱讀器上的操作系統和其他 App,

到這里,你應該能明白,為何我在前面說,「微信讀書閱讀器」本質上是「微信讀書的硬件 App」

未來兩年,會有各種閱讀器產品層出不窮(現在就已經是了),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甚至會出現在捷運站廣告牌,但是,應該只有兩種閱讀器會得到普遍認可:一種是 Kindle 閱讀器,因為 Kindle 電子書實在太豐富,而且 Kindle 閱讀器支持導入離線電子書,也不算完全封閉。另外一種是文石這樣的閱讀器,專注做好閱讀器本身的使用體驗。至于微信讀書閱讀器、得到閱讀器,它們的品牌宣傳價值大于使用價值。

想要做好一款閱讀器,需要做好三件事:

  1. 墨水屏的屏幕要做好(硬件層面),

  2. 操作系統要做好(系統軟體層面)。

  3. 應用層的 App 要做墨水屏的適配(應用軟體層面),

第 1 件事,只有元太公司能做,第 2 件事,未來…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作者字沒少碼

  2. 柯南,都是國小生,你看看人家元太,都開發出彩色墨水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