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談起風險了


我有一個朋友,唯愛茅臺,

剛才他嘆著氣說:

怎么回事,今天本來高高興興、紅紅火火,結果收盤一看,茅臺轉頭跌了快5%, 難受,想哭,

咋回事?

市場有點被嚇到了,被兩通講話。

一個是香港財政 司司長提了一嘴——

不排除進一步增加印花稅的可能。

好家伙,前一個加稅消息大家還沒消化完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港股應聲而跳,

另一個是,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講了他的一個擔心——

疫情之后,歐美放水太甚,副作用有點大,股市漲的過猛了,

很擔心金融市場,特別國外金融的資產泡沫,哪一天會破裂,

另外,雖然大陸的放水控制的挺好,但現在經濟高度全球化,大批外國的錢流入,將來一旦收緊, 會不會也造成大陸股市波動太大呢

另外還提到一句—— 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在回升

此話一出,市場自然是要震上一震。

2020年的這一波大漲,無疑是疫情帶來的放水牛,那“流動性收緊”,始終就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

漲的越是猛,擔心的聲音也越多。

怎么說呢,大家也心知肚明的,

疫情發大水、資產價格猛漲的狀況,是很難一直持續下去的,

像這樣的造富速度,怎么可能年年有?


一直這么下去,不就人人財富自由了。

所以其實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其實早就做好了——

“今年收益要下降、賺錢不會太容易”的心理準備了。

只是,有心理準備是一回事,手上有沒有真正在準備,又是另一回事了,

短期調整這么猛,還是把大家嚇了一跳。

所以現在心里也是各種忐忑。

按摩的話就不多說了, ,我的觀點沒變,

只再說一下,這幾天的大跌,讓很多人認識到——

均衡和防守的重要性,

但是,怎么均衡,怎么防守?

好多人可能還是沒什么概念。

其實市面上,有一些求穩的產品,思路是可以參考的,

比如我提過好幾次的固收+

還有養老目標基金,等等。

這些,都是自設立起,就是求“穩”為主的基金產品。

我去年底時,自己挑了13個固收+基金出來,那一場大跌下來,

正好看看,它們是否真的穩呢?


可以看到,這些固收+基金,也都跌了——節后這幾天不跌,很難很難,

但是呢,它們的跌幅,都挺有限的,

跟寬基指數的跌幅對比一下:


更顯得固收+的穩。

看下面這張圖,可能更直觀一點——


一眼就知道,這種產品吧,漲也有限,

好年景里,一年百分之十幾的收益而已,

但跌時,就顯珍貴了,

雖然市場不好,它也不好,但總歸跌的是比較柔和的。

不會那么痛——

固收+,其實挺適合特別害怕“虧的心痛”的普通人的,

要說為什么固收+會穩,其實也很簡單,隨便找一個看一下它的持倉:


用20%多的錢去買炒股,用60%多的錢買債券,

剩下的錢買銀行存款等等,一些雜七雜八的投資,

簡單來說就是:

債股搭配,追求均衡和穩健。

大部分錢求穩,有穩定的收入進來,旱澇保收;

少部分錢拿去冒險、進攻,來追求更高的回報——當然,也要冒一些風險。

這就是固收+

市場好的時候,能賺的更多一點; 市場不好的時候,跌的有限。

倒也不是讓大家一股腦的去買固收+

但這種思路其實可以借鑒一下的,是一種典型的穩扎穩打的打法,

安全為主,兼顧多賺,長期累積復利,

靠復利魔法慢慢變富有,

此外——

前些天有人問我,能不能介紹一下養老的產品呀?

我還真介紹過不少,比如這一篇的后半段——

其實大同小異,養老產品的思路都差不多,

追求一個均衡增長、長期復利,穩穩的幸福。

隨便舉倆例子:


這倆都是養老產品。

但看業績比較基準,前者又比后者更激進,

因為前者股票比重更大。

結果就是,前者好的時候(去年)漲更猛,但遇到波動了,它也跌更猛。

后者就更穩一些。

——但不管怎樣,因為它們的均衡策略,做了債股平衡,

跌起來,明顯都比一股腦往前沖的那種基金,要溫和許多。

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我非常關心外國股市

  2. 糾錯才會發展,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