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如果說有什么話題能夠立刻掀起全國范圍的討論和關注,那一定就是教育了,從“ 海淀媽媽 ”“ 順義媽媽 ” 到“ 上東區媽媽 ”,從“ 雞娃 ”“ 牛娃 ”到“ 普 娃 ”,從“ 虎媽 ”“ 狼爸 ”到“ 直升機家長 ”,從“ 早培 ”“ 奧數 ”到“ 坑班 ”,從“ 學區房 ”“ 菜場校 ”到“ 上 岸 ”,無數個與教育相關的新概念與術語如潮涌現,在每個詞語背后,都是家長們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
搶奪優質的教育資源,成了家長們最重要的工作;督促孩子不斷獲得更優異的成績,成了家長們必須完成的KPI。
從什么時候開始,學校成了“動物園”,培養成群的雞娃、牛娃和青蛙(娃)?
從什么時候開始,國小的知識幼稚園就要學,讀一年級時要學完四年級的課程,就連學個跳繩也得報培訓班?
2020年的一場疫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全球的教育生態,教育的每個領域都在飛速地發生巨變,過去的應試教育模式還能適用于今天嗎?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我們怎么幫助孩子為成年后的生活做好準備?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該對教育抱有何種期待?
2020年,有兩本講學校教育的圖書在家長、老師、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本是比爾·蓋茨在他的年度書單中重點推薦的《準備》,這也是蓋茨第一次推薦教育圖書,
他說,我們必須讓孩子做好準備,不能讓運氣或環境決定他們的未來。
這本書的作者黛安娜·塔文納曾經是一位高中老師,她也曾像如今的許多父母和老師一樣,感慨著教育成了軍備競賽,
2001年,“9·11”事件爆發,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意識到,她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的,是一個極度不確定的世界,現在的教育投入,是否能應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呢?
她決心不再袖手旁觀,于是建立了一所創新學校:薩米特中學(Summit)。
這所學校不挑生源,也不按成績或任何標準將孩子們劃分為三六九等,而是致力于為學生建立一套人生的“GPS導航系統”,不給孩子設限,讓每個孩子發現自我,設計自我,成就自我,
薩米特的理念是:看見每一個孩子,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所有的孩子都成功。
作為校長,塔文納始終關注的是,孩子們除了拼學業之外,是否已經為步入成人社會做好了準備?
進入這所學校的學生很多都來自中低收入家庭,在貧窮、暴力、缺少關愛的環境中長大,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學部,
然而薩米特中學在第一年就交出了令人吃驚的成績單,它的第一屆畢業生全部被大學部錄取,大學部畢業率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塔文納創造的是一個 “為學生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做好準備” 的學校,
《準備》這本書,講的就是塔文納創辦薩米特中學的感人故事,通過她的經歷為讀者解讀好學校的標準是什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如何讓學生自律并自主學習,讓每個孩子在面對自己未來人生時可以自信地說“我準備好了!”
《準備》上市后得到了人大附中校長、清華附中校長、新英才學校校長、華東師范大學部附屬雙語學校校長、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總校校長的推薦,著名的圖書推廣人樊登在介紹這本書的時候說:它將改變大陸的教育,
另外一本在教育界,家長與老師心中都引起共鳴的書是《學校是比家大一點的地方》,這本書被評為2020年年度教育圖書,編者就是大陸著名的創新學校一土學校的創始人李一諾,巧合的是,她也推薦了《準備》這本書,
一諾曾經的身份是麥肯錫合伙人,蓋茨基金會大陸區負責人,2016年一諾從美國回國,以個人的身份創辦一土學校,和《準備》作者塔文納有著同樣的初心。
李一諾
她看到很多名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后用來描述自己心境的詞語竟然是“迷茫”;而大量的在校學生對學習完全缺乏興趣;家長想給孩子最好的未來,卻又不知道路徑在哪里。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在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幼稚園就開始考慮幼升小,剛上國小就小升初,然后就是中考聯考就業,就業后準備做什么呢?不知道,
在她看來,大部分教育的問題是成人世界的問題,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焦慮驅動”。
原來,在我們這些年的教育里,孩子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對自我,對意義的探究”被忽視掉了,教育的體驗全部集中在那些能夠測量的知識和對技能的掌握,
而孩子學習及工作后的動力核心,其實是自我認知。
有了這樣的初心,一諾決定創辦一所學校,希望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去關注那些教育中“不可見”的東西,讓孩子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為內心充盈的創造者;讓老師從疲憊的教育服務的提供者,變成有充分職業支持的創造者;讓家長從教育服務的購買者和委托者,變成孩子終身學習的同行者;讓社會精英與有識之士從批評者和逃離者,變成教育創新的參與者與行動者,
那么這家匯集了各方大咖參與、引起各界關注的“創新學校”到底“新”在哪里?何為回歸教育的常識和本質?成全式的教育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學校是比家大一點的地方》通過一土老師們寫給家長的105封信,為我們做出了解答。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這本書講的是大陸的“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故事,
在一土,孩子們被昵稱為小馬鈴薯,而家長就是大馬鈴薯,一土學校的老師們,常常會在家校溝通平臺上給大馬鈴薯們寫信,圍繞著一土學校的五個核心素養(認知自我,追求美好,溝通協作,敢想敢做,學會學習),和家長分享教育的細節和孩子的成長,展現在學校發生的真實有趣的教育。
沒有一種教育是最完美的,也沒有一所學校是最理想的。
美國的薩米特中學和大陸的一土學校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突破教育內卷的思路與經驗,也回答了大陸教育者與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希望每一位關心孩子未來與成長的家長,都能從這兩本書中獲得啟發,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放下焦慮,輕裝前行,
臺北時間3月4號晚8點,中信出版特別邀請到中美教育界的三位重磅嘉賓,一土教育創始人李一諾、美國最優高中薩米特中學創始人黛安娜·塔文納,清華大學部經管學院教授、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共同探討當下的教育現狀,在激烈“內卷”的形勢之下,如何調整心態,做有方法、不焦慮的父母。
掃碼預約直播
百度
B站
新浪直播間
央視訊
比爾·蓋茨年度推薦
值得老師、家長學習的教育成長課
歷時兩年,李一諾主編
5年900萬字日常記錄中的精華
教育人的笑和淚,愛與夢
看見兒童教育的真實細節和干貨方法
我們還有這些活動
-End-
編輯:Yoyo
2021.3.3
不焦慮不等于放任啊,相信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給孩子創造適合發展的環境,這些平和的心態會做得更好
從幼稚園、國小……到大學部,都需要做深刻的反思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