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觀賞攝影作品時所注重的“點”都不同,
有的人在乎構圖,有的人講究色彩,但對于不少人來說好的攝影作品,一定不能缺少氛圍感,
就像有句話說的:“形容一朵玫瑰,有人用了幾何學,而有人用了蝴蝶,”
有氛圍感的攝影作品或許并不完美,但是一定充滿了故事性。
它是感性的,縈繞的,是用蝴蝶形容玫瑰,在靜止的畫面中流動著飽滿的情緒,似霧如風,將你包圍。
第一次看Tristan Hollingsworth(特里斯坦·霍林斯沃思)的作品,就很容易被其中獨特的氛圍感所打動,
這太像一個瑰麗的夢境了。
在特里斯坦的作品中,大量的元素重疊著、交織著,
模糊了主體與背景,也模糊了一切邊緣,
如同用最柔軟的絲線編織了一個輕盈的夢,讓人輕輕墜入,不見底端,
給人感覺猶如王家衛《花樣年華》里搖曳的迷醉,
而事實上,特里斯坦是一位生活在美國洛杉磯的攝影師。
雖然在互聯網上,他的個人資料甚少,也并非大師級的知名攝影師,
但是他獨特的攝影風格依舊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顯然,特里斯坦的鏡頭語言充滿了實驗性和個性化。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一種搖擺的動態,凸顯不穩定性和曖昧感,
在唯美與夢幻之中,又傳達著迷惘與憂郁,
這讓他的作品充滿了復雜性,彷佛在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捕捉著一個個正在切換的虛像片段。
而這都源于特里斯坦對于靜止和動態圖像世界的癡迷和細致觀察。
談及自己的作品,特里斯坦·霍林斯沃思評價為:“創造力的開啟,以喚醒靈魂的情感,每幅圖像都試圖展現這個世界。”
在他自己看來,他是用鏡頭在探索人類與世界的美。
他的職責就是盡可能永久的留住這份美,不過特里斯坦并不僅僅滿足于用鏡頭拍下的靜止畫面來表達。
他通過實驗,在后期暗房進行顯影的過程中利用技術實現多層次的構成,營造靜止圖像的動態感,改變了色彩,帶來了超越現實世界的朦朧與浪漫。
他的色彩有“輕復古”的味道,像經過了時間的釀造,
沒有濃妝艷抹的明麗風情,卻有百轉千回、欲說還休的訴說感,
似乎在人耳邊輕聲講述一個久遠的古老傳說,沉靜而安謐,
他還模仿了運動模式,讓被拍對象形成了難免琢磨的移動感,如夢似幻。
也讓他的作品帶來了超現實性的體驗,彷佛讓人蒙上眼紗,邁入一個幽深、靈性的秘密世界,
特里斯坦的拍攝對象大多為女性,
也許是因為女性所展現出的細膩感、脆碎感更符合他作品的風格。
而幾乎所有的女模特在他的作品中都沒有展現出清晰的模樣,或是曖昧不清,或僅僅展現背影,
這就讓特里斯坦作品里的人物越發淡化,甚至說他是故意模糊人物,讓人成為景的一部分,成為照片中的一種情緒。
鏡頭里展現的并非某個具體的個人,只是一個影,一個符號,一個任何在人們夢中出現的人與場景。
事實上,特里斯坦還極為愛拍攝花,
日本知名藝術家蜷川實花拍花聞名,她所拍攝的花濃艷、華麗,彷佛在天地之間無邊怒放,營造一種迷幻的視覺效果,而特里斯坦拍的花同樣有迷幻感,
但與蜷川實花不同的是,他的迷幻是溫柔而惆悵的,沒有喧囂的奪目,也沒有耀眼的華美,
就像花自己做了一個夢,影影綽綽,似真似幻,如鏡中花,如水中月,
有時,他好像干脆把花揉碎了,當作一張畫布。
花朵隱秘在一片虛影之中,看不出形狀與姿態,只有一抹模糊的顏色,像女子打碎的胭脂,
紅成了疾馳汽車尾燈掠過的光,白成了月光穿過樹枝灑下的輝。
有人開玩笑說,看特里斯坦拍的照片有一種高度近視摘下眼鏡看世界的感覺,
雖然形容有點好笑,卻也著實貼切,
他依舊喜歡把花和其他元素重疊在一起,像極了文藝片中的鏡頭,爬滿花的墻壁下面,主角的身影匆匆而過,留下令人難忘的一瞥,
每一位攝影師都有自己所堅持的美學與風格。
特里斯坦制造的夢境在真實與虛無之間營造了一個空間,夢從未如此真實,真實又從未如此夢幻,
在印度教的神話里,整個世界都是創世神梵天的一場夢,
愛恨、欲望,快樂、痛苦……
不過是夢中虛妄,只要梵天翻個身,一覺醒來,一切都會像樹葉一樣被抖落,
人生如夢,夢似人生,誰又在夢外?
特里斯坦似乎讓我們醒著做了一場美夢,
而攝影師大概就是一個個造夢者,造出我們哪怕在夢境中都不曾見過的美妙風景,
讓我們在每一場不期而遇中,收獲美的享受,不禁觀賞、沉醉,
只想,夢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責任編輯:于晶晶_B7341)
把攝影師斃了吧!!沒用了!!
我完了,看不清了[挨揍]“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研究表明,手Y過多會導致視覺模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