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在睡眠中如何被轉移
人為什么要睡眠?長期以來有一種猜測,認為睡眠可以幫助人鞏固記憶,現在,我們終于第一次觀察到大腦在睡眠時是如何儲存記憶的,
研究人員招募了一群志愿者,先教他們練習彈一首曲子,待他們學會記住之后,每人戴上一頂EEG電極帽(用來監測他們大腦的電活動),然后平躺著進入fMRI掃描儀,掃描儀用于檢測大腦的哪些區域在活動。
當志愿者被要求在腦中想象彈奏剛才的曲子時,研究小組從EEG收集的信號中,觀察到一個特定的神經活動模式(比如一陣特殊形狀的電脈沖),一旦叫他們停止想象,這種模式并沒有消失,依然在重復,好像每個人都在潛意識里練習他們所學的東西,
然后志愿者們被要求去睡覺,而研究小組則對他們繼續進行監測,起初,那個彈琴的神經活動模式繼續在大腦外圍區域重現,這個外圍區域被稱為大腦皮層,它涉及我們很多的高級意識活動。
但是,當志愿者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在這一階段,我們會做一些相對平凡的夢)時,那個神經活動模式開始從大腦皮層消失,但隨后,在大腦深處一個叫“基底核”的腦區重現了。這說明,記憶已被轉移到更深的腦區。這與“大腦皮層必須釋放空間以便繼續學習新資訊”的假設是吻合的。
非快速眼動睡眠發生在入睡的前幾個小時,可見,睡眠的前幾個小時對于我們鞏固記憶是十分重要的,
睡眠的功能好像主要不在強化記憶,而是忘掉不重要的資訊,整理知識結構,使資訊之間的關聯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