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脾氣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橫,我比你更橫;你講理,我就比你更講理,”
這番話乍一看,像不像某個憤青的QQ簽名?如此傲嬌張狂的口氣,在時下年輕人中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說這話的人誕生在一百多年前,還是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大家閨秀。
她叫楊步偉,大陸第一個醫學女博士,就title來看可能比老公稍遜一籌,畢竟她嫁的人是清華四大導師之一、大陸語言學之父趙元任。
清華四大導師,左起: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
女的能作,男的愛玩,都是不折騰不成魔的性格,按常理,這兩口子跟“慈母嚴父”的標簽八竿子打不著,放到現在可能更適合丁克,偏偏兩人一生就生了四個女孩,每個人履歷拎出來都讓如今狂推孩子爬藤的家長眼紅不已:
大女兒趙如蘭,哈佛大學部第一位華裔女教授,在哈佛教授音樂和語言。二女兒趙新那,哈佛大學部化學專業畢業,三女兒趙來思, 美國加州大學部伯克利分校數學專業畢業。小女兒趙小中,康奈爾大學部物理專業畢業,任職于麻省理工學院。
基因之強大令人感慨,
趙元任楊步偉夫婦與四個女兒
可自古以來,父母出眾,子女未必,智商遺傳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比這更重要的是:父母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有真正的追求和熱愛。
這個議題,媽媽楊步偉有絕對的發言權。
太陽射手座上升處女座的楊步偉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普通道地的大陸女人”。實際上,她的人生簡直開了掛。
她從小敢說話。先生教她《論語》,當讀到“割不正不食”時,她站起來批評孔子浪費:“他只吃方方正正的肉,那誰吃他割下來的零零碎碎的邊邊呢。”
16歲那年,楊步偉參加南京旅寧學堂考試,入學考試作文題為“女子讀書之益”,她寫道:“女子者,國民之母也,”在男權主義盛行的年代,如果有微博,這八個字估計能霸占一周的熱搜。
少女楊步偉
19歲時,她獨自主張退婚,拒絕嫁給指腹為婚的表弟,還寫了退婚信,大意是:我怕日后不能討得公公婆婆的歡心,反而讓爸爸媽媽沒面子,不如現在就退婚,省得將來雙方懊悔,
之所以不想匆匆嫁人,因為少女楊步偉心中一直有個懸壺濟世的愿望,
二次革命爆發后,她留洋日本學醫,31歲那年拿到博士學位,回國開辦婦產醫院,并聲稱為醫學可以終身不婚。因為她知道,一旦做了人妻,她將要面臨選擇,將要面臨放棄。
日本求學時期的楊步偉
可是,她的職業醫生并沒有做太久,因為遇到了趙元任。
趙元任曾堅決解除家庭包辦的婚姻,理由是“女方大兩歲”。不久之后,他就去追求比他大三歲的楊步偉了。
年輕時的趙元任
趙元任“天性純厚,道德風采,有修養,對人和藹可親,從不與人爭長短,語言風趣”,楊步偉“天性豪爽而果斷,思想靈敏,心直口快,無話不說”,二人性格迥異,卻攜手走過六十年,活成了民國時期最摩登的夫妻。
有多“摩登”呢?
趙元任從美國回清華任教的時候,夫婦倆決定去歐洲旅行,補償蜜月,當時女兒如蘭和新那都很小,夫婦倆為了玩耍愉快,就把兩個孩子送到一戶法國人家里寄養……等他們回來,楊步偉得意洋洋地說,還不會講話的二女兒,已經學會講法語了,
幼年趙如蘭(右)和妹妹趙新那
學術圈好友曾經這樣評價楊步偉:“趙伯母是個愛丈夫、照顧丈夫無微不至的人,但對孩子的照顧沒這么細致,就連她最后一次住院醫治,臨出門前,她還在囑咐趙伯伯的衣食住行,她的孩子們對于她的感情遠不如對父親那般深厚。”
楊步偉比趙元任大三歲,別人拿他倆開玩笑:“聽說有人看見趙元任和他母親在街上走,”趙元任聽到只哈哈大笑:“女大三,抱金磚,”楊步偉也一點不惱火,只大大咧咧地說:“你們可不要挑撥,我的歲數人人都知道的,”
人們問她:“平時在家里誰說了算?”楊步偉很謙虛地回答:“我在小家庭里有權,可是大事還是讓我丈夫決定,”接著又幽默地補充了一句:“不過大事情很少就是了。”
趙元任出了名的愛玩,用他的話說:“最緊要好玩。”求學對他來說就是樂此不疲的游戲,選專業也完全看興趣,而不是因為“學這個好找工作”——這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但也讓他的一生都極為快樂,
1927年,趙元任和胡適共同的朋友韋蓮司在給胡適的信中說:“趙元任無論在任何困境都不會令人覺得他可憐,因為他能隨時以嬉戲的心態從中獲得樂趣。”
趙如蘭與父親
同樣也是這位好友,后來對趙元任家風大為感慨:“說到孩子,我總覺得世間最忽略的資源就是玩耍。不是指聲色犬馬,或神經兮兮的尋樂,而是真正輕松忘我地讓想象力賓士,表現自己真實的一面,”
趙家三女兒小時候曾經因為別人說她長得不如小妹好看而生氣,趙元任就在三女兒生日那天清早,專門為她演唱了爸爸前一天晚上寫好的一首歌,最后一句是:“祝你一年比一年更加美。”三女兒聽后,快樂極了,
這種詼諧恬淡的氣場,妻子楊步偉也深得精髓。
據二女兒趙新那回憶,小時候自己得了白喉,非常兇險,楊步偉給她打了血清,然后要觀察,“我媽坐在我旁邊看我打血清有什么反應,她心情甚好地剝螃蟹肉。人家說她,女兒都病成這樣了還想著吃,她坐在那兒反駁,說難不成還哭啊叫啊,”
14歲的趙新那
后來旅居美國時,擅長做菜的楊步偉寫了一本《大陸食譜》,并讓大女兒如蘭翻譯成英文,楊步偉在序言中幽默地寫道:
“摩登的女兒碰上自以為摩登的媽媽,你懂得……既然我們寫完最后一張菜譜后已經和解了,那我就可以放心地聲明:本書的所有優點都歸功于我,所有對缺點的指摘都歸于如蘭,”
楊步偉1945年出版的《大陸食譜》,是最早的英文中餐菜譜,她第一次向美國人系統地介紹大陸傳統烹飪方式,兼容南北
大女兒晚年在《趙如蘭 | 素描式的自傳》一書中,這樣評價父母的幽默感:
“做我父母親的女兒有時確實不易,卻從不會覺得沉悶,父親到大陸各地做研究,作田野調查,教書,又數次到美國。我們在大陸除了北京的清華園外,住過上海、南京;中日戰爭時則逃難到長沙和昆明,馬不停蹄,我們一家人到處適應新環境,卻一直很親密……”
同樣也是在這本自傳里,趙如蘭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母親楊步偉——為了家庭舍棄事業,終究意難平,
1938年,父親趙元任決定再去美國,應夏威夷大學部聘請任訪問教授,女兒們都非常高興,只有“母親卻非常傷心地痛哭了一場”,
一家人在美國
很多年之后,大女兒趙如蘭才知道,母親的那次痛哭,源于她夢想的破滅,也是這時候,趙家的孩子們才知道,她們除了有一個天才爸爸,還有一個大陸第一個醫學女博士媽媽。
她們的媽媽曾經打算終生不嫁,因為她想要做個好醫生,她曾在北平絨線胡同開了一家醫院——與留日同學李貫中合開的,名字叫“森仁醫院”,
楊步偉行醫期間的工作照
醫院開張后賓客如云,很多人沒病也來掛號看診,病人治好了,不付醫藥費,卻往往雇了吹鼓手敲鑼打鼓送一塊匾來,或送首飾、請吃飯,
后來醫院急需擴充,增加人力購買設備,需要籌措更多的錢,楊步偉甚至找了親戚黎元洪來幫忙,
但最終的最終,楊大夫還是放棄了這一切,當了賢妻良母,幸好,這種選擇源自愛情。也幸好,她的丈夫是最為支持男女平權的趙元任。
看起來大大咧咧的楊步偉并非心無隱痛,她曾和女兒們討論人生規劃時說:“我一生并未做出于國家與社會大有用的事,負了我父親的希望,所以我現在不贊成女兒們學醫——除非不嫁才可以,”
1971年,楊步偉與趙元任金婚紀念,兩人分別寫了兩首打油詩,楊步偉的是:“吵吵爭爭五十年,人人反說好姻緣。元任欠我今生業,顛倒陰陽再團圓,”
“欠我今生業”這五個字可謂全詩精髓——她始終是壯志未酬,但也神采飛揚地過了一輩子,正如她在《一個女人的自傳》的扉頁上所說:“最要緊的,我就是我,不是別人,”
評價楊步偉是一件難事,
原因是人們對她的期待太高:以她的才分與能力,成就該更大,她最敬佩的祖父楊文會也曾說:我的孫女楊步偉,雖說是女子,志氣卻勝過男子,
她的名字,也是因為同學李貫虹認為她將來一定能做一番偉大事業而送給她的。而在這之前,20歲出頭時,她也曾成功地做過女校長,她是那么有能力、有魄力、夠決斷的一個人,
然而,楊步偉一生花費時間最多的是陪伴丈夫與孩子,但卻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她從沒有為了孩子們中斷過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與丈夫周游世界,比如她的各種喜好:看書、翻譯、寫作、看戲、游玩、種花等等。
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對待生活曠達不羈,自得其樂,不會把自己人生的快樂和意義捆綁在配偶或是子女的身上。一句話,她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中的一個人物,雖然她的稱呼只是“趙太太”。
胡適說:“楊步偉一家,父是天才,母是能人,女兒們則個個聰明得不得了。”傅斯年則說,趙太太是女中豪杰,女中英雄。她是既管理得了國家,也能下廚房做得一手好菜的女子,她就是那個時代的女中能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的人生,子女見他們做得快樂,自然羨慕仿效,這是不必教也不能教的,你成就了自己,也便成就了他們。
參考資料:
1. 《一個女人的自傳》,楊步偉,廣西師范大學部出版社,2014-7
2.《在你溫厚的笑容中蕩漾:紀念哈佛大學部首位華裔女教授趙如蘭》,陳毓賢、榮鴻曾譯,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6
3.《對不起,我不想做好姑娘了》,阿舒,公眾號:山河小歲月(shxsy2015)2018.9.27
4. 《西醫東漸中的女性》,方益昉,大陸醫學人文,2016-9
5.《天生快活人——“大陸語言學之父”趙元任》,王開林,書屋,2012-1
End
(責任編輯:王倩楠_NBJS12706)
你成就了自己,也便成就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