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娛樂圈要變天?我第一個支持

內地娛樂圈,出現了一個新現象:

一批高學歷人士,也做起了明星,

他們不僅學歷好、才藝多、能力強,外貌條件也相當能打。

比如正在熱播的兩檔選秀節目青3創4(《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

幾位學神和一眾學霸選手,頻繁喜提熱搜。



和馬,哈佛大學部大二在讀,

主修經濟學+音樂雙學位;


盧克,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部,全美排名第一的高校。


此外還有早稻田大學部的上原一翔,慶應大學部的羽生田挙武,清華大學部的大衛,紐約大學部的劉彰,西南交大的吳宇恒,北京郵電大學部的唐九洲……

而「北大校草」郭文韜、「南大校草」蒲熠星,則參與了《一站到底》《明星大偵探》等等綜藝,


同為素人的他們,在機緣巧合下閃亮登場,用敏捷的反應力和口才征服了上百萬粉絲,

火速開直播、接推廣、錄綜藝,身價也水漲船高。

說實話,這些雙商在線的帥哥,即使不入圈,也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

然而996的「福報」,遠不如站在聚光燈下賺錢輕松。

以前,一提到娛樂圈仿佛就是文化荒漠,九漏魚(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扎堆,


而現在,高學歷知識青年也開始涌向娛樂圈。

香玉敢斷言,未來想要入圈的文化人只會越來越多。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個現象。


每個明星都有一個人設。

人設看似千千萬,其實常見的就那么幾種:

吃貨、真性情、小白花、老干部、好男人、富二代,


觀眾早看膩了,經紀公司也迫切地想創造差異。

于是,前幾年又炒起了學霸人設」,

然而,娛樂圈的學霸人設,讓吃瓜群眾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參差,

一是標準太低,關曉彤解二元一次方程,楊冪記憶力好,都能被營銷成學霸;


二是容易翻車,甚至觸碰法律,比如 「不知知網」 翟天臨,以及 「往屆生改應屆生」 的仝卓,

他們不僅被官方點名批評,還徹底消失在大眾的眼皮底下,代價足以讓圈內人心驚。


當然,娛樂圈也有真學霸。

但不能否認,大多數明星學歷不夠,知識儲備匱乏,語言表達能力貧瘠,

他們的社交媒體賬號都由專業團隊運營,采訪時的回答也會事先找人寫好,防止出錯,

空有好看的皮囊,而缺乏內涵,這樣的明星,充其量只能讓觀眾飽飽眼福,很難產生持續的吸引力,

一不留神說錯了話,就淪為笑柄。


而高學歷明星,往往會表達個人主見,不說非常深奧,但至少言之有物。

比如清華畢業的高材生李健,就經常在接受采訪時提出新穎的觀點——

問:「邏輯太好的人會不會不太浪漫?」

答:「這是刻板印象,理工科的人在專業上都會很嚴謹,這確實是我的學術背景帶給我的遺產,但重要的是,嚴謹的反義詞不是浪漫,一個邏輯嚴密的人可能浪漫起來會更有情調,因為他知道如何井井有條地安排每一個細節,讓浪漫的氛圍看起來更加合情合理,」

字里行間流露出不卑不亢,儒雅隨和的氣質,

這樣的明星能不圈粉嗎?


香玉認為,高知進娛樂圈不是壞事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內卷,但這種內卷非常有意義。

以前流量們的日子過得太舒坦,即使業務能力差、口出狂言、私生活混亂,也會有不少粉絲被他們的外表蠱惑,繼續為他們控評、打榜、反黑、氪金。

那是因為粉絲的需求太旺盛,而供給水平又跟不上,

但現在,偶像市場已經供過于求

作為消費者的粉絲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必然會對質量有更高的要求。

畢業于北郵的學霸選手唐九洲,在《青3》舞臺上說:

「 門檻低才讓我有機會來到這個舞臺,門檻低不代表著選擇偶像的標準變低。」


此話不假。

偶像選拔的準入門檻,確實變低了。像唐九洲這樣沒有專業背景 的選手,也能登上選秀舞臺,

但就綜合素質來看,高學歷選手的入局,正在將偶像的標準拔得更高。

論眼界、學習能力,他們都屬于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對這些人來說,做偶像是半路出家。因此,他們往往比別人更珍惜機會,對自己要求更加苛刻,

況且,他們有退路。

憑著手中的學位證書和專業技能,他們即使退圈,也會過上不錯的生活,因而不會害怕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

比起被團隊架空的偶像,這些自主性更強的選手,更有可能創造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人設。


來自哈佛的和馬是這一屆熱門選手

那么,高知會給娛樂圈帶來什么改變?

以前明星只需要會唱歌,或者會跳舞,或者兩個都不會但臉長得好看就行。

可是當這一波雙商高、領悟力強,還十分努力的素人進入娛樂圈,就把上述明星偷懶的可能性給堵死了,

人最怕的是對比,


‍當新人的舞臺強過頂流,新人的采訪言之有物,新人的外表新鮮亮眼,

見了世面的粉絲必定會迅速爬墻,

因為他們在潛移默化中被拔高了審美,對舞臺劃水、演技拉胯、言語低俗等等不敬業、不專業行為的容忍度會大幅降低。

當年華逝去,沒有附加價值的明星很快便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

娛樂圈的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很多人甚至等不到變老,就會因為缺乏人格魅力而迅速被觀眾遺忘,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

高知的身影,不只出現在選秀舞臺,

他們開始頻繁登上熱播綜藝,

2016年,中戲導演系碩士出身的papi醬,在微博一夜爆紅。

和曇花一現的網紅不同,她靠著優質的內容,一直紅到了今天,


在短視訊之外,她也參與了不少綜藝和影視劇,

登上《吐槽大會》《令人心動的offer》,還主演了院線片。

在她之后,越來越多的文化人借由新媒體成名,然后進一步與娛樂圈發生關系。

例如羅翔老師在B站開賬號,數月吸粉上千萬,立馬躍升為年度頂流,


隨后,他參與《十三邀》的錄制,還說起了脫口秀,

羅翔的身份,早已不只是一位教授、法考老師。

他徹底走到了幕前,擁有和明星同等的流量、關注度、粉絲群體,


對此,有人眼饞,有人質疑,有人嘲諷,

但羅翔在《十三邀》里回應道:

「我覺得很快會退卻掉的,因為本質上是虛榮。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高看自己、貶低他人。每個舞臺都有每個舞臺的意義,我不能夠棄演,但背后的意義又不要過于高估,以至于你留戀這個舞臺,」

寵辱不驚,人間清醒,


無獨有偶,著名學者、華東師范大學部政治學系劉擎教授,則成為《奇葩說》第七季的導師之一。

不僅提升了節目的水準,也創造了不少可供大眾討論的話題,

這種高質量的熱度,是鋪天蓋地的明星營銷永遠達不到的,


發現沒?這些高級知識分子,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脫口秀類綜藝作為自己的「娛樂圈首秀」。

因為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輸出自己的觀點。

前不久,許知遠也登上《吐槽大會》,展現了讀書人的犀利和幽默。

即便是在吐槽明星八卦,也能生產出尖銳的金句,


而這些獨特的情感體驗,我們根本無法從普通明星身上獲得。

想要在短時間內輸出大量有趣的內容,接梗、造梗,沒有相當體量的文化功底是難以實現的。

當觀眾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無腦綜藝,資本也不得不向文化人拋去橄欖枝。

高知進軍娛樂圈的號角,才剛剛吹響。


聊到高學歷話題,很容易會導向學歷至上論,

難道沒有高學歷,就不能做優質明星了嗎?

當然不是,

說到底,我們看重的是才華,

雙商優越、學歷出眾,是一種才華,

演技精湛,領悟力強,也是一種才華,

我們并非看不慣低學歷明星,而是看不慣那些拿著天價片酬,但業務能力和藝術追求都不配位的明星,

回看港片的鼎盛時期,沒幾個巨星是高學歷的。

周潤發,三年級就輟學養家;

梁朝偉,15歲就輟學打工;

劉德華,高中沒畢業就進軍演藝圈;

周星馳,也只讀完了中學。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這不妨礙他們的表演打動人心。

一來他們接受過長期的、系統的科班訓練;

二來有自己的藝術追求,腳踏實地磨練演技;

三來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演出來的東西不讓人感覺虛假,代入感極強。


反觀現在的流量明星:

一來成名早,從小就被保護得很好,根本不知人間疾苦,缺乏共情能力;

二來 態度差,哪怕考上藝術院校也長期曠課,專業水平一點沒提升;

三來沒追求 ,仗著市場的縱容,從本人到團隊都只想收割一波快錢。

藝術追求?不存在的,

就連最基本的敬業精神,都漸漸成了珍稀品格,

有人軋戲,有人摳圖,還有人連臺詞都不背了…… 能偷懶則偷懶,反正不缺資源。


飯圈代有流量出,各領風騷一兩年,

如今,流量明星花期短、拍不出好作品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源在于他們既沒有內涵,又缺乏對本職業的信念感,

而這也是老一輩藝術家們受人尊敬,長盛不衰的原因。

李雪健在拍攝98版《水滸傳》時期,為了演一場題字的戲,跟著書法家練了半個月,

在拍攝《大陸軌道》時,帶病也堅持把自己的戲份演好。


鞏俐為了演好農婦,在鄉下和農民同吃同住幾個月,

把挑水的姿勢練得得心應手,把一頭秀發折騰得干枯打結,沒有人能看出她是一個明星,


前人的這種敬業精神,現在有幾個明星能做到?

代孕棄養的鄭爽,被釘在了內娛的恥辱柱上,

但缺乏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共情能力、表達能力的明星遠不止她一個。

反觀日本、泰國、英國的娛樂圈,他們的頂流多的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

他們的觀眾,對明星的審視是全方位的,包容度也遠沒有我們這么高。

但這些明星的收入,卻比我們的明星少太多,

這難道不值得觀眾反思?


娛樂圈被無數青少年的目光所注視,我們不能縱容它成為一個文化水平低下、職業操守為零、薪酬水平虛高的行業,

公眾理應應該在心中建立一個標桿——

不是誰有好皮囊,誰就能成為明星,

明星也是一種職業,同樣要靠實力才能保住飯碗。

當明星德不配位,創造不出應有的價值,就應該被淘汰。

不必擔心文化人入圈是一種資源浪費。

相反,我們應該期待它倒逼娛樂圈變革。


來源:《小歡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