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下一個應用,未必是程式

編注:本文是少數派2020 年度征文活動的入圍文章。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少數派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 本文參與少數派 2020 年度征文 — 暢所欲言家

、程式的謝幕與應用的崛起

在我接受電腦啟蒙的時候,Windows 98 還是大陸裝機的主流。對當時的我來說,系統里最有魅力的莫過于「開始」下的「程式」(Programs)菜單。IE 瀏覽器、Office、畫圖——「程式」菜單就像一個包羅萬象的百寶箱,里面的每個「程式」都是值得探索的寶藏,隨著系統升級到 Windows XP,「程式」變成了「所有程式」(All Programs),MSN、Movie Maker 等新花樣也加入其中,

「程式」的使命終結于 Windows 8,這代頗為激進的系統不僅取消了開始菜單,代之以磁貼風格的開始屏幕,也用「所有應用」(All apps)取代了「所有程式」。不僅如此,系統各處涉及「程式」的措辭,都被查找替換似地「升級」成了更時髦的「應用」,Windows 8 折戟后,微軟在 Windows 10 中有所收斂,把開始菜單等傳統設計還給了用戶,但「程式」一詞卻留在了歷史中,只在控制面板等殘留的舊組件中才能看到了,


從「所有程式」到「所有應用」

留心觀察,「應用」取代「程式」之勢并不只發生于 Windows 系統中,在其他科技語境以至日常溝通中都是如此。但如果要考究「應用」與「程式」(以及另一個相近概念「軟體」)究竟有什么區別,似乎也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不妨先看看詞典和百科怎么說。概括而言:

  • 程式(program): 是可以被計算機執行的一系列編碼指令,

  • 軟體(software): 是計算機系統中的非物理部分,包括程式、庫(library)及相關的數據、文檔、媒體等,

  • 應用(application,常縮寫為 app):是「應用軟體」的簡稱,指用于執行特定任務的軟體,與「系統軟體」相區別。

可見,盡管常被混用,三個概念的側重仍是各有不同的,「軟體」強調「非物理」的屬性,可以指可執行的代碼、也可以指不用于執行的文檔等;其中可執行、用于完成實際任務的才是「應用」,另一方面,「程式」強調代碼的可執行性,也未必直接面向用戶;一個應用可能是由無數個只具有抽象功能的程式模塊組成的,

再看輩份,《牛津英語詞典》中,三個單詞的在計算機領域的最早例句分別見于 1946 年(program)、1959 年(application)和 1960 年(software),相隔不遠。就連讓人感覺更時髦的縮寫「app」也年屆不惑。1981 年,就有科技公司雇主在《Computerworld》雜志(已停刊)的招聘版上刊發廣告[1]:「Strong COBOL & fin’l or mfg apps knowl req. [Strong COBOL and financial or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s knowledge required.]」1985 年,蘋果為其 Lisa 電腦推出了名為 MacApp[2]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同年,Ashton-Tate 公司一款名為 Framework II[3] 的辦公套件中也出現了名為「App」的菜單,其中包含通訊、拼寫檢查等功能,


「app」的早期蹤跡(來源:Google Books)

但最終開啟「應用」時代的并不是什么技術因素。使用 Google 的搜索趨勢功能比較[4]「應用」(app)、「程式」(program)和「軟體」(software)三個相關單詞的搜索頻率,就會發現 2008 年以降,「app」的熱度就一路走高,而另外兩個單詞則不斷走下坡路。


使用 Google 的搜索趨勢功能比較「應用」(app)、「程式」(program)和「軟體」(software)

2008 年——這正是蘋果應用商店 App Store 上線的年份。正如美國方言協會(American Dialect Society)將「app」評為 2010 年度單詞[5] 時所言,「『app』一詞已經存在很久,但憑借『There’s an app for that』(蘋果早年宣傳 App Store 和 iOS 設備的著名廣告語——筆者注)背后數百萬美元的營銷力量,以及一系列行動電話和電腦操作系統上應用商店的到來,『app』在過去 12 個月中真正爆發了,」

二、新在何處

盡管從「程式」到「應用」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商業和市場因素驅動的——簡短俏皮的 app(或者本土特色的「挨屁屁」)就是比一本正經的程式更討喜、更易傳播,這也不意味著變化的背后就完全沒有實質。就算沒有權威來源的界定,我們仍然可以從經驗中感受到如今「應用」在功能、開發、分發、定價等方面不同于往日「程式」的新特征。

(一)功能的情境化

在「應用」的詞典定義中,最明顯的限定語就是「用于執行特定任務」,不過,傳統軟體的任務其實并沒有那么「特定」;它只是一個泛用的工具,在用戶手上發揮的實際用途可能遠超開發者的預料。Excel 確實是「電子表格」,但本質上只是一張具有排版和計算功能的空白網格,用戶可以用來記賬、管理庫存、安排日程,也可以腦洞大開,用來下棋[6]、做十字繡[7],Photoshop 確實是「圖片編輯器」,但本質上只是提供了編輯位圖像素的功能,至于是用這些像素的排列組合形成照片、繪畫還是簡歷,完全取決于用戶自己,


用 Excel 下棋(來源:Pedro Wave for Excel Guys)

相比之下,如今的應用則更加符合「執行特定任務」的定義,從設計之初就確定了面向的任務或場景——無論查天氣、購物還是打車——并且前所未有地細分和具體。(微信、支付寶這類具有大陸特色的「超級應用」雖然功能龐雜,但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應用的集合,而每個功能模塊仍然是用于完成特定場景下的特定任務的。)如果說在過去,用戶不僅要「發現問題」,還要進一步「分析問題」,將其表達為公式、圖層等可被程式理解的特定范式,才能借助程式提供的計算能力「解決問題」;那么在當今,用戶只需要負責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都由應用承包了。

不僅如此,近年很多應用還傾向于更進一步,與特定的方法甚至「哲學」聯系在一起。這種趨勢在效率類應用中尤為明顯,在回顧自己 2019 年的數字生活時,我曾提出[8] 各種任務管理工具本質上都是在從不同角度理解和刻畫「任務」這一現實對象;選擇了一個任務管理應用,也就是選擇了一套任務管理方法論。2020 年,類似的現象又出現在筆記應用的新一波熱潮中,前有 Notion[9] 將筆記的顆粒度從「文檔」分解到「段落」——可交互的「區塊」(block);后有 Roam Research[10] 將「雙向鏈接」的概念從在線百科挪用到筆記領域,原本小眾的「卡片盒」[11](zettelkasten)筆記論,由于與這股筆記原子化、網路化的潮流不謀而合,一時蔚然成風,成為新舊工具爭相更新支持的功能,


2020 年風靡一時的 zettelkasten 筆記方法(來源:LessWrong)

值得指出,將方法論融入程式設計的理念,并不是在應用流行后才產生的,早在 1985 年,已故圖靈獎獲得者彼得·諾爾(Peter Naur)就提出過「將編程視作理論構建」(programming as theory building)的觀點,(Naur, Peter. “Programming as theory building.”[12] Microprocessing and microprogramming 15.5 (1985): 253-261.)諾爾提出,編程不只是在「產出程式之類的文本」,而是「編程者就手頭事務形成或達成某種洞察或理論的活動」,但在當時,個人計算還未成為主流,諾爾筆下的程式和理論所面向的也是開發編譯器、工控軟體等行業場景。而如今的應用所面向和試圖定義的,是購物清單、習慣養成、知識管理等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事務,

從好處說,應用的情境化使其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和接受,降低了學習門檻。大而全的傳統軟體固然靈活,但也容易讓初學者感到茫然,我還記得自己剛接觸 Photoshop 時面對繁雜的工具欄和菜單不知從何點起的體驗,直到用它做了兩次海報才算勉強上路。因此在過去,每當被問及學習大型軟體的心得,我都會建議從需求出發,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操作,而如今,大多數應用本身就對應著一個具體需求,用戶很少會再產生「用它做什么」的疑惑;隨著傻瓜化、向導式的界面設計成為主流,需要記憶菜單位置、參數含義的場景也已越來越少。

但另一方面,如果對情境和方法論的強調失當,也會限制應用的受眾,錯誤地引導用戶將精力放在無謂的折騰和爭論、而非解決實際問題上。例如,去年大紅大紫的 Roam Research 雖然不乏亮眼之處,但它不遺余力鼓吹「網狀筆記」哲學、不惜用半帶貶義的「cult」(宗教崇拜)自居等營銷方式也頗受爭議,確實,筆記作為一種認知工具,應以快捷和實用為第一考量;即使真要關注邏輯和組織結構,也應是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素材后再考慮的事,但大多數用戶的實際情況是連記筆記的習慣都不曾有,就受那些官方背書的「效率大師」引導,試圖「構建知識網路」「澆灌數字花園」,以致出現很多用 Roam 批注 Roam 教程,用 Zettelkasten 管理 Zettelkasten 心得的圓環套圓環場面,可謂當代版的邯鄲學步。


不少 Roam Research 教程倡導的「數字花園」模式,如照搬照套反而會耽誤效率(來源:Roam Garden)

更何況,合理的應用場景和工作流程并不是靠閉門造車就能準確挖掘的,諾爾之所以將編程的過程視作理論構建,是因為有感于存在一些無法通過代碼、文檔等文本充分表達的內容:程式的部件和結構特征與現實世界中活動的不同面向是如何對應的;這種對應方式的設計邏輯是什么;當現實需求改變時,如何修改程式以適應變化……顯然,這些「不可言傳」的程式之「道」,是建立在開發者體認現實工作內容、與用戶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的;這也是諾爾主張在程式開發中重視人際交流和信任的原因。

反觀如今市場,應用開發者與用戶有漸行漸遠的趨勢,驅動他們作出設計決策的,常常不是將現實需求映射為應用設計的「理論構建」,而是自己的想象或市場風向。2020 年,全球居家辦公的現實催生了大批辦公協作應用,個個宣稱自己「重塑」「革命」了在線辦公。但稍加觀察就會發現,這類應用仿佛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僅僅將哈拉、文檔協作、日程管理等常見組件做成大雜燴,點綴以幾個敷衍的「自動化」「AI」功能就粉墨登場,連文案、插畫和界面布局都如出一轍,顯然,這樣的拼湊之作并沒有體現對線上辦公流程和需求的認真思考,它們所試圖推廣的「情境」也是缺乏說服力和競爭力的,


Dropbox 在桌面客戶端中強行上馬、廣受批評的「協作」功能(來源:Dropbox)

(二)開發和分發的跨平臺化

在傳統軟體的開發中,跨平臺并不是首要考慮。相反,由于軟體的運行在過去往往依賴于特定的軟硬件條件,它們通常專屬于某一平臺,這種緊密的綁定關系,又反過來使得平臺的身份特征和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被軟體生態定義,例如,提起 Windows,人們常常想起那些界面簡陋但地位重要的企業級軟體;而蘋果的「藝術基因」和 Mac 電腦對音頻外設的良好支持,則讓 OS X 成為創意工作者的首選,

而對于如今的應用,跨平臺已經不再是「可選項」或「加分項」,而是越發成為默認特征;「平臺獨占」反而成為少數了,促成這一變化的是供需兩側的合力。一方面,隨著移動設備使用場景的拓寬、一人多設備的普及,用戶對跨平臺產生了切實和普遍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 Electron、Flutter 等開發框架,開發者無需維護多個代碼庫就能實現跨平臺;云計算的流行,使大量計算職能從設備端轉移到了服務端,進一步降低了應用對軟硬件平臺原生機能的依賴,

就在幾年前,將網頁界面打包成獨立應用的做法還常常被譏為「套殼」,但這在近兩年已經令人習以為常了。事實上,不少移動和桌面原生應用的開發也已在相當程度上與網頁應用別無二致:后端都是由容器、資料庫、對象存儲等云服務商提供的標準化模塊組合而成,前端的界面設計也隨著 Swift UI、UWP 等原生框架采納「聲明式」[13](declarative)布局,與網頁設計越發近似和互通,


采用聲明式界面語法的 Swift UI(來源:蘋果)

跨平臺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用戶省去了為了個別軟體而困守特定平臺的麻煩,降低了學習多種操作邏輯的成本;開發者無需增加過多開發成本,就能接觸到成倍擴大的用戶群體,

但跨平臺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剝奪著用戶的控制權。運行環境和數據存儲遷移到云端后,應用仿佛也變得和云霧一樣虛無縹緲:我們無從確保今天上傳的資料明天能否訪問,本月購買的功能次月能否維持原狀,甚至不知道應用下次啟動時是會維持熟悉的界面,還是會隨著熱更新和灰度測試,變成另一個面目全非的海市蜃樓。對資訊隱私的擔憂,也隨著一次次的數據泄漏和濫用事件不斷放大,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感到失去控制的不僅是用戶,還有開發者自己。表面上,跨平臺淡化了單個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趨勢,但由于要同時跟多個平臺的分發渠道(應用商店)和云服務商打交道,開發者的負擔和風險反而提高了,常常能看到開發者控訴谷歌、蘋果以莫須有的「濫用」「違規」為由單方面中斷服務或下架應用,使得他們苦心積累的業務和用戶一夜付之東流。與真實世界肆虐的疾病禍不單行,2020 年的數字世界也「多災多難」,從 Cloudflare(7 月,正則表達式耗盡 CPU 資源[14])、Amazon AWS(11 月,擴容操作失誤[15])到 Google Cloud Platform(12 月,鑒權系統超過配額[16]),幾乎所有主要云服務商都在 2020 年經歷了大型故障,Adobe、Spotify 等知名產品都未能幸免,缺少容災能力的中小開發者更是廣受波及。


收獲上萬點贊的抖機靈推文「我不能用吸塵器了,因為 us-east-1(AWS 的弗吉尼亞數據中心)掛了。」

(三)付費機制的訂閱化

如果說情境化、跨平臺的趨勢整體上還算順應了大眾需求、受到用戶肯定的話,另一個大趨勢——將應用作為一種「服務」而循環收費——則至今爭論不休,總能引發供需雙方的對立和情緒化表達,現有應用從買斷制轉為訂閱制,用戶反響強烈、怒斥「貪心」的橋段,每個月都在反復上演,在批判訂閱制的觀點看來,訂閱制將「購買」降格為了「租用」,是對于用戶權利的剝奪和一種變相漲價的伎倆,

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即使在充滿擬物氣息的盒裝軟體時代,用戶買到的也遠非「所有權」,而僅僅是一項授權(license),即在許可設備(往往限于一臺)上安裝和運行軟體的一個實例的權利;「購買」「銷售」等說法僅僅是因為更加方便、為人熟悉才被沿用到軟體分發的語境中。(Adobe Sys. Inc. v. One Stop Micro, Inc.[17], 84 F. Supp. 2d 1086, 1091 (N.D. Cal. 2000).)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軟體許可協議里總要澄清是在「許可,而非出售」(“licensed, not sold”),并且用大寫字母和粗體明確排除有關適銷性(merchantability)、針對特定目的的適用性(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和不侵權(noninfringement)的責任——《統一商法典》[18] 和英美普通法下適用于「商品」的賣方保證。(一個典型和當代的例子可見 Office 2019 的許可協議[19],)

不僅如此,即使用戶在授權范圍內使用軟體,也要受到用途、備份、轉讓等多方面的限制;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使用期限,舊版軟體也會逐漸失去安全補丁和新系統支持,從而事實上無法繼續使用;技術支持也是軟體廠商一大創收來源。


傳統的買斷制軟體也會隨著支持結束而事實上不適于繼續使用(來源:微軟)

可見,軟體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而是從來就摻雜著大量「服務」的屬性;購買時表面上的「一口價」也不等于軟體使用周期中發生的全部成本。

這種服務屬性在應用時代更為突出了,上文提及的情境化、跨平臺等趨勢,正是服務屬性的體現:應用不再只是一個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工具,而強調實際解決用戶的問題,甚至反客為主,指導用戶如何觀察和思考問題;實現跨平臺所依賴的云端計算資源,必然會產生額外的、周期性成本。「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與其說是一種模式創新,不如說是一種「再發現」——軟體本應是、且始終就是一種服務。

因此,并不能簡單地把訂閱制和「貪婪」或「漲價」劃等號。相反,訂閱制某種意義上還是一種更「誠實」的定價機制,將原本隱藏在許可協議、升級政策中的額外成本明確地告知了用戶——你當然有權不認同,但至少沒有被欺騙,

但如果承認應用定價采用訂閱制具有合理性,如何解釋用戶對它的普遍懷疑和反對呢?這種對立情緒的背后,是用戶認為訂閱支出和回報不成比例的觀念,

首先,「訂閱制」的名稱本身就存在歧義,容易讓用戶產生不準確的預期,誠然,從詞源上看,「訂閱」并無商業含義,僅僅是一個「報名支持」的動作——「在 [文件] 底部(sub-, “under”)寫下(scribere, “write”)[名字]」。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它最早指的也是股份、保險的認購,到十六世紀才被用于出版物領域,而且是指為書籍的寫作和出版募集資金,反倒更像如今的捐贈和眾籌。(參見 Clapp, S. L. (1931). The beginnings of subscription public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20] Modern Philology, 29(2), 199-224.)

但必須承認,在大眾語境下,「訂閱」主要還是和「期刊」搭配出現的,以至于人們普遍認為但凡需要訂閱的東西,都應該和期刊一樣具有定期交付的屬性,可應用開發不同于刊物出版,要求月月有新功能是不現實的,從而容易讓不明就里的用戶感到「有名無實」,這種預期落空的被欺騙感,與管理訂閱的心理壓力等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造成了用戶對訂閱制的抵觸,

何況,訂閱制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具體實施細節已經隨著實踐探索,有了很多變種和優化,例如,計費機制上,除了按自然年月循環收費,又出現了根據用量或設備數等因素調整費率的模式。升級政策上,因荷蘭公司 Skech B.V. 于 2016 年提出[21] 而得名的「荷蘭模式」[22](Dutch Model)被廣泛效仿,作為一種「無限期使用,有限期升級」的混合模式,它允許用戶付費后獲得全部現有功能和一定期限(常見為一年)內新增的功能;到期后如不續費,軟體使用也不受任何限制,只是升級被凍結、無法獲得此后新增的功能,然而,這些新模式在宣傳、報道和討論中仍被習慣性地歸為訂閱制,用戶也因而繼續套用著對舊訂閱制的刻板印象,經常膝跳反射般地提出反對,


由 Sketch 首倡并被廣泛借鑒的混合訂閱模式

不過,用戶的負面印象也并不都是非理性的;訂閱制目前的確沒有給用戶帶來多少切實的好處,應用固然具有天然的服務屬性,但那畢竟是隱性的,不足以說服用戶克服「軟體即商品」的慣性思維,要讓他們情愿買單,訂閱制應用還需在服務質量、功能迭代和云端整合等方面體現出與價格相稱的進步,

但現實是,當下大多數訂閱制應用都沒能做到這一點。究其原因,用戶支付的費用有相當部分消耗在了非效率的因素上,一方面,Microsoft Office、Adobe Creative Cloud 等來自大型開發者的傳統軟體倚仗壟斷地位,把訂閱制變成了創收機會,而缺乏改善用戶體驗的壓力和動力,另一方面,中小開發者收到的訂閱費用并不都能用于投入開發,而是要用來填平云服務、API 費用等上游成本,進一步為大型科技公司的尋「租」[23] 提供了空間。令人尤為遺憾的是,用戶由此對訂閱制產生的負面印象和抵觸情緒,卻不公平地在相對弱勢的中小開發者身上找到了釋放出口。

三、應對之道

可以看出,當今應用體現出的發展趨勢并不都如宣傳文案里那般光鮮美好,而至少是喜憂參半的,也難怪在 Hacker News 等技術社區上,這樣一種帶有美化色彩的「黃金時代」常被追憶和贊揚:一家公司十年如一日地提供更新;一套軟體買回來可以跨越多次硬件換代而寶刀不老;用戶組成緊密社群、積極討論建言。

盡管令人遺憾,這樣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的。隨著競爭越發激烈,應用市場的迭代和淘汰加快不可避免,極客和科學家不再占據用戶群體的多數,那些從事各行各業的普通用戶的需求必然是多元、瑣碎(甚至「庸俗」)的,其中有能力或興趣參與反饋甚至貢獻代碼的更是少之又少。應用只有向情境化、服務化發展才能適應這樣的新受眾。

趨勢或許不能改變,但視角和思路可以改變。既然當下應用越發接近于「服務」而非「商品」,就應帶著對待服務的心態去選擇、學習和使用應用。

首先,在選擇應用時應該拋棄「從一而終」的假定。如果把購買應用看作一錘子買賣,那么理當在事前精打細算、事后物盡其用,但如果是在選購服務,策略就應有所不同:不用過分貨比三家,只要滿足需求就算物有所值;如果事后發現不合適,也無需糾結殘余價值,而是盡快尋找替代方案以及時止損,

反過來說,服務降級甚至「跑路」的風險在付費之前就應該計算在內:從開發者口碑、更新歷史和用戶群體等方面,對應用的發展潛力作初步判斷,回避跟風或投機之作;同時留好后路,盡可能選擇格式通用、導出方便的工具,以減少日后的遷移成本,

此外,既然當下應用已經較少能作為通用工具、而更多是作為專用解決方案,我們在學習和使用時也不必過多拘泥于具體的操作步驟,而是更多地觀察和借鑒應用反映的工作流和方法論。這樣,即使應用本身在一段時間后不復存在,這些非技術層面的東西卻是不會消失、持續令人受益的。訂閱制的流行在這樣的視角下更是種福音,讓人只需花費很低成本、甚至分文不出就能「偷師學藝」,

例如,你沒有必要接受 HEY email 的高昂定價[24],也不妨試試看它聚焦待回復郵件、嚴格篩選來件、「釘」住常用資訊等特色功能,然后在傳統信箱中通過過濾規則、旗標等功能變通實現,你可以覺得 Headspace 這類冥想應用的流行[25] 是硅谷式玄學,但蹭聽幾個課時、借鑒一些放松呼吸和情緒的技巧,也只是有益無害。


完全可以通過「偷師學藝」的方式借鑒應用的方法論(來源:HEY)

除了用戶,開發者同樣需要改變思路,更多地從「服務提供者」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業務,翻閱各路應用宣布轉為訂閱制的公告,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公告不像是在宣傳介紹新模式,反倒像在對著一個假想的批判者作辯解和控訴。「我們也嫌訂閱制麻煩,但實在是入不敷出」;「我們這其實不算訂閱制,因為你花錢買過的功能還是你的」。

考慮到訂閱制目前的輿論現狀,這種做法當然可以理解,但如果連開發者自己對于轉換商業模式都抱有抵觸和懷疑,又怎么能期待用戶能被說服呢?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開發者理直氣壯、落落大方地宣布改變付費模式,同時開誠布公地說清列明收費檔次、方式和訂閱費用的用途。

不過,權利和義務應當對等,在通過訂閱制獲得合理穩定回報的同時,開發者也應當擔起更多服務責任,例如積極與用戶互動溝通、了解其實際使用方式和需求;在確定開發計劃和銷售策略中著眼于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而非滿足于「撈一筆就走」,當然,也不要拋棄軟體在過去普遍具有的「傳統美德」,包括留意和優化資源占用、編寫詳盡的文檔和手冊、關注數據的通用和便攜等,

四、下一個應用,何必是程式?

蘋果近年的電視廣告中,評價最褒貶不一的可能要數 2017 年一則宣傳 iPad 的廣告[26]:國中生模樣的主演嫻熟地操作著 iPad,一路哈拉、作畫、記筆記、看漫畫,片尾,面對鄰居「你在用電腦做啥」的好奇發問,她漫不經心地回了句「啥是電腦?」(What’s a computer?)。


「啥是電腦?」(來源:蘋果)

這則廣告發出后受到大量嘲諷[27],最后那句臺詞尤其被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令人感到冒犯。蘋果后來從官方頻道刪除了這則廣告,但并沒有放棄將 iPad 定義為電腦的敘事,還在 2020 年將 iPad Pro 宣傳口號定為「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Your next computer is not a computer)。

如果認為這些廣告是在鼓吹「iPad 可以取代電腦」,那蘋果的確有夸大和美化之嫌,但蘋果的用意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不必在意什么是電腦,能幫我們完成工作的就是電腦,

對待應用的定義也當如此,雖然本文一直在試圖總結應用與程式的區別,但我深知任何結論都不可避免地有所疏漏;任何例子都可能存在大把反例,如果科技詞匯的變遷證明了什么,那就是人們發明和更新概念的進度,追不上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的速度。

因此,與其關注應用是什么,不如關注應用能做到什么、是如何做到的、有沒有尊重我們的選擇和權利。與其關注一個應用是工具還是服務、原生還是「套殼」、買斷還是訂閱,不如關注它能否滿足需求、提高效率、創造價值。

回想初學電腦的情景,「所有程式」菜單讓我興奮之處,不在于「程式」二字,而在于可以探索每一個「程式」的設計和功能,今天,初學者面對的設備、界面和概念都與我當時大相徑庭,「程式」到「應用」的變遷也必然還有下一站,但無論這些如何變化,人們從科技的樂趣和可能性中感到的沖擊是不變的;「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既然如此,下一個應用,又何必是程式?

引用鏈接:

[1] 刊發廣告:

https: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Ux9iw6tMs6MC&lpg=PA81&vq=apps&as_pt=MAGAZINES&pg=PA81#v=snippet&q=apps&f=false

[2] MacApp:

http:http://en.wikipedia.org/wiki/MacApp

[3] Framework II:

http: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bi8EAAAAMBAJ&lpg=PA41&pg=PA41#v=onepage&q=apps&f=false

[4] 比較:

https:http://trends.google.com/trends/explore?date=all&q=app,program,software

[5] 2010 年度單詞:

https:http://www.americandialect.org/app-voted-2010-word-of-the-year-by-the-american-dialect-society-updated

[6] 下棋:

http:http://www.excelhero.com/blog/2010/02/excel-2007-chess-game-viewer.html

[7] 做十字繡:

https:http://www.lovecrafts.com/en-gb/c/article/design-cross-stitch-chart-on-your-computer

[8] 提出:

https:http://type.cyhsu.xyz/2020/02/year-in-review-2019/

[9] Notion:

https:http://www.notion.so/

[10] Roam Research:

https:http://roamresearch.com/

[11] 卡片盒:

https:http://en.wikipedia.org/wiki/Zettelkasten

[12] Programming as theory building:

https:http://demo.cygale.net/naur1985programming.pdf

[13] 聲明式:

https:http://softwareengineering.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73354/what-is-declarative-ui

[14] 正則表達式耗盡 CPU 資源:

https:http://blog.cloudflare.com/details-of-the-cloudflare-outage-on-july-2-2019/

[15] 擴容操作失誤:

https:http://aws.amazon.com/message/11201/

[16] 鑒權系統超過配額:

https:http://status.cloud.google.com/incident/zall/20013#20013004

[17] A dobe Sys. Inc. v. One Stop Micro, Inc:

https:http://law.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FSupp2/84/1086/2497665/

[18] 《統一商法典》:

https: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form_Commercial_Code

[19] Office 2019 的許可協議:

https:http://www.microsoft.com/en-us/Useterms/Retail/Office/2019HomeandStudent/Useterms_Retail_Office_2019HomeandStudent_ChineseSimplified.htm

[20] The beginnings of subscription public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

https:http://doi.org/10.1086/387957

[21] 提出:

https:http://www.sketch.com/blog/2016/06/08/versioning-licensing-and-sketch-4-0/

[22] 「荷蘭模式」:

https:http://paddle.com/blog/should-you-use-hybrid-billing-model/

[23] 租:

https:http://zh.wikipedia.org/zh-cn/經濟租

[24] HEY email 的高昂定價:

https:http://hey.com/pricing/

[25] 冥想應用的流行:

https:http://www.nytimes.com/2021/02/17/magazine/wellness-apps.html

[26] 2017 年一則宣傳 iPad 的廣告:

https: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iJcC9JUc

[27] 受到大量嘲諷:

https: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pple-whats-a-computer-ad-sparks-anger-2018-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