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原來是俄羅斯“俄美公司”的領地,后來賣給了美國。阿拉斯加最初是土著人生息、繁衍的地方。
18世紀的時候,俄羅斯人通過白令海峽進入阿拉斯加,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也接踵而至。但俄羅斯最早在那里安家,對阿拉斯加進行管理。
俄國因為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打敗,混得慘不忍睹,怕英國從東方包夾進攻,顧不上阿拉斯加,于是就在把這片土地賣給美國。
自打二戰結束后,后世的美俄兩國就像天敵,兩國每隔一段就掐架,似乎地球離開美俄就不轉圈,離開美俄搞事就沒有新聞了。俄羅斯東部城市跟阿拉斯加只隔了一段窄窄的白令海峽,但海峽兩邊跟無人區差不多。
白令海峽氣候寒冷,通航的時候少,航道也缺乏經濟價值,因此,俄羅斯也沒有沒必要費時耗力去較勁。可是美國全世界轉悠,俄羅斯也要到處刷存在感。所以,兩國在這一地區的摩擦時有發生。
首先,兩國的飛機是這一地區的常客。
而且只要俄羅斯飛機出現,美國飛機好像怕它們孤單一樣 ,馬上來陪伴左右。
但前來攔截的美國飛機只是一種姿態,并不會做出什么危險舉動。而俄羅斯這些年混得比較慘,飛機出來是要燒錢的,老是瞎轉悠油也燒不起。因此俄羅斯飛機通常不會天天長距離巡視,只是偶爾撩撥美國人一下,馬上返航。
但有時候俄羅斯就像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發神經,2018年11月,俄羅斯突然出一艘核潛艇和一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在荷槍實彈舉行軍演,并且認認真真地發射了造價不菲的飛彈。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俄羅斯也不是無緣無故去秀肌肉。因為美國在此之前剛剛舉行過代號為“紅旗-阿拉斯加”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美國人也是吃飽了撐的,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大張旗鼓,俄羅斯的演習低調多了。這倒不是俄羅斯多克制,而是普京的錢袋子有點干癟。
但俄羅斯如果不回應、不叫板,那就對不起自己的彼得先人,辜負了“彼得大帝”的軍艦稱號了。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白令海峽雖然偏僻,但卻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有非常高的軍事價值。
北極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北冰洋底蘊藏著豐富礦產資源,芬蘭、丹麥、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等八個國家最先進入該地區,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大陸也不甘示弱,相繼參與北極事務,都想在北極開發中分得一杯羹,北極還是各國部署軍事戰略武器和進行軍事偵察的熱門地區。
而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軍事通道就是白令海峽,等于扼守著太平洋其它地方通向北極地區的咽喉,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俄美在這里明爭暗斗也在情理之中。
隨著時間推移,白令海峽的戰絕地位越來越突出,圍繞著白令海峽的斗爭還將持續下去。
在去年更早的時候,一向日子緊巴的普京突然派出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飛躍8000多公里,突然飛抵俄羅斯東部邊境城市阿納德爾。
一個月后,俄羅斯兩架圖-95戰略轟炸機再次光臨逼近阿拉斯加,美軍如臨大敵,立刻緊急出動F-22戰機升空監視。
普京大帝這一招把美國人嚇得夠嗆,因為俄羅斯的轟炸機都是可以攜帶多個核彈頭的,普京要是喝高了,真夠美國人喝一壺了。
阿拉斯加是美國本土的第一道防線,為了應對突發事件,美國不僅在這里部署有大量F-16戰機,還有不少預警機全天候工作,可謂是嚴陣以待。
白令海峽兩邊美俄“隔河相望”,一旦發生軍事沖突,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可是兩個核大國直接對撞。兩國在這里一旦擦槍走火,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所以,兩國都不敢掉以輕心。
這里的爭端還有一個重要組成因素——漁業資源是兩國摸得見看得著的經濟利益方面的糾紛,美俄因此的拉鋸戰從未停息。
美俄兩國都主張200海里的經濟區,但白令海峽大多數海域壓根沒有四百海里寬,這樣兩國的經濟區就出現重疊,爭端就不可避免出現了。
過去我們在電視上就曾經看到過這樣的新聞:美國海岸警衛隊扣押俄方船只,說他們越界捕魚,不過這些事件大多數以雙方協商處理結束。
俄羅斯與美國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又都擁有數量龐大的核武庫,雙方都有維護世界和平的義務,在處理兩國關系和地區爭端的時候,應該加強對話,采取更加建設性的態度,這樣對兩國人民、進而對全世界來說,也都是好事。
、美俄是盟友,即使關系不好,但還是能一起共事,一起主持世界大局。一些小摩擦不在乎的,有也能坐下來談妥。至于美俄開戰那是天方夜談,他們哪能不知背后有黃鶴?
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誰去摩擦?
冷戰期間故事不少!
大陸和美國,只隔了個太平洋!
美國:為什么背鍋的總是我
不能在那摩擦,肉貼肉,疼啊,去敘利亞隔著巴沙爾摩擦,使勁揉搓,過癮。
俄羅斯不也是石油大國嗎?怎么就燒不起油了
美國想統領世界,必須占領加拿大[大笑]
阿拉斯加距離美國本土遠著呢,小編看清楚了。
白令海峽只有四百公里寬,為什么俄羅斯不把飛彈布置的那里,而去古巴布置飛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