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你的外星小姨
1
自幾年前開始,在歐美有一種新型的標語正在流行。
它和其他任何標語或口號一樣振聾發聵,并出現在人們目所能及的任何角落。
它有數萬名追隨者,為了傳播其中含義,人們不惜重金,也不計代價,
而這個標語的內容是:“鳥類是個謊言”,
“鳥類是個謊言”,這看上去是個在映射其他事情的暗喻。但實際上,這個標語的真正含義,就像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一樣簡單:鳥類不是真的——所有鳥,都是假的,
所謂“假”,并不是指鳥類都是人類的幻覺,而是指”世界上的所有鳥,都是人們制造出來的贗品”,
對于“鳥類是個謊言”的追隨者們而言,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是的,“鳥類是個謊言”在歐美地區有成千上萬名追隨者,并且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難以忽視的組織。
這群人如今正在不斷散播并宣傳這個概念——所有鳥都是假的,
而這整件事情,恐怕比這看上去還要荒誕,
2
2018年中的某一天,芝加哥的居民們走出家門,被一張張這樣的傳單驚呆了:
傳單上有著十分顯眼的幾個大字:“鳥類是個謊言”,
除此之外,下面還寫著“醒醒,芝加哥”這種極具煽動性的話語。
幾乎是一夜之間,以芝加哥為首的各大城市里,都出現了這樣的傳單,
那時人們還不理解“鳥類是個謊言”究竟是什么含義,見到傳單都是一臉迷惑。順理成章地,人們將其拍照上傳到網路——結果可想而知,這個“鳥類是個謊言”的傳單現象,就這樣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大量網民注意,
這究竟是什么意思?
“鳥”和“謊言”很快成為了搜索引擎上出現的高頻詞。
與此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了傳單下標注的一個網址:birdsarentreal.com。
配合莫名其妙的口號,這個網站顯然有詐騙或惡搞引流的嫌疑。但點進網址之后,人們卻發現它看起來正正經經,儼然一副公益活動的主辦方模樣。
“鳥類是個謊言”,正是這個網站所代表的組織之名,網站里還詳細介紹了該組織的各類資訊及目的:
“‘鳥類是個謊言’活動自1976年就開始興起。曾經的目的是阻止鳥類的種族滅絕。但不幸的是,當時沒能成功。政府在這之后用機器人代替了所有鳥類。
如今,我們的目的是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事實,”
所謂的事實,正是指“政府用機器人替代了所有鳥類”這一點。
這聽起來完全是天方夜譚,但該組織還在網站上對其有一番極其詳盡的解釋,
據他們所說:
1959到2001年間,中央情報局(CIA)逮捕了120億鳥類,原因是中情局內主管對鳥屎深感厭煩。與此同時,他們決定一石二鳥,將所有鳥類消滅,并用機器制造的鳥類替代他們。
如今我們看到的雞蛋,其實都是政府制造的替代品;鳥屎是追蹤裝置;如今的鳥類機器有多種應用方式,例如蜂鳥會被用于暗殺……
盡管解釋得非常全面,但大部分看過的人都會嗤笑一聲——這看起來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但隨著人們上網進一步搜索,卻被眼前的訊息驚掉了下巴,
“鳥類是個謊言”在互聯網上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且有上萬信徒。
人們正在互聯網上一遍又一遍強調著“鳥類是個騙局”是絕對的真相,同時提供一些看上去很唬人的證明:
人們振振有詞地聲稱,你所以為的鳥類,其實只是無人機,它們長此以往地盤旋在城市上空,時時刻刻幫助政府監控著市民們的一舉一動,
“鳥類是個謊言”的官方網站上,甚至有多個看起來古色古香,十分真實的“早期視訊節目”來佐證這一觀點。
他們將鳥類稱為“無人機”:
自發地向周圍散發他們的“鳥是機器”論:
這個組織隨著時間的推延,變得愈發龐大——你甚至能在生活中的任何角落看到“鳥類是個謊言”這句標語,
還有更加“忠誠”的信徒把它身上紋:
到了最后,它甚至出現在巨幅廣告牌上,堂而皇之地向觀者輸送這一訊息,
對于不了解其中來龍去脈的人來說,這一系列的現象不免讓他們感覺世界觀受到了沖擊:
難道這世界瘋了?
還是說鳥類真的是個謊言?
3
鳥類當然是真實存在的,這點毋庸置疑。
而“鳥類是個謊言”,則恐怕是有史以來最荒謬,最滑稽,也是最成功的集體活動之一,
它起始于一位大學部生之手,
2017年,一位名為彼得·麥金多(Peter McIndoe)的大學部生去城里拜訪朋友,并決定拍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視訊。
視訊的主題他已經想好了:參與一次集會,并在集會中舉起與集會主題毫不相關的標語。
恰巧彼得附近正好有一場女性集會游行正在進行,于是他撿起一張海報,墊在車上畫了幾筆,并隨手寫下一句標語:“鳥類是個謊言”,
在那天的集會中,彼得舉著這張海報招搖過市,引來眾人側目。他甚至還主動找路人宣傳自己的理念——他問路人是否見過真正的鳥,路人回答見過,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出“人類用機械替換掉了真正鳥類”這一故事。
目前為止,這只是一個看上去有些搞笑的整蠱活動,但在這之后,彼得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計劃,
他開始給“鳥類是個謊言”創造社交賬號,在Instagram等平臺上,他不斷發布一些有力“證據”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他也給“鳥類是個謊言”創造了一套詳細但荒誕的背景故事——就是我們上邊看到的“中情局滅鳥說”。
或是新奇,或是獵奇,很快有數千名網民被他的舉動吸引了,彼得趁熱打鐵,為“鳥類是個謊言”制作了周邊T恤和貼紙。
周邊很快被一掃而空,而“鳥類是個謊言”的擁簇者數量也水漲船高,
這一部分是由于“鳥類是個謊言”這個概念的特殊性——它看上去有幾分滑稽,有幾分荒謬,很適合在互聯網上作為“梗”文化來傳播。
于是千奇百怪的各種惡搞圖也隨之誕生。
例如各種實實在在的“證據”:
“鳥類潤滑油”
“政府大意了,忘給這架無人機拆包裝了!”
“無人機的新模式是破壞技術平臺來切斷我們的溝通渠道!”
有時人們還會誕生一些頗有創意的發言,比如:“鳥類當然是人造的,不然為什么我們從未見過幼年體的小鴿子?”
2018年,彼得開始組織大量“信徒”,散發傳單來宣傳“鳥類是個謊言”,
于是就有我們之前看到的那一幕——這個理念越傳越廣,活動愈演愈烈,
它開始成為商業logo:
現如今,將“鳥類是個謊言”稱之為一個極為出名的品牌也不再為過。
4
由于“鳥類是個謊言”這個“梗”的特殊性,導致所有玩梗的人,都表現得極為“沉浸式”,
他們會真的表現得像自己堅信“鳥類是個謊言”一樣:
甚至還會表現得極為敵視意見相反者——認為鳥是真實的人:
截至目前,“鳥類是個謊言”的各類論壇,在互聯網上有數十萬參與者,他們至今仍在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不斷傳播,散發這一觀點,
在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下,“鳥類是個謊言”,最終成為了一場荒謬的諷刺——我們能從這件事上看到很多東西的影子:一些激進主義、虛假新聞、陰謀論……
它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假新聞和謊言的擴散方式——謊言說了一千遍,不一定會變成真的,但會變得足夠有影響力。
一方面,“鳥類是個謊言”,的確是個有趣的且成功的活動——或者按如今中文互聯網的形容,它是個不錯的“梗”,
但另一方面,它展現出的現象也有些讓人不寒而栗——
那如果,彼得最初隨手寫下的宣傳的口號并不像“鳥類是個謊言”這樣荒誕呢?
(責任編輯:胡淑麗_MN7479)
人家就是在玩梗吧
那應該懷疑效忠教育嗎?
不要懷疑快樂教育
第一流派?當我飛天意面神教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