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農村的超市,“大多數”購物者也非農民莫屬,他們可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種地的農民買菜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發展,農民思想觀念和生活水平得到改變的體現。農民超市購物與農民買菜,我認為不矛盾呀!
農村的超市是為農民服務的,農民購物應該沒有錯
一沾上“農”字的,似乎便與貧窮,泥土,甚至是等級搭上了關系。按照對社會的貢獻,農民也應該是一種職業。他們所從事的行業還是基礎性的,不然怎么會有“農林牧副漁”之說?做為農村超市,不就是為人們生活提供方便的嗎?只有農民進進出出,才能是開店的有立足之地,才能有錢賺。再說了,城里人難道要到農村去購物?
按題主的邏輯,城市的樓房也應該只有城里人才能買。殊不知,現在的城里樓房,農民不也是有很多人去買了,有的還不止一套,更別說還是大套了。超市購物緣何又貼上農民的標簽?
誰說種地了,農民就不能買菜吃?農民買菜也是有原因的
也不是農民都有地種菜。種菜的地,土地要肥沃,還要必須保證能及時澆灌,起碼離水源近一些。這些地力有保障的土地,不是被承租發展了經濟產業,就是農民自個種了口糧——小麥,或者種了效益比較高的玉米。本來這些地塊人均還不足一畝,哪有“閑田”做為菜地。農民也有山塬地,種栽植蔬菜,若是遇到天氣干旱,根本收不到菜。山塬地不能種菜也是事實。
農民自家種菜品種不多。自己家里種都是些常用的,如辣子、蓮花白、蕃茄之類的,而這些菜季節性很強,特別是入冬以后,也就沒有新鮮的蔬菜可以吃到。雖然自己也會有冬貯的白菜、洋芋、蘿卜等,畢竟品種單一,無法達到蔬菜的多樣化。而超市里有的是各種各樣的反季節蔬菜,想吃啥菜只要掏錢就可以買得到。
買菜吃方便一些。種菜也是門技術活,并不是說你下了籽種就一定會出苗,栽植了就一定會成活。田間管理也很重要,人們都忙著打工掙錢,務作蔬菜的時有限,像蕃茄、黃瓜等類蔬菜,開花而不見果實也是常有的事。白白浪費了人力,還要花錢。倒不如專心打工,掙著錢了,過買邊吃,還天天吃的是新鮮的。
農民到超市買蔬菜,其實也是農民手頭有點錢了,不想在吃飯的事上過于克扣自己,還講求個營養搭配。這事擱在以前,農民根本不愿花錢買菜吃,尤其是冬季,菜那么貴,還不是用自家腌的咸菜將就著就不錯了。
【@為生活而提神】
[贊][贊][贊][玫瑰]
青云問答[贊][祈禱][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