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城市群時代已經到來,
01
大陸有多少個國家級城市群?
近日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全面形成“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
根據相關規劃,大陸共布局了19個國家級城市群:
優化提升5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
發展壯大5個——山東半島、粵閩浙沿海、中原、關中平原、北部灣等城市群。
培育發展9個——哈長、遼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這些城市群,構筑成“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
兩橫,說的是沿長江通道及陸橋通道;三縱則覆蓋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基本涵括了主要城市群,
雖然這19個城市群均為國家級城市群,但由于經濟發展步伐不一,定位大相徑庭,
第一檔5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發展相對成熟,屬于“優化提升范圍”,成渝、長江中游,與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并列,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第二檔5個:山東半島、中原、關中平原、粵閩浙、北部灣等已有雛形,未來需要的是“發展壯大”,這也是相對有潛力的城市群,屬于第二梯隊,
第三檔9個:哈長、遼中南、滇中、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尚未真正成形,還在“培育發展”之列。
這些城市群基本位于東北及中西部地區,有待進一步培育,
02
與十三五規劃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確立了6大國家戰略,這是城鎮化戰略的第一層級。
這6大國家戰略,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京津冀、大灣區、長三角是三大世界級城市群,海南則有自貿港戰略的加持,長江、黃河兩大經濟帶覆蓋南北主要城市,這是國家戰略布局的宏觀立足點。
目前,除了已經審議但尚未公布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其他國家戰略相關規劃均已橫空出世,
黃河流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大熱的成渝雙城經濟圈未單獨列入,
這可以理解、從國家戰略來看,成渝城市群從屬于長江經濟帶,與長江中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等共同構筑起長江經濟帶,
03
第二大變化是,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地位得到抬升,
這一次,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被納入“優化提升”范疇。而在5年前,這兩個城市群都還屬于“發展壯大”的范疇。
從“發展壯大”到“優化提升”,意味著成渝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地位的提升。
雖然這兩大城市群仍舊遠遠不能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世界級城市群并駕齊驅,但本身在國家區域戰略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04
第三大變化,是“北部灣城市群”被納入“發展壯大”范疇,
5年前,北部灣的定位還是“規劃引導”發展,這意味著北部灣城市群的地位之變。
最近幾年來,北部灣城市群接連獲得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的加持,這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西部陸海新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涉及重慶四川廣西三個省份,輻射重慶、成都、貴陽、南寧等城市,最終落腳在廣西的北部灣。
這條通道將北部灣與重慶、四川、貴州等地連接起來,北部灣成了重要出海口,而重慶四川順勢成了廣西的重要腹地。
自此,偏于一隅的北部灣港口,正式升級為國際門戶港口,這必然帶動北部灣城市群地位的提升。
05
第四大變化是, “海峽西岸城市群”升級為“粵閩浙城市群”,
海峽西岸城市群,顧名思義,是與海峽東岸相對應的城市群,囊括廣東潮汕及梅州4市、浙江溫州麗水衢州3市,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4市,以及福建廈門、福州、泉州等9市,
原海峽西岸城市群空間結構
雖然海西城市群足以稱得上跨越省份最廣闊的城市群之一。然而,長期以來,海西城市群發展不及預期,多個省域之間融合度不足,福建雖然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卻難以真正發揮起帶動作用。
所以,這一次,從“海峽西岸城市群”到“粵閩浙城市群”,不只是名稱之變,而是巨大的跨越,
如果說海西城市群,有著福建主導以及面向海峽對岸的意味,那么,粵閩浙城市群,更突破三省之間的融合發展,側重于區域內部,未來不再只有一個增長極,而是多個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構成的一流城市群。
汕頭地處汕揭潮都市圈,系廣東副中心城市,也是廣東沿海經濟帶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湛江),(參閱《大陸人口第一大省,定了》)
溫州是浙江GDP第三高的城市,也是四大都會區之一(另三個為杭州、寧波、金義),民營經濟高度發達。
福建的福州、泉州、廈門實力同樣不容小覷。2020年,福州、泉州GDP雙雙破萬億,廈門則突破6000億元,這三地同樣能成為福建的高增長極。
粵閩浙城市群的誕生,意味著福州、廈門、汕頭、溫州將獲得同等重要地位,這幾個區域的發展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