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強沙塵暴的背后,是被沙吞噬的蒙古國

3月15日,一場強沙塵暴襲擊了半個大陸,這場沙塵暴在它的發源地蒙古國開始于3月13日,已經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失蹤人數一度超過五百,搜救仍在進行,另有數十座建筑受損,牲畜死亡預計將超過1200頭。14日起,蒙古國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在其網站上更新多條援救消息,但直到15日早上黃沙直撲北京以后,蒙古才作為“襲擊北京的沙塵暴的起源地”而獲得了依然為數不多的關注。

撰文 | 路塵

責編 | 權文武

3月15日,一場強沙塵暴襲擊了半個大陸,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批航班因此延誤,北京街頭黃沙漫天的照片從微信朋友圈一路刷屏到各大國際媒體頭版。氣象部門的數據分析表明,這場沙塵暴在大陸境內達到了十年以來最大強度,也是本世紀初北京遭遇沙塵暴威脅、大量防風固沙措施全面落實以來,北方城市少有的一次與強沙塵暴的“親密接觸”。

按預測,這次沙塵暴會在16日上午結束,但當人們從驚悚照片與網路調侃中回過神來,開始追問沙塵暴的源頭,全世界才突然發現:

同一場沙塵暴在它的發源地蒙古國開始于3月13日,已經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失蹤人數一度超過五百,搜救仍在進行,另有數十座建筑受損,牲畜死亡預計將超過1200頭。14日起,蒙古國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在其網站上更新多條援救消息,但直到15日早上黃沙直撲北京以后,蒙古才作為“襲擊北京的沙塵暴的起源地”而獲得了依然為數不多的關注。


worldview.earthdata.nasa.gov 2021年3月15日MODIS Terra衛星影像 / 綠色和平提供


蒙古國13日沙塵景象 / 蒙古國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

這或許也是過去二三十年蒙古國處境的一個縮影:在周邊鄰國對于空氣污染和氣象災害防治日益重視,東北亞其他內陸地區的荒漠化防治逐漸收獲治理成果的同時,乏人問津的蒙古國的狀況卻在惡化下去。

蒙古正在沙化

夾在大陸與俄羅斯之間的蒙古國,眼下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土正在面臨荒漠化威脅。如果從地圖上看,說整個國家都正在逐漸向荒漠發展,也不為過。

按照地理學資料,蒙古國的156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當中,有約10%為森林覆蓋,其余的大多數地區屬蒙古高原,高山草原、干旱平原草原和沙漠草原的總覆蓋面積超過80%,但在最近的研究當中,蒙古國面臨荒漠化威脅的國土已達總面積的76.8%,面臨荒漠化的草場比率達到90%,而真正的沙漠已經占到國土總面積的超過40%,


1990-2010年蒙古國荒漠化地圖 / 網頁截圖

沙塵暴形成于春季上升氣旋遭遇干燥裸露地表,在嚴格意義上本是一個自然現象,對于氣象意義上在歐亞大陸十分重要的蒙古高原,類似過程的發生尤為突出,但在今天的蒙古國,問題早已不是自然規律所能解釋:一項長期觀察稱1950年代蒙古發生強沙塵暴的頻率約為每年五次,但在上一個十年這一頻率已經變成三十次;另一項研究則稱,1960年代蒙古每年約有20天發生沙塵暴,到1980年代已上升到50天,2010年代則進一步上漲到100天——這已經意味著一年有接近三分之一時間,蒙古人都要活在沙塵肆虐之下,

是什么在改變蒙古?首要因素或許是全球性的氣候改變,或更直接地說,是全球變暖造成的更嚴重的干旱:自1940年以來,蒙古年平均氣溫至少升高了1.8℃,預計變暖還將繼續,這意味著這個本就缺水的地區蒸發量加劇,而干燥天氣更有可能長期持續。東北亞跨區域環境合作項目(NEASPEC)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將干旱和風蝕列入造成蒙古荒漠化的四個主要因素之二,俄羅斯學者在2018年發表的一份有關蒙古荒漠化成因的研究當中,也將氣溫升高和降水減少列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在大陸西北治沙十余年的民間生態行動者馬俊河也在回答世界說提問時表示,從經驗來看治沙問題上人力仍無法扭轉天意,降水量的減少對于任何地區都是無法挽回的難題,并非人力所能輕易彌補。2020年11月發表于《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則驗證了蒙古國史無前例的持續干旱:近年來蒙古國所經歷的高溫和干旱,在過去二百五十年時間里前所未有,

但另一方面,除了天災,蒙古國正在經歷的還有人禍。

市場化改革之后

與刻板印象相類似,蒙古至今仍大體上是一個農業國:包括牧業在內的廣義農業在其整體經濟結構中占比仍超過20%。另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則是采礦,國家預算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采礦產品,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出口,

放牧和采礦,正是這兩大支柱產業將蒙古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推向了崩潰邊緣。

所有對于蒙古荒漠化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聚焦于過度放牧:蒙古國政府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自1990年至2018年,蒙古全國牲畜總量達到了最初水平的2.6倍。僅從數字上看,特別是比起同期許多周邊國家經濟經歷過的爆發性增長,蒙古國牧業的發展速度并不驚人,問題在于,過去三十年里增加的一倍多牲畜幾乎完全是過度放牧的產物——聯合國發展署2021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至2019年蒙古國全國牲畜數量已達7090萬,比牧場總承載能力足足超出3300萬,不同地區放牧牲畜數量達到牧場環境承載力的2-7倍。


2017年,蒙古國在已經沙化的昔日草場上紀念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 網路

前述東北亞跨區域環境合作項目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過多的牲畜數量與集中化增加被列入了四個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中的另外兩項,與此同時,過度放牧在對于持續荒漠化過程的影響程度方面排名第一,36%的荒漠化案例直接來源于此,

牧場的荒漠化反過來又直接造成了牧民的被迫流失:2020年發表的一篇對于荒漠化在蒙古國造成的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指出,自1989年至2018年,調查所及幾乎所有的盟(基層行政單位,類似于村)都在發生人口流失,但以行政區劃論,大部分地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彌補了鄉村地區的缺口,這正是由于荒漠化迫使許多牧民不得不放棄原有生計,進入城市尋找機會所致。

與之同時發生的則是礦業的野蠻增長。蒙古國自然資源豐富,采礦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直接吸納了為數不少的流失牧民,以另一種方式對蒙古自然環境施加了更為嚴峻的破壞壓力。

在這二者背后,則是蒙古國在蘇聯解體后被迫開始的市場化改革:一邊是原有的國家計劃不復存在,另一邊則是改革時期飛漲的生活和生產成本迫使人們更勤奮地工作,盡管類似的過程發生于這一地區所有國家,但在以游牧為主的蒙古,它還沒來得及給所有人帶來更多的財富和更好的生活,就首先造成了對于自然環境的巨大壓力。


1990-2018年蒙古國牲畜數量統計 / 網頁截圖

一個最為直接的例子就是山羊:由于羊絨價格不斷走高,牧民增養山羊,山羊啃食草根的習慣加劇草場退化,最終造成荒漠化。在蒙古國,1990年山羊在全部牲畜的占比僅19.8%,到2018年這一數字已上漲到40.8%。

如何解決?

試圖干預蒙古國沙化的努力過去三十年來從未停止。1997年,蒙古國自然與環境部發布了《抗擊荒漠化國家行動計劃》,其后又逐步建立了沙塵暴氣象監測系統和環境保護法律,從1990年到2001年,該國政府在蒙古的14個防沙治沙項目上花費了2,460萬美元,2005年又啟動了全國防沙林項目“綠帶計劃”,以延緩荒漠化進程。

但很顯然,從結果看,所有這些措施都仍遠遠不夠:針對蒙古全國的社會經濟調查研究表明,由于市場導向,未來將出現增長的產業不但包括山羊養殖和采礦,還包括蔬菜種植,絕大多數接受訪問的小牧場主都有進一步擴大養殖數量的計劃,由于大陸蔬菜價格走高,還有可能將部分草場開墾成為農田。

從其他國家已經發生過的經驗教訓來看,這對于蒙古已非常脆弱的生態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3月13-15日的蒙古國沙塵暴實拍 / 蒙古國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網站

多年治沙的馬俊河在采訪中結合甘肅本地經驗表示,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河西走廊地區也曾因類似的社會經濟邏輯而發生過自發的大規模開荒,隨之而來的灌溉需求又造成上下游激烈搶奪水源,最終發展到用水泥修葺河道以防河水下滲,以及大規模超量開采地下水的地步。在甘肅,十幾年后這一切都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環境后果,但對于蒙古來說,犧牲環境甚至也沒有給當地人帶來財富,這更進一步制約了未來生態修復的可能,

而總結各國防治荒漠化的實踐經驗,核心都指向“克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蒙古的一個小規模試點項目以財政補貼形式,幫助牧民在不減少家庭收入的情況下每年主動將牲畜數量減少5%,目前已獲得了初步成果,在甘肅民勤,馬俊河和他的同伴們找到的治沙辦法也是首先放棄水消耗量大的產業,再在節水基礎上逐步增加植被覆蓋,

只是,無論方法指導還是現實障礙解決,這些先進且艱難的治沙方案都并非仍有近半人口身在貧困線下的蒙古農牧民們自己所能完成,而已有的援助幫扶措施仍遠遠不夠。

直到現在,蒙古國的情況似乎仍在國際視野之外:當CGTN和塔斯社作為北京沙塵暴背景發出的蒙古國沙塵災害消息被全球媒體廣為轉載的時候,蒙古國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在自己網站上實時更新的搜救進展頁面發布已超過五個小時,截至發稿(3月15日),閱讀量尚不到13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說”。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