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棒-如何評價馬英九兩屆任期的作為?無能時收緊權力【近期追憶馬英九的文章很多

謝邀。

520特輯之二:

馬英九八年:有能時力求跳脫藍綠、無能時收緊權力

【近期追憶馬英九的文章很多,藍營和紅營的媒體最常下的一個標題是:別了,最后一個大陸人馬英九。

馬英九為何名為“英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出生地為英治香港的九龍,簡稱“英九”。另一種則比較高端,能見到的是由馮滬祥先生提出的,“英”為“膺”的變種,“九”指代“九州”,意即一統華夏之意。

但無論何者為真,馬父鶴凌先生的墓志銘上確實寫著“化獨漸統”,若看到兒子執政時期“臺D”大幅增長,恐怕也是要哭泣的吧。】

TVBS民調下的民調標題如下

大概老馬還能嘲笑的也就是阿扁了。不過后面部分非常值得觀察,馬英九第二任期最高民調竟然才23%,這都究竟干什么了?

馬英九參選臺北市長時的副總干事林火旺老師曾說過,馬英九當“總統”跟當市長時一樣,都做一些巨細靡遺的小事,所不同在于臺北市長時有歐晉德給他兜著,而“總統”時則沒有。

這就說到了用人上。

1.老馬用人太多bug

老馬用人至少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博士治國,一個是臺北內閣。

馬英九是哈佛的博士,所以他也多用博士。

馬英九的第一屆內閣,除了內政部長廖了以算是選舉出身,其他人都是博士。結果一幫在大學部里面講的倍好的老師,放在官場就不行了,不行了以后再回大學部去教書。一時間,馬內閣的成員們都游走在內閣和大學部之間,哪個好待哪個。沒有行政經驗和能力,只有理論的人要怎么搞?

八八風災就是第一個分水嶺。馬英九從上任之初的41%滿意度,驟降為16%,劉兆玄團隊反應遲緩,勘災時失誤頻出,后方官僚也被抓包。那個講過“神仙來做不會比較好”的時任行政院秘書長(博士)薛香川在風災時去福華飯店用餐,CALLOUT至政論節目說:“父親節耶~父親節耶~我們吃完馬上走耶,拜~托!”、“父親節去外面吃個飯,過分嗎?”、“我8月8號當天,自己開車去行政院辦公!”

有災民父親失蹤,向馬英九訴苦,馬說,“我這不是來看你了嗎”。接受外媒采訪時說,“就是因為災民沒有了解這次風災的嚴重性,才會沒有撤離”。此外,還有“災民的表情很cynical”、“等我說完再救”,重建緩慢的房子“感覺像在普羅旺斯”等等典故。可以說,馬英九和他的行政團隊面對災難時失誤頻出,大概只有歐晉德、吳敦義、張善政三人在的時候稍好。

同樣是南部災難,高雄氣爆,“行政院長”江宜樺當即畫了三條紅線,要求高雄先行解決,惹得在地國民黨“立委”林國正炮轟,“地方要多少給多少,你敢不給嗎”?高雄人當即感到自己被“中央拋棄”,反而一直站在第一線的陳菊獲贊頗多。陳菊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雄踞藍營最滿意的政治人物前五、全部選民之第一。

臺南震災,使得因不進議會和登革熱而民調低迷的市長賴清德異軍突起,“行政院長”張善政也下令動用準備金,各機關當即南下臺南救災,二人皆獲褒獎。與之比較,綠營縣市長面對災難反應都挺迅速的且救災有力,藍營就完全看個人,馬英九則看輔佐之人。重用干才則干才有用,收緊權力則救災不力。

劉兆玄團隊中,大概只有廖了以不是博士。后來發現,還是廖了以干的不錯。

為啥會讓廖了以當部長呢,因為原定的當內政部長博士突然猝死,他就跑上來當部長了,這大概是莫大的諷刺吧。

馬英九之前是臺北市長,所以非常信任在臺北市混過的人。

龍應臺當過臺北市文化局長,好,你來當“文化部長”;

邱淑媞當過臺北市衛生局長,好,你來當“健康署長”。

龍應臺還算有個性的人,問題是他的內閣大部分是邱淑媞這樣的人。邱淑媞后來下去宜蘭選縣長,慘敗而歸。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小圈圈里用人,人才交流和培養機制斷檔。

在民進黨中,“立委”轉換跑道去選市長(林佳龍、賴清德)或者擔任“部會首長(鄭麗君、李應元)”,是非常正常的事。一是可以使本人獲得行政能力與問政能力雙重鍛煉,為未來更上一層樓做好準備。二也可以騰出位置,為年輕人提供鍛煉平臺。比如國會助理去選縣市議員,議員選“立委”,“立委”選縣市長或者當“部會首長”。

以上是非常良性的人才循環模式。但國民黨這邊完全沒有。用來點綴的只有幾個青年團的御用年輕人。

以天下第一議會臺北市議會為例,年輕人基本都是民進黨藉,老年人多數是國民黨人,再年輕者也是中年。國民黨在臺北市的年輕人,如果有背景可以選市長選“立委”,沒有則只能一年又一年的選里長,能有什么前途?

馬英九當政時期,林郁方可任“國防部長”、賴士葆可任“內政部長”,然而盡皆不用,所有的人都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終老,年輕人又何必加入?國民黨人又有何未來呢?

應該鍛煉的人沒有鍛煉,打江山的人坐在以前的位置上,有人卻因為是“國王的人馬”或者是博士而進入政權核心。這樣的執政團隊好的了嗎?留下的只有諂媚者或者“小馬英九”而已。

正如宋楚瑜批判的,

過去是國民黨會治國,民進黨會選舉。

如今是國民黨不會治國,民進黨更會選舉。

選民投票支持國民黨,很多是支持技術官僚。技術官僚沒有了,干嘛支持你?

用人問題不僅僅是政績那么簡單,馬英九從根本上摧毀了國民黨,這個是深刻的問題(參看后續系列)。

2.政策取向親痛仇快

馬英九想要“歷史定位”,尋求“跳脫藍綠”,反而落得親痛仇快,滿盤皆輸。

首先是人事任命,任命一些親藍的學者,他們雖在打天下時候沒有出力,但好歹是自己人,也能容忍。但用阿扁曾經的支持者當“考試院院長”、綠營沈富雄當“監察院副院長”是怎么回事?時任黨主席吳伯雄和“立委”邱毅都看不下去,聯手封殺了馬英九的人選。

老馬向來不喜歡別人逆他的意,更不想分享權力。便在黨主席改選時把權力拿了回來。“總統”兼黨主席,終于可以為所欲為。

其次是具體施政。新黨的郁慕明,雖然在其他方面多有爭議,但是那顆維護國民黨的心還是沒啥爭議的。面對馬當局關停地下電臺,他配合了,畢竟是自己人。但令他非常不爽的是,馬英九只是關掉了新黨的電臺,對于南部綠營眾多的電臺卻絲毫沒有動靜。

接下來,國民黨又在金門動員一個新黨的縣議員以國民黨身份參選,并拿下縣長,這讓郁主席更加惱火,畢竟新黨不是本黨人士,獲得的待遇竟然比敵黨都不如,國民黨不在南部開疆拓土反而在后院殺自己人,實在寒心。

比之親民黨與國民黨決裂后四處提名候選人,以及在“立法院”與民進黨合作,新黨對國民黨可以說是仁至義盡:幫國民黨批判親民黨,只在泛藍一定會當選的地方提名。可馬英九呢?想要人家幫忙的時候就用,不想要的時候就剪除。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國民黨的鐵票—軍公教。

軍人、公務人員、教師,每逢選舉必投國民黨,甚至很多人不管候選人本身如何,只要他掛著國民黨黨徽就支持,在這一點上。他們對藍營的忠誠與綠營對民進黨的忠誠并無差別。

每當選后用不上這批人,馬當局就開始以各種理由砍去這部分人的福利(客觀來講并沒有什么錯),但往往操之過急,一蹴而就而砍去的幅度又太大,安撫也沒有做好,便遭遇藍營的強力反彈,但因為身兼黨主席和“總統”可以強行通過(綠營可不會擋,他們知道國民黨的鐵票不會因為這個而感念自己)。

一旦選舉來了,要靠這數百萬人幫忙,趕緊提案修法增加福利。民進黨人接機大打宣傳戰,一批到底。這批藍營支持者真是有苦說不出,我們有沒有要福利,你把我們弄到社會撻伐之點?要我們幫忙就給福利,不要的時候就大砍我們原來的福利,果真是連敵對陣營都不如嗎?

民進黨2016只是成長了80萬票,國民黨流失300萬,與其說民進黨贏得了這場選舉,不如是國民黨喪失了民眾的支持。這就是原因之一。

3.宣傳稀巴爛,數字冷冰冰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紅利,除了臺商和國民黨高層享受外,就是中南部的農業縣市。國民黨人也常常抱怨,馬英九給南部綠營縣市的很多補貼,比給自己人的都多。

可惜,老馬這些善意,中南部綠營縣市都沒有感受到。

舉個例子,云林蘇治芬陪著馬英九慰問鄉親,馬英九稍微夸帶著表揚了一下自己的兩岸政績,蘇治芬馬上回嗆:農產品是我蘇治芬賣的,和你馬英九有什么關系?

云林縣民也只是知道蘇縣長在大陸賣農產品,不知馬英九奠定了基礎。因此所有的兩岸政績都算在了民進黨頭上,票一開出來,和國民黨沒關。

馬英九去臺南輔選的時候,總是給市民說他每年撥款多少多少給臺南,然而并沒有人理他。在選民的眼里,這都是民進黨的市長和“立委”爭取來的,國民黨“中央”沒有那么好意。

馬英九只是會念數字,就連他的“行政院長”張善政都覺著不好。民進黨更是利用他六三三沒有實現,大肆攻擊這個而把國民黨的大肆撥款和大陸讓利的兩岸紅利收歸囊中,再批判大陸和國民黨,國民黨毫無回擊之力。

馬英九過于急切的想要處理黨產,停止《中央日報》的紙面發行,導致國民黨的聲音泡沫化。馬英九也曾后悔與此而無補救辦法。

面對以街頭運動和文宣戰出身的民進黨,國民黨文傳部門反應緩慢、囿于傳統又不知革新,裁撤“行政院每日熱點局”后,宣傳戰更是一敗涂地。宋楚瑜這樣杰出的國民黨每日熱點人才,再也沒有出現過。

于是,馬英九讓“行政院”的官僚們直接接受媒體采訪,乃至于上媒體,一幫沒有經過選戰考驗的人發言頻頻出包,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上《每日熱點追追追》兩個小時發言不過五分鐘,更是笑料。

常常上政論節目為國民黨辯護的人,林國正的口才還行,其余如紀國棟、李正浩一類,純屬墊底。在柱柱姐的青秀柱講團進軍政論圈時更是到了低點。

不管國民黨做了多少事,不管民進黨有多少東西可以攻擊,國民黨的文宣部門一幫酒囊飯袋,根本做不到。奈何?

馬英九只知道念數字,人民無感,徹底作死。

4.兩岸關系

國民黨臺上的人物,在李登輝“兩國論”的時候幾乎都是支持者,或者說,并沒有反對。

2005年,臺灣政黨來大陸訪問,本來最先來的是宋楚瑜,后來被連戰搶了先。

國民黨人真的是心系兩岸嗎?

有利益而已。

如果沒有大陸讓利或大陸還是窮親戚,

國民黨人會堅持一個大陸嗎?

呵呵,不可能。

馬英九又怎么好例外呢?

客觀說來,馬英九作為辜汪會談時之陸委會副主委,與大陸領導人完成在任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達成兩岸政府間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以及建構在此基礎上的ECFA,以及后續框架協議,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也正是由于馬英九在兩岸問題上其實并不像亡父一樣心系大陸,故而有“不統不獨不武”,以及“只經不政”的最高指針。這也導致在其任內兩岸關系可以有很大進步,但始終無法突破藩籬。

吊詭的是,馬英九主張中的“不統不獨”已經退潮,在臺灣,只有“不武”是整個社會的潮流,這,大概是兩岸之殤。

可參考【根據杜克大學部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共同執行的「臺灣民意與國家安全」問卷調查,2002年時,即使大陸攻臺也支持臺灣獨立的「鐵桿臺獨」民眾占22%,只有大陸不會攻打臺灣才支持臺獨的「條件臺獨」者42%,不支持臺獨和未表態36%;2008年時,鐵桿臺獨占25%、條件臺獨42%;到2015年,鐵桿臺獨支持者增加到32%、條件臺獨者38%根據2015年的調查,我們發現年輕、泛綠、蔡英文的支持者更傾向「鐵桿臺獨」:廿多歲的民眾有40%是鐵桿臺獨者,另有41%是條件臺獨者;泛綠民眾約有48%是鐵桿臺獨,另有41%是條件臺獨;蔡英文的支持者中,有接近50%是鐵桿臺獨者,另有41%是條件臺獨者。我們的調查還反映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愈是支持臺獨的民眾,愈不認為大陸會攻打臺灣;即使大陸攻打臺灣,他們也比較有信心美國會出兵幫助臺灣。另外,他們也相信臺灣人民會起來反抗。我們拿「鐵桿臺獨」和「條件臺獨」兩類支持者做個比較。「鐵桿臺獨」的民眾中,有47%認為即使臺灣宣布獨立,大陸也不會攻打臺灣;如果大陸攻打臺灣,有70%認為美國會出兵幫助臺灣;他們也有73%認為大多數的臺灣民眾會抵抗。至于「條件臺獨」者,有28%認為即使臺灣宣布獨立,大陸不會攻打臺灣;如果大陸攻打臺灣,有62%認為美國會出兵援助;認為臺灣民眾會抵抗的有63%至于那些不支持臺獨或不表態的民眾,多數認為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大陸會攻打臺灣,美國不會幫忙,臺灣人民也不會英勇抵抗。我們也問受訪者,如果臺獨導致兩岸開戰,他們自己會采取什么行動。在鐵桿臺獨者中,有26%表示順其自然、26%表示要從軍抵抗、14%表示要出國逃避,也有接近22%沒有表示具體意見。條件臺獨者中,有接近33%表示順其自然、23%表示要出國或逃避,另有約20%沒有表示具體意見。維持兩岸和平繁榮的現狀是蔡英文政府的目標,但臺灣內部的政治現狀在改變。這些年,「鐵桿臺獨」者的比例逐年在增加,這個發展趨勢遲早會震撼兩岸的現狀。要逆轉這個趨勢,大陸可能會加強對臺灣軍事的威脅,美國政府也可能會想辦法降低臺灣民眾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讓「條件臺獨」者不變成「鐵桿臺獨」,也希望有些「鐵桿臺獨」者考慮現實環境而轉回「條件臺獨」。如果上述的觀察正確,我們預期未來幾年兩岸關系將動蕩不安。】

英九,如何對得起亡父?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