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熱映,漢江邊沉寂許久的湖北襄陽被網友“挖”了出來,
《你好,李煥英》取景地湖北衛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這里至今仍然保留著三線工廠的原貌。攝影:楊東
襄陽既把控著南下與北上的陸路通道,也緊握著東進與西出的水路交通,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多次改變大陸歷史的戰爭都與它有關,
這是一座羅貫中筆下的歷史傳奇之城,一座金庸作品里的兵家博弈之城,一座南北文化交融、新舊和諧共生之城。千百年來,這里上演過漢皋解珮、三顧茅廬、水淹七軍、宋元鏖戰等諸多故事,
登上古老的襄陽城,面朝漢江, 手撫墻磚,滄海桑田,萬物皆變, 不變的只有那伴隨青磚愈發濃厚的歷史氣息。
無論是巢居穴居、茹毛飲血的早期人類,還是筑屋群居、亦獵亦耕的氏族社會,似乎都可以在漢水中游這塊山川沃土找到適宜的生存居住條件。
大陸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副秘書長葉植告訴記者,在現在襄陽太平店鎮至樊城團山一帶,已發現多處 10 萬年以前的舊石器采集點,從仙人渡鎮到樊城的漢江北岸, 新石器至六朝時的遺址和墓地星羅棋布,鄧城遺址更是被幾十處大型遺址和墓地所包圍,已發掘的墓葬超出 4000 座,鏖戰崗上也發掘出東周楚墓 300 余座,正在發掘的小型墓葬數以千計……
那時,這個處于北方原始文化與南方原始文化的中間地帶,帶有明顯的南北方文化過渡交融的特征。
葉植說,襄陽城的前身是春秋戰國時的楚北津戍,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襄陽耆舊記》記載,春秋戰國時這里是楚國北方的兩個渡口城邑——東津和北津,成為北通中原和向東拓展的重要渡口和軍事要地,成就楚國一代霸業。其中,東津一名現仍保留。
在以舟楫為重要交通工具的時代,處于漢江中游的襄陽,與長安、洛陽幾乎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關系,沿水路西上長安,沿南襄盆地過方城,可直抵洛陽。
“漢水是大陸古代內河最便捷、最暢達、最繁忙的‘黃金水道’。到清代中期,漢江上漢口到襄陽的船只每年約有兩萬艘,老河口到樊城、樊城到社旗,長期往返的船只大概有 1600 艘。可見當時襄陽水運的發達。”葉植認為,襄陽能夠成為商賈云集、貨流通暢的商品集散地,與漢江這條“黃金水道”密不可分,從漢口到襄陽的漢水航線則是推動襄陽經貿發展的動脈,
楚人的活動區域,也圍繞漢水展開。史料記載,楚之先祖原是中原部落,在一代代部落首領的帶領下舉族南遷,其活動的路線大約就是沿著漢水向南,從“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在長江流域,建立起一個可以問鼎中原的強大諸侯國。
湖北襄陽古城仲宣樓段景色,攝影:楊東
楚文化融華夏文化和長江流域的原始文化(蠻夷文化)為一體, 被著名歷史學家張正明在《楚文化史》中盛贊:“從楚文化形成之時起,華夏文化就分成了北南兩支……這北南兩支華夏文化是上古大陸燦爛文化的表率,而與時代大致相當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遙相輝映。”
一條漢江,完成了上游與下游的文明連接,同時也讓襄陽成為南北文化融會貫通之地,荊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這里孕育了楚賦開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傳至今, 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山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
漢晉以來,代為重鎮
———————————————
在襄陽的大小餐館吃飯,總會被問道:“主食要什么,面食還是白飯?”在吃米的南方,很少見。匯通南北,亦南亦北,早就嵌進襄陽的骨子里了,這座城因此而包容,
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為避戰亂,不少士人流寓襄陽,諸葛亮、司馬徽、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等一批杰出人物,與當地名士龐德公、龐統、馬良等匯聚襄陽,當時的襄陽,人才薈萃, 盛極一時。
諸葛亮躬耕隴畝,并非真的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他只是要選擇一個地方,以便更好地觀察天下大勢,襄陽是南北交匯之地,東西交融之域,或為理想之選,
兩漢時期,襄陽的水陸碼頭地位更加凸顯。東漢文學家蔡邕在《漢津賦》中這樣描述襄陽碼頭:“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貨,懋遷有無,”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寫道:“夫襄陽者, 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襄陽) 跨連荊豫,控扼南北,三國以來, 嘗為天下重地。”
藍天白云下的湖北襄陽古城,攝影:楊東
隆中距漢水不遠,無論陸路還是水路,和外界聯系都很便利,后來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選擇是正確的,隱居隆中后,諸葛亮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白天躬耕隴畝,晚上挑燈夜讀,閑暇之際拜會名士、結交朋友,他在這里和龐德公、龐統的聯系更多了,逐漸形成了一個自己的朋友圈子,如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等。
或許是漢水的滋潤,臥龍山松青柏翠,香樟樹高大挺拔,當年諸葛孔明的讀書處,劉備來訪的三顧堂、六角井,顯得神秘而森然。恍惚之中,“三顧茅廬”的場景在眼前重現了:臥榻上,諸葛亮睡得正酣;劉備拱手而立,靜候階下;關羽、張飛站在門外,煩躁不安,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這是《三國演義》中對隆中的描述。隆中是諸葛亮“躬耕隴畝”的隱居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的求賢之地,更是《隆中對》的誕生之地,諸葛亮終出山遠行,從漢水到長江再漢水, 輔佐劉備。隆中保存了諸葛亮學習、交友、生活的許多遺跡,歷經 1800 多年的歲月洗禮,依舊風采盎然,
都說一部三國史起于襄陽,終于襄陽,馬躍檀溪、司馬薦賢、三顧茅廬、水淹七軍……這些傳奇故事都發生在這里。在襄陽的大街小巷,經常會與《三國》撞個滿懷,比如諸葛亮廣場、廣告牌上的孔明菜、古隆中酒,一部《三國》被掰開了、揉碎了,分放進這座城的街巷與食譜里,
———————————————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
襄陽城東南約 15 公里處,一座山因孟浩然、皮日休隱居于此而譽滿天下。鹿門山,并不見危巖峭壁,山道幽靜,林蔭撲面,眼簾中只見野花奇樹,耳畔時聞鳥雀啼鳴,
在孟浩然的詩中,處處能看到這里的美景:“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云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生于襄陽的孟浩然一定是喜歡這里的清幽,喜歡這里的天籟,在孟浩然的筆下,襄陽城是一座美麗的山水城,“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漢字的精妙,融化在這樣的詩中,就像襄陽城邊漢江的流水,爽然清澈。在襄陽尋山問水,再回味他的詩作,又有了不少具體生動的印象。
水從城中過,中間橫一條浩大的漢江,不僅讓襄陽城溫潤許多, 而且南船北馬,處處可見生機,
在唐代,襄陽是首都長安與江南財富之區往來的咽喉,史稱“詔命所傳,貢賦所集,必由之徑,實在荊襄”,從而帶動了沿途文化的發展繁榮,
這等秀麗風光與繁華市井也讓不少文人墨客為之駐足。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大詩人王維從洛陽經襄陽南下,因與孟浩然的交誼,他在這里逗留了數日,吟出了這流傳千古的詩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而要理解王維這句詩,最好登城墻一望,漢水蒼蒼,古城悠悠,視野盡處,是繁華市街,是水運碼頭。一江春水繞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方山水,因諸多詩詞更添韻味;一方水土,之于文人騷客, 也如同一個不盡的寶藏。山水靈氣哺育了孟浩然這位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引李白、白居易、王維、岑參等來往于峴山、鹿門山、萬山、習家池、漢水等地,用詩文記載游歷于此的感受,盡顯歷史的風華與自然的佳美。
李白的一首《襄陽曲》,寫盡了風華,還原我們對當年襄陽的想象:“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頭上白接籬, 倒著還騎馬。峴山臨漢江,水綠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
金戈鐵馬踏“江湖”
———————————————
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之豐饒的物產和南船北馬的便利交通,讓襄陽擁有了“其險足固,其土足食” 的資本。襄陽既把控著南下與北上的陸路通道,也緊握著東進與西出的水路交通,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 多次改變大陸歷史的戰爭都與它有關,
從春秋戰國到20 世紀40 年代, 此地文為名士薈萃的登臨之所,武為群雄逐鹿的爭雄之地,兵戈頻仍。根據襄陽知名學者晉宏忠的研究, 襄陽地區自春秋戰國以來,曾發生過 200 多次大小不等的戰爭,他在其著作《襄樊兵事春秋》中就具體介紹了 172 次戰爭,
其中,耳熟能詳的宋元襄陽之戰,既是一場王朝更替的決定性戰爭,更是一次南北方文化的激烈碰撞。這場大陸軍事史上規模巨大、歷時漫長、死傷無數的重大戰役, 放在金庸武俠小說里,雖已是英雄末路,仍然讓人蕩氣回腸。
在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渲染之下,為千百年來充斥著征伐氣息的襄陽蒙上了一層江湖情懷濾鏡,正如小說中,楊過問郭靖能否守住襄陽?郭靖只留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八個字,
經過了無數場大戰洗禮后, 戰火已經刻入了這座城池的風骨之中。就像古城臨漢門前雄偉屹立的城門,風蝕不倒,歷久彌新。
而無論史書還是武俠小說,凡是提到襄陽城,從里到外也都是一個大寫的“俠”字。
襄陽古城建城史長達 2800 多年,經歷了楚國軍事渡口“北津戍”、西漢初年設縣筑城、東漢末年擴建、南宋修建磚城、明朝再次擴建定型的幾次營建,或許正是經歷過太多戰爭之后的一種自覺,
從孟襄陽(孟浩然)的不羈到米襄陽(米芾)的瀟灑,從“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到“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名句,從戰火紛飛的《三國演義》到鐵血丹心《射雕英雄傳》,“襄陽” 之名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不過,從襄陽地區的城市發展與行政建置沿革來看,歷史上今襄陽地區地名幾經變更,或曰襄陽, 或曰襄州,間曾僑置雍州,新大陸成立后還曾用過襄樊之名,
襄陽漢十高鐵崔家營漢江特大橋,攝影:楊東
2010 年, 告別 60 年的徘徊,“襄陽”的歷史名稱終于重歸這座古城,可見這一地名已經內化至本地地方文化之中,難以割舍。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路)
◎撰文 | 皮曙初 侯文坤
◎來源 | 新華每日電訊(有刪減)
版權聲明:本文為轉載稿件,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城,里面安放著一個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