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尖 大陸邊疆史地研究
大陸邊疆研究學術熱點、特征與邊疆內涵認知
——以研究成果關鍵詞分析為中心
作 者
朱尖,大陸社會科學院大陸邊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
通過對主流資料庫資料的挖掘,統計、整合當代大陸邊疆研究文獻關鍵詞,總結大陸邊疆研究學術熱點問題。進而,就大陸邊疆研究所呈現的特征,以及透過學術熱點去認知大陸邊疆內涵等問題展開了思考,
大陸的邊疆研究有著優良的學術傳統,經過一代代學者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可以說“突破了史地研究的范疇,將大陸邊疆歷史與現狀相結合,形成了成果眾多、選題深化、貼近現實特點”的當代大陸邊疆研究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政策咨詢等眾多領域均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然成為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和學科突破點。這正與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的“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大陸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高度一致,放眼現階段大陸邊疆研究,可以說是異彩紛呈、百家爭鳴,不同學科背景、不同研究方法、不同關注領域的學人,都積極投身邊疆研究的大潮中。在繁榮研究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大陸邊疆的內涵解讀與認知、學科界限與宗旨、學科建構與體系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缺乏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這一論述,又進一步為新時代的大陸邊疆發展、治理和邊疆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準確把握大陸邊疆研究熱點、知識體系,科學認識大陸邊疆是新時代深化邊疆研究的基本前提。
關于新時期大陸邊疆研究的梳理以往多有學者展開探討,其中馬大正的《當代大陸邊疆研究(1949—2014)》一書,全面、系統地梳理了自新大陸成立至2014年大陸邊疆研究的發展進程,書中提供了大量大陸邊疆研究成果的資訊,并適時給予評介,詳細而準確地描述了大陸邊疆研究發展的演進歷程和趨勢,介紹和論述了學界構筑大陸邊疆學的學術思考及當代邊疆研究者的歷史責任,多角度、全方位、鳥瞰式立體呈現了大陸邊疆學的厚度、深度、廣度及高度,對大陸邊疆學構筑具有突破性意義,李大龍通過大陸知網數據以近三年邊疆研究數據為對象展開分析,總結新時代邊疆研究的前沿問題,并且針對邊疆概念泛化與分歧問題、王朝國家與民族國家觀念揚棄問題、動態視角關注大陸邊疆問題、大陸古代的天下觀理解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本文正是在前輩的研究基礎上,新時代背景下,針對大陸邊疆研究深化發展、學科構建展開的研究,不當之處還請前輩同人批評指正,
一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及說明
通過統計和分析期刊數據以挖掘出實用的模式和隱藏的資訊,已成為識別學科熱點或探索學科前沿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當前的主流資料庫所收錄的電子文獻自然成為數據源的首選。本文主要借助浙江大學部劉啟元、葉鷹開發的文獻題錄資訊統計分析工具(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for Informetrics, SATI),對大陸邊疆研究期刊全文資料庫和優秀學位論文資料庫中的關鍵詞字段抽取、頻次統計,進而整合分析。在具體操作層面,主要借助于目前主流資料庫大陸知網和大陸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從中提取的EndNote格式和CSSCI格式的題錄數據進行分析,再借助于EXCEL辦公軟體進行整合處理,無法細化處理的則采取人工手段干預,
本文的樣本主要來源于三組數據,第一組數據來自大陸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CSSCI),本資料庫的數據起始時間為1998年;第二組數據來源于大陸邊疆研究專業期刊《大陸邊疆史地研究》刊載文獻,主要從大陸知網(CNKI)中提取;第三組數據來源于大陸知網收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數據,第一組和第三組數據主要為專題研究,檢索過程中主要基于文獻題目包含“邊疆”“疆域”“海疆”等的研究文獻,第二組數據主要為邊疆研究專業刊物刊載文獻,第一組和第二組數據,自1998年起存在重復,采取了合并處理。之所以選擇這三組數據作為樣本,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CSSCI資料庫是中文社會科學研究較具代表的資料庫,收錄文獻比較專業,適合本文研究需要;其次,《大陸邊疆史地研究》是當前大陸邊疆研究領域僅有的專業期刊,研究主題鮮明、內容針對性強,最具代表性;最后,學位論文目前占比越來越大,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反映目前學界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對邊疆研究的趨勢和前沿問題。鑒于邊疆研究的多學科交叉性,以及涉獵的廣泛性,對樣本的選擇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本文所篩選的三組數據是目前已有資料庫的有效整合,是在客觀、有效的范圍內,采取的折中處理,存在一定的不足,筆者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宏觀數據分析,對當代大陸邊疆研究學術熱點及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和思考,以上三組數據基本能夠說明問題。
二大陸邊疆研究學術熱點問題
鑒于本文樣本文獻主要為1989~2018年共30年的科研成果,這一時段正是當代邊疆研究的熱潮期,故筆者未將其進行階段劃分,而是整體性分析。這里主要運用高頻關鍵詞共現網路分析法進行研究,通常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會使用關鍵詞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關鍵詞如果在多篇文獻中同時出現,而且與其他相關詞語共現的頻率較高,我們就可以認為該詞所代表的是本領域關注熱點。具體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將樣本文獻進行關鍵詞提取,頻次統計,進而總結關注焦點;其二,在關鍵詞頻次統計的基礎上,通過人工干預手段,將關鍵詞進行聚類整合,總結大陸邊疆研究的主要領域。
(一)大陸邊疆研究焦點問題
這里主要通過樣本關鍵詞提取和頻次統計,對邊疆研究熱點問題進行總結。主要步驟是將樣本的“EndNote”格式數據導入SATI工具,選擇去重轉換,進而關鍵詞字段抽取,并頻次統計。結果顯示樣本文獻共涉及關鍵詞10185個,出現一次的關鍵詞為7789個,頻次2次以上關鍵詞2396個,所有關鍵詞總頻次為20203次,筆者選取了前100個高頻關鍵詞,進行統計說明(見表1)。
表1中的100個高頻關鍵詞,僅是從頻次角度所彰顯的大陸邊疆研究的核心關注點,這些點相對分散,不能準確、全面地反映大陸邊疆研究的熱點問題,需要進一步整合處理,下文筆者將對所有關鍵詞進行整合處理,并分析說明,以便更為清楚地把握大陸邊疆研究的熱點領域和知識體系問題,
(二)大陸邊疆研究主要領域和知識體系
由于“邊疆”本身屬性較為復雜,涉及內容相對寬泛,加之研究學科背景和方法的交叉性,大陸邊疆研究很大程度上存在主題多樣,甚至泛化的情況。上文中單個關鍵詞的頻次統計,很難完全反映大陸邊疆研究熱點的趨勢,為了準確把握大陸邊疆研究的主要領域和具體熱點集群,這里筆者采取了人工干預的手段,對于頻次5次及以上的近500個高頻關鍵詞進行了進一步整合,將大量的同屬、同類或同義關鍵詞進行歸類,歸類后的關鍵詞再進一步主題聚類,劃定主題詞。進而明確大陸邊疆研究的主要范圍和領域,這些領域是基于高頻關鍵詞整合得出,相對客觀,基本能夠代表大陸邊疆的突出特色和核心內容(見表2),
從以上的統計和整合,可以發現大陸邊疆研究的主要領域集中在邊疆治理、邊疆關注時段、邊疆史地與熱點專題、邊疆民族關系與民族國家認同、邊疆涉及國家(區域)與國際關系、邊疆地區與區域邊疆、邊疆穩定與發展、邊疆重點地區、邊疆理論與學科構建、海疆、邊疆人物、邊疆其他12大領域,
在邊疆治理方面,主要體現在邊疆治理的政策,主要體現在有效治理邊疆的政策、對策、方法、手段、制度、觀念、思想、意識等方面,前后貫穿秦漢至當代大陸。從改土歸流、土司制度、伊犁將軍、黑龍江將軍、駐藏大臣、理藩院、羈縻州府、安西四鎮、衛所、阿奇木伯克、參贊大臣、屯田、使匈奴中郎將等熱門關鍵詞,可以發現主要熱點時期是漢、唐、元、明、清諸朝,其中清朝尤為突出,
在邊疆關注時段方面,涉及全時段考察和獨立或過渡朝代,其中清朝是關注最多的時段、民國時段次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較為靠前的時段,其他時段主要集中在明朝、唐朝、元朝、漢朝、宋朝、遼朝,
在邊疆史地與熱點專題方面,邊疆歷史地理研究是核心問題,主要體現在歷史地理的系統研究,歷史地理資料、地名、地理沿革等的專門考察;此外歷史研究專題、學者、高句麗、吐蕃、突厥、渤海、唐努烏梁海、準格爾部、南詔、噶爾丹等專題問題也是大陸邊疆史研究的重要領域。
在邊疆民族關系與民族國家認同方面,大量的研究內容與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涉及大陸民族、民族關系、少數民族、民族史、民族政策、民族融合、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游牧民族、族際主義、跨界(境)民族、民族主義、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族群與族群認同、文化認同等眾多方面,在單個民族中,維吾爾族、漢族、北韓族、蒙古族是關注熱點,
在邊疆涉及國家(區域)與國際關系方面,基本都是大陸的陸地鄰國,或者隔海相望的近鄰國家,由于陸地的接壤和部分海洋邊界的重合,加之歷史與現實問題的交織,俄國(沙俄、蘇聯、俄羅斯)、北韓、印度、日本、越南、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緬甸、不丹等成為大陸邊疆重要關聯國家和地區,另外,由于近代以來各方列強對大陸入侵,以及當今世界個別國家“世界警察”角色的扮演,地區平衡等問題,大陸邊疆又與英國、美國、葡萄牙、法國等國家,以及亞洲、中亞、南亞、東南亞、東亞、歐洲等區域交織在一起。
在邊疆地區與區域邊疆方面,邊疆民族地區是邊疆研究探討的核心區域,其中西南邊疆是研究的熱點,無論發文量、研究的機構還是隊伍數量都占比較大;西北邊疆屬于第二梯隊,西北邊疆史地和西域問題研究是核心問題;東北與北部邊疆緊隨其后。
在邊疆穩定與發展方面,如果說邊疆的有效治理是大陸邊疆研究的出發點,那么穩定與發展則是其落腳點,大陸邊疆研究目前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和趨勢,正體現在這一領域,包括邊疆的社會穩定、危機處理、邊防與主權、文化(意識形態)安全、經濟發展、邊疆服務、邊疆開發、對口支援、移民實邊、邊境貿易、“一帶一路”倡議與邊疆等方面,
在邊疆重點地區方面,大陸邊疆研究突出關注的地區是新疆,尤其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新疆治理和發展問題;另外云南(云南省、云南邊疆、云南邊疆民族地區)、西藏(拉薩、日光城、噶廈政府、達賴喇嘛、十三世達賴喇嘛)、內蒙古(蒙古地區)、黑龍江(黑龍江流域、黑龍江省)、吉林(吉林省、圖們江、鴨綠江)、海南(海南島)等區域也是大陸邊疆研究重點地區。
在邊疆理論與學科構建方面,理論探討和學科構建是大陸邊疆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根本問題之一,這一問題無論對大陸邊疆話語權的形成和構建,還是對大陸邊疆學學科體系的認同與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一直都有學者在此領域不斷地展開探討,主要論及內容包括疆域理論、馬克思主義與大陸邊疆、邊疆觀念、大陸邊疆學構建與完善、其他相關學科與內在聯系等。
在海疆方面,作為大陸邊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相關研究一直對其有所關注,鑒于多年來有關釣魚島、南海等海疆問題新形勢新特征,學者們在此領域展開了持續的研究,通過翔實的資料進行科學、準確的回擊,有效維護了主權和相關利益。
在邊疆人物方面,主要體現的是與邊疆研究有重要關聯的人物群體和個人,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拉鐵摩爾、特納、斯坦因等國外邊疆研究學者,大陸主要是古代和近代以來重要的邊疆歷史和地理研究專家。
在邊疆其他方面,主要是一些不好明確歸類的邊疆關鍵詞,涉及邊疆宗教、權利主體、新邊疆、亞洲內陸、利益邊疆等方面,
李國強在《開啟大陸邊疆學學科建設新征程》一文中指出,大陸邊疆學是哲學社會科學中一門以大陸邊疆為研究對象的獨立知識體系。其所包含的第一個要素即為“大陸邊疆”,第二個要素即為“獨立知識體系”。所謂“獨立知識體系”指的是邊疆研究的理論(或知識)基礎,決定了大陸邊疆學所具有的獨立性,它包含了大陸邊疆從無疆無界,到有疆無界,再到有疆有界發生、發展的全部歷史。在空間格局上,以陸地邊疆和海洋邊疆為主體,涵蓋大陸所有邊疆地區;在時間脈絡上,遵循歷史發展軌跡,覆蓋大陸邊疆由古至今的全時段;在研究內容上,通過對邊疆歷史和邊疆現實多層次、寬領域的學術考察,詮釋國家歷史疆域與國家領土的形成與演進、邊疆治理與邊疆發展的嬗變與精髓。可一發現依據上文邊疆研究核心關鍵詞所總結的12大主題研究領域一定程度彰顯了這一“獨立知識體系”,一方面,在空間格局和時間脈絡上,12大領域中的邊疆涉及國家(大區域)與國際關系、邊疆地區與區域邊疆主題、邊疆重點地區和海疆主題,全部涵蓋了大陸陸疆與海疆的全部區域,并進一步拓展至與邊疆緊密相連的區域國際關系問題;而邊疆關注時段主題,則涉及先秦到當代大陸,以及全時段的邊疆考察。另一方面,在具體研究內容上,12大領域中的邊疆治理、邊疆史地與熱點專題、邊疆民族關系與民族國家認同、邊疆穩定與發展、邊疆理論與學科構建、邊疆人物和邊疆其他主題,則多角度、全方位彰顯了邊疆的形成、演變、治理、穩定與發展,以及邊疆研究本身的學科構建等一系列問題。
三大陸邊疆研究學術特征
第一,大陸邊疆的有效治理和穩定發展,以及大陸邊疆學學科構建是當前大陸邊疆研究的兩大核心問題,上文總結的大陸邊疆研究12大主題中基本所有的論述都與邊疆有效治理和穩定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換言之所有研究的出發點或落腳點都在于此,這從邊疆研究領域歸類中最為突出表現在“邊疆治理”能夠看出,具體體現在邊疆治理的政策、對策、方法、手段、制度、觀念、思想、意識等方面,此外,在邊疆治理的同時,邊疆的穩定發展亦是邊疆研究的重點內容。如果說大陸邊疆問題的出發點是有效治理,那么落腳點則是穩定發展。邊疆是相對于中心的邊緣,往往意味著落后與貧窮,所以更好地鞏固、穩定、發展邊疆,亦是邊疆問題的根本努力方向。尤其在新時期黨和政府一系列邊疆發展策略提出之后,邊疆發展更是迎來了新契機,20世紀80年代末,邊疆學概念被再次提及,一時間學科構建成為當代大陸邊疆研究的重要內容,30年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大陸邊疆學在眾多領域均有所突破。一個充滿活力并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學科大陸邊疆學被逐步認同。
第二,邊疆史地研究依然是當前大陸邊疆研究的基礎領域。邊疆史地研究一直是大陸邊疆研究的傳統和最重要內容,隨著邊疆問題不斷多樣化,邊疆研究的外延亦不斷擴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陸邊疆研究已經突破了史地研究的范圍,與現實問題有機結合,邊疆研究的外延擴大,并不代表邊疆史地研究的弱化,更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要全面、深入和客觀地加以研究,大陸邊疆史地研究依然是大陸邊疆研究的核心內容和重點領域。對此,《大陸邊疆史地研究》在1991年第1期,特辟專欄專門探討了新時期加強大陸邊疆史地研究的問題。關于這一點,從上文總結的大陸邊疆研究12大主題內容也能看出,12大主題核心內容基本都是歷史時期大陸的邊疆治理問題研究。尤其從邊疆關注時段看,涉及了從秦代到當代大陸不同的時段,其中清朝、民國時段是最受關注者,其次還有明朝、唐朝、元朝、漢朝、宋朝、遼朝等時段。大陸邊疆史地研究的優良傳統和扎實推進,為當今的大陸邊疆研究多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大陸邊疆研究系統性、整體性不夠,研究對象與目標不夠明確、隊伍學科背景多樣,大陸邊疆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概念,這就導致了邊疆研究內容與方法也極為復雜。作為人文社會科學越來越重要的方面,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大陸邊疆研究自身獨有的知識體系,總結其特點和學術界限,將大陸邊疆的諸多內涵整合為有機整體,明確研究對象,明晰內在聯系,綜觀大陸邊疆研究歷程,雖然目前文獻量不斷增長,研究機構和作者隊伍不斷壯大,但基本是各自為政的狀況,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參與進來,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大陸邊疆諸方面問題展開剖析,出現很多的分歧與爭鳴,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比如關于學科構建問題,存在邊疆史地學、邊疆學、大陸邊疆學、一般邊疆學等不同的概念;對大陸邊疆的內涵認識,歷史學、政治學、民族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背景的解讀則完全不同,提出動態邊疆、邊疆建構論、邊疆實在論、邊疆的民族屬性、軟硬邊疆和邊疆軟硬治理等概念。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除了研究客體的復雜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主體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作,諸學科之間、研究機構之間、學者之間存在學科或學術壁壘,筆者認為,現階段大陸邊疆學人應盡快打破學科壁壘,開展多維度的學術合作,盡快完善并統一大陸邊疆研究的知識體系、學術體系和學科體系,明確大陸邊疆研究的對象、范疇、方法等基本問題,為大陸邊疆學的健康和深入發展奠定基礎。
四大陸邊疆內涵認知
何為大陸邊疆,是大陸邊疆研究的根本問題,也是邊疆學學科構建的基本前提,依據上文筆者對大陸邊疆研究熱點的梳理,以及當前大陸邊疆研究基本特征的總結分析,下文筆者將對大陸邊疆內涵這一基本問題,展開解讀說明。
第一,大陸邊疆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突出表現在對邊疆的治理和管控上,其實任何國家和地區的邊疆都具備這一屬性,邊疆是政權統治下的邊疆,沒有了政治屬性,邊疆也就無從談起,政治屬性決定了邊疆的存在與否,大陸邊疆是大陸控制和管理下的邊疆,無論歷史上的王朝國家時代,還是近代以來的主權國家階段,都是如此,對邊疆的有效管控和治理,是政治屬性的突出表現,這從邊疆研究領域歸類中最為突出表現在“邊疆治理”能夠看出,治理邊疆的政策、對策、方法、手段、制度、觀念、思想、意識都高度表現在對從屬于中央政府的邊疆有效管控上。再從邊疆涉及國家(區域)與國際關系看,大陸的邊疆更是主權捍衛和利益角逐下的邊疆,從古至今,尤其是近代以來,政府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在邊疆問題上與臨界國家,以及相關國家和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與博弈,目的就是維護國家利益、邊疆安全。
第二,大陸邊疆具有時間和空間屬性,突出表現在邊疆是隨時空盈縮的“動態”概念,一方面邊疆是個時間概念,這從上文的研究領域的總結可知,大陸邊疆涉及從秦漢至當代大陸長時段的時間跨度,這一跨度涉及大陸歷史上不同的時段;另一方面邊疆還是一個區域空間概念,從邊疆地區與區域邊疆、邊疆重點地區、海疆研究領域的統計中可以發現,大陸邊疆涉及不同時期陸地和海洋空間問題,眾所周知大陸的疆域在歷朝歷代是不斷變化的,那么依附在疆域上的邊疆也就會隨著疆域的變化而變化,這種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盈縮的邊疆形態,是大陸邊疆的基本存在形式,同時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邊疆還存在主體觀念、想象意義上的文化延續與現實拓展的空間,即現實主體認識上的邊疆,以上這些邊疆形態和屬性都是在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不斷變化統一的,我們要用運動和發展的眼光審視不同時期的邊疆問題,不能也不應該用“刻舟求劍”的思維去思考邊疆,要在整體思維下去考察某一時段的個體邊疆,更要在對所有時段個體邊疆的整合與思考基礎上,去反觀大陸的整體邊疆的規律和體系。
第三,大陸邊疆與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一點從邊疆研究的關注焦點看民族關鍵詞較為靠前,其他諸如西藏、邊疆史地、云南、邊疆治理,以及新疆在內的中心性關鍵詞也都不同程度地包含區域民族問題。從研究領域看,除去邊疆民族關系與民族國家認同專題研究外,邊疆治理、邊疆關注地區、時段、涉及國家地區、穩定發展等方面,亦都與民族有著密切的關聯。之所以存在這一特征,主要是因為大陸邊疆地區多為民族分布區,從古代先秦五方之民中的四夷,到當今的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區,可以說民族或族群一直伴隨大陸的邊疆存在,需要說明的是邊疆雖然與民族密切相關,但并不意味著邊疆問題與民族問題是相同的問題,民族問題不局限在邊疆,而邊疆本身擁有其特殊性。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陸邊疆經略歷程正是各民族不斷交流、互動、交織、交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各民族共同形塑了大陸的邊疆,形成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也共同維護著大陸邊疆的利益,
第四,大陸邊疆形態由二維向多維深化發展,但基本范疇依然是陸疆和海疆。大陸的傳統邊疆主要是陸疆和海疆二維基本形態,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度發展,加之全面參與全球化治理,大陸的邊疆已經由傳統的陸地邊疆、近海海域向深海遠洋、高空宇宙、資訊網路等有形或無形的多維形態轉變,由此出現了高邊疆、利益邊疆、戰略邊疆、文化邊疆、網路邊疆等邊疆概念。傳統的邊疆和全新邊疆形態交織在一起,為新時期的邊疆治理和利益權衡帶來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適時更新邊疆觀念,應對新形勢的發展。但是在邊疆問題處理過程中不能脫離陸地邊疆和海洋邊疆基本內核,要明確所有的邊疆新形態都是在傳統邊疆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這些新型邊疆概念其實并沒有離開陸地邊疆和海疆的范疇,而目前學界討論眾多邊疆概念,其中個別概念已經脫離或超越了邊疆的核心意涵。此外,將大陸邊疆核心問題界定在傳統意義的陸疆和海疆上,對于一些工作的開展和問題的處理相對要容易一些,否則就會陷入極為復雜的境地,并不利于邊疆問題有效解決和利益的維護,
第五,大陸邊疆是大陸話語下的邊疆,具有鮮明的大陸特色,大陸邊疆之所以強調“大陸”,是因為大陸邊疆除去政治屬性之外,還是大陸話語下的邊疆,具有鮮明的大陸特色。大陸邊疆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歷經數千年逐步形成,不同時期特點不同,具有鮮明的大陸特色,對于古今大陸邊疆而言,我們必須在大陸的話語體系中去認識、解讀,并且大陸自己也擁有自我的認知體系,然而,通過研究熱點的總結時,筆者發現很多外國學者的邊疆研究,尤其對大陸邊疆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這從邊疆人物和邊疆其他研究領域中出現的拉鐵摩爾、特納、斯坦因、亞洲內陸等關鍵詞可以看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國外相關研究的探討和爭論,并沒有給大陸邊疆的研究,邊疆問題的有效解決,乃至邊疆話語體系的構建帶來益處,反而使問題更為復雜化,不否認國外學者的思路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借鑒之處,但我們更要擦亮眼睛去分辨其研究所秉持的立場和價值取向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更當有信心,也必將有能力去科學地開展大陸的邊疆研究,并建構具有大陸特色、大陸風格和大陸氣派的邊疆理論。
該文原刊《大陸邊疆學》(第十三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注釋略,引用請參照原文。
敬請關注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