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洋燈”、“洋火”、“洋筆”是如何在社會上消失的?

19世紀60年代 “洋務運動”的采用“中體西用”的策略,不僅將“洋槍洋炮”放置在了文化制高點的位置,更是打破了“華尊夷卑”的觀念。晚清士大夫、知識分子、平民百姓逐漸走出了“華夷之辨”的狂妄自大,“夷人”的稱謂也逐漸被“洋人”取代,或許最初的“洋”字帶有鄙夷與不屑,但第一次與第二次鴉片戰爭將“洋”字的地位逐漸提升,以至于超越“華”。“洋”越來越代表著先進、文明、潮流,在某種程度上“洋”實現了文化的征服,


洋務運動

“洋槍洋炮”在被晚清政府推崇的同時,大量貼著“洋”字標簽的事物涌入中國,取代各個領域的“土”事物,中國人開始接受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進入到士大夫與士紳階層的日常生活,原來的所謂“奇淫巧計”被文人士大夫抵制、批判,在葛元煦的《旅滬雜記》中列舉了大量的上海“洋貨”:東洋車、洋水龍、洋衣、洋皂、洋傘、洋筆等物品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日常用品。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報刊《申報》更是整版遍布洋布、洋藥等廣告。據說在同光年間,“幾乎沒有一個中國人家庭不用一些進口洋貨”。


洋火

那么,遍布晚清民國的“洋”名詞,是如何一步步從中國人的觀念中消失的?

新中國成立前夕,上海的《新民晚報》致力于尋找上海人生活細節中的“崇洋”心理,并加以抨擊:“在殖民地氣息最濃厚的市場上,許多狡猾的商家,為了魚目混珠,常常用英文來做標簽。……在上海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中以英文補習班為最多”,“殖民地民族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喪失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洋”的觀念充塞著建國后的每一個領域,滿足了人們生活的需要,但卻窒息了國家的生產發展。因此,想要發展自己的經濟體系,必然要祛除思想、生活中的“洋”觀念。


洋油燈

例如在《新民晚報》的廣告中出現了兩則香煙廣告,“飛馬牌”和“雙斧牌”香煙,兩個廣告最大的共同點是,包裝盒上沒有一個英文字,而別的牌子的國產紙煙都是寫滿了洋文。另外,在政策上政府樂意將“洋”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剔除:“為慶祝中國人民反封建封鎖斗爭的勝利,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宣傳”,工商界決定將過去的“洋燭”改為“礦燭”,《新民晚報》十分樂觀地宣告,這種做法說明中國已經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命運,標志著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已經死亡。當然,在物質極不豐富的時期,單方面的宣布可能過于樂觀,直到1964年,一向依賴進口的石油產品可以基本自給之時,報紙上欣喜的說“油”冠以“洋”姓即將永遠被革掉了,


洋車子

轟轟烈烈地去“洋”、去“殖民”運動,早期似乎是一竿子全部打到“洋名詞”,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洋火”我們可以用“火柴”代替、“洋油”可以用“煤油”代替、“洋釘”可以用“鐵釘”代替,這些商品的名稱本身帶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色彩,祛除它們的“洋味兒”色彩十分有必要,但諸如“番茄”、“洋蔥”、“洋槐樹”這些植物類的名稱用什么代替?亦或“咖啡”、“沙發”、“坦克”等音譯詞有用什么代替?《新民晚報》認為:洋油、洋布是工業品,這種名詞的出現,既標志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也標志著中國工業體系的落后,現在我們已經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工業體系,洋油、洋布等名詞被取代是理所當然的。而“洋蔥”、“洋槐”只是標識著它們的產地,反映我國勞動人民引進外國品種的成績,算不上“崇洋媚外”,也不能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洋火

當然,“洋味兒”名詞從中國民眾觀念中消失,并不是單單靠著提倡、宣傳改變的,這是在學習和節約的基礎上逐步取代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上海“艱苦樸素的風氣逐漸形成,大商店的櫥窗變得平淡無奇,身著西裝的人越來越少,而穿著中山裝的人越來越多,最有抱負的上海人開始學習使用新的名詞,也掌握了人民大眾、干部的含義。”社會觀念普遍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趣味做到大眾化,就像一條割不掉的尾巴,而大眾文化趣味是需要通過群體生活培養出來的。

城市民眾如何參與群體生活,那就是通過學習,新中國成立后,“學習”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各類報紙紛紛開辦學習欄目,一些詞匯逐漸進入到百姓的觀念中,甚至在街頭中也隨處可見,批評和自我批評、檢討等詞匯成為日常交流的常用詞,“大家都熱衷于學習,忙于學習,而且在學習中獲得改變,獲得安慰,學習成了與工作同等重要的事情”。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將新的概念如“火柴”、“鐵定”、“煤油”等詞匯輸入進老百姓的觀念中,并使其接受、使用。


洋襪

另一方面,節約觀念也為新風氣的形成做出貢獻。解放前,由于時局動蕩不安,物資短缺,國民黨也曾多次提出節約觀念。有報刊將建國前后的“節約”進行對比:叫窮人勒緊褲腰帶,富人盡情浪費;叫百姓喝粥湯,自己吃山珍海味;表面上裝節約,實際上揮金如土。建國后的節約才是真的節約:老板百姓的生活悉聽自由,不加干涉,他們自己紙張用了一次又一次,一張信封翻了又翻。這種“利他”思想,將鋪張的社會風氣大大改變,許多“洋味兒”產品本身就是資產階級享樂文化的代表,因此在節約風氣盛行之時,這種享樂文化的代表自然而然的被大眾排斥,


洋紙

“洋油”、“洋火”、“洋筆”、“洋紙”等名詞遠離中國民眾的觀念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前后用了幾十年,直到1990年代,在中國廣大農村和一些老人的觀念里仍然存在、使用,而對于新生代的00后與10后,這些名詞或許已經成了歷史。但在40、50、60、70、80、90后一代人眼中,這些名詞或許是回不到的過去,那是兒時的記憶。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