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古人所穿的鞋子無論是繡花鞋、草鞋還是黑布靴等等各式各樣的鞋子,它們的鞋尖都會上翹,下到民間普通百姓,上到王侯將相甚至皇帝所穿的鞋子,鞋尖也會上翹,無論身份,無論款式,經常能看到各種鞋尖上翹的鞋。
還有書籍中的插圖,考古學家所挖掘的古物,例如青海出土的氏族時期的陶瓷上就畫有人像,穿的鞋子就是鞋尖上翹的,這也是現代發現最早關于鞋尖上翹的文物,這些例子都給我們呈現一種古人鞋尖是上翹的觀點,那么為何古人鞋尖要上翹呢?
關于這個問題,筆者先是根據影視劇劇情有了一個大致的猜測,而后查閱史料,得出幾個比較靠譜的答案。關于筆者的猜測是這樣的,古代戰爭頻發,天下處于動亂之時比較多,像大唐貞觀盛世那種情況很少,即便有也不過短短數十年,所以百姓很難安定,一旦遇到戰亂或者天災之類的,就需要遷移居住地以求存活,而古代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公路、鐵路,多是山路為主,
有過走山路的人就會發現,如果穿的是平底鞋,容易打滑且極易濺一身泥,如果穿的是鞋尖略微上翹的運動鞋,走在山路上很輕松,防滑能力強,泥土基本都會被甩出去,所以古代鞋尖上翹,很有可能是因為百姓遷移的過程中方便之需,容易行走,且不易濺的滿身是泥,
另外,現代運動鞋之所以稱為運動鞋,顧名思義,就是適合跑步跳高走路等運動時所穿的鞋,現代運動鞋設計也是鞋尖略微上翹,如此一來就說的通了,鞋尖上翹穿起來不說更舒適,但是比平底鞋更適合行走,
除此之外,筆者猜測與古代裹腳有關,裹腳也就是纏足,是古代的陋習,古代以小腳為美,所以當有女嬰出生時,到了一定的年紀,大概八九歲時,父母會給其裹腳,美其名曰“三寸金蓮”,讓腳只有三寸大小,雖然在現代人看來這是陋習,而且小腳也并不好看,但是在當時小腳是潮流,不裹腳的女人長大后嫁不出去,嫁出去也會被街坊鄰居笑話。
裹腳存在的問題就是痛,難以忍受的痛,所以有可能為了減輕痛苦,古代人想出了鞋尖上翹這種辦法減輕痛苦,經過一段時間后,男人們發現鞋翹對于行走便利了很多,于是就流行起來了。不過后來發現裹腳興起于北宋,而鞋尖上翹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甚至出土的先秦時期文物也有,所以這個猜測只具有參考意義,可能并非很準確,
當然上述兩點只是筆者的猜測,查過史料后,得出幾個比較準確的觀點,古代無論男女或者富貴平窮,衣著都是長衫、長袍和長裙,這種衣服特點就是褲腿特別寬松,不似現在的褲子很貼身的。所以身著這種衣服,走路時很容易踩到裙底,以平底鞋為例,如果鞋尖踩到裙底,往前一步就是鼻子碰地。
如果鞋尖上翹,在上翹的與鞋底連接處有個弧度,當踩到裙底是,向前走一步這個弧度會把裙底帶起來,最多就是一個趔趄,而不會倒地。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拖鞋斷底的情況,還有板鞋帆布鞋這種,最容易斷底,相對而言,運動鞋幾乎不會出現斷底的情況。
這里就體現人古人的智慧了,從現代理論來講,鞋尖上翹,腳掌前段部分并不會完全著地,在非平地行走事,鞋尖卸去人體一部分重力,使得鞋子所承受的重力比平底鞋小,所以不容易斷底。雖然古人不懂其中原由,但是在他們的摸索下,得出了一個能讓鞋子壽命更長的方法,
這些原因只是針對普通百姓,貴族出行這些問題完全不用考慮,那么為什么達官顯貴包括皇帝穿的鞋都是鞋尖上翹呢?鞋翹除了為生活方便所設計之外,還有一個說法,鞋尖上翹與古代建筑屋檐上翹是一個道理,上翹的屋檐又稱為斗拱,近代建筑學家梁思成對斗拱的觀點是這樣的:“中國各代建筑不同之特征,在斗拱之構造,大小,及權衡上最為顯著”,
古時的建筑,可以從斗拱的構造、大小和精細程度,判斷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到了后來,斗拱更是演變為等級制度的象征,甚至對斗拱的結構和建造做了規定,以至于到了清代,只有宮殿、廟宇等建筑使用,以顯示皇家與神佛的威嚴與尊貴,所以達官顯貴鞋尖上翹與此相同的是斗拱所代表的這層含義,鞋尖上翹寓意身份尊貴,上者,天也!
這種說法傳到民間,百姓也開始紛紛效仿,皇帝又沒有什么理由限制百姓鞋尖上翹,而后百姓漸漸發現鞋尖上翹方便了很多,于是鞋尖上翹便一直就傳了下來,
另外,有野史記載,苗族女人擅長養蠱,秦朝初期,秦始皇與一苗族女子相識相愛,而后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苗族身份低微,不適合陪在君側,于是秦始皇把她送回苗族,苗族女子懷恨在心,欲給秦始皇下蠱蟲,因為知道苗族擅養蠱,所以提前防備,苗女計劃被識破,然后裝作可憐的樣子騙取秦始皇的信任,希望他念在這么多年的情分上饒她一次,
而后苗女再次刺殺,以利刃藏于鞋底,把鞋尖上翹作為掩飾,在跳舞時行刺秦王,再次未果,被處死。而這名苗族女子被苗族當作忠烈之士,為了紀念她,于是整個苗族都把鞋尖上翹,而后這個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所以關于古人鞋尖上翹的原因,最有可能的還是在古人長年的摸索中,發現上翹的鞋尖便于日常行走,且比無鞋翹的鞋子更耐用,
參考文獻:
《文史博覽》
這是因為古人沒有柏油馬路,都是一些土路,在所難免一些磕磕絆絆,小石子啦,小土坷垃等等,為了避免磕磕絆絆就把鞋尖做的向上翹,這是活學活用的實踐結果。善哉善哉無量壽佛我佛慈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