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如果提起二戰中蘇聯裝甲部隊,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T-34中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確實,很多戰史里都提到了蘇軍裝甲部隊在數量上的強大,而德軍則享有質量上的優勢,往往蘇軍能夠出動數倍于德軍的坦克數量,形成強大的戰略優勢,通常人們認為,這就是蘇軍最后勝利的主要原因,數量眾多的坦克所構成的裝甲部隊,幫助蘇軍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然而,若我們仔細研究戰史,就會發現蘇軍的裝甲部隊并沒有如此的神乎其神,事實上,早期蘇聯裝甲部隊曾經遭受嚴重的損失,近乎是殘破不堪。那么蘇聯曾殘破不堪的裝甲部隊,日后要如何重整旗鼓,并最終重奪勝利呢?

需要指出的是,蘇聯的裝甲部隊是一個從建立之初就飛速擴張的兵種。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蘇聯創立裝甲部隊開始,蘇聯裝甲部隊就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從最早的坦克團到坦克旅,蘇聯從無到有的創立著自己的裝甲部隊。在1938年時,蘇聯根據已經較為成熟的’大縱深戰役理論’組成了機械化軍這一編制。在紙面上來看,機械化軍等同于同時期德國的裝甲軍編制,不過實力上可能更為強大。


與此同時,蘇聯的坦克制造業也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從最初大量投產的MS-1坦克,到后來的T-26輕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蘇聯裝甲部隊所配備的坦克雖然談不上質量一流,可單單以數量而言確實是獨步天下。如果進行橫向對比的話,1938年時的德國裝甲部隊雖然看似強大,但在數量上遠遠不及蘇聯裝甲部隊,放在1938年時的歐洲,蘇聯裝甲部隊也確實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但是這種強大是有代價,而且代價十分高昂。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坦克技術的突飛猛進是難以想象的,剛剛投產不超過兩年的坦克,可能立刻就會成為一件落后的武器。而蘇聯裝甲部隊本身的坦克量產量擴大,比如T-26輕型坦克的產量在5500輛以上,如此巨大的產量也導致了它們的更換十成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精密加工和無線電臺生產技術是蘇聯的弱項,因此蘇聯的T-26輕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都缺乏一些關鍵設備,比如電臺,優秀的觀瞄設備等等,這都限制了蘇聯坦克的實力發揮。


加劇了這一情況的是蘇聯在1939年曾一度解散了極具潛力的機械化軍,雖然在1940年至1941年又重新開始組建機械化軍,數量也多達29個機械化軍,可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蘇聯的機械化軍建立工作被戰爭打斷。蘇聯機械化軍被迫以一種十分惡劣的狀態投入戰斗——老舊的T-26輕型坦克、BT-5快速坦克在磨損嚴重的情況下投入戰斗,情況較好的BT-7快速坦克也缺乏保養維護而狀態不佳,至于蘇聯當時最為先進的T-34重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也匱乏油料和彈藥,

固然,蘇聯裝甲部隊的損失可以解釋為是對戰爭缺乏準備,但如果分析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蘇聯裝甲部隊因為反復的拆解重組等,陷入了一個非常怪異的狀態,在這一時期,編制混亂和裝備匱乏是蘇聯裝甲部隊最大的敵人。各機械化軍的編制十分混亂,以西部特別軍區(戰時的西方面軍)為例,其麾下的第6機械化軍下轄官兵32382人、坦克1131輛。而第13機械化軍卻只有官兵17809人、坦克282輛。更慘的是第17機械化軍,官兵雖然有16578人、坦克卻只有63輛,


這種災難性的配置,導致了西方面軍的潰敗,究其原因就是機械化軍重組階段的編制混亂和裝備上的匱乏造成的。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蘇軍裝甲部隊有很多弊端,比如說后勤人員的稀少,導致了坦克的維護不足,這極大影響了蘇軍裝甲部隊的戰斗力,大批的坦克被拋棄就是由此造成的。另一方面,蘇軍坦克除指揮型坦克外都沒有電臺,因而指揮坦克必須依靠旗語才能指揮其它坦克,這就進一步的削弱了蘇聯裝甲部隊的戰力,

可以說,在在戰爭初始階段,蘇軍裝甲部隊的損失都是空前的。這迫使蘇聯裝甲部隊進行重組,機械化軍這一編制被取消,改為了更為靈活的坦克旅編制,而坦克旅本身的坦克數量不多,多則百余輛,少則三十余輛,因為事實證明了,蘇軍過去的機械化軍在編制上混亂和囊腫,蘇軍的通訊能力和指揮能力都不足以駕馭這些機械化軍。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蘇軍就將自己剩余的裝甲力量整合重組為了坦克旅這一臨時編制,


而在莫斯科戰役和冬季攻勢結束之后,蘇軍開始進一步重組自己的裝甲部隊編制,坦克旅這一臨時編制被納入了蘇軍的編制之中,并通過兩個坦克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旅混合的方式,形成了坦克軍這一新興編制,這種編制是蘇軍結束了1941年的防御階段,轉入進攻階段時,因需要規模更大的裝甲部隊而設立的,如果從編制上來看,它其實的規模等于同時期德國的裝甲師,之所以說是軍是因為蘇軍對坦克軍的戰場定位,蘇軍的后勤能力和通訊能力,決定了他們此時尚且不適合駕馭規模更大的單位。

不過蘇軍采取規模較小的坦克軍編制,很大程度也是基于后勤能力和通訊能力的限制,坦克缺乏獨立的戰場行動能力,與此同時,蘇軍的坦克數量略顯不足,畢竟蘇軍剛剛經歷了1941年的空前損失,再加上遷移的工業尚未完全恢復生產所致,另外蘇軍在火力支援上,此時也難以做到與英美相同的水準,這并非是蘇軍的火炮不夠優秀,而是因為戰場通訊能力較差,炮兵素質在1941年的戰斗后也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導致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坦克軍編制在實戰中有較多的弊端,而且編制仍舊較為混亂且缺乏穩定性,但其在實戰中表現出了較高的水準,而在1943年,蘇軍則進一步規范化了坦克軍的編制,同時設定了新的機械化旅和機械化軍,坦克的配備上也顯得規范起來,不再存在有過去那種混亂無序的編制,并且加入了自行火炮團。此階段的蘇軍裝甲部隊已經具備了較高水準的火力支援能力,后勤能力也大大提升,準許蘇軍指揮官讓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執行更為復雜的作戰,

此刻的蘇軍在工業能力上恢復顯著,精密加工和無線電技術上也通過盟國得以完善,坦克的作戰能力因此提升較多,而整體上來說,1943年蘇軍已經在整體能力上開始超過德軍,尤其是在經過了1943年的庫爾斯克之戰后,蘇軍開始牢牢把握住戰場主動權,此時進入反攻階段的蘇軍采用了規模更大,更適合進行戰略行動的由兩個坦克軍和一個機械化軍為基礎,額外編入一個獨立坦克旅、兩個步兵師和兩個自行火炮旅組成的坦克集團軍。


當然,蘇軍此時能夠采取這樣的大編制作戰,也是因為蘇軍在通訊能力和后勤能力上,均已經可以駕馭住這種大編制的坦克集團軍,而蘇軍各級指揮官的能力也遠非1941年可比。其次,蘇軍的工業能力可以源源不斷的為蘇軍提供坦克,而且坦克質量也逐漸提高,在1944年投入的T-34/85中型坦克和IS-2重型坦克進一步加強了蘇軍裝甲部隊的作戰能力,可以說,此時戰場形勢和敵我強弱的變化,以及蘇軍各級指揮官的經驗和指揮能力的提升,都決定了坦克集團軍這一編制的誕生。

結語

事實上,蘇聯裝甲部隊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強大,它是一個在和平時期誕生,飛速擴張和成長的兵種。確實,蘇聯裝甲部隊走過許多的彎路,并且在戰爭時期有過巨大的失敗,但是通過合理的調整,循序漸進的改革和實戰的磨煉,蘇聯裝甲部隊最終成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鋼鐵洪流,幫助蘇軍在戰爭中戰勝了德軍,成功奪取了蘇德戰爭的勝利,

參考文獻:《回憶與思考》

《巨人的碰撞—蘇德戰爭》

《蘇俄陸軍1941-20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