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大名窟,可能敦煌莫高、洛陽龍門、大同云岡三大石窟大家非常熟悉,麥積山石窟名聲最小,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興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發展,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這里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間(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遂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約在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分,
135窟↓
北魏晚期(516-534)開鑿,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稱“天堂洞”,即王仁裕《玉堂閑話》中稱之為“天堂”者。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壁畫約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繪涅槃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準確,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
44窟↓
建造于西魏,正壁龕內塑坐佛一身,龕外塑左右脅侍菩薩各一身,左、右兩壁后側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渦紋高肉髻,內穿僧祗支,胸前系結,外披通肩袈裟,結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殘存彩繪痕跡,覆于佛座前的懸裳衣褶俱呈圓轉的線條,質感厚重,層次分明,富有裝飾趣味。佛面形方園適中,端莊典雅、微微俯視、和藹可親,集中體現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龕外脅侍菩薩高1.30米,頭戴冠,發呈三縷,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繞肩。佩項飾,下著裙,側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質樸,
165窟↓
位于西崖中層東端,建于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為南宋。原造像全毀,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內正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尊,內著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結跏趺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養人一尊,高髻花冠橢圓臉,眉彎長與鼻相通,眼角上翹,小嘴,著當時世俗女式服裝,外著交領長衣,右邊腰中系帶,長裙蓋足露腳尖,右手握拳上舉、左手下垂、衣紋線條自然流暢、身材窈窕、俏麗潤秀、個性鮮明、為當時上層社會年輕貴婦的真實寫照。左壁菩薩、頭頂方巾、額有毫光、袒胸、內穿斜領小衣,外著開領長衫、兩手重疊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觀音相,右壁菩薩頂束高髻,面形與左菩薩相同。左、右壁菩薩面目端莊秀麗、儀態典雅、肌膚細膩、怡然自得、溫婉可親,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
121窟↓
位于西崖上層西端。建于北魏晚期,宋重修,三壁龕內各塑一佛,正龕內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佛上半身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結跏趺坐于方臺上,弟子穿袈裟,下著裙。左弟子塔螺旋發髻,菩薩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狀,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與親切。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著裙,披巾于腹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桿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著寬袖上衣,下著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現在基本都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