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北京時間10月24日23:31分,馬斯克的SpaceX,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對于人類的商業航天探索,100次成功,是前所未有的新記錄,


從2006年獵鷹1號首次升空至今計算,96%的發射成功率,已經追平甚至略有超過各個主要航天大國的記錄。

對此,網友驚呼:創造歷史!


第100次發射具體情況如何?SpaceX凱旋的背后還有什么隱患?

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

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

這次的發射任務,是馬斯克星鏈計劃的第15批“一箭60星”升空。

其實大家目前對SpaceX火箭發射、回收早已見怪不怪,但這次發射還是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兩點,

第一,這是本月連續第三次發射,距離上一次發射也僅有6天時間。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獵鷹9火箭已經將180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太空。

第二,這次發射使用的獵鷹9是一枚“三手”火箭,并且在此次發射任務完成后,又一次被成功回收,

而在過往的100次成功發射任務中,獵鷹9占95次,獵鷹重型火箭3次、獵鷹1一次。


其中63次發射任務進行了一級火箭回收,45次發射重復使用了先前火箭,其中還有兩次用了“六手”火箭,

從2006年發射第一枚獵鷹1開始,SpaceX共進行過104次發射,其中獵鷹1失敗3次,獵鷹9失敗一次,成功率超過96%,

失敗的獵鷹9火箭,是2015年6月28日搭載龍飛船原型的發射任務,所謂“發射失敗”,是指當時火箭發生升空后爆炸,


之所以要強調一下“發射失敗”,是因為算上火箭回收、實驗等,SpaceX的失敗次數,確實很多,

首先是火箭回收,2016年以前,SpaceX的一級火箭回收尚不成熟,因各種故障導致的回收失敗很多,SpaceX官方還制作過一個回收失敗混剪來紀念:

但回收失敗并不影響發射目標的完成,所以這些都不算“發射失敗”。

除了實際任務中的失敗,還包括地面實驗中的事故,獵鷹9曾在2016年的地面點火中爆炸過一次,而馬斯克為深空探索準備的星艦原型火箭,也損失過4架,


此外,還有數次在發射前檢查出故障,臨時取消任務的情況,這些也未計入“發射失敗”中。

算上所有這些失敗,馬斯克的太空探索之路,其實也是坎坷曲折的,

SpaceX的經營情況從未公開披露,但如今獵鷹9型號已經成熟,馬斯克也開始使用這一型火箭開始快速推進商業計劃。

星鏈計劃最新進展

截至昨天,已經有893顆衛星發射升空,組成了早期星鏈網路,

盡管距離馬斯克當年計劃的42000顆的還很遠,但已有的這些已經開始小規模試用。


本周早些時候,德克薩斯州的埃克托縣獨立學區宣布成為 “星鏈”網路的新試點合作伙伴,

明年,該學區將通過 “星鏈”的網路獲得對低延遲寬頻的連接,一開始最多連接 45 個家庭,隨著更多衛星的發射和上線,計劃將其擴大到 90 個家庭總客戶。

上萬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低延遲寬頻其實只是馬斯克完成終極夢想的輔助手段。


他曾明確表示,星鏈計劃完全商業化以后,每年預計能盈利300億美元,而他要把這些資金全部投入人類移民火星的計劃,

只是在馬斯克大步流星探索未來之時,星鏈本身的可靠性和運行都引起了爭議,

星鏈計劃=太空垃圾制造者?

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近期利用從SpaceX公司和美國政府收集來的資料,分析了星鏈衛星的運行狀態,

結果顯示,目前已發射的800多顆星鏈衛星中,已經有約3%失效,不在軌道上正常運行。


美國政府已批準SpaceX發射42000顆衛星計劃,如果按照3%的失效率,可能將有1260顆星鏈衛星失去操控,而這些漫無目的漂浮在太空中衛星將極大地增加撞擊風險,

面對質疑,SpaceX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如果推進系統不正常工作,衛星將會自然脫離軌道,并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但據了解,這一過程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


不過,SpaceX依然在極力地淡化這種風險,

在提交給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檔案中,SpaceX稱星鏈衛星的脫軌率最高不足1%。

而且,如果確有1%的衛星發生了故障,沒有了運行能力,那么,這些報廢的衛星與其他航天器撞擊每十年才有1%概率,

此外,星鏈衛星裝備了先進的自動防碰撞系統,能夠監測軌道前方的太空碎片并自動躲避撞擊。


但這一說法卻被打了臉,就在去年9月,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的地球觀測衛星“風神”(Aeolus)險些和星鏈撞上,

當時,Aeolus衛星與44號星鏈衛星恰好位于同一高度,起初,歐洲航天局通過資料分析發現,兩個衛星可能存在撞擊風險,但風險僅為五萬分之一,還未達到采取緊急避撞機動的閾值。

但僅過了兩天,兩顆衛星相撞的風險便達到了千分之一,遠遠超過了標準中的臨界值。


但在緊急情況下,星鏈衛星并能成功啟自動防撞機制,對此,歐洲航天局空間碎片辦公室負責人霍爾格·克拉格(Holger Krag)給出的解釋是,這可能與星鏈衛星上的電力推進系統有關,該系統沒有風神衛星上的化學推進系統反應那么快。

對于這些爭議,馬斯克本人和SpaceX從未公開回應過,

壓縮成本,快速迭代,激進的產品技術路線,無論是汽車還是火箭,馬斯克都采用這樣的方法。


卓越成績的另一面,是爭議和隱患,

你是否贊成馬斯克的風格?尤其是對于航天技術這種關鍵領域,冒進有風險,過于謹慎有可能落后,這個平衡點怎么找?

參考鏈接
https:http://spacenews.com/spacex-reaches-100-successful-launches-with-starlink-mission/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這說明美帝開始衰弱了,都貧窮的用好幾手的東西了

  2. 70萬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