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就像我磕的CP,要么好甜,要么好澀


如果要總結喜愛柿子樹的理由,你能想到哪些呢?除了吃柿子、柿餅之外,其實柿子樹葉在秋天也挺好看,而且作為諧音梗愛好者,“柿柿如意”什么的也很美好呀!


沒有很紅很大。圖片:電視劇《還珠格格第二部》

當紅葉楓了的時候,柿子真的封了

元朝至正五年,一位十七歲的青年進入了破敗的剩柴村,連年不熄的戰火,為這座村子留下了滿目瘡痍。青年孤身一人,形容憔悴,已然兩天沒能吃到像樣的食物,進得村來四下張望一番,便向一處莊園而去,

莊園之主或許曾經富庶,然而此刻早已人去園空,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園子里大凡值錢或者可用之物,也當然未剩下分毫。青年尋覓了一陣子,一無所獲,正在悲嘆時,忽而見到園子東北的角落里,一株柿子樹上掛滿了金燦燦的果實


可救命的柿子,圖片:Boris Oblak / wikimedia

時值深秋,經霜打過的柿子,正是甜美可食的時候,饑餓的青年費盡了力氣,摘下一枚柿子大吃起來,一枚下肚,只覺得周身舒暢,青年見四下無人,干脆就在樹下,接連吃了十枚柿子,總算腹中飽脹。在這棵柿子樹下惆悵了些許時光,青年再度踏上了漫無目的的流浪之旅,

豈料十年之后,青年再度回到剩柴村,卻已今非昔比,成了抗元紅巾軍的左副元帥。率領著一干將士途徑于此,青年憶起往事,不勝唏噓,便依著記憶去找那座殘破的莊園,去找那棵柿子樹,園子還在,只是更加破敗了,樹也在,依舊傲然挺立。將當年的經歷原原本本講給身邊的軍兵之后,青年言道,十年之前,若無此樹,自己或許依然倒斃路旁,今日正是報恩之時,

然而又怎樣向一棵柿子樹報恩呢?青年下了戰馬,脫下身披的赤色戰袍,裹在樹干上,對樹拜了三拜,說:“封爾為凌霜侯,”


朱元璋封柿樹為凌霜侯,圖片:TANAKA Juuyoh (田中十洋) / flickr

那青年就是后來建立大明帝國的太祖朱元璋,在明人張定撰寫的《在田錄》一書中,記載了朱元璋為柿子樹封侯的軼事。從昔日秦始皇冊封松樹為“五大夫”開始,不同的樹木被封過官品,當過大夫,做過將軍,朱元璋這次更加大方,直接封了侯爵,

當年的軼事且不論真偽,傳到清朝時,民間倒是津津樂道。乃至清代富察敦崇撰寫的《燕京歲時記》書中,記錄京師九月的時令蔬果菜品時,說到鴨梨、柿子、山里紅之類,特意把“凌霜侯”的故事不惜筆墨,詳細寫下,還特意說明,切莫嫌我啰嗦,柿子救主有功,當然應該贊賞,倒是其他蔬果只是陪襯,算是沾了柿子的光呢,

柿子樹的七種武器

柿子的名字,最初很可能是寫作“(shì)”,讀音和“柿”相同,早在先秦時,柿子就為人所熟知,漢代、唐代的一些古籍中,就把“柿”寫作“柹”,比如《說文》之中用的就是“柹”,并解釋為“赤實果”。后來這個字被俗寫作“柿”,就一直俗到了如今。


“赤實果”,圖片:Olegivvit / wikimedia

但是“柹”也好“柿”也罷,到底是什么意思,似乎至今也沒有十分妥當的公認解釋,所以古今很多博物學家,對于此事都是避而不談的。李時珍倒是說,柹是從“(zǐ)”字而來的——但也就言盡于此了,“柹”的意思是停止,是不是說柿子在成熟以后,經常止于枝頭,直到樹葉落盡,果實也不掉下來呢?畢竟梁簡文帝蕭綱稱贊柿子說:“懸霜照采,凌冬挺潤,”到底是不是這么個意思?不知道,沒定論。


“懸霜照采,凌冬挺潤。”圖片:Chixoy / wikimedia

不過名字的問題懸而未決,并不影響人們喜歡柿子,比如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里邊就寫道:“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蠧,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無鳥巢啊無蟲蠧啊姑且不說,各人自有審美,但是柿子除了果實,確實葉子也是很美好的——夏季樹蔭濃郁,秋季降溫時,葉片還會變紅。


柿子樹的紅葉,圖片:Robert Couse-Baker / flickr

柿子也可以算是種常見的彩葉樹之一了,特別是在北方,秋日的柿子林一片紅霞,也可謂風景獨好。比如南宋楊萬里就寫詩夸贊柿林的景象,說:“紅葉曾題字,烏椑昔擅場,凍干千顆蜜,尚帶一林霜,”很有點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思,而且這每一片霜葉,都是厚墩墩的,像是掛了滿樹的紅掌。

到底是柿柿如意還是沒柿找柿

只要好好聊一聊談論柿子,一定要遇到諧音梗的問題,現在網路上有不少人張嘴就說“諧音梗扣錢”,可是沒有幾個人認真思考過,為什么諧音梗要扣錢呢?以什么形式,面對什么受眾,才需要禁止諧音梗呢?今天不討論這個問題啊,反正從古至今,柿子都是諧音梗大戶


好柿成雙。圖片:きうこ / flickr

幾年前我在某個以陶瓷工藝品聞名的小鎮上,看中了一款柿子形象的鎮紙。小店老板跟我說,買同款,第二件打折。我說,我只要一個,老板說,“柿柿如意”,要兩個在一起才好啊!雖然是銷售技巧,但后來我了解了一下,真的有不少人就是買賬。畫畫也好,放擺件也好,兩個柿子在一起,才能化身成為吉祥話

“一個柿子單獨放著不成嗎?”

“那不就成了一‘柿’無成了嘛!”

雖然這種討口彩的思路,大多是近現代才興起的,但是關于柿子的諧音梗,古時候就已有之。只不過,古人說到柿子的諧音,大多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南宋洪邁撰寫的《夷堅志》之中,記錄了這么一段故事:

宋徽宗崇寧二年,青州一戶譙姓人家,出了一樁怪事,譙家原本是當地望族,宅院的后堂之中有棵大柿子樹,已有百余歲了,那一年冬天甚是寒冷,接連不斷的大雪之后,柿子樹被凍裂出了一道深痕,一直裂到根部,卻見樹根裂痕之中,現出一塊奇石,紋理瑩然,碧色可愛。許多人為了獵奇,前去觀賞,其中不乏飽學之士,都說此乃吉兆,然而譙家自此家道凌替,連這宅子也不得不賣掉了,這還不算,后來宅子幾經易主,誰買下來,誰跟著倒霉,世人這才傳言,這柿子樹預兆的并不是“美柿”,而是“惡柿”

不過明清之后,直到如今,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柿子象征著平安吉慶,比如老北京就有不少院子里栽種柿子樹,取的就是“柿柿如意”的寓意,老舍故居里頭,如今還有兩棵柿子樹,據說就是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親手栽種的,而且小院子以柿為名,被稱為“丹柿小院”,


祝大家柿柿如意。圖片:Tomomarusan / wikimedia

柿子到底澀不澀

作為一名傳統曲藝愛好者,我自己很喜愛一段關于柿子的繞口令作品:

“山前有四十四只小石獅子,山后有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山前的四十四只小石獅子,要吃山后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上的死澀柿子。山前的四十四只小石獅子被山后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上的死澀柿子給澀死了。”

小時候聽到這段繞口令,我就十分疑惑:柿子挺甜挺好吃,為什么石獅子不喜歡吃呢?

其實關于柿子怎樣才能不澀,也是古來就有的問題。柿子的果肉之中含有特化的單寧細胞,這些細胞的液泡中,會積累大量的柿單寧。其中可溶性的柿單寧,會與人體口腔蛋白結合,使口腔產生強烈的收斂和干燥的感覺,也就是俗稱的“澀感”。

柿子的品種有所不同,果實成熟后的“澀感”也不相同:完全甜柿成熟前,可以在枝頭自然脫澀,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就可以直接食用,也就是民間所謂的脆柿子;非完全甜柿的果實,直到成熟以后,柿單寧的含量依舊較高,所以需要經過進一步脫澀,之后才可食用


還沒成熟的柿子,一看就好澀。圖片:taka kyuu / flickr

脫澀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漤柿子”(也被誤寫作“懶柿子”):把澀柿子放在熱水或石灰水里浸泡幾天,以去掉澀味。只不過“漤”過的柿子會變軟,同時變得不易運輸與保存。北方民間也常把柿子放在室外窗臺上,經過較長時間,等到柿子自然變軟后,澀味也基本可以去掉。


曬柿餅,圖片:timquijano / flickr

過去柿子不便長久儲存,所以多余的柿子也會被晾曬成柿餅。在明清時的北京城,時值臘月,就會有小販走街串巷,把柿餅與核桃、棗、栗子等干果一起售賣。柿餅在晾曬時,外面泛起一層白色粉末,實際上是析出的糖霜,古時稱為“柿霜”,


柿餅。圖片:PAOPAOANFANG / Tuchong Genius

清代初年,詩人查慎行獲贈了幾枚柿餅,曾寫詩以為酬,稱柿餅是“耿餅佳名著”,又說連柿霜帶柿餅一起吃下,“齒疏宜軟美,喉潤覺清空,止嗽方殊驗,回腸味不窮”,功效先不說,如今因為柿子品種的改良,加上儲藏手段更加優化,新鮮的柿子更容易吃到,喜愛齁甜齁甜的柿餅的人,到底是越來越少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