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是由哪些國家組成的呢?

蘇聯曾有過16個加盟共和國,但最終加盟國的數量被定格為15個,蘇聯從成立到加盟國數量確定,總共歷經34年。

由此可見,蘇聯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些加盟國的加入方式也不盡相同,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還有內部改組的。

蘇聯,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縮寫СССР,英語縮寫USSR,蘇聯誕生于1922年,解體于1991年。

蘇聯是一個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共和國組成,各加盟國有自己的權利機關、領土以及國籍等。

這些加盟國有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同時也可與外國締結條約,甚至參加國際組織。

蘇聯15個加盟國名稱如下: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摩爾達維亞

算上1956年被降格合并的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蘇聯總共有過16個加盟國。

這些共和國并非同一時期加盟的,蘇聯的擴大與建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第一階段的七個加盟國

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大陸各民族相繼建立獨立國家。這些國家中既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又有資本主義國家。

為了盡快結束大陸戰爭,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

1922年,蘇俄成立專門委員會,研究各共和國以自治國身份加入俄聯邦的方案。但這一方案遭到格魯吉亞的反對。

后來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于同年底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也就是蘇聯,這便是蘇聯的雛形,外高加索聯邦是1922年初由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三個共和國所組成。

實事求是地講,外高加索三國的加入并非是出于自愿,而是在蘇聯的要求下加入的。

兩年后,中亞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兩個蘇維埃共和國也加入了蘇聯。

塔吉克原本屬于烏茲別克共和國,由于塔吉克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都比較快,于是在1929年被破格升為共和國。

兩年后,塔吉克成為蘇聯的第七個加盟國。這時的蘇聯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對加盟共和國的標準也提出新要求。

首先加盟國必須在邊疆,且要與蘇聯鄰國有邊界。其次加盟國的主體民族應占人口的一半,最后總人口要達百萬。

第二階段的九個加盟國

1936年底,根據蘇聯新的加盟標準,哈薩克、吉爾吉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

外高加索三國都以共和國身份加入蘇聯,原來的外高加索聯邦也被取消。至此蘇聯加盟共和國由7個擴展到11個。

二戰爆發后,蘇聯為了防御德國侵犯,先是入侵芬蘭,接著將列寧格勒地區的防御線向北推移,獲取了大量領土。

隨后蘇聯將這些領土并入了俄羅斯聯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又將卡累利阿升格為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

1940年,蘇聯以立陶宛違反公約為由,出兵占領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隨后波羅的海三國加入蘇聯。

同年,蘇聯出兵占領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將比薩拉比亞并入摩爾達維亞建立蘇維埃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共和國因此成為蘇聯第16個加盟國。

最后是加盟國數量的固定

蘇聯16個加盟國的局面維持了16年,到1956年,蘇聯以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民族構成不符合標準為由將其降格。

隨后,卡累利阿-芬蘭被并入俄羅斯聯邦。至此,蘇聯15個加盟國數量得以固定。

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之后一些加盟國相繼發表主權宣言。次年8·19事件爆發后,各共和國都宣布獨立。

同年,蘇聯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同年底,15個加盟國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并宣布蘇聯不復存在。

以上便是蘇聯16個加盟共和國的演變過程,最多時是16個,最終被固定為15個,這個數量一直維持到了蘇聯解體。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強行扭連在一起的國家,文化各方面沒有融合,主要是心不齊,所有最后在美國的干擾下去自身內部矛盾下解體

  2. 俄羅斯聯邦連國都不算。

  3. 摩爾多瓦呢?

  4.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摩爾達維亞

  5. 去過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都是非常不錯的國家

  6. 俄羅斯聯邦也解體更好

  7. 車臣共和國

  8. 事實證明合伙的買賣,長久不了

  9. 美國什么時候解體

  10. 其實大都是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搞個什么蘇聯,自己把自己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