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Live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冷炮歷史】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西元1658年,奧朗則布在慘烈的繼承人戰爭中獲勝,提前登基為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由于意識到自己的江山正處于緩慢衰退階段,便像之前的歷代君主那樣開啟擴張模式,準備用以外沖突掩蓋劇烈的內部矛盾,次大陸上的許多偏遠角落都因此遭殃,其中就包括了遠在孟加拉灣東部的吉大港,
17世紀的吉大港入海口風景
作為孟加拉水域的優質港口,早期的吉大港在西元1-2世紀便已建立,并因長期繁榮而獲得托勒密和玄奘等外國觀察家的贊譽,由于北面就是恒河與雅魯藏布江水域,南方又直通馬六甲海峽,所以是四方商賈云集的航運中心,即便沒有強勢的帝國為其背書,也不妨礙這座城市在千年的動蕩中獨善其身。
吉大港就位于孟加拉灣東側
稍后抵達的波斯或阿拉伯商人,則更是將吉大港視為要重點經營的據點,進而將伊斯蘭教的影響力維系至今。最終在14-15世紀間形成孟加拉蘇丹國,一度成為左右地區局勢的關鍵性因素,
吉大港與孟加拉灣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當歷史演進到16世紀,原先的孟加拉政治力量式微,逐步淪為周遭勢力的爭奪物件。于是,葡萄牙人在改世紀初由海上抵達,獲準建立武裝商站和移民社區,接著又是曾依附自己的阿拉干王國崛起,反客為主的占領吉大港,最后還有從北印度殺來的莫臥兒帝國,不斷順著恒河拓展自己的殖民據點,雖然靠著時局變化和地理因素阻隔,三角洲沿岸的陷落行程非常緩慢,卻終究不能讓顯眼的吉大港避開兵峰,
早期西方人眼中的孟加拉本地居民
這是由于農業產出和貿易收入非常豐厚,讓當地居民大都過于安逸而不善作戰,不得不長期委身于從阿富汗南下的軍事移民。即便前一波統治者潰敗離去,也必須靠新的強者提供必要保護。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塊土地的歸屬權糾紛都和土著們沒有太大關系,
從中亞南下的莫臥兒人 同樣重視貿易收入
作為自中亞南下的典型征服者后裔,歷代莫臥兒君主都有發兵向孟加拉灣推進,但帝國的戰線向來無法被擊中到一頭,恒河三角洲又恰恰是對自己最沒有威脅的鄰居。所以大部分軍事行動都以劫掠為主,順便構建松散的封建效忠關系,為日后的要錢要兵打下基礎。
傳統的孟加拉本地造船業
直到全球海洋經濟在17世紀成為絕對主力,德里宮廷才發現恒河是他們順利通向東方的捷徑,因此,奧朗則布的著名父親拉賈汗,就出兵攻占了葡萄牙移民城市-胡格利。不僅將這個口岸外包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還把大部分歐洲俘虜都送到己方城市去發展經濟,
荷蘭東印度公司也被莫臥兒邀請到孟加拉建立基地
然而,被強制移民的葡萄牙人很快以各種方式逃離莫臥兒控制區,荷蘭商船也無法跟上日益擴大的帝國財政缺口,因此,本身并不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吉大港,就成為印度皇帝的下一個目標。至于動武所需的各類理由,無外乎對方支持海盜活動和助漲奴隸貿易等老生常談。但考慮到當地的沿海水網密布環境,奧朗則布還是派來了自己麾下的悍將沙斯塔汗。他的任務也不僅僅是去占領經略目標,還要為帝國的孟加拉省經濟發展動足腦筋。
曾被馬拉塔刺客砍掉3根手指的 沙斯塔汗
1665年初,沙斯塔汗成為新一任孟加拉總督,由于自己就生于帝國的將領世家,又是皇帝本人的姨夫,所以經常出現在軍事沖突的最前沿位置。在遠赴東方戰區前,他已經在次大陸中部的德干高原作戰。后來又對新崛起的馬拉塔人交手,并在一次暗殺中失去了兒子和自己的3跟手指,但也成功積累到大量實踐經驗,并對沿海行動和城市圍攻戰很有心得。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帝國海軍的東部分支迅速擴張,很快就湊集出200多艘大小艦船,
從北印度出發的莫臥兒中央軍
而且和過去那些好大喜功的將領不同,沙斯塔汗比較傾向于使用中等規模的部隊行動,這或許是為了顧及遠方的君主感受,不希望自己因掌握太多軍隊而遭到危險猜忌,同時,也得益于帝國前幾代君主的連續攻伐,讓恒河的大部分水道都不再具有威脅,相反,帝國的中央軍還可以向沿線諸侯發號施令,讓他們替自己供應糧草與其他所需,也因如此,他會更加注意控制部隊損耗,并嘗試用外交手段分化敵對陣營。例如長期深耕孟加拉灣的葡萄牙人,就是其潛在的招攬物件。至于和帝國共同發展區域經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則索性答應從巴達維亞派來援軍提供幫助,
參與圍攻戰的 莫臥兒步兵
當年11月,莫臥兒艦隊不等荷蘭盟友抵達,便向恒河入海口的松迪布島發起進攻,作為吉大港的外圍,該島曾在1590-1615年間為葡萄牙私人武裝占據,是一片不折不扣的租借區域。但在阿拉干國王選擇與荷蘭人結盟后,殖民者因擔心自己在沖突爆發后遭報復而主動撤離,全島就順理成章的落入緬甸海盜之手,從事的主業卻依舊是對孟加拉地區的奴隸劫掠。不過,此時的他們也已經同葡萄牙人再度講和,并繼續靠后者提供的傭兵充當艦隊核心。
更靠恒河出海口的松迪布島
好在沙斯塔汗時代的莫臥兒軍隊,已不是當年那支怯于水戰的旱鴨子武裝,在逐步兼并孟加拉各邦的過程中,他們聯合到大批擁有完整造船工業的封建領主,并成功將新式火炮集成上去。雖然還很難批量生產歐式遠海戰艦,卻已經能在較為平靜的淺海擁有火力優勢。大量從印度西海岸登陸的歐洲冒險家,會不斷將更新的鑄炮技術兜售給他們,從而使得莫臥兒炮兵能大體跟上西方發展步伐。這種應急組合,曾在三十多年前的胡格利之圍收到良好效果,讓數量有限的歐式輕型海船都無力招架。所以,阿拉干人雖在前一個世紀就完成了西化改革,卻根本不能在近海獲得多少優勢。
莫臥兒軍隊從不缺乏大量火炮
由于發現自己處在不利位置,島上的阿拉干守將非常惱火,開始懷疑隊伍里的雇傭兵和許多孟加拉本地農民通敵。后者很快被大量驅趕出原有田地,并有相當部分被關進吉大港的監獄。前者則在首領摩爾船長的偓佺下,轉而跑來同沙斯塔汗接觸。于是,居住在松迪布島和吉大港城的葡萄牙人集團倒戈,帶著全部武器家當投奔莫臥兒當局。臨走時還不忘縱火燒毀了許多緬甸戰船,進而造成島嶼防御的直接崩潰。他們也會在稍后的總共中,義無反顧的站到阿拉干人對面。
經常出沒在緬甸海岸的 加利奧特快船
到1665年的12月底,完成部署的莫臥兒人開始總攻,并從水陸兩頭包圍住吉大港,雖然僅有65000人的有限兵力,卻在各方面都占盡優勢。由法爾哈德率領的主力分隊,首先以圍城壕溝和炮兵陣地堵住城市的陸上部分,隨后用密集的炮兵摧殘著并不算完善的城市外墻,伊本-侯賽因的輔助部隊則從水面協助封鎖,包括載有各類輕重火炮的288艘戰艦和40艘由葡萄牙倒戈者駕駛的加利奧特快船。由于己方海軍已在先前遭受重創,仍舊停留在近海的阿拉干人根本無力突圍,
從海上接近吉大港的莫臥兒戰艦
經常遭敵軍圍困的阿拉干人也并非沒有守城戰心得,手里的城防設施也堪稱是歷代戰爭經驗的活化石,雖然有關當時城防的具體部署已很難找到,但參考緬甸西部的案例,就能大致還原出吉大港的防御水準。在高度有限的外墻之內,通常是沿著水系鋪開的農墾區,這讓防御者不容易在短期內遭遇后勤災難,建在高處的宮殿、廟宇和清真寺,則充當堡壘與衛城職能,并存放有應對不時之需的額外儲備。葡萄牙移民在離開前建造的貿易倉庫與教堂同樣具備類似功能。外敵若是成功破城,足以在墻內見識到時間跨度達千年的各類設防構造。
阿拉干風格的城墻與都城防御布局
當然,阿拉干人也很早就接觸到西方火器,并盡可能將其搬運到城頭使用,但私人冒險家往往只能帶來勉強夠用的小型槍炮,從而限制了本地軍隊的火力升級步伐,倘若面對其他緬甸派系或泰國這樣的同技術水平對手,這樣的布置無疑非常順手,但當對手換成莫臥兒級別的火藥帝國,過于有限的進步便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后者可以在守軍的射程外從容登陸,慢條斯理的將重型火炮搬運到位,施以守軍所不能承受的巨大沖擊力,即便沒有像過去那樣征召海里炮灰,也不用擔心奈何不了眼前的孱弱回應,
攻入吉大港的莫臥兒軍隊
最后到1666年1月,吉大港的城墻被莫臥兒炮兵摧毀,困守其中的阿拉干士兵瞬間崩潰。沙斯塔汗立即下令釋放監獄里的孟加拉囚犯,以便對新征服的區域展現善意懷柔。同時根據奧朗則布首逾,將城市重新命名為伊斯蘭堡,而戰前承諾援助的荷蘭武裝商船,到此時都沒能進入孟加拉水域。
奧朗則布的德里宮廷
此后的吉大港,就將成為莫臥兒帝國的東部重鎮,也是他們繼續吸收外部資本的重要關口。直到18世紀后期才被正式割讓給英國人…….
歡迎關注YouMeLive號:冷炮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