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帽子前沿的標志是什么?權力的地位,加持宗教的力量

喜歡清宮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這些電視劇中,皇帝戴著的帽子上往往有一塊金色的牌子,這塊牌子正好鑲嵌在帽子正中央額頭的位置上,上面除了數顆大小類似的珍珠外,中間還有一個小人模樣的圖案,

這塊牌子是做什么用的呢?這其實是清代皇帝夏朝冠所特有的標志性物件:金佛牌(名字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大清會典圖》中記載:“皇帝夏朝冠,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五”,

金佛是金佛牌中間的小人,有人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為何佛陀的形象會出現在滿清皇帝的帽


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因為佛陀有吉祥如意,萬事順遂的寓意,清人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祝福皇帝安康。但實際上,這可能與清代皇帝的另一重身份有關,

在滿清還未入關之前,女真人其實就已經接觸到了佛教,當時的女真首領有些甚至在佛學上頗有造詣,因此他們往往自稱“滿柱”,即佛號“曼殊”的音譯,而在清朝入關后,為強化對西藏的統治,清帝還為自己加上了“活佛轉世”的身份,這才是佛陀形象在佛牌上出現的原因,

而“東珠”同樣也是一種對身份地位的強化。東珠其實是清朝人對產自東北松花江、黑龍江等地特產的野生珍珠的統稱,

在清代,這些東珠被統治者視為國寶,它的采捕因此有著嚴格的限制,尤其是到了順治朝之后,東珠更是成了“非奉旨不準許人取”的皇家禁臠,

除了皇帝以外,只有皇后以及皇太后的朝冠服飾尚可以在冠頂、耳飾等地方大量綴飾東珠,其他人等即使是皇室成員,所能佩戴的東珠掛飾也有著嚴格的要求。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金佛牌其實是一種用來表示身份的掛件,


金牌如此,皇帝們用金牌裝飾的帽子自然也不一般,就像前面說的這種帽子被稱為“夏朝冠”,即皇帝夏季朝服冠。

雖然在許多電視劇中,清朝的皇帝往往不分場合、不分季節地穿著一身夏朝服到處亂走,但實際上即使是規矩眾多、講求威嚴的皇帝,也不是會一直如此,

一方面,這種禮服性質的服裝本身華麗例外,講究更是復雜,按照不同的活動需要,皇帝朝服的著色也各不相同。比如向谷神祈福時需要用藍色朝服,舉行朝日活動時則要穿紅色朝服,而其他大型祭祀活動就要用明黃色,如果平日里也穿著這些朝服,那么其表示隆重的本意也就完全失去了。

另一方面,朝服的圖案越精美,墜飾越華麗,它的維護和保養也就越發困難,尤其是上面的東珠、朝珠,都是成千上萬顆珍珠中精挑細選而來,如果不小心弄丟了連配齊都困難,

正因如此,以金佛牌裝飾的夏朝冠,就成了清朝皇帝最隆重的禮服,


十分有意思的是,作為一種朝冠的裝飾,金佛牌最早其實并不是用來當作裝飾品的,相反它最初的功用十分實際,那就是當作頭部的護額(滿族語中稱之為舍林),

清朝時期的不少盔甲,在額頭部分都有這么一塊釘在頭盔上的鐵牌,這種鐵牌的大小正好能夠護住佩戴著的額頭。而隨著清兵入關,護額也逐漸演化,變成了一種可以彰顯身份之物。

在一開始,頭盔的護額并不僅限于額頭正中間,有時還會將后側包裹,以增加防護力。這種包裹后面的護額被稱為“金花”,而正中間的則為金佛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皇帝本人以外,其他皇族同樣有著類似的裝飾,《皇朝禮器圖式》就記載了皇室子弟在這一方面的規制,皇太子、皇子、親王的夏朝服都要“前綴舍林,后綴金花”,區別在于這些“舍林”的大小以及配飾的東珠都要遠遠小于皇帝,

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皇太子了,他也是帝國唯二有權利在自己的夏朝冠上加上金佛牌而非低一級舍林的人,這可能也是身為皇儲的福利之一。


但這些細節,在許多電視劇中經常被編劇所無視,尤其是在一些粗制濫造卻動輒大幾十級的連續劇中,這種硬傷幾乎無可避免,

當我們下次再在電視上看到清帝穿著夏朝服當作日常便服的情景時,我們也可以不屑地說一句“又穿幫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